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但高老太太非想弄,眼見高老爺不松口,她也來了氣,表示這小廚房她自己掏腰包了!高老爺其實不在乎這點錢,主要是怕麻煩,眼見自己娘這么執著,也只有隨她去了,反正高老太太一個月十兩的例銀,原本也是花不完的。 他們早先在京里的仆人并沒有都帶過來,來到江寧自然要補充人手,高老太太就找了一個手藝還過得去的媽子,調到自己院里著實過了幾天老太君的癮。 不過就像她說的,這小廚房也就是煮個糖水,熱個飯菜。老太太話說的豪氣干云,帳還是會算的,就她每天的那幾道菜幾道點心都自己掏腰包的話,那實在是太費了! 金氏一開始點名的時候,她還沒說什么,想著二兒子一家在老家窩的狠了,現在漲漲見識也好,可金氏這個搞法,老太太立刻受不了了,當下就叫了停,金氏又一臉無辜的出現了:“都是媳婦不懂事,想著這是自己家,在吃食上不用受什么委屈,沒想到……” 高老太太看著她,郁悶的想吐血,此時也只有道:“你想吃什么,讓大廚房做就是了,何必折騰這里!” “媳婦想著,這里便意些,而且媳婦也想做幾手南方菜,將來也好給二老爺做?!?/br> “以后想吃什么,讓人對大廚房說!”最后高老太太也只有揮手把她打發出去,回去后金氏自然又找了高二老爺的麻煩,“不過就是吃幾頓飯你娘就不樂意了。找大廚房?大廚房的知道咱們是誰???我看她們就一對心思的巴結那對母女呢!” 言語間很有些酸溜溜的,高二老爺本不出聲,聽她說到這里則有些忍不住了:“你可不要找安姐母女的麻煩?!?/br> “我傻了?那安姐眼看就是要攀高枝的,我腦子有病才會找她們的麻煩。咦?不對,高老二你這話是什么意思?是說我在找你娘的麻煩嗎?是她在找我的不是好不好!你說我干什么了?不錯,我是點了些菜,但我是點龍肝鳳膽了,還是點熊掌鮑魚了?不過就是一些家常菜,在咱們那邊稀罕,在這邊那可普通的很,沒見一個老媽子都會做嗎?何況我點的那些你沒吃?她沒吃?既然大家都吃了,為什么落不是的就只有我!” 高二老爺繼續裝聾作啞,到了她娘面前,自然又替金氏說了一番話。高老太太這次聽了,卻沒上次那般釋然了:“就說咱們家是小地方,也不是沒富裕的地方,何況離老家也不遠,她眼皮子就能那么淺?” 高二老爺不好說別的,只有道:“娘,你還不知道她嗎?她就是個粗人?!?/br> 高老太太嘆了口氣:“早先只想著她是秀才家的姑娘,卻不想……到底苦了你?!?/br> 這話高二老爺哪里敢認?只有連連說金氏還是有好處的,比如一心為家,對他照顧的十分周到之類的。這話高老太太倒也沒有不信,不過還是覺得委屈了自己的兒子,當下就表示要給他留意留意。這一下可把高二老爺嚇的魂飛魄散,連忙拒絕??筛呃咸J定男人沒有不愛葷的,過去沒在她身邊也就罷了,現在既然跟著她了,她就不能讓他再受苦。高二老爺推辭不得,回去苦著臉把她娘的意思吞吞吐吐的說了,不過令他奇怪的是金氏并沒有立刻發飆,反而沉思了起來。 “娘子,我是絕對沒有這個心思的,就算娘送來了,我也是絕對不敢收的?!彼@個樣子,令高二老爺更加害怕。 “你收吧?!?/br> “不不不,我是絕對不會要的!” “我讓你收你就收!敢不收你給我試試!”說著又提起他的耳朵,“不光要收,還要裝的歡天喜地的,不過也要對你娘表示這新姨娘來了,卻沒地方??!” “???” “難道你還想在這院子里窩一輩子啊,你看看大郎二郎連個用功的地方都沒有了!” 高二老爺弄不清她的意思,只有呆呆的看著她。 不提金氏這邊的打算,那邊安姐此時正在沉思——朱抵上邸報了。這邸報早先是七天一有,十天一有,只刊登比較重要的消息,當朝太、祖下令,就成了一天一有,于是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信息也刊登了上去。于是這一期的邸報就是,朱抵這個早先的千戶成了百戶,罪名是肆意妄為,貽誤軍事。 前面的那個也就罷了,后面的如果是真的著實不輕。所以秦舉人一看到就立刻讓陳氏過來說了,雖然他也不認為楊氏這對母女能做什么,可她們總還是高老爺的家眷,也許從他那里能聽到更多的消息。而楊氏一聽到就急了:“怎么會這樣,那邸報上可說貽誤了什么軍事嗎?” “這倒沒有,我家相公說只是這么兩句。他說他只能看看,高大人卻是能把那邸報拿回來的?!?/br> 原來此時的邸報是若在京城,只要滿六品,就能在衙門里就能領一份,而若在地方上,則是通過驛站下發,每個衙門里就只能有一份了。秦舉人在衙門里混的熟,平日沒事的時候也去看看邸報,了解了解朝廷動向。 “不過我家相公也說了,只是從千戶降為百戶,后面還說了要公子戴罪立功,應該也不是什么大事。再怎么著,也還有王爺呢?!?/br> 她不知道朱抵正是因為有這么個王爺爹,才有這次的降職處理的。原來那被忽悠了的林大人回去后就覺得要出氣,一般來說,出氣的最好辦法就是讓朱抵的上司來收拾他,可他那上司腦袋也沒問題,好好的為什么要得罪這么一個未來郡王?雖說這郡王也不算什么,總是皇親國戚。林大人這些年四處鉆營,雖說沒找到什么硬實后臺,總算認識了不少人,其中一個就有監察御史劉本正,對,就是那個劉大人。 劉本正接了他的信,倒也沒有忘了早先的“情義”,反正他本來就是言官,參誰不是參?至于朱抵的身份,嘿嘿,要是有條件,就連南安王他都敢參! 所以當天晚上他就寫了一個本子遞了上去,本來他也沒把這事太當回事,因為他們平時參的人太多了。如果不是真有什么大事,或者有什么典型,那參了也就參了,一般都是不了了之。 但這個本子卻被永宣帝留了心,因為他第一句就點名了朱抵的身份——南安王之子! 永宣帝最近正煩著,他身體本就不好,吃丹藥也沒見什么效果,更可惡的是下面的大臣還要他早做打算,什么打算?就是趕快從藩王那里找個兒子立了,這令永宣帝的心情更為惡劣。雖然他身體是不怎么好吧,可他覺得自己還是春秋鼎盛的,現在大臣們的話不就是覺得他要活不長了嗎? 其實這本來沒南安王什么事,他這將近兩年的時間都病歪歪的,很少在永宣帝面前混,可擋不住永宣帝看他不順眼,平時找不到他的錯,這時候他兒子送來了也一樣。本來他是想把朱抵一抹到底的,可那本子上真沒有什么實事——林大人也說不出朱抵什么不好。吃空餉?他要真這么說了那才是死無葬身之地。 當然最重要的是,早先到過南安王府的李太監這時候說了句話:“小的聽說南安王本是不想讓這二公子去大同的?!?/br> “不想?為什么?” “這小的倒不知道了,不過想來那大同總不是太安全?!?/br> 永宣帝沉默了,他并不知道大同的情況,但他想到如果把朱抵一抹到底當個小兵,這小子很有可能再跑回來。這不行,既然他愿意去,那就在那里呆著吧,所以他給的批示是,降為百戶,戴罪立功。 南安王知道后有些擔心,但也沒有太放在心上,本來他就不想朱抵到大同,現在他覺得這小子受點教訓,說不定就會想回來了。 朱抵的確受教訓了,他沒有想到自己好好的什么都沒有做,就有這么一份罪降到自己頭上! 第56章 第八章 這大半年朱抵同學的日子比早先好過一些。一是能與安姐通信,雖然一封信寄過去再等到來信,最少也要兩個月,可那話是怎么說的?人啊,就要有個念想。朱抵同學有了念想,這日子也就不那么難過了;二來,他交了個朋友,福王世子朱全,說起來他與朱全是早就認識的,畢竟兩人的爹是親兄弟,但過去他倆的關系非常一般,見了面也就是打個招呼,說點哥哥弟弟好之類的。而這一次則不同了。 朱全倒不是來自力更生的,他是跟著他爹福王過來的,這大同是福王的封地,每過三年就要過來住三個月。過去福王從不帶這個嫡子過來,畢竟不是什么旅游勝地,弄個不好就趕上打仗了,自己過來也就罷了,何苦把兒子也拉扯上?不過今年朱全說定了親事,這在一般人的觀念里,他已經算是成人了,作為世子的他,沒什么意外的話以后是要繼承這里的,所以福王見今年風平浪靜,大概是不會有什么事的,就把這個兒子帶來了,也順帶讓他熟悉一下環境。 侄子就在這里,叔叔過來了,就算往日再不親厚,也要吃頓飯見見面什么的。這一來二去,朱抵和朱全就熟了。本來,朱全對朱抵的印象并不怎么樣,畢竟過去朱抵的名聲實在不怎么好,而朱全呢,是從小被當做世子培養的,再加上他個人的聰明和努力,在朱家下一代里還是很有些聲譽的。 但當他看了朱抵手下的兵,就覺得這個小堂弟倒也不是一味頑劣,再與他談話,就覺得他文采上也許差了些,武略上還是有所積累的。而且,不算笨。 這對朱全來說是個非常難得的評價,要知道這小子雖然在外面表現的恭謹有禮,內心卻非常自傲,覺得大多數人不是俗不可耐就是愚不可及,能得他說一個不笨,基本上都是稀有品種了。 而朱抵本來不太想與朱全來往的太頻繁,他怕惹麻煩??伤诖笸舻膶嵲跓o聊,而朱全學識淵博,又能與他平等交談,所以不自覺地兩人就經?;煸谝黄鹆?。 朱抵請朱全吃刀削面,朱全一邊吃著一邊鄙視他,過后又請他到安然樓,朱抵一邊拿著菜單大點特點,一邊鄙視了回去。所以當消息到的時候,兩人正在朱抵那兒吃咸魚粥。 朱全馬上就要回京了,朱抵準備請他吃頓好的。安然樓是去不起的,刀削面朱全又全力抗議,朱抵想了想,就忍痛拿出了最后私藏的咸魚,讓人買了點鹵豆腐,蒸了點白蘿卜絲,然后就煮了這咸魚粥。 “我說朱抵,你平時摳唆也就罷了,我這要走了,你也就這么打發我?”雖然知道他沒錢,朱全還是忍不住道,“你好歹也給我切二兩rou啊?!?/br> 朱抵看了眼他那珠圓玉潤的身材:“你還缺rou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