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節
“守??!放箭!快放箭!——”董成也顧不得再追究下去,一邊下令,一邊急忙朝城樓下走去,“你們先守住,我去糧倉那邊看看……” “將軍——”跟著他的親衛忽地沖他喊了一聲,董成剛一回頭,竟覺得心口一痛,再低頭看時,一寸多锃亮的劍尖從心口穿出,鮮血滴落在他身前,他有些麻木地望著跟隨自己多年的親衛,“你……為何?為何……” 親衛面無表情地看著他,說道:“將軍昔日曾欲借魏將軍人頭與金人做投名狀,今日,也請將軍借人頭于屬下,保屬下一命吧!” “你——”董成指著他,艱難地張了張口,還沒說話,親衛已拔出劍來,干脆利索地割下他的人頭,高高舉起,“董成人頭在此,開城門,迎海州軍入城!” 沭陽城的守軍目瞪口呆,紛紛放下了手中的刀劍,而城門也在同一時間被轟然撞開,董成的無頭尸體沿著城樓的樓梯滾落下去,再也無人理會。 作者有話要說: 海州貍:居然說我們是水鬼,嚶嚶嚶,什么眼神! 第九十四章 接風之禮 董成死的時候, 沭陽將士其實跟著松了口氣。 他們絕大多數是本地人,雖然金人占領江淮山東已有三十余年,然一直都是掠奪性經營, 從未給與他們與金人平等的生存機會, 盡管也招攬了一些地方大族入朝為官, 開科取仕,可底層的平民,卻大多數淪為奴隸和流民,艱難求生,朝不保夕。而這些年輕的士兵, 也都是前兩年金主完顏亮準備伐宋時強行征召入伍,他們的上一輩還懷念著昔日大宋時代的生活,這一代卻成為金人對付大宋的前鋒和炮灰。 然而習慣性地服從命令和羊群效應, 讓他們只能聽從董成的指揮,哪怕明知道這樣的結果是死路一條。 董成喊著要同歸于盡, 他們并不。畢竟,他們身份的懸浮, 注定對金人并沒有什么真正的歸屬感和忠誠度, 所以當董成一死, 守城軍立刻放下了刀箭跪地投降。 辛棄疾一馬當先, 在沖車的巨槌撞開城門之時, 便率人沖進了城門,揮劍——砍了個空氣。 里面的軍士都已經跪在地上,其中一個親兵裝扮的男子雙手捧著董成死不瞑目的頭顱,高高舉過頭頂,“罪臣董成人頭在此!” 辛棄疾只看了一眼那人頭,便點頭讓親兵手下, “董成膽敢燒毀糧倉,斷絕數十萬軍民生路,可謂罪大惡極,懸首城門七日,以儆效尤!其余人等,愿歸順我海州軍的,登記造冊,想返鄉歸家的,亦可報名,等清理完畢后,只要不曾隨金人犯下jianyin擄掠及殺人重罪者,便可離去?!?/br> 普通士兵大多都松了口氣,留在沭陽都是底層軍奴,金兵精銳都隨完顏廷去攻打海州,在他們看來,此戰必勝,都想著海州富庶可大肆搶掠,留守的都是沒機會參與分贓的苦力??蓻]想到,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們正因為沒去,才保住了性命。 除了董家人。 等辛棄疾帶著這一戰的勝利品回到海州城時,方靖遠最感興趣的就是那輛幸存的猛火油柜車。 這猛火油柜用的黑色膏油,正是曾被沈括命名的“石油”。中國古代利用石油的記載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易經》記載的“澤中有火”,到西漢時期班固在山西發現的“石脂水”都說的是石油。而到了北宋時期,不但有明確的產地記載,還將其列入了軍用物資,記入《武經總要》之中(注1)。 他曾在陸游那見過用石油制成的“石燭”,照明效果和耐久度遠超尋常蠟燭,可惜燃燒時的煙氣過濃不說,“所沾幄幕皆黑”,其他人都避之不及,陸游卻用這種碳黑制墨,還送給了方靖遠幾塊。 可惜產地延州、鄜州如今都在金人掌握之中,開采不便,導致原本在北宋時研制出來的很多衍生品都成了緊缺貨。 所以當辛棄疾的手下打聽到完顏廷居然帶著這等大殺器來攻城時,方靖遠就先行制定下了對付猛火油柜的方法,交給辛棄疾的時候,千叮萬囑,一定要弄個樣品回來,若是能繳獲更多的石油原料就最好不過。 辛棄疾起初還不以為然,在他看來,便攜式投石“炮”和千里鏡在他手中,甚至都用不上魏勝的戰車,就能碾壓周圍鎮守的金國大軍。直到他親自見識了猛火油柜的厲害之處,方才感覺到后怕。 這猛火油噴射出來,但凡被噴中的,挨著就起火,水不能滅,不燒至糜爛絕不罷休,殺傷力和震懾力極大,若不是他們早有準備,帶著滅火專用的“沙包”,這次定然會吃個大虧。 “他們既然敢帶這個來攻城,想必還有不少石油存貨吧?”方靖遠看過油柜車之后,興致勃勃地打算將其拆解,隨口還問了問儲備原料,若是有足夠的石油,他還可以研制出更多好料,想想就有些激動??! 結果辛棄疾卻搖搖頭,當頭澆下一桶冷水,“只有不足五十桶,聽說此物腥臭難當,封以純銅制成的油桶存放方能保證安全,尋常人也不敢輕易使用。從延州運來此處,價值昂貴,便是完顏廷也備不下太多?!?/br> “五十桶也行啊,讓人小心存放,等我拆了這油柜研究完之后,在取些來做做實驗?!?/br> 數量雖有些少,蚊子rou也是rou,方靖遠也不嫌棄,干脆讓他都派人運送到城外的云臺山下的一處“試驗場”,那是先前為了采石方便臨時清理出的場地,后來成為就地取材研發便攜“石炮”的試驗場,如今,又要成為新產品的研發基地,取名廢的方靖遠本想給這取個“云臺實驗室”的名字,卻被辛棄疾攔住。 原來在汴京淪陷之前,將作監之外還有軍器監,其中不光有火藥院,還分為二十一作,其中就有火藥作和猛火油作,而如今的軍器監已并入工部,卻因為一些軍械的圖紙丟失和原料缺失,產量和威力都大不如從前。 方靖遠先前將改進的神臂弓弩交給工部和軍器所時,就得了趙昚的特許去翻查了軍器所的資料,知道汴京曾經有過猛火油柜,這還是第一次見。 這東西是個熟銅制成的柜子,上面有注油口和出油管,通過管上的活塞式噴筒來噴射猛火油,按照原來的設計,應該還可以用前面的火樓盛引火藥直接點燃,如此一來噴出的就不光是火油,而直接是火藥,一噴一條火龍,比先前那般先噴油再引火的方式更為兇殘。 幸好,他們的柜子都是壞的。 方靖遠看了看火樓,發現火樓內部被人為破壞,若是放入引火藥,稍有不慎沒噴出火去,反而會從內部引燃爆炸,所以完顏廷才不得不換了個笨法子,結果卻被方靖遠破解得干干凈凈不說,最后還反噬自身,以致大敗。 “看來完顏廷找到的匠人,也是逼不得已才給他干活,這活干的……直接砍掉了猛火油柜一大半的殺傷力。難怪我聽你說起他們噴火的法子那么古怪,原來是被人做了手腳?!?/br> “想必是昔日汴京的大匠或是后人,才能有此心胸和手段。若是能找到就好了……” “那有何難,”辛棄疾一聽還能增加這東西的殺傷力,兩眼發亮,簡直恨不得立刻去揪出人來修復油柜,“我這就命人去那邊問問,說不定那大匠及其弟子這次也跟著來了?!?/br> 只要跟來的,除了那些金兵之外,漢人士兵和奴隸都已歸順海州軍,如今正好被安置在海州城外修整,方靖遠已安排人去登記造冊,將他們的籍貫和準備落戶的地方一一記錄下來,還特地讓人標注了職業和特長,有手藝的先留下,其他人去安排開荒筑城,如今的海州百廢待興,有的是活計等著人來干。 辛棄疾興沖沖地去找人時,岳璃也帶著海州貍的娘子軍們回來復命。 當初岳璃練兵時,方靖遠就特地讓她加上了游泳和潛水課程,一開始這些小娘子們還各種羞怯怕水不好意思,方靖遠只好跟她們再三解釋水軍在海州城的重要性,還特地搜刮全城的水靠給她們配備上,這才哄得她們肯下水學游泳。 結果沒幾天,這些小娘子們不但學會了游泳,還學會了在水中作戰,尤其是繡帛兒的飛索,已經練到可以隨波逐流,纏絲不解的地步,讓武功廢的方靖遠大為嘆服,這才同意了她們前去沭陽糧倉偷襲的計劃。 哪怕早知道她們能得勝歸來,也沒想到她們能贏得如此漂亮,行事干脆利索不說,完美地實現了作戰目標,外人只道糧倉被金兵燒毀,卻不知她們早已提前運送出來,如今已停放在海州港。 “辛苦你們了,”方靖遠安排十三姨給海州貍準備接風宴,非得好生犒勞她們一番才行,“等會魏將軍也會來,此番拿下沭陽,當記你們頭功,除了軍中獎賞之外,可還有什么想要的么?” 岳璃尚未開口,魏楚楚和繡帛兒就在她身后竊笑不已,她聽得笑聲轉回頭瞪了她們一眼,方才說道:“此戰不過小試牛刀罷了,弟子先前大意,未能當場斬殺完顏廷,他雖重傷落水,但一日不見其死訊,就不能確定。徐州、沂州仍在他的屬下掌握中,弟子打算先往徐州一行,打探情報。至于獎勵……先生不是說,等收復故土,班師回朝時,陛下有重賞么?” “你也不必如此心急,光復之事,豈是一日之功?”方靖遠并不了解她的心思,只是想著海州貍的下一步計劃,“我想請魏將軍一起表彰你們,也是想讓軍中人和海州人都看到,身為女子,亦可建功立業。此次居功首位之人,還可獎勵海州城中商鋪一處,自營出租皆可,且為女子所獨有私產,無論以后婚嫁與否,除子女繼承外,不得轉贈他人?!?/br> “叮當——”掉落在地上的,是繡帛兒手中的手釧,她在海州貍中,最是風流多情,正是與她昔日在女飐中的經歷有關。她自幼被家人賣給一家雜技行社,練習的是柔術,那種訓練之殘酷,同齡一起訓練的十幾個女孩之中,只有她最后練成,其間那些受傷失敗的女孩去了哪里,她連問都不敢問。 可她好容易成名賺到錢之后,昔日的家人又找上門來,向她索要錢財,甚至打算將她再賣一回,在那時,她若是不從,便是不孝,到最后她干脆轉投女飐社,第一次亮相就“絞殺”對手,將那打她主意的人也險些“絞殺”,唬得那人趕緊“退貨”不說,還砸了她的娘家。 那時她還身在賤籍,不能獨立女戶,只能被他們纏著吸血,可一想到便是嫁人,許多娘子也是被關在后宅,貢獻私產不說,勞碌一生,同樣活得無比憋屈。繡帛兒才寧愿投身從軍,也要活得縱情恣意,再不受什么家人和婚嫁束縛。 她原本想著只要快活一時,哪怕死于陣前也在所不惜,可沒想到,方靖遠竟為她們想得如此周到,這種獨家繼承的女子私產,正是為了保護她們的自由和獨立而設,難怪岳璃先前跟她們千叮萬囑,只要能盡心訓練,立下戰功,方使君絕不會虧待了她們。 因為她們是第一批海州貍,是海州,乃至整個大宋女子的驕傲。 她們立下的戰功,將光耀史冊,她們的名字,也會成為這個時代的傳奇,引領更多的女子走出家門,找到屬于有她們自己的道路。 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不起眼的鋪子,對她們而言,卻不啻為一次生命的轉折點。 作者有話要說: 小岳:先生獎勵給姐妹們私產,給我獎勵什么呢? 小方:乖徒弟,當然是你要什么,獎勵什么啦! 小岳:當真? 小方:那當然,君子一言什么馬都難追! 小岳:好,先生記住就行。我先記賬,回頭慢慢算…… 注1:宋朝康與之《昨蒙錄》:“為日烘石熱所出之液,西北邊防城庫皆掘地做大池,縱橫丈余,以蓄猛火油,用以御敵”。 第九十五章 一鋪在手 海州城里的鋪子, 就是如今海州人的財富密碼,只要一鋪在手,簡直三代不愁。 原本海州城里商戶, 在方靖遠剛上任時, 還想觀望一下, 畢竟他們都是本地的士紳,金人來了,他們多割點rou也能活,魏勝奪下了海州,給他們各種優惠和扶持, 搞活了工商,穩定了人心,好不容易安安穩穩過了一年, 突然就有了大宋派來的正式知州。大宋重文輕武人所皆知,他們就怕新來的方使君三把火先燒了魏勝原來的政策, 殃及他們這些池魚。 可沒想到,方靖遠壓根沒想過從他們身上扒皮, 反而從南宋帶來了海商的商隊, 一下子就搞活了海州的商貿。 原本上次靜海軍和魏勝聯系上時, 魏勝就希望靜海軍能幫海商護航, 讓他們能夠來海州交易, 然而大多數商人對海州的情況不明,寧可多跑點路上通州直接去交易,也不敢貿貿然入港。 方靖遠上任時,辛棄疾的船隊也跟著來了。辛大佬本身就是大豪商,做得是南北買賣,水路黑白通吃, 自然也少不了籌謀海運之利。尤其是他上次去燕京時,辛棄疾就派人沿途打點,也跟著跑了兩趟,算是把這條商路跑通了,這次就干脆召集了臨安不少商賈勛貴,組了支船隊隨行。 海商本就是重利,然而風險也是極高,能跟著大宋水師同行,有官方護航,還得方靖遠承諾在海州交易的種種優惠和便利,減少在路上的時間還可以多跑一趟,如此既減少了他們的風險,又增加了獲利途徑和機會,何樂而不為? 然而,原來的海州城,地方就不夠用了。 海州原本背山面海,地勢險要,屬于易守難攻之地,魏勝奪城后就召集人手修建城墻,建造戰車,方才擋住了金兵的反撲,倉促之下,修建的城池也大不到哪去,不過以當時的人口來說,還是足夠居住。 可后來流民來投奔時,地方就遠遠不夠,金兵還時不時從旁邊的山上窺探城中布防,才逼得魏勝在方靖遠一上任時,就要求擴建城池,修建外城,將原本海州城外的兩座山都納入城墻守護范圍內,避免給金兵制造地理優勢。 魏勝判斷的十分準確,完顏廷從徐州調來的猛火油柜和床弩、投石車等重型攻城器械,就是打算借助海州城外的山坡,居高臨下地攻城。 可他沒想到,他甚至沒能走到海州城下,就已全軍覆沒。 而海州城,已不是他先前所知道的那個海州城了。 海州城向外擴張了數倍于從前的面積,不光是將城外的兩座小山納入城墻范圍之內,還向北延伸了不少,將大片荒廢了田莊也跟著圍了起來,向東擴建了原本的碼頭和港口,原本那些守在城外奄奄一息的流民,在擴城的工程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方靖遠是堅持以工代賑的形式,不光讓他們跟著修建城墻,還要開荒、蓋房、挖渠、引水……幾乎沒有一天空閑的時間。 不僅如此,方靖遠在招工時還特地讓他們報上一技之長,挑了幾個讀過書的人負責登記流民的信息,既方便安排后續的落戶墾荒,又能夠讓他們分組互保,避免金國探子潛入其中。 這些朝不保夕的流民得此重用,更是一百個上心,上次跟海州城里的百姓一起揪出金國探子的事,他們也跟著出了不少力。 那些原本不想讓流民入城的海州原住民和商戶士紳們,萬萬沒想到的是,方靖遠新建的外城,竟比原來的海州城更為經濟適用。 大宋沒有宵禁,也不禁絕工商戶入仕,故而建城時從未刻意將坊市分隔,嚴格區分商業區和住宅區。從汴京到臨安,因城市化進程過快帶來的人口擁擠,使兩都地皮都堪稱寸土寸金,所以一般建房時都至少蓋兩三層。 尤其是那些沿正街的住戶,圍墻也不再是單純的圍墻,都蓋成商鋪,類似后世的商業街和門頭房,無論是自用還是出租,收益都十分可觀。 海州城原本只是一座小城,城內除了州衙和一條正街外,其他的街道都是住戶自己加蓋,高矮不一,造型各異,雖然也是獨具特色的風格,但整體看來還是有些散亂,尤其是原本建城時并未考慮下水道的問題,還是后來居住的人多了,挖了水渠排污,可一旦下雨,難免會有污水四溢,臭氣熏天的時候。就更不用說每日都必須趕早倒夜香送出城外去,免得城中人多了之后帶來各種問題。 方靖遠一開始提出過要改造舊城,可這時代的人都輕易不愿搬遷,更擔心他讓人搬遷的目的,這是要變著花樣掠奪他們的鋪子,還是要額外收錢征稅? 原本就“日理萬機”的方靖遠哪里有功夫跟他們去扯皮,正好新城還是一片荒地,隨便由他規劃,就干脆地撂下了老城區,在原本荒廢的田野上開始建造新城區。 起初老城區的人尚不以為意,覺得新城規劃的房屋過于密集,街道和叫“廣場”的地方浪費了不少空間,而那些流民蓋房的手藝遠不如他們專業的工匠細致,更何況方使君弄出來的那個叫“水泥”的砂漿,鋪路蓋房的速度快是夠快,可那色調簡直丑得讓人目不忍睹。 大家就十分不解,以方使君這般風流人才,謫仙樣貌,怎地就沒長一雙識貨的眼睛呢? 就他畫的圖紙,橫平豎直,毫無變化,完全沒有水墨留白,意境悠遠的感覺,直白寫實得讓人都不知該如何評價才好。 好在方靖遠也不在乎這些虛名,更在意他親手打造的海州新城的實用性。 畢竟這座城在他的規劃中,要容納十幾萬人入駐,還要有能夠舉行大型商展的場地,先期的給排水工程若不早早做好,那后期人口爆發帶來的污染和衛生問題將會摧毀這座濱海明珠。 海州的礦山不多,可因為是兩條河流的入???,沉積的黏土和淤泥很多,還曾經修建過兩座官窯,只是后來都毀于戰亂之中。 方靖遠在開山時就特地考察了附近的地形和礦產,外圈的圍墻修好后,就開始讓人按照圖紙先挖地基和管渠,他記得早在汴京時代,工部的《營造法式》就有設計專門的排水系統,福溝壽溝的設計十分科學實用,如汴京這樣臨江易倒灌的城市都能安度雨季,更不用說小小的海州了。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總能看得更遠,結合目前所有的建筑材料和工藝水平,方靖遠盡可能拿出了能夠最大限度保證商業性和居住舒適度的城市規劃圖,結果還被一眾土著鄙視審美差異,最后不得不動用使君的權利,用城外雙倍良田置換城內荒地,將他規劃中的新城用地全部收歸府衙,然后再開始統一進行建設和分配。 如此一來,新城的房產和商鋪就成了大宋國有化資產,他才能夠用于獎勵戰功卓著的海州貍娘子軍和筑城時改進了攪拌機提高工作效率的老工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更何況他獎勵的不光是勇夫,但凡能提高新城建設進度的工藝和建議,統統有獎。 如此一來,新城的建設就已令人咋舌的速度前進,因為方靖遠提前給負責建房的流民說了,新城建好之后,建城的工人有權優先報名購房,若是沒錢買房的,可以先租賃外區的廉租房,以他們目前的工錢完全租得起也住得起,哪怕等新城建好之后,還有無數的工作等著他們加入,根本不愁賺不到房租和生活費。 給自己建房的動力加上各種獎勵政策,工人們干勁十足,就連先前金國大軍來犯的消息,都無法阻擋他們上工的腳步。 海州城幾乎一天一個模樣,辛棄疾率兵出擊應戰完顏廷時,城中的排水渠和水井才開始挖,等他打完仗、收拾完戰場、帶著數萬人馬回來時,一排排整齊的房屋都已經蓋好,就差上梁按門窗。這還是因為周圍山上的樹木被方靖遠限制采伐,不得不等從北方船運來的木料才拖慢了進度。 “你還真行??!才不過一個多月,我簡直都認不得這地方了!” 辛棄疾隨方靖遠一起巡視新城區,正好看到工人們忙忙碌碌地推著吊車搬運石料,鋪在“廣場”的地面上,平整光滑,猶如一面水鏡,不由咋舌道:“元澤,你建這么大的場子何用?用作騾馬市太過糟踐這些石料,若是瓦舍……露天的占這么大地方,只怕后面的人都聽不到聲了?!?/br> “都不是,”方靖遠倒是挺佩服他的想象力,“空出這片場地,一來可以用作節慶時全城百姓聚集之所,二來平時可以設置臨時攤點,供那些買不起店鋪的人買賣雜貨,無論是城里城外的居民,還是南來北往的海商,都可以定期在這里展銷貨物,而無需駐守店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