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節
這方面,佟氏功不可沒,如果是何翠姑在,那肯定是要讓二房出錢辦事兒,但是禮金卻肯定要爭取過來。 畢竟,是她兒子成親呢,哪里能兒子成親的禮金還有給二房? 佟氏這方面就看得很開,背靠大樹好乘涼,跟著二房沒有壞處。 三房這邊就更不用說了,肯定是站在二房這邊的。于是,沒有什么波折的,這婚事就cao辦了起來。 田太太的女兒蓉姐兒和何蓮是好姐妹,蓉姐兒也要嫁人了,現在知道何蓮很快就要成親了,還是舅舅家的表弟,她就對她娘田太太說道:“還是何蓮這樣的好,嫁人了,等于沒有離開家,一點兒也不害怕?!?/br> 蓉姐兒知道因為自己的婚事,她娘和自己爹鬧騰過,那段時間,她爹都灰溜溜的,可是盡管是這樣,最后還是沒有讓她爹松口,以后嫁過去了,說不得就要跟著人家的長輩在任上,不知道天南海北,說不得幾十年都見不到親人的面,哪里有何蓮這樣的好,直接嫁到舅舅家了。 蓉姐兒羨慕的不得了。 她娘田太太說道:“以后等女婿要趕考了,就可以來京城,那時候咱們娘倆還是能見面的?!弊詈檬橇粼谶M城當官,那就不是離女兒很近? 但愿如此吧,現在科舉,哪里是那么容易的?雖然對方吧,聽說讀書很好,和他們家也是門當戶對。 “娘,我能不能去看看何蓮那,以后說不得就沒有見面的機會了?!比亟銉赫f道。 “何蓮現在搬到別的宅子去住了,也罷,你去看看去,我順便也去趙家說說事兒?!毕胫畠阂恢北痪性诩依?,以后嫁人了,就是別人家的人了,說不定很長時間都見不到了。還是滿足女兒的這個小小的要求吧。 于是,蓉姐兒高高興興的去見何蓮,而田太太又去了趙家見李梨花。 田太太確實是有事兒找李梨花,主要還是因為女兒的事兒。她女兒也要嫁人了,只是嫁妝方面,她還缺一些東西,上次看李梨花這邊有那種西洋鏡,看人特別的清楚,連臉上的毛孔都能看到,比那些銅鏡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只是她現在沒有渠道采購這種西洋鏡,所以想來請教李梨花。 李梨花聽了,說道:“還是我以前的丫鬟嫁的人,去了西南那邊跑商,西南那邊靠著海呢,有些西洋人就在那邊靠岸,所以淘了這西洋鏡,回來就送給了我,正好,我也要給蓉姐兒添妝,正愁不知道送什么呢,就送她一對西洋鏡吧?!?/br> 這西洋鏡也和靶鏡一樣大小,聽說還有跟人一樣高低的西洋鏡,只不過那種東西不好帶,容易碰碎,在西南那邊,一年能碰上一面,就是很難得的了。 不過這種小的西洋鏡,倒是還能運回來。 王二就帶回來一些,大部分都送到了這邊。李梨花除了自己用的,給了兩個妯娌一人一面,剩下的都在庫房里放著呢。 田太太驚喜異常,這個時候,能用西洋鏡當嫁妝,也是很了不起的了,起碼是能很有面子的事兒。 田太太知道趙家的家境不錯,可是具體怎么不錯,她也不會去刻意打聽,誰家有本事賺錢或者撈錢,那也是別人家的事兒,這京城里,自己開鋪子的官宦人家不知道有多少呢。 只要上頭不是故意要針對你,那你想開多少鋪子,就開多少鋪子,誰也不會管你的。 “那真是太好了!我替蓉姐兒謝謝你這個當嬸嬸的了?!碧锾f道。 “客氣什么?蓉姐兒也是我看大的呢?!彼罱χ秲汉屯馍幕槭?,都沒有時間和田太太聯絡了。 “有你這句話,我們蓉姐兒不知道多開心呢?!彼麄兗胰亟銉汉苁浅绨葳w家嬸嬸,特別是聽說這位趙家嬸嬸把自己的相公從不識一字,教成了榜眼,那眼睛都是冒著星星呢。 “你家這事兒是喜上加喜。以后也不用再麻煩一次了?!碧锾χf道。 說的是侄兒和外甥女的婚嫁事兒,可不是省了一次?如果不是兩個人成親,那么外甥女嫁人,她要cao心一次,然后侄兒成親,她還是要準備一次?,F在是兩處合到一處了。省心了多少? “外面有什么說道?”李梨花問道。 田太太對這些事情可是門兒清,也不知道她是從哪里聽到的。 “都說你們這舅母當的好,為了不想讓外甥女受委屈,就娶到自己家里了?!?/br> 那何蓮又不是家財萬貫,而是作為姻親投靠過來的,趙家比何家不知道要強多少,所以誰也不會說趙家是趁火打劫,或者是想為了霸占何家的家產,所以才把外甥女給娶回家來。 何蓮跟孤女都差不多了,能嫁到家境很好的趙家,那也是她的福氣。再說了,趙家的大房的兒子也不是缺胳膊少腿的,人家還是讀書人呢,所以怎么看,都是何家占了便宜。 當然,也肯定有人說不好聽的話,可是田太太可不想讓李梨花聽了心煩,那些人不過是嫉妒趙家,犯不著為這種人生氣。 田太太得了一對西洋鏡,親自給抱回去了,聽說這東西很容易就碰碎了,可不能還沒有送到蓉姐兒的婆家,就被弄沒有了。 很快就到了趙家大房長子成親的日子,那一天,賓客滿門,趙水生特意請了假,在家里招呼來賀喜的客人。 何蓮那邊,張蕓兒在招呼,還請了田太太也在那邊。 何壯自然是守在門口,等著背自己的沒面子出門。 李梨花作為趙家的當家主母,自然不好離開趙府去何蓮這邊來,佟氏更是不可能,她可是男方的母親,今天還要在正堂接受新人的跪拜。 這幾年,大大小小的宴席,李梨花也cao辦了不少,所以還是得心應手。把客人們都安排的很妥當。 佟氏看了,不由得在心里感慨,幸虧她沒有不自量力,非要強出頭,不然今天肯定要出丑,讓她面面俱到的應付這各種人,她肯定要露怯的。 所以大房不當家就不當家,也沒有什么好爭的,有什么本事,就做什么樣的事兒。 李梨花還想的是,今天可是大喜的日子,千萬別出現何翠姑這個人來露面破壞好事兒的事兒。 所以讓人吩咐門房一定要看好了人,絕對不能讓莫名其妙的人進來。大好的喜事,要是何翠姑出現了,那這喜事也就不用辦起來了。 雖然何翠姑出現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不防范,那就是疏忽了。 趙琪和幾個同窗一起,迎娶新娘子了,塔基個堂兄弟都還小呢,醉倒的趙珝也才七歲,趙瑾才五歲,陪著去迎親也不現實,所以就是他的同窗好友去助陣了。 趙琪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又是青梅竹馬的表姐,這嘴巴一直就沒有合攏過,雖然看起來有些傻氣,但是誰也不會笑話他,畢竟是人生的大喜事嘛。 看著新人拜了堂,送入了洞房,這件大喜事也接近了尾聲。 ☆、第九十三章 外任 趙琪和何蓮成了親,何蓮就搬到莊子上去住了,畢竟趙金生和佟氏是長期住在莊子上的,既然成了親,就該和婆婆住在一起。 而趙琪現在則是等學堂休沐了,也過去莊子上那邊。 大房的人基本上重心都在莊子上了。 而何壯則是在自己meimei事情已經安定下來,就和趙家的人告辭,他要回老家去了,盡自己該盡的責任。 老趙頭雖然舍不得自己的外孫,可是外孫說的也有道理總不能讓他拋下自己的祖父和祖母不管吧。 趙水生在戶部也待了有四五年了,溫如庭如今得皇帝的重用。 他找到了趙水生,對趙水生說道:“歷來,官員想要進一步,最好是能外放,在外面呆上幾年,一直在京城,對外地的風土人情和人情世故也能了解。你在京城待了這么幾年,也積攢了人脈,謀個外任不成問題。你自己有什么打算?” 雖然溫如庭洗希望這個嫡子留在京城,可是為了趙水生的前程,還是要出去見識見識,做出一些政績來,畢竟當官不是紙上談兵,沒有管過一州一省的,上頭的人哪里放心把人給朝內閣里送過去? 文官做好的歸宿,就是進內閣成為閣老,那時候才是真正的大員,可以左右朝廷的很多決策。 像趙水生這樣,有能力的,最好出去歷練一番,才能升的更快。 就是溫如庭,當年也是出去外任了十來年,然后才進入六部,再進入內閣的。 因為有外任的經歷,所以誰也不會說他是紙上談兵的無能之輩。 趙水生一直在京城,下面州縣的管理,他從來沒有接觸過,就是再往上升,別人也是不服氣的。 趙水生說道:“先生說的很是,學生打算外任?!?/br> 于是趙水生外任的事兒就定下來了,不過具體是哪個地方,還得看有沒有空缺。 他現在是從五品的戶部員外郎,如果去外任,至少要升上半級,成為五品職位的官員。 不然在外人眼里,就成了被貶出京,那樣就是到了地方上,估計也有勢利眼,會來排擠他。 也就是說,趙水生要出去當外任,如果是當地方父母官,那么至少要是正五品的同知,才能配得上他的身份。 同知是屬于地方官員,不像一些別的官職,專門只管一方面,比如鹽運司,或者巡檢司之類的。 李梨花也是第一時間知道趙水生要外任,能出去走走也算是不錯的,溫如庭說的也很對,一直呆在京城里,以后這資歷就沒有那么多,升遷的時候,就會被人拉下很大一截。 “如果外任的話,那么你到富饒的地方的機會大一些,還是偏遠的地方大一些?”李梨花問道。 “說心里話,我是想到偏遠的地方去,富饒的地方,倒是不容易出政績,因為一切都要依照前例,反而是那種窮鄉僻壤,更適合治理?!?/br> “不過那種偏僻的地方,想要出政績,也有各方面的困難?!崩罾婊ㄕf道。 “這倒也是,所以我這次就看上頭的意思,安排到哪里,就是哪里了?!?/br> “不管你到哪里,我和孩子們都是跟著你一起過去的?!焙迷诔丸鐑耗昙o都大了,也不怕一路奔波了。 趙水生握著李梨花的手,“我自然是要把你們都帶走的?!?/br> 沒過幾天,趙水生外任的文書就下來了,是任林州府的同知,正五品。 林州的地方屬于中等,就是不好也不壞的地方。 李梨花還看了輿圖,發現這林州是在周朝的西南邊,離這京城也有七八百里了。 好的是,林州這地方水運還比較發到,從京城可以直接坐船到林州。 趙家全家上下自然也知道了趙水生要外任的消息。 趙水生決定,讓趙土生留在京城這邊,只他們二房一家子去外任的地方去。這樣也不耽誤事兒。 想來,老趙頭也不愿意年紀大了,還去外面奔波,可以說,現在京城的這個宅子算是他們趙家在京城的一個根基了。 “二哥,你放心,京城我會好好看著的,你和二嫂就放心的去外任吧?!?/br> 趙水生沒有什么不放心的,各處的產業都有人看著,他只要等年底看看賬冊就成,也不會少很多。 且有本事的人,不管在什么時候,都能給自己賺一份家產的。 因為要趕著去林州,李梨花也在收拾行禮,包括誰要跟著過去,誰留下來看房子。 其實也不算很復雜。只是楚楚以后不能到慧明私塾讀書了,不過楚楚也在那邊讀了好幾年的書了,該懂的也基本都懂了,剩下的等到了任上,可以再做打算。 老趙頭有些心疼自己的孫子瑾哥兒,覺得他小小的年紀,跟著過去,一路上要是生病了,那可怎么辦好? 可是趙土生勸老趙頭,“瑾哥兒是男孩子,以后咱們趙家要繼續有出息,可不就得看瑾哥兒了? 跟著二哥,以后讀書識字不是更方便,留在京城,咱們能教好他呢?把他耽誤了,以后就是趙家的罪人了?!?/br> 不得不承認,他們趙家的下一代,讀書真是不怎么好,連趙土生的兒子珝哥兒讀書只能算中等。 他們這當長輩的都沒有讀書的天分,更不用說下一輩了。 老趙頭聽了小兒子這樣說,才沒有堅持把瑾哥兒留下來了。 趙金生不說別的,他也保證在京城把莊子給經營好。 沒有了后顧之憂,趙水生和李梨花兩口子就更加快了速度,和大家辭行,田太太嘆道:“看來你是看不到我們蓉姐兒嫁人了。怎么就這么突然呢?” 李梨花說道:“也不算突然了,蓉姐兒以后的婆家不是離林州挺近的,要是有空了,可以去我們那里玩去?!?/br> 也是啊,蓉姐兒的婆家的祖父,剛好是在林州旁邊的一個府當官,兩天的行程就能到了。 田太太還有替自己公爹那邊準備的東西,這次也拖李梨花他們帶過去了。 趙水生已經派人先去了林州,她和李梨花商量了,去了林州,不住官府提供的官宅,而是在外面找個房子買下來或者租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