第137節
羅明奎的爹羅老爺是工部一個正五品的郎中,工部這個地方,在六部之中,是最清閑的衙門,當然沒有吏部戶部這些地方貴重。 羅太太說李梨花貴人多忘事兒,也不能怪李梨花,因為這位羅太太還真是只有一面之緣,還是和很多人一起見面的。平時也不走動,要說熟悉,那就是說假話了。 羅大人氣得不得了,不光是兒子不懂事,和人打架,還有自己的妻子,跟個潑婦一樣,打上門去了。 “事情問都沒有問清楚,你就找上門去,你到底想干什么?”羅大人問羅太太。 “老爺,明奎都差點被人眼睛打瞎了,我是他娘,我不找人算賬,我還算是當娘的嗎?” “我眼睛哪里就要瞎了?娘你不要胡說!” 有個專門拆臺的兒子,羅太太的郁悶可想而知。 “你這個死小子,你專門跟你娘對著干啊,娘還不是都為了你好?” 羅明奎道:“我這眼睛是混亂中不知道被誰打傷的,也不一定是趙家那幾個呢,娘你非要找上趙家,我說什么你都聽不進去,再說,我們這樣的,只是皮外傷,誰沒有一點兒啊,我們都說好了,誰都不能跟家里人說,不然以后就是叛徒,娘你這樣,以后他們肯定不和我玩了!” 他想著以后大家都覺得他是個最長的,還找家里人告狀,沒有一個人樂意和他玩,他心里就不是滋味,娘怎么能這樣呢?男人的事兒,就不能讓女人摻合嘛,他以后還怎么面對幾個玩得好的? “老爺。你聽聽,這說的是什么話!我這當娘的cao心,還cao心錯了!” 羅大人說道:“都給我住嘴!明奎,你認為你瞞著大人打架就是對的?真等你們把人打死打殘了,就好了?來人,把家法拿來!” 羅太太一聽要拿家法,這心疼的不行,忙勸羅大人,“老爺,您看明奎還受著傷呢,哪里還能用家法?要不,先記著,以后再說?” 以后再想辦法給糊弄過去。 羅大人說道:“不以惡小而為之,小懲大誡,慈母多敗兒,你給我站在一邊!” 到底是拿著家法把羅明奎打了是個手心,然后才讓人把羅明奎弄下去,羅明奎手都被打腫了。 先懲罰了羅明奎,羅大人對羅太太說道:“準備東西,給趙家送賠禮去!” “老爺,明明是趙家的孩子把我家的孩子打了,我們憑什么要給人家送賠禮?難道就因為他們的官比咱們的大,就該咱們低頭嗎?”羅太太不服氣的說道。 “說什么渾話?本來就是孩子之間的事兒,你一個當長輩的摻合什么?不問清楚,就憑著小廝的話,就認定是趙家的人干的,人家趙家的幾個小子也被打了,要是都賴在你的兒子身上,也打上門來,你怎么辦?” 他把事情也弄清楚了,自己這兒子,膽子算是小的,也就是跟著人屁股后面瞎起哄,被人趁亂打了眼睛,要說到底是誰打的,還真是不清楚,而且雙方的人都有受傷。 “你要是想以后都沒有人跟你兒子玩到一起,你盡管去鬧去!” 他也是從小時候過來過,對這種事兒,最煩的是,大人摻合進去了,本來挺小的事兒,就變成了大事兒,到時候孩子們之間的感情就沒有了! 打打鬧鬧的,三天兩天的就又好了,自己這個妻子,真是會惹事兒。 “我問你,是不是有人跟你說了什么,所以你才去趙家了?”羅大人問羅太太。 羅太太說道:“誰也沒有跟我說什么,老爺,你怎么不相信我啊,我就是太氣憤了,怎么能打我兒子呢?” “哼?果真如此?你現在可要說實話,不然被我查出來什么我定然不會輕饒!” 他這個妻子,容易被人挑唆,不嚇一嚇她,就不會說實話。 果然,羅太太一聽羅大人這么說,就支支吾吾的說道:“老爺,就是前幾天,陸家的大奶奶找了我,說是趙家的人喜歡欺負人,看見明奎還跟趙家的小子們在一起起過口角,讓我小心一些,別被人欺負了?!?/br> 羅大人聽了羅太太的話,氣得要死,“就因為這個,所以你找了明奎的小廝,連事情都沒有問清楚,就想著去趙家找人算賬了?” 他這個妻子,真的是容易被人挑唆,這下好了,估計陸家的人接著這個機會,肯定有御史要上折子告狀了,告的還是趙大人了! 想來趙大人的風頭正盛,安慰陸尚書心里不舒服了,這就把自己這個不起眼的工部主郎中看上了。 肯定也打聽了自己的妻子是個什么性子,這不,就上鉤了,還氣沖沖的找上門來了,以后還不定發生什么事兒呢。 這下好了,把趙家和趙大人給得罪的透了! 要說陸尚書和趙大人,別看這陸尚書現在是吏部尚書,可是羅大人反而更看好趙大人趙侍郎,結果自己的家人不爭氣,明顯的要成了別人的刀子! “你真是糊涂!事情嚴重了!”羅大人氣道。 “老爺,大不了我給人趙家賠禮去?!笨醋约依蠣斶@樣,羅太太沒有了氣焰,知道自己這次肯定是做錯事兒了,她別的缺點一大堆,可是卻聽自己丈夫的話,牢sao也是發完了,聽丈夫的話,這一條也該執行了。 “這個時候,千萬不能!”真的要自家去賠禮去,那么在那些御史的眼里,就更成了趙大人仗勢欺人,明明是自己家的孩子打了人家的孩子,可是還要被打的人家的人上門賠禮道歉,這不更坐實了趙大人家仗勢欺人? “老爺,是不是真的出大事兒了?”羅太太著急了。 “我看也差不多了,你要是不想你家老爺我倒霉,就聽我的?!绷_大人說道。 這還用說?自然是聽老爺的。 沒過多久,就有御史上折子,彈劾趙水生管教不嚴,縱容子女仗勢欺人,其中就涉及了工部主事羅大人家的孩子。 事情說的有板有眼的,還有人看到羅太太上門討公道,可是卻被趙家的人給趕出去了。 一下子事情就鬧大了。 既然有人上折子了,還有人看到了,就要官員自辯,可是卻有人說,這事兒是羅家的孩子和羅太太有關的,還不如問當事人,問的更清楚些。 可是羅太太是個女眷,總不能讓人家上朝堂上來說事情吧。 皇后聽說這事兒說道:“既然這樣,不如讓羅太太帶著孩子,趙夫人也帶著孩子,雙方當面說,那不就清楚了?” 這個時候,當皇后的不出面,還誰出面?雖然羅太太的品級不夠,可是這也不是為了把事情弄清楚嗎? 皇后的口諭就帶了過來,羅太太的心里怦怦直跳,她沒有想到,她還能進宮見皇后,這還是第一次呢,自己丈夫的品級不夠,她就沒有資格進宮。 現在能進宮了,可是卻是這個事兒,怪不得丈夫說事情弄大了,果然是弄大了。 另一邊,陸大奶奶對陸夫人說道:“母親,你放心,那羅太太的性子,可是一點就著的,這次她兒子吃了個虧,她有了這個機會,還不朝死里說去?我看趙家這次吃不了兜著走!” 這羅太太可真是一把好刀,用著太順手了。 ☆、第二百零五章 完勝 跟個炮仗一樣,一點就著,還真的上趙家找那趙夫人算賬去了,又是疼兒子的,這么好的告御狀的機會,羅太太不抓住才怪! 羅太太帶著羅明奎進了宮,心里還戰戰兢兢的,看著已經早到的趙夫人,另外上首的皇后,羅太太趕緊帶著兒子跪下來了,“臣婦跪見皇后娘娘?!?/br> “免禮平身,此次本宮把你召來,是什么事兒,相信羅太太你已經明白,本宮也不多說,只是問你,吏部侍郎趙大人家,是不是仗勢欺人,打了你家的孩子,然后還以勢壓人,把你從趙家趕了出去?” 羅太太忙說道:“皇后娘娘,事情不是這樣的。也不知道是哪個亂說話的這樣說的,這不是污蔑趙家的人嗎?” 這里面,除了皇后,還有幾個閣老的夫人也被請來了,就是為了公平公正。 大家一聽羅太太這樣說,都有些怔住了,皇后聽了說道:“哦?難道御史們說的都是假的了?” “臣婦不知道御史們說的什么,只不過一些極小的事兒,不知道有些人為什么會說的那樣嚴重,我家的小子,和趙家的小子都是一起玩的,相互之間打打鬧鬧的,也是常見,如果說這就說趙家的人仗勢欺人,那臣婦是不敢茍同的!” 戴閣老的夫人聽了就問道:“那羅太太怎么當初還找上門去了?” 羅太太說道:“我聽說我家的小子和趙夫人家的孩子玩得好,所以就帶著孩子上門拜訪了?!?/br> 羅太太說這樣的話,一點兒的壓力也沒有,這些人想算計自己和自己的丈夫,門都沒有! 反正丈夫已經和自己說了,該怎么說話,她聽丈夫的話,絕對不會給她家老爺丟臉的! 戴夫人被噎住了,這,怎么和之前說的不一樣呢?不是說這個羅太太就是個炮仗性子,一點就著的嗎?不是有人親眼看見這羅太太氣沖沖的找上門去了嗎? 難道這羅家真的是害怕趙家,所以反口了? 戴夫人說道:“現在有皇后娘娘給你做主,你有什么不敢說的,不要害怕,” 羅太太說道:“戴夫人,我聽不懂這話是什么意思啊,我難道還能在皇后娘娘面前撒謊不成?我聽說我家的小子和趙夫人家的小公子認識,這小孩子,打打鬧鬧的,哪里算什么事兒,我去拜訪一下,這不算什么壞事兒吧?!?/br> “那你家的孩子眼睛怎么就受傷了?”戴夫人不依不饒的問道。 羅太太說道:“這不,我看著自己家的孩子受傷了,想著怕趙夫人家的孩子也受傷了,就帶著孩子去看看了,而且?!绷_太太有些不好意思了,“我這不是和趙夫人不熟悉嘛,也想趁著這個機會和趙夫人好好認識認識?!?/br> 這話說的,就是羅太太想趁著這個機會結交趙夫人。 把戴夫人給膈應的,怎么這么沒臉沒皮的?巴結人說的這么正大光明的,簡直是個厚臉皮! 李梨花見羅太太這個反轉,心道,羅太太真是個人才! 事情到了這里了,皇后也對戴夫人搶著說話,心里有些不滿意,這到底是你在問,還是我在問? 不過是個閣老的夫人,就覺得自己比皇后說話都管用了? 戴夫人見皇后的臉色有點不好,也知道自己說的太多了,也就不敢問了。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沒有什么問的了,人家當事人都說沒有事兒,這些御史是吃飽了撐的,亂說胡說,指不定背后有人看不慣趙大人,所以才這樣誣陷呢。 而例行公事,也要問一問趙夫人這邊的情況,李梨花不是傻的,見羅太太都這樣說了那肯定是不會說反話。 這期間,另外一個夫人還要問瑜哥兒,想著小孩子畢竟不懂事,說的話才是真的,想從瑜哥兒這邊看出什么不一樣來。 就這樣,羅明奎和瑜哥兒都被問了話,只是這兩個人本來就是沒有什么怨仇的,羅明奎還覺得自己娘上門告狀有些對不住趙瑜呢,這個時候被人問話,就說是他們小孩子玩鬧,根本算不得什么大事兒。 瑜哥兒自然不會露餡,也都說的過去。 皇后說道:“各位都已經聽到了,此事本宮定然會一五一十的說給皇上聽的哦,還希望各位以后別聽風就是雨,冤枉了好人?!?/br> 她這話也是敲打的意思,能當皇后的人,怎么看不出來,這是有人專門針對趙侍郎的? 不就是看著趙侍郎這段時間風頭正盛,所以想把人家給打擊打擊嗎? 這些夫人們的態度,也代表了各自丈夫的態度。 不過是一個小事兒,就上升到仗勢欺人了。 不過這趙家的人也是本事,竟然讓羅家的人反口說這些話。還說的讓人無話可說。 皇后自然看得出,這羅太太肯定是上門找人算賬了的。 可是不論是誰,不過是個家里的小事兒,一下子成了這個大事兒,誰也不會舒坦的吧。 平白無故的得罪一個人,這羅家也不是蠢的,算他們還看得清形勢。 所以皇后把今天審的過程和結果告訴了皇上,對皇上說道:“臣妾看,不過是小孩子有了口角,大人們不摻合這事兒早就過去了,誰知道竟然有御史過來,讓皇上也驚動了?!?/br> 皇上說道:“你不知道,朕手底下的這些臣子們,別看個個跟朕恭恭敬敬的,其實誰沒有自己的心思?拉幫結派,這都是常見,不過看朕多夸了趙侍郎幾句話,給了賞賜,這就看不順眼了。朕看,他們是對朕不滿意吧?!?/br> 自己剛剛賞賜了趙水生,這邊就有人參趙水生仗勢欺人,這不是活生生的打他這個皇帝的臉嗎? 也許他們還想著,趙水生真的做出了錯事兒,然后自己這個當皇帝的會覺得自己被趙水生給愚弄了盛怒之下,就讓趙水生不好看? 這個做法也太過了! 不過,接著這個機會,他也能看清楚到底誰跟誰是一派的了,這些上折子的御史們,背后都有誰當靠山,這下子倒是清楚了。 內閣大臣里,戴閣老和溫閣老如今頗有些水火不容的意思,如今為了爭這個首輔的位置,真是什么手段都弄了。 但是,從這幾件事看來,這戴閣老的心眼卻有些小了,逮著一個人呢,朝死里去懲罰,一點兒氣度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