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節
一方抬出了祖宗規矩,另一方則說這種情況還用不上太、祖遺訓??傊畠煞饺似梢粓F,戰的那叫一個不可開交?;饰簧系闹烊诟咛幚溲巯嗫?,始終一言不發。 他的年號還沒有完全敲定,不過這個也不急,因為按照規矩,新皇登基的年號是在第二年才會用上的,所以現在依然是永宣十一年。高老爺的奏折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到的。明朝的奏折并不是直接堆到皇帝的案頭,而是先入內閣,由內閣看了,給了評語,再給皇上看,皇上要沒什么意見,就打個勾批個紅準了,若有意見,那就再說。 這封奏折一來,直把內閣上下下出了一身汗。明朝以文制武,說起來內閣上下都是有品級的文員,不該怕一個武官??衫钣老槟钦娌皇且话愕奈涔?,這家伙實在太猛了,建文帝的時候,日本欺負琉球,琉球向明朝尋求幫助。建文帝早先跟在太、祖身邊,對日本最是厭惡,一聽說日本竟敢欺負他們下面的藩國,雖然年齡一大把了,還是批了個字:“打!” 當時李永祥不過是一條船上的船長,卻第一個登上日本國土,并一路打到日本的東京,差點把人家的天皇給抓了——之所以沒抓,也是因為發現這天皇就是個精神象征,不當什么大事。 待他回京,建文帝親自召見,有那言官怕他忘乎所以,就想殺殺他的傲氣,在宮門口攔住他對他進行了一番教導——據說這番教導是帶了點侮辱性質的,不過這也是常事。文官看武將,那不一向高高在上的?但李永祥卻一個巴掌打了過去:“除了賣弄口舌,你還會做什么?吾等為大明出生入死的時候你們在做什么?你們這些文官是有才學的有知識的,讀的是圣人的言論,學的是諸子的法理,我不懂這些,但我知道什么叫舍生忘死,什么叫忠心為君!” 他說完,一把撕開自己的衣服,寒冬臘月,他上半身滿是肌rou,可是比肌rou更引人注目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傷痕,有一個刀傷,從下頜一直劃過左胸,就算完全沒經驗的,也能看出那一刀當時有多兇險。 當時宮門前聚集了不少文官,但都被李永祥這一手給震住了,連那被打掉兩顆牙的言官一時也不敢出聲。當然過后,這些文官們反應過來立刻鬧翻了天——反了他了!一個武官,竟敢如此不遜!聯名彈劾他! 平時這些文官雖然互掐的很有勁,但面對李永祥都生出了同仇敵愾的心里,一個個聯合起來寫彈劾,那奏折就像雪花般的飄進了皇宮,可建文帝竟沒有絲毫反應。是,沒有反應,既沒說他們對,又沒說他們不對,那些奏折就像石落大海連個水花都沒激起來。后來還是當時的內閣首輔被下面群眾慫恿的沒辦法,進宮去問了。 建文帝笑笑回了一句:“他有這個資本?!?/br> 一句話說的當時的首輔熄了火,來的時候他帶了一肚子的話,但建文帝的態度告訴他,說這些都沒有用。也的確如此,沒過幾天李永祥就連升三級,一下成了東海艦隊的副統領。 此后李永祥不僅打的日本年年進貢——是真進貢,當朝太祖不愛虛名,那什么隨便拿來點白菜黃瓜就能換回大把金銀綢緞的事在大明是行不通的,要進貢,那就真要把自己國家的好東西上貢過來。日本產銅、產銀,所以這些年日本人的貢品單上這些東西就沒缺過,而且人家還指明說有一部分是孝敬皇室的,也就是說有一部分是皇帝的私房錢。 雖然這部分錢令內閣幾位大臣都很眼紅,可也不好說什么。 此外,東海也被他治理的太平無事,商貿繁榮。雖然說太、祖時期就開了各大港口,但真正興旺發達,還是在建文帝時期。而此時,幾乎大半的皇親貴族都在海貿上有股份,一些位高權重的大臣收的也有這方面的孝敬。大家一看這樣,也就不再找李永祥的麻煩了,你讓他不舒服了,他放進來幾個海盜,專挑你家的船下手,你到時候哭都沒地方! 何況皇帝明顯喜歡這個李永祥,何苦與皇帝作對?反正這李永祥是東海的人,大家一輩子也見不了他幾次,就當他不存在好了。 待建文帝去世,東海就不那么平靜了。海盜、倭寇慢慢都出來了,但這個時候出現的也不只是海上的麻煩,蒙古人、黎族,還有不知什么地方冒出來的叛亂也都一點點鉆了出來。所以這東海的事也就并不明顯,而這個時候李永祥的威望已經完全建立了起來,大家知道動也動不了他,也就繼續當這個人不存在了。 最近江南一代不太平,倭寇頻繁他們不是不知道,也都知道責在李永祥,可都奇異的保持了沉默。但在這個時候,竟有一份奏折彈劾李永祥,而且洋洋灑灑例數六大罪狀,這人,實在是……實在??! 這是內閣上下的一致心聲,幾個內閣成員互看了一眼,最后都覺得這事還是要皇帝定奪,所以奏折直接送到了朱全的案頭。然后,整個京城都安靜了下來。那些原本互掐的官員也不掐了,大家都在等著宮里的反應。 “混蛋混蛋混蛋!”張老爺這次不僅是砸硯臺了,連一向喜歡的青花瓷大花瓶都砸了,“就他江寧一地遭匪了嗎?為什么其他地方的人都知道閉嘴,就他跳了出來?顯擺他能蛋嗎?” 張老爺喘著粗氣,也顧不上形象了,在書房中大聲咆哮,他的心腹束手站在旁邊都不敢吱聲。發xiele好一會兒張老爺才算平復了心緒,他喘了口粗氣道:“此事,我要立刻稟告侯爺?!?/br> 張老侯爺雖然還沒有把身上的爵位讓出,但基本上已經不管事了。每日就在自己的院子里翻閱道藏,研究煉丹。不過練出的丹他自己一般不吃,大多都是賞給了下人。所以做他的下人那真是快并痛苦著。 老侯爺身邊的下人,說出去就比別的地方高出一些,但同時這升的快,下去的也快——丹藥嘛,總有可能會吃出點問題的,有的只是拉幾天肚子,有的就不一定了。雖說侯爺給的賞賜豐厚,但每個聽到自己被選進去的下人還是眉頭糾結的很。 張老爺雖是張老侯爺的兒子,也是公認的下一代的侯爺,但來到張老侯爺的院前,也要先等著,待里面允許了他才能進去。此時他就站在外面,看著牌匾上掛著上德不德四個字,心中真是百味陳雜。他的父親早年也是上過戰場的,也是驍勇善戰的,現在這樣,真是…… “老爺,師父令你進去?!?/br> 他正想著,一個身穿道袍的下人就走了出來。張老太爺也是個妙人,他自己煉丹,也就把這個院子整治的和道觀似的。雖然沒有自封什么什么道長,但跟在他身邊的一律穿道袍,稱呼他為師父、師尊。 張老爺走了進去,就見他父親穿了一件大黃的老道袍,盤腿坐在那里。他父親今年也是快八十的人了,精神還好,一把白胡,童顏鶴發,還真有些得道高人的氣派。他行了禮,也規規矩矩的盤坐在旁邊的蒲團上。 “又有什么俗事?” 張老爺把事情說了,最后道:“孩兒無能,選了這么一個不中用的人,為家族招禍,還望父親責罰!” 張老侯爺沒有說話,摸著自己的胡子在那里沉思,過了片刻,他睜開眼:“此事,也不見得就是壞事?!?/br> “父親……” “我知道你的意思,這個奏折一出,就顯得是我張家要與那一干人等作對??墒?,那一干人所謀劃的,又真能一定成功嗎?” “父親的意思我明白,此事本來就是奪天之功,若在那一晚成了定局也罷,現在這個樣子,卻是難了??赡且桓扇擞重M只是一個李永祥,我張家在其面前……”張家一向走的是穩健路線,這種站隊的事他本來又怎么會愿意?但那伙人的勢力實在是太大了,上到朝廷下到地方,他當時若與其作對,立刻就要遭報!所以他雖知道這是條賊船,當時也只有硬著頭皮上了,當然,他也不敢上的太深,不過做個樣子,想的就是萬一失敗,張家也不至于落的太慘。 可不管怎么樣,第一個先跳出來反對的不該是張家! 想到這里,張老爺那是又氣又悔。早先把高老爺派到江寧,的確是想培養他的,張家沒幾個讀書好的,雖然投靠他們的有幾個不錯,可毫無疑問,高老爺是里面資歷最好的。探花、翰林,這個資歷擺出來將來入內閣都使得,所以也想令他有些地方資歷。另一個,就是看他庶務不通,為人搖擺,就算發現了什么,估計也是猶豫不決,不敢隨意行事。哪知道竟是他先捅了這么一個簍子! “圣上是什么態度?” “奏折今天才送上去,圣上,還沒態度?!?/br> “那就看圣上的態度吧?!?/br> “可是……” “事已至此,你還想如何。向那些人表明姿態嗎?你覺得,那些人會信嗎?就算信了又能如何?將來真有那一天,這些事就能抹過去嗎?” “孩兒倒不怕將來那一天,真到了那一天,孩兒自有辦法應對。孩兒就是怕眼下……” “你糊涂!現在是什么時候,那些人又哪有閑心來對付你?而且對他們來說,這說不定還是個能利用的機會呢?!?/br> 張老爺一怔,一時沒能反應過來。而此時,蔣王的一個幕僚正在說這事:“此事看起來雖對王爺不利,可若利用的好了,卻是個機會?!?/br> “怎么說?” “王爺現在的難題就在出京上。若能回到上海,自是龍入大海,從此大不一樣??裳巯嘛@然有很多人不想讓王爺出京。而此奏折一來,我們就可以在這上面做文章了——李同齡若出了問題,還有誰能轄制他?也就只有王爺了?!?/br> 這一天,各門各戶都有自己的心思,自己的安排。他們在觀望著,在等待著??墒撬麄冏⒍ㄊ?,因為,朱全沒有任何反應。他就像沒有收到那份奏折一樣,第二天沒有下任何評語,沒有給任何指示。 一天。 兩天。 三天…… 有人沉不住氣了,試探著詢問,朱全一笑:“哦,那份奏折啊,朕看著還滿有趣的?!?/br> 那人瞪著眼,等著他說怎么有趣,朱全卻不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