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節
三老爺和三太太也送了好幾車子京城的東西過來,院子里擺了快有一院子了。 李梨花讓宋福先回去歇息,以后有事情了再問他。 趙金生和佟氏那邊,真沒有想到趙金生竟然還能在冬天的種出那種新鮮的小青菜。記得以前在皇宮,他們大冬天的也不愁這些東西,只不過是有皇莊專門供應的。 外面的人想學都學不了,因為實在是太燒錢了,也只有貴勛之家能用得起和吃得起,一般的人家,誰也沒有這個閑錢,就為了大冬天的吃一口青菜。 如果趙金生能夠在這方面能夠做的出色,未嘗不是一種本事。 林州這邊因為天氣溫暖,所以大冬天的倒是不少了這一口青菜。 林州的龍舟賽是在初七的時候舉行的,不過從初六開始,林州城就不宵禁了,一直到了年十八,才開始宵禁。 主要是這十來天,各種商販能夠賣出很多東西,然后衙門的稅收就能夠多出許多來。 這也是衙門稅收的一部分。當然,也少不了平時的各種酒樓,花樓的稅收,可是過年的時候,卻也占了一部分的。衙門里的人也很重視,要知道,就是那一百兩的獎賞,也是從知府的戶房里出來的呢。 說起來,賽龍舟和這稅收是相輔相成的,正因為有這個賽龍舟,所以來城里的人才多,大家買的東西也就多了起來,然后官府收到的稅收也跟著多了起來。 賽龍舟之后,又是元宵佳節快要到了,又是一番熱鬧。 所以林州這地方是富足的,并不是那種窮的要朝上頭要銀子的地方。 蔡夫人有請李梨花,和她商量,到初七的時候,兩家的女眷扎彩棚的事兒。 蔡夫人之所以請了李梨花商量這個事兒,是因為蔡夫人知道,他們在這里也呆不了多長時間了。 丈夫去京城有望,也是趙水生跟京城的一些人提了提,蔡夫人心里感激,就在這個賽龍舟上,兩家人在一處。 蔡夫人是知府夫人,林州又沒有什么隱退的公侯,或者王爺之類的,所以這林州城,是蔡知府家最大。 和蔡家在一個彩棚里,也間接的跟大家說,趙太太被蔡夫人很看重。那么趙同知也是被蔡知府重視的。兩家的關系很好,至于別的聯想,那就讓大家去想吧。 人家蔡知府愿意提攜誰就提攜誰,誰還能管著蔡知府提攜人? “我們兩家肯定是在位置最好的,趙太太有什么想法,不妨和我說說,我讓我家的下人帶著你家的下人去改動改動?!?/br> 李梨花知道,因為自家是第一次,不熟悉這個,所以蔡夫人是有意提點了,所以也沒有推辭,讓自家的下人跟著蔡家的下人去看了,到時候蔡夫人不在了,他們這邊也能自己扎彩棚。 “一轉眼,來到這林州都六年了,真要離開,還有些舍不得。在這林州城里,你強別人才弱,黃家和孫家,黃家的人里,黃大奶奶是個精明的,應該不會犯蠢,就是孫家,有個孫二奶奶,以后你可得小心一些?!奔热灰吡?,蔡夫人不妨過賣些好給李梨花,把自己在林州這六年的經驗獎給了李梨花聽。 包括一些鄉紳太太的某些習慣,還有脾氣,這樣一講,可以省了很多事兒。 蔡夫人是一片好心,李梨花也聽得認真,果然是呆了六年的人,有些事兒她真不知道。 ☆、第一百一十章 彩頭 蔡夫人連有些人養了外室的事兒,都知道。 蔡夫人不是喜歡說別人閑話的人,只是這些事情,她自己知道,等到了京城,這就沒有什么用處了,還不如告訴趙太太呢。說不定什么時候趙太太就有用了。 這之后,蔡夫人倒是見了李梨花好多次,把自己知道的差不多都講了,恐怕這也是蔡知府的意思。 初六的時候,清河的左右兩岸,就已經每隔二十步就站了一個府兵,穿著護甲,手上拿著刀槍,牢牢的守著賽龍舟的地方,倒是下游的地方,因為已經結束了,所以沒有府兵在那邊。 從這一天開始,林州就已經是不宵禁了,所以到了大半夜,還有商販在賣東西。 有些想占到好位置看龍舟的,那是初六晚上就到清河邊上等著了。只等著第二天的時候,能有個好位置。 還有人是從來沒有見過知府大人,所以想近距離的看看州府的父母官長什么樣,是不是威風凜凜的。 另有一些人,是自己的親戚里有參加賽龍舟的,所以想過來給自己的家人加把勁的,更是希望有個好位置。 像李梨花他們,因為已經有了彩棚,位置早就好好的在那里等著,所以根本就不用cao心占位置這個問題。 李梨花看著來拜訪的蓉姐兒,已經梳了婦人頭。倒是成熟了一些。 以前見著蓉姐兒,就是個小孩子的樣子,一眨眼,就成了已經嫁人的小婦人了。 “趙嬸嬸,我早就想過來見您了,只是一直沒有時間,這次是我相公跟我說,林州的賽龍舟很出名,附近的人都過來看,我就過來看了,嬸嬸可不要嫌我煩那?!崩罾婊ㄐχf道:“怎么會? 既然來了,怎么不到我們這邊住,還要到外面住客棧?” 蓉姐兒忙解釋道:“我相公說了,我們就在這里住幾天,要是跟嬸嬸說了,嬸嬸還要給我們安排地方,什么都要安排,那樣多麻煩,我們住在客棧里,讓客棧的人給我們做事兒,這樣嬸嬸也不必太麻煩了?!?/br> 看蓉姐兒一口一個相公說的,而且臉上帶著的是幸福的笑,就知道蓉姐兒嫁人后,日子應該過的很好。 這蓉姐兒的相公聽起來也是個明事理的人。 “不在這里住,總要在這里吃頓飯才是?!崩罾婊ㄕf道。 “嗯,我聽嬸嬸的!”蓉姐兒想著,恐怕相公那邊也要被趙家世叔留著吃飯了。 蓉姐兒的相公是方州知府周松的嫡孫周慶之,方州就是在林州的旁邊,兩個州不屬于一個省,可是卻是相鄰的,周慶之對趙水生那是久仰了,因為趙水生是榜眼出身,周慶之也是要考科舉的,對在科舉上出色的人,從心眼里就佩服。 所以在見到趙水生后,很是討教了一些學問,趙水生也不擺架子,跟周慶之一一探討,并且只點了周慶之一番。 周慶之感激的說道:“過來之前,祖父他老人家就跟我說,要好好的跟趙世叔請教,如今聽了趙世叔的話,茅塞頓開。請受小侄一拜?!?/br> 趙水生笑著說道:“既然稱呼我為世叔,以后就不用這么客氣?!比缓筅w水生就留周慶之吃飯。 周慶之也沒有推辭,跟內院的蓉姐兒說了一聲,這小兩口就在趙家吃了一頓飯。 臨走的時候,李梨花跟蓉姐兒說道:“明天去看龍舟的肯定很多,你們來的有些晚,到時候好位置就沒有了,蓉姐兒可以直接來前面的彩棚找我們?!?/br> “謝謝嬸嬸,那我就不客氣了!” 感覺蓉姐兒比以前更活潑開朗了,一點兒也不像嫁人的樣子。 晚上歇息的時候,李梨花說道:“你看蓉姐兒的這個女婿怎么樣?” 倒不是要考驗人家,而是想到了自己的女兒楚楚,如果自己的女兒楚楚能夠在嫁人后,過的比在娘家還要自在,那該是多好啊。 原來田太太還抱怨說,自己的公爹不經過她同意,就把女兒許配給了人,現在要是知道女兒在婆家過的日子,恐怕心里都是甜的吧。 “上進好學,謙虛有禮?!壁w水生說道。 “評價這么高?”李梨花說道:“你很難夸一個人的?!?/br> 趙水生笑道:“因為這不是我的女婿,所以我的要求就沒有那么嚴格,看人就比較寬容,等到我家楚楚找女婿的時候,我肯定看人都是一堆的毛病?!?/br> 那是肯定的,就你這疼女兒的勁頭,也不知道什么樣的人能入了你的眼呢,可別挑來挑去,一直挑不出來人,那才是問題呢。 李梨花說道:“這么說周慶之這樣人品的人,也配不上當你的女婿了?” “也不是那樣說,這個孩子,人品肯定說的過去,只是是別人家的女婿,再好,也是別人家的。我家楚楚難道找不到比這周慶之更好的嗎?” 果然是當爹的心,總覺得能找個更好的,好在楚楚也才九歲,離嫁人還有好幾年呢。 由著他這個當爹的慢慢挑吧。 田家的家風好,如果選擇的話,李梨花倒是樂意自己的女兒嫁到田家去,一來,是田家有那個不納妾的規矩,二來,她和田太太是熟悉的,關系也特別好,田太太也從小看著楚楚長大的,三來嘛,知根知底。 不過還是那句話,早著呢,就是有那個心思,也該是田家主動上門來說,他們女方要是主動了,那可就不好了。 李梨花只是在挑選女婿的人選,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了。嫁女兒,就是這么的cao心呢。 也是見到蓉姐兒嫁的好,所以才會想那么多。 今天蓉姐兒過來,還問了何蓮的事兒,她嫁人后,也給何蓮寫過信,何蓮每次都說她挺好的。 何蓮那個性子,讓她說不好,也不可能。 不過嫁的是自己的舅舅家,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初七那天上午,趙水生是早早的就去衙門了,他們到清河的時候,應該是比賽正式開始的時候。 前面都有差役和府兵來維持次序了。 衙門還讓人在各個要道安排人看著,免得人過多了,出現踩踏的事情。 連清河的幾座橋上面也規定了只能站多少人。這也是為了老百姓的安全著想。 等李梨花和蔡夫人到了彩棚的時候,已經是各處的彩棚都坐了人了,他們反而成了壓軸的,大家都站起來,給這二位行禮,看著這二位一起過來,有些人的心里就很復雜,有些人則是和平常一樣。 蔡夫人笑著說道:“大家都坐下吧,今天過來就是要玩樂的,不用那么拘束的?!?/br> 黃大奶奶也笑著說道:“既然蔡夫人這么說,那我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我這腿啊,從早上就過來了,早就累的不行了?!?/br> 蔡夫人道:“你這個猴兒,我還不知道你?是不是又想著什么點子了?” 又對李梨花說道:“每年就數她最能鬧騰,去年還把我的一個釵子給贏走了?!?/br> 黃大奶奶忙對李梨花說道:“趙太太可別聽蔡夫人的話,蔡夫人,您也太小氣了,明明是我贏的彩頭,怎么您到現在還念念不忘啊,大不了,今年我故意輸給您,您看中了我身上的哪樣東西,盡管說,我一定給您拿過來?!?/br> 蔡夫人聽了這話,不由得更是笑了,所以說,黃大奶奶哄人方面很是有一套。也不怪她在黃家能主持中饋,和官太太們搞好了關系,也是給家里爭面子。 人家就是圓滑,你能怎么著?沒看到黃太太都臉帶微笑,很是縱容這黃大奶奶嗎? 相比較而言,孫太太就有些郁悶了,她這兩個兒媳婦,哪哪都比不上黃家的大兒媳婦。 更不用說,二兒媳婦還得罪了趙太太,要不是她當機立斷,自己家肯定沒有得好。 真是貨比貨得扔,人比人,氣死人了。 在黃大奶奶的一番動作后,這氣氛立刻就變得熱鬧起來,大家就商量好了,她們女眷之間,也弄些彩頭來賭一賭,總不能就爺們在外面樂和,她們這些女眷就什么也不能干吧,那還算什么熱鬧啊。 于是每個人拿出一件東西出來,放在前面的托盤上,賭那一對的龍舟能夠贏得第一名,對了的, 就可以在托盤上任選一件東西,選到誰就是誰,那東西就屬于選東西的人了。 李梨花以前也干過這種事兒,只不過都是她拿彩頭,別人贏自己的東西。 現在好歹也能自己猜一隊,然后贏了就可以得到一個彩頭。 蓉姐兒是跟著一旁過來的,聽說了這個事兒,也很有興趣,表示自己也要參與。 李梨花笑著讓她出了,而自己則是從頭上拔了一個簪子,那是藍寶石鑲嵌的簪子,用的是才從海外傳來的工藝,恐怕在林州這邊還見不到一個。 就這樣被李梨花輕松的拿來做了彩頭。很多人的眼睛都亮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歡喜 這個簪子是李梨花比較喜歡的,不過在這個時候,拿個好的彩頭也是必要的。至少不能讓人看著同知太太小氣才是。 知府大人在臺上講了幾句勉勵的話,然后接過差役遞過來的木錘,敲響了龍舟賽開始的鑼,只見清河上十二支龍舟跟離弦的箭一樣,飛快的朝前面沖了過去。 李梨花她們這些女眷也看得心情激動起來,只見河上龍舟頭名交替出現,一會兒你領先,一會兒我打頭,岸兩邊的老百姓的歡呼聲震天,簡直要把林州給弄得沸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