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節
倆孩子受到了鼓勵,當晚就將自己編的這戲文給燒了,立志要從頭編一本戲文出來,與永祿討論了半夜將軍保家衛國的故事,第二日在學堂里將同窗們都鄙視了一番,嘲笑他們的三俗品味,將新的戲文故事講了一遍。 都是男孩子,大約骨子里就有著一腔熱血,大家先前編的那戲文只覺不倫不類,但他們是小兒,個中關竅原本就不懂,世情閱歷一樣也無。段功曹聽的這野戲,不過是成年人的小黃本,聊作yy而已。且以他們的情懷,未必能懂個中風流。如今編個正適合他們的故事做戲文,當真是卯足了干勁,將常用字拿來排練練習。 一段時間之后,老先生驚奇的發現,這幫孩子們最近的字兒也規整了不少,就連錯別字也少了,寫個幾句話,句意也通達了,簡直可稱得上進步神速。 胡嬌可不知自己無意之中的疏導就收到了這般效果。她若是聽了孩子們的話,先將孩子們惡意揣測,然后重重責罰,恐怕未必能收到這種效果。 等她抽出空來,特意去尋了段夫人說話,很委婉的講倆小子與段家二子,以及樓大郎五人編小黃本之事跟段夫人講了,聽說出處就在他們府里。還請段夫人略微注意下前院的動靜,省得影響到孩子們。 家庭環境的影響力還是非常重要的。 段夫人只等胡嬌走了之后,越想越氣。她這輩子嫁了這么個貪花好色的貨,不知道恨了多少次,沒想到連自己的兒子也要受影響,想到萬一將來倆兒子成了段功曹這般德性,她不知道得多后悔。立刻隨手撈起房里一個未燃的香爐便往前院而去。 段功曹聽戲正戲的心不在焉,抬頭便見夫人殺氣騰騰的沖了過來,嘴里喊一句:“天殺的——”后面還說了句啥,他通沒聽見,只覺長久吊著的心瞬間落了地,滿腦子只有一個念頭:熟悉的老婆終于回來了! 迎面一個香爐砸了過來,段功曹側頭避過,身手敏捷的從座椅里跳了出來,暗自慶幸今兒喝的酒少,還有體力逃跑。他一頭跑一頭朝后道歉:“夫人息怒!夫人息怒!”至于這怒從何起,他壓根就不知道。 他跑的快,身后段夫人追的也快,段家院子里許久不演的全武行又現世了,丫環婆子們盡皆閃避,段功曹邊跑邊笑,嘴角都快要咧到耳后去了,還在心里犯嘀咕:老婆打他他覺得受不了,不打他心里空落落的慌,他這是犯賤呢還是犯賤呢?! ☆、第79章 第七十九章 鄭樂生這一路倒也不算受罪,許清嘉尋來的差役瞧他面上,也不會對同知大人這位表親做出什么過份的事兒來,頂多就跟看犯人一樣看緊了他,吃喝全都張羅著,反正同知大人是出了銀子的,只不能讓他到處亂跑。 等他養好了傷,想在寂寞路途中尋個姐兒啊或者去賭坊賭兩把,都被隨行的差役給拒絕了。 他們只負責將人安全送達,同知大人的表親的寂寞卻不在他們的服務范圍。 鄭樂生好不容易到了魯地,見到親娘老子,只覺一言難盡。 兩差役圓滿完成任務,鄭舅父留他們喝茶吃飯,他二人卻連杯茶也不肯喝便告辭了。緊跟著送客的鄭舅父還萬般感慨,從來沒想到,衙門的差衙也有兩袖清風的時候。 他是做生意的,往衙門里塞銀子都是慣常,打點不到位,生意做起來就阻礙重重。如今有了個當官的外甥,想來將來這筆打點的銀子就可以省下來了。等到他送完了客,懷著對未來的美好暢想回房一看,老婆正抱著兒子哭呢。 “我的兒啊,可讓你受苦了!” 鄭舅母一聽自家寶貝兒子挨了兩次打,又親自上手摸了下鄭樂生的肋骨,感覺到那里隆起來不平整的骨頭,見鄭舅父進來,頓時破口大罵:“你家的好外甥,瞧把我兒打成了什么樣兒?” 鄭舅父:…… 他家外甥不是一向溫文爾雅的嗎?長那么大從來不曾打過架。說是許清嘉動粗,他都不信! 鄭舅母見他不信,一把抓散了頭發便坐在地上大哭:“你現在是有了好外甥就不顧我們娘倆的死活了是吧?你不知道你那好外甥娶了個屠家女,一把子好力氣,將大郎的肋骨都打折了!還想著沾他的光呢,鄭大成你別做夢了!” 鄭舅父這下傻了眼。 許清嘉的親事他聽妹子鄭氏提起過,只道是妹夫生前訂的娃娃親,只是沒想到外甥媳婦卻是個厲害的。 鄭樂生見到了親爹娘,就跟見到了主心骨一般,在許府受的冷落惡待一股腦兒涌上心頭,加油添醋講了許多,又道胡嬌的惡形惡狀:“……當著表弟的面兒,她都敢打我!表弟連狠勸都不敢,只敢拉著她小聲勸,真是沒看出來,他雖然作了官,卻沒出息的厲害!我后來在外面打聽了,據說表弟當官的州郡官員,就沒有不納妾的,只除了表弟,后院里就那一個潑婦!” 聽了這話,撒潑的鄭舅母忽生起了無限希望:“既然外甥過的這般辛苦,老婆狠辣的厲害,咱們做舅父舅母的可不能眼瞧著外甥受欺負啊,要為他撐腰做主??!” 鄭舅父想一想,覺得鄭舅母言之有理。 婦道人家,雖然有時候見識短淺了一點,但是于后宅之事還是瞧的比較清楚的。 鄭舅父油然而生一股“解救外甥于水火”的熱情! 遙遠的云南郡,許清嘉不知道他家舅父舅母對自己的“關懷之情”,正圍坐爐邊烤栗子與老婆孩子吃。 他難得一次早下了衙,回來與老婆孩子吃完飯,臘月便遣了小丫頭冬至去灶上婆子那里拿了些小板栗來,給大人與夫人現烤來吃。 家里新添的小丫頭先跟著外面婆子做了一陣子粗活,瞧著手腳干凈,干活利索了,才放到屋里來使喚。 一個喚冬至,一個名喚秋分。 胡嬌拿了裁紙刀來,挨個板栗上劃個口子,防止烤熟了爆裂,許清嘉負責放火上放,三個孩子負責吃。 許小寶與武小貝守著火,許胖妞子卻一個勁兒要往火上撲騰,她已經一歲了,正是蹣跚走路的時節,一時一刻也不肯停下來,只要醒著就要在地上撲騰。胡嬌也拿她沒辦法,只能覺得這丫頭太皮了。 乳娘與丫頭們都緊跟著她,以防她磕著碰著或者受了傷。 下半年里,云南郡的各種災情雖然有所緩解,但各地糧食收成欠佳的百姓們日子卻過的很是艱難。許清嘉烤著板栗,心還在公事上面。他憂心的是,等到入了冬,這些缺吃少穿的夷民們萬一過不下去,該如何是好? 他想的入神,不防手卻伸到了火里,給燙了一下才醒過神來。 許小寶與武小貝默默對視一眼,暗自唾棄自家爹爹居然也有打盹的時候。倒是胡嬌知道他的壓力,自然接過這么一大攤子事,而且今年的云南郡狀況不斷,她也替他憂心。 吩咐了臘月看著火,等栗子熟了給孩子們吃,她拉著他去內院的小書房里。 內院的小書房就設在主臥房邊的廂房。倆小子住的是右廂房,左廂房就成了平時許清嘉在內院處理公事的地方,里面堆著的全是重要的公文,以及許多書信來往,都是要緊東西,平日就鎖著,鑰匙在胡嬌身上。 “許大哥你來瞧,我這里有一劑良方,保準你瞧了藥到病除?!?/br> 許清嘉見她掏了鑰匙開房門,在她額頭上彈了一下:“你又在弄什么鬼?”等到進了小書房,她從書架上面的盒子里拿出一封信來,交給許清嘉,他看過之后,緊皺的眉頭總算松開了一點。 “這個……這也算是個辦法,也不知成是不是?” 胡嬌道:“你可曾見過哥哥說謊?” 許清嘉想到胡厚福,那人一直是個憨厚人,在他面前歷史清白,完全沒有說謊的記錄,眉頭就又松開了一些。 胡嬌生怕他拿這事去下衙署官員商議,一再叮囑他:“此事沒成之前,你萬不能在衙署講起來,不然萬一不成,你這官聲可就全毀了!” 許清嘉想到她與舅兄一片苦心替他分憂,倍感暖心,自然應了下來:“我知道了!” 第二日去了衙署,與尉遲修談起今冬州郡百姓難過,向他討教該如何處理,尉遲修倒似滿不在乎:“夷人本來就是化外之民,到時候若真是暴動起來,便可趁機剿滅一二村寨,好讓他們知道知道厲害,這幫夷眾自然不敢胡亂折騰了!” 許清嘉從來憐恤百姓,又一向覺得尉遲修不錯,原本也是試探之意,想著萬一尉遲修有更好的主意,他這事兒便暫且瞞了下來,沒想到尉遲修卻說出這番話來,頓時心里便有幾分不喜歡,只面上不顯,“大人也知,下官只是暫代州郡事務,若是這暫代期間妄動刀兵,對百姓動手,讓上面知道了,豈能落得了好?!” 尉遲修聽了這話便笑道:“此事本官不說,許大人不說,誰還能往上捅?難道許大人這是信不過本官?你我共掌州郡事務,出了事咱們一個也跑不了!” 許清嘉自升了正五品,又暫理州郡事務,如今卻有直接上奏的權利。而尉遲修不但與本郡官員有共治之責,還負有監察之職。 “尉遲大人費心保薦我,我怎會信不過大人呢?只不過我覺得此事不妥,等召齊了人還須再議,還是弄個妥當的法子來才好?!?/br> 尉遲修心里頗有幾分失落,不過想到馬上入了冬,等山野田地的夷民過不下去,全往州郡而來,到時候做起亂來,恐怕許清嘉就不得不采用他的這個建議了。亂民之中,不砍殺些人,怎能壓服??? 他在官場沉浮十多年,到底覺得許清嘉還有幾分嫩,眼前馬上就有一場大危機,且瞧他能不能撐過這一劫。 許清嘉卻似不知自己面臨的境地,每日在衙署處理公務,有時候便召集了人手來商議此事,又派人請了各縣衙縣令前來共商此事,順便問一問各縣鄉百姓的日子。 他是個踏實勤勉的,尉遲修冷眼瞧著,也不免覺得這年輕人確實能干,偌大州郡,除了韓南盛最初走了之后他有幾分手忙腳亂,這幾個月下來,竟然頗有幾分得心應手。 不拘上下公文,同僚相處,地方事務,或是刑事斷案,他都能應付自如,若不瞧年紀,還當他是個老辣的官員,辦事辦老了的,竟然一點也不浮躁。 哪怕許清嘉辦個冤假錯案出來,他也能抓個把柄,又或者公務之上敷衍塞責,擔不了重任,也能教他吃不了兜著走,偏偏無縫可鉆,真是莫可奈何。 曲靖縣的湯縣令與南華縣的梅縣令與許清嘉都是舊識。 湯澤來了之后,先去了許府送禮,胡嬌命人收了,又回送了一份同樣厚的禮。 南華縣的梅縣令此次來州郡,陪著他來的卻是高正以及錢章。 他是個聰明人,去了南華縣之后,倒也沒大動許清嘉的舊例,一切都按著許清嘉在時的大方向走,發現倒也清閑。平日忙的事情也不多。又能與南華縣的富紳打成一片,今日聽曲明兒吟詩,過的好不滋潤。 若非今年有災情,恐怕他年底的考評都有可能是優。 又打聽著,許大人在任時,與縣尉高正過從甚密,他便也明智的與高正來往密切了起來??h老爺伸過了橄欖枝,高正也不是傻子,立刻便接了過來,于是他這位縣尉如今在南華縣也甚是風光,仍是縣令面前的大紅人。 而錢章,自然是同知大人用熟了的。 同知大人都欣賞的小吏,那自然也是得用的。 ☆、第80章 第八十章 許清嘉暫理云南郡事務,這是第一次召集各縣長官前來議事,也算是在下屬官員面前的第一次正式亮相。 云南郡轄下有四十三個縣,有些縣還算富裕,有些縣窮鄉僻壤,當縣令的都窮的日子難過,何況普通百姓。也有曾經在窮鄉當過縣令數年,升官無望而辭官歸家的。 在窮鄉僻壤當縣令,要么有政績,要么能巴結上司,才有升遷的可能。 偏偏韓南盛在這方面把的嚴,哪怕送了禮也不見得有用,非要拿政績來說話,因此下面的縣令們都對這位府君又恨又怕。 ——做不出政績來,每年前來州郡,被當著其余縣令的面兒訓斥,好生丟臉! 因此,各縣長官得了許清嘉如集之令,心里都已經在考慮如何應對了。對這一位長官,大家都不陌生。只不過以前他是“鄰居家的優秀縣令”,被韓南盛在開會之時表彰過多次,聽說他治理的南華縣頗有政績,今年成了直屬頂頭上司,雖然前面綴了個“暫代”,可誰又能說得準,他幾時就轉了正呢? 許清嘉不負重望,讓筆吏建了個檔案,將各縣呈報上來的公文按著他們匯報的情況匯編。早在他接手之時,已派了人前往各縣暗底里打探消息,回來又盯著筆吏按探聽來的消息,將各縣情況附錄在后。 他這等于摸底,先將各地的情況摸熟了才好對癥下藥。有些勤懇些的縣令就將本縣情況如實上報,有些則是欺瞞掩蓋,就怕被上司知道。那筆吏錄過了一遍,心里對全州郡各縣的情況約莫也有了些了解,暗自留心那些欺瞞的縣令下場如何。 在衙門里做事,總要學會看清風向。 果然不出那筆吏所料,只等各縣令到齊,許清嘉在開會之時再次讓各縣令將自己縣的實際情況匯報一遍。按理說,各縣都已經用公文匯報過一次了,完全不必再口頭在開會的時候再說一遍,純粹瞎耽誤功夫。 那筆吏估摸著,這是同知大人再給這些欺瞞的縣令最后一次機會了。 這一次,他錄入過的那本檔案就攤開在同知大人面前,但凡各地縣令講起本縣優劣困難,他便在檔案本上寫幾句,也不知寫了些什么,筆吏很是好奇。 最后篩選出來有九個縣今年受災嚴重,靠本縣的官倉是完全沒辦法將這個冬天應付過去的,其余各縣還可以克服一下。 許清嘉勾勾劃劃,將那幾個縣重點記錄了下來,筆吏在旁侍候著,對這些縣令送去充滿同情的一瞥。 云南郡衙署各地官員前來開會,許府也迎來了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