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節
試想,如果自己處在兒媳婦的地位上,被婆婆說了那么一句話,心里是什么感覺? 太后最后對劉夫人說道:“皇后那邊你也很久沒有見到了,不妨過去看看去?!?/br> 劉夫人應聲是,她今天進宮就是想著能把這對婆媳的關系弄好的,也不枉自己想出來的辦法。 而對于王皇后這邊,劉夫人說了一些平頭百姓中間,惡婆婆是如何對待兒媳婦的事兒。那有些方法,是王皇后從來沒有聽說過的。 王皇后說道:“表姨,這樣的事兒,也只是那些平頭百姓家里吧,大戶人家家里哪里有這么亂的事兒?”就是算計也是玩的暗的,像這么名目長大的欺負兒媳婦的,還真是少見。 “怎么沒有?多的去了,你啊,不是當表姨的說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也就是仗著太后疼你,才敢這樣和太后相處吧,要是遇上那種時刻想著把皇后給拉下馬的太后,我看你還鬧不鬧別捏?!?/br> 因為屋子里只有皇后和劉夫人兩個人,所以劉夫人和王皇后就以親戚關系在自稱。 何況,王皇后能當上皇后,也和劉夫人有關系。 “表姨,我也想不到,我和太后怎么現在成了這樣子了,您說讓我賠罪,可是那不是變相的說,太后說了什么不好的話嗎?” “唉,我記得你以前還給太后親自做衣服鞋子,這感情不是一點一滴的累積起來的嗎?時間長了,太后自然知道你的心意了,也不用可以去說什么道歉的話,多帶著孩子們去看太后,多陪陪太后,太后這樣的婆婆真的是少見,如果是我兒媳婦這樣跟我鬧別扭,我早就不搭理她了,也就是你運氣好,遇到了一個好婆婆?!?/br> ☆、第一百七十七章 交接 王皇后聽了有些不好意思,她說道:“表姨,您的苦心我明白了,我只是有些拋不開這個面子,只是您說的對,我遇上這樣的婆婆,是我的福氣!” 就這樣,兩方都有意和好,效果真的是出奇的好,太后和王皇后又跟以前關系融洽了,太后和王皇后開誠布公后,王皇后更是覺得自己做的不對,為了那所謂的一口氣,就跟婆婆賭氣,實在是太不配當這兒媳婦和皇后了。 “母后,兒臣太沒有肚量了,和母后鬧了這么長時間的別扭,兒臣知道,如果不是母后您寵著兒臣,兒臣哪里還能穩穩當當的坐在這皇后的位置上?” 只要太后說一句啊,皇后不孝順,她立馬就要被彈劾,皇后的位置就搖搖欲墜,畢竟這可是太后親自說的。 可是太后卻從來沒有這么做過,光想到這一點,王皇后都覺得自己做的實在是太不對了。 太后說道:“哀家自己就是從皇后坐過來的,當皇后的為難,哀家難道不知道?正因為這樣,所以哀家才不能對你這個皇后那樣,看著你啊,哀家就想起哀家當皇后的那個時候,哀家希望自己的兒子的皇后能順順當當的,再不用像哀家那樣,每時每刻都戰戰噤噤的,擔心自己的地位不保?!碑吘惯@皇后也是自己親自選的。 沒想到在太后的心里,自己的地位這樣重要!王皇后覺得自己以前真是豬油蒙了心了,太不知道好歹了! 太后和王皇后這對婆媳的關系和好了,雖然有些人不滿意了,可是太后和王皇后都對劉夫人很感激,要不是她,他們婆媳倆個的心結也解不開,所以送給了劉夫人很多賞賜。 劉夫人進宮謝恩,不過卻沒有居功,說道:“此事就算是沒有臣婦,娘娘們也能自己解決的?!?/br> 不管怎么說,太后和皇后關系好,對后宮的穩定很重要。 劉夫人倒不是要摻合后宮里的事兒,而是因為太后和皇后都和她有些關系,要是兩人一直僵持下去,那么她以后還真是左右為難。 誰落個不好,她心里都不好受的。 當然,她做了這個事兒,也不希望別人知道,太后和皇后那里,自然不會隨便亂說,不然真的讓人知道了他們婆媳之間是有過別扭的,雖然不少人看出來了,可是多嘴的人向來沒有什么好下場。 劉夫人把宮里賞賜給她的一些貢緞,給李梨花這邊送了過來,如果不是從趙夫人這邊得了提示,她還想不出那種辦法來,所以這貢緞給趙夫人也是應該的。 “這些顏色不適合我這個年紀的人穿的,正是你們這樣的穿才合適呢,放在庫里也浪費了去?!眲⒎蛉藢罾婊ㄕf道。 常來常往的,以后也能還回去,李梨花也沒有推辭,把東西收了進來。 “二嫂,我把賬本都拿來了!”張蕓兒也不是個貪財的,自己的二嫂回來了,該把管家權交出來了,這府邸本來就是二哥和二嫂的,他們不過是幫著管一管。 以后也是要分出去的,所以不用李梨花主動要賬本,張蕓兒就送過來了。 李梨花說道:“這些年你辛苦了!” “不辛苦,就我們這些人,也費不了多少事兒,還有二嫂給我留得人,不然我哪里能管的起來?” 事實上從二哥二嫂外任后,他們這府上的人口就減少了一大半,他們這一房也不是有當官的,基本上就是自己管自己的,哪里是辛苦了? “既然二弟妹不辛苦,那就幫我管到過年吧,你也知道,我們才從外地回來,眼瞅著也快過年了,突然換了人,到時候手忙腳亂的也不好?!?/br> 張蕓兒知道這是二嫂給自己面子呢,要是直接就把管家權給拿回去了,那么在府里的下人肯定會輕視他們三房的,讓她管到過年,那就是二嫂對自己的信任,也不會被人說三道四的了。 張蕓兒也痛快的答應下來。 等張蕓兒身邊的人知道二夫人讓三太太繼續管家后,這懸著的心也都落了下來。 這幾年在京城里,過的日子還真是不錯,雖然大家都知道當家的是二房,畢竟是二房當官才有了今天的一切,可是到手的權利,真的要一下子沒有了,那這心里肯定不好受。 瑯哥兒的奶娘如今一家子都是在當差,她家的小子得了看門的差事,而男人則是跟著三老爺身邊。女兒是在太太的院子里當粗使丫頭,因為年紀小,還沒有升上去。 因為瑯哥兒奶娘一家子都在三房這邊當差,所以被視為是三房的心腹下人。 雙福家的吃過晚飯后,就找到了瑯哥兒奶娘的屋子里。 見到瑯哥兒奶娘,問道:“好jiejie,你打聽到什么消息沒有?” 對于二老爺和二夫人的回歸,有人歡喜,有人是擔心。 擔心的自然就是,二房回來了,那么原來安排好的差事,是不是被二夫人給撤了,畢竟誰不喜歡用自己的下人? 這些年,二房不在京城,三太太用的順手的,都是跟三房親近的哦,這到不是說三太太排斥二房的下人,而是二房留下來的人,基本上都是看房子的,二夫人也沒有說要留下人監視什么的,那樣是對三房的不信任。 瑯哥兒的奶娘說道:“什么消息?” “我的好jiejie啊,你怎么一點兒也不著急?二夫人和二老爺回來了,這個府上本來就是二老爺他們的,如今二老爺一家子回來了,二夫人肯定要把管家權收回來的,那我們這些人的差事可怎么辦那!” 瑯哥兒奶娘說道:“這有什么怎么辦的?我們都是下人,主子說怎樣就怎樣,該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做下人的,忠心最重要?!?/br> 這個雙喜家的,她男人是在采買處,這次二夫人回來,采買處那么重要,恐怕是擔心自己的男人 被換掉吧。 不過,這幾年,雙喜一家子撈的也夠多了,可不要人心不足蛇吞象。想一輩子霸占那采買的差事?怎么可能? 這雙喜家的來找自己,是想自己聽了她的話,跟三太太去哭訴還是怎么的? 她可不做這出頭鳥,再說,他是小少爺的奶娘,虧了誰也不會虧了小少爺,她的位置也沒有人搶,就是自己的家里人,丫頭是跟著三太太的,以后說不定還能升上幾等,兒子看門,這差事說重要不重要,說不重要又重要,就是二夫人也不見得非要換個人去,而自己的男人是跟著三老爺的,更是不影響了,所以她干什么要做那些討人厭的事兒? 雙喜家的忙說道:“我的jiejie啊,你想一想你家的小子,那看門的事兒,肯定二夫人要用自己的人,到時候你家小子可不就沒有了差事了?” 瑯哥兒的奶娘說道:“沒有了差事,那也是他自己本事不夠,家里也不多他一個吃飯的?!?/br> 反正不管這雙喜家的怎么說,瑯哥兒的奶娘都沒有答應,她是傻了才會做出那種損人不利己的事兒來呢。 就是平時三太太賞個自己的東西,都夠一家子過的好好的了,她干啥要當個討人嫌的下人? 這府里,說來說去,都是二房的,以后說不得三房就要被分出去,他們跟著三房走,三房也是要靠二房,難道說,就因為擔心自己的兒子的差事不保,就鬧騰開來,三太太也不可能為了自己這個下人,而跟自己的二嫂翻臉的。 不過,這個事兒,瑯哥兒的奶娘也是要跟三太太稟報的,她倒是沒有直接說這雙喜家的名字,只是說最近下人中有些人心浮動,三太太自然會明白。 三太太聽完,就說道:“這段時間,去找你的人很多吧?!?/br> 瑯哥兒的奶娘不好意思的說道:“是有些人找奴婢?!?/br> “你是什么樣的人,我明白,這幾年,有些人私底下倒是攢了不少錢,我和你們三老爺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畢竟水至清而無魚,不給大家一點兒好處,也沒有什么盼頭,只要不過分,我們都不會計較的,就是二哥和二嫂,心里也明白,所以這次才讓我到年后再交賬,也是給了大家一點時間,把尾都收好了,再有人找你,你跟她們說清楚,不要想一些歪主意,我這邊的人要是被查出來有什么問題,可別怪我不講情面,當初就跟大家說好了,好好的做事兒,我不會虧待他們,不聽話,只想著撈錢的,那么以后出了事兒,我是第一個把人交出來的。 可別說,到時候處置了我這邊的下人,就是打我的臉,俗話說,長嫂如母,二嫂那邊對我來說,就是長輩,長輩要打我的臉,我也會高高興興的受著,當初大家也明白,這個家是二房的,我不過是代管,因為人手不夠,所以才用了他們,他們當初也答應的好好的,可是現在因為有好處了,就巴著不放,哪里有這樣的好事兒?以后二嫂要把人給換下來,誰要是不服氣,鬧出事兒來,可別怪我不客氣!” 她可不是沒有自知之明的人,非要把著權不放,就是握的再緊,也不是自家的。 早十年前,三房都分家了,如今能過成這樣,她已經很滿足了。人要知足常樂。 如果她覺得委屈,好好的當著家,等二嫂一回來,就要放手,心里覺得不服氣,那才是自己害了自己呢。 盼望著三太太能夠據理力爭的下人,這下子失望了,因為三太太人家根本就不吃他們那一套。 不過有人覺得找三太太這邊不好說話,可是這府里還不是有老太爺這個長輩嗎? 如果老太爺發話了,就是二老爺和二夫人也不敢反駁了老太爺的話吧,這些人大部分不知道老太爺在二老爺面前底氣不足,只記得當兒子的要聽當爹的話,所以老太爺不知道被誰給說動了,就把李梨花給叫了過去。 ☆、第一百七十八章 人心不足 “老二媳婦,你三弟妹這幾年在京城里,管家也挺好的,也多虧了她,我才能過上這么舒坦的日子,她也不容易,你看,你這突然就要讓她不管家了,這家里的下人會怎么看呢?要不然,你還繼續讓她管家?你外面不是應酬多嗎?到時候你管著外面的,你三弟妹管著家里的,這樣不是挺好?” 李梨花在老趙頭開口之前,就讓人去把三弟妹給請過來。 聽了老趙頭的話,李梨花說道:“爹,你想多了,別人說的話,你也不要輕易相信?!?/br> 肯定是有人聽了什么風聲,所以攛掇著老爺子過來說話的,這位老爺子也真是稀奇,不相信自己的親人,反而對些外人的話,聽得特別真。 老趙頭說道:“那你的意思是,你沒有收回老三家的管家權咯?” “是年后再收回來,畢竟,以后和官宦家來往的比較多,我出面好一些?!崩罾婊ㄊ菍嵲拰嵳f,總不能說,這家里本來就是他們二房的,二房回來了,管家也是應該的,這樣說了,這位老爺子肯定是在下一次就要‘撒酒瘋’了。 “年后?那么說,這府上的人你都要換了?那可都是你三弟妹安排的人啊,你要是換了,不是讓你們妯娌兩個關系弄僵了嗎?” “爹!您說什么那!”張蕓兒急匆匆的過來,正好聽了一點兒,對這個公公,真是不知道說什么好了,他們幾個妯娌之間,關系挺好的,就被他們這么一說,本來好的關系,都要變成不好了! 老趙頭見張蕓兒也來了,就說道:“你來了也好,我和你二嫂說,讓你繼續當家,你這些年做的挺好的,要是一下子不讓你做了,那些下人不知道怎么想的,老二媳婦,我說的也是實話,管不管家的,我們都知道這個府是你和老二的?!?/br> 既然這樣,讓管家的虛名給老三媳婦也沒有什么不好的嘛,又不是占老二家的便宜。老二媳婦還能輕松不少,老趙頭覺得一回來,就把老三媳婦讓下去,就有些卸磨殺驢了。 張蕓兒聽著心里不爽的很,老爺子這么說,好像自己不滿意不當家一樣,暗地里給老爺子告狀了,她寧可得罪老爺子,也不愿意得罪二嫂。 “爹,是我不想當家的!您聽誰說了,我想繼續當家的?好不容易二嫂回來了,我也能卸下這個擔子,爹,你就讓我輕松輕松吧。再有,這個家本來就是二嫂家的,二嫂不當家,讓我當家算怎么回事兒?以前是二哥和二嫂都不在京城,大哥和大嫂又在莊子上,這個府上就我一個女眷,我不管著算怎么一回事兒? 總不能讓土生去管吧。如果娘在,自然是娘管,可是娘不是不在了嗎?我一個連品級也沒有的草民媳婦,真要當這個家,人家誥命來了,我直接去給人跪下了,爹,你就饒了我吧,讓我不要在這些誥命面前那么卑微,我跟著二嫂,也不至于見人就下跪!” 張蕓兒是真的惱火了,這個公爹,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卻偏偏要管,真是能折騰。 她怎么不知道,什么時候,自己在公爹這邊變得重要了? 說起來是為自己打抱不平,可是她寧可不要這個打抱不平! 都是什么事兒啊。 老趙頭聽完張蕓兒說的,有些吃驚,“你真的不想管家?那為什么有人跟我說,你想管家呢,只是不好意思跟你二嫂說?”要不是這樣,他也不會把老二媳婦找過來說這個事兒啊。 而李梨花是早就知道老趙頭這副德行的,好像誰弱一些就要偏幫著誰一樣。 可是當年沒有分家之前,他怎么不這樣呢? 那時候可是她和趙水生最受欺負,也沒有見他這么打抱不平過,難道是除了他們二房以外的人,別人都是他同情的對象? “爹倒是聽誰說的?”從她進來,二嫂就沒有說話,臉上也很平淡,張蕓兒生怕二嫂生氣了,畢竟要是她遇到這個事兒,也生氣的不行,還以為自己說一套做一套呢。 她非要把這個人給揪出來不可,自己想繼續占著位置,從她那邊說不通,竟然找到了老爺子,合著是看老爺子是長輩,他說的話,二嫂必須聽吧,可惜,這些人打錯了算盤了。 對老爺子,包括她在內,也不過是看在他是長輩的份上,給他衣食無憂,可不是他說什么就是什么的。 老趙頭道:“也沒有誰,你要是真不想管家,那就不管了吧,這話算我沒有說?!崩馅w頭也不想把人給供出來,那樣豈不是害了人家? 李梨花對老趙頭根本就沒有希望,所以他說不說,對她都沒有影響,如果就因為這種事兒,而傷心難過,他們十幾年前,就該傷心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