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
她的母親當時只是哭,哭著叫父親,哭著叫她的長兄。后來她的父親回來了,她的長兄再也回不來了,她的母親就這樣帶著哭瞎的雙眼和他們一起上了路。那路上的艱辛是她現在還不敢回想的。她的腳走出水泡,走爛。那爛泥地里的臟水她也趴著喝過,她甚至還想過要與狗爭食! 什么大家閨秀,名門閨女都仿佛成了上一輩子的事情?,F在想來,她很懷疑自己是怎么活下來的,但她就這么活了下來。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二兄去世,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母親悲痛欲絕后咳血而亡。 身邊的人一個個死去,她覺得自己也要死了。她病的厲害,可這時候再沒有細心的丫頭媽子,也沒有太醫開的苦藥,她只有忍著、再忍著,再醒來的時候就發現她是被自己的父親背著的:“大丫頭,你怨我嗎?” 第53章 第五章 南安王妃抬起頭,淚眼婆娑,對面的觀音慈眉善目面帶微笑,她看著,再次深深的叩首下去。 記憶中的父親是儒雅的,是威嚴的也是胖胖的。她還記得在他很小的時候,母親與父親開玩笑:“老爺學問越來越大,這腰帶也越來越長了?!?/br> 可那個時候她的父親很瘦,她靠著他的時候能清楚的感覺到他的骨頭和那份顫抖——她的父親,也沒有氣力了。 怨嗎? 她那時候其實并不太清楚是怎么回事,但從外祖母家也聽到一些,知道她的父親卷入了一場爭執,而這場爭執,甚至涉及到太、祖! 是怨的吧,她不能理解為什么父親不好好當官,不好好做學問,而要去議論太、祖定下的規矩,太、祖那般英明神武,那般圣明,趕走了蒙古,割除了那么多弊端,開創了這么太平盛世,有什么好被指謫的?她的父親為什么要這么做?為什么要牽連的全家如此? “太、祖自然是圣明的?!彼赣H慢慢的開口,“文韜武略,歷朝歷代無人能及,但這件事他的確錯了。嫡庶不能亂!這是禮法之根,而太、祖那訓斥,卻給了那些人亂嫡的借口。大丫頭,我是沒錯的,活下來吧,活下來看著你的父親洗盡冤屈,重新入朝!” 那時候她還是不太懂這些話的意思,但她真的活了下來。之后,他們到了嶺南,在那里他們一家人重新生活了下來。再沒有錦衣玉食仆人丫頭。他的父親弟弟要學著種地耕田,她同幾個姨娘要學著喂雞養鴨。而在勞動之余,他的父親會把她同三弟叫過去講知識,講禮法,于是她慢慢知道了禮法是什么,慢慢懂得了他們漢人與韃靼、女真、契丹、匈奴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有禮。 有禮,方有規矩; 有規矩,方能讓人知道該如何行事。 如果肆意妄為,亂的不止是朝代,還是人倫! 這是她的父親用生命堅持的,這是她的祖母、母親、兄長用生命證明的,她不能讓他亂,甚至不能讓南安王真的上這樣的帖子! 她對著菩薩,再次磕下了頭。她知道她罪無可恕,可如果讓她重新選擇她還會那么做,但如果她早知道那左正德會有這樣的提議,她又怎么會真的下手? 左正德的老師,明明當年是堅持要判那庶子無罪的??! 三叩首完畢,她站起身,回頭卻正看到南安王。 “王爺……” 南安王拉著她的手:“文君,你又何必如此?” 南安王妃垂下頭,沒有說話,南安王將她攬在懷里:“文君文君,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南安王妃看著地面,閉上眼,王爺,你不知道我對你做了什么。若你知道了……若你知道了…… 就在南安王兩口子黏黏答答的時候,朱抵正在苦逼的吃著刀削面,刀削面很好吃,可任誰心中有事,也會有些食不下咽的。不能自己養兵,他手下的這些兵又不中用,難道他真要打道回府? “難道去找安meimei?”他思忖著這件事的可能性,可又覺得就這么跑過去真有些不成樣子,“或者,真的要克扣一部分人的軍餉?” 其實朱抵一直知道要怎么做。他現在有五百人的軍餉給養,那么只要扣掉其中二百人的就能養另外一部分,他也知道為什么其他的千戶將軍要養私兵,因為若用這種方式練出大明士兵,那還是朝廷的人,不說你帶不走,更有甚者不等你調職升遷,上面一句話就能把人要走了??梢B成私兵,那就什么時候都是自己的了。 不合規矩? 大家都這么做,那這就是規矩了。而且按規定,不同品級的官員本就可以有一定的護衛,比如他父王,按規矩可以有三千護甲。而像他這樣的千戶,也可以有三十護衛。但其實像他父親,四千也行,五千也行,膽子大些,六千也沒人會說什么。至于他這樣的千戶,弄上五十八十個護衛也常見,事實上在大同,一般千戶做的,就是弄上一百個私兵做護衛,打仗時,這些私兵就是中堅力量。 “公子,林千戶來了?!彼胫?,手下來報,朱抵本來就不好的心情更加惡劣了。這林千戶同他一樣,也是這大同府的一個千戶,他過來后就對他極為熱情,領著他吃喝玩樂了一番。雖然有些看不上這人,但他也可有可無的跟著跑跑,后來這林千戶就對他大吐苦水,說這大同如何艱苦,他身體如何不好,最后那意思就是讓他想辦法幫他調出去。 本來,朱抵是能理解他的,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奮不顧身,熱愛打仗是吧,但當他見了林千戶手下的兵后就忍無可忍了。別人就算再養私兵,手下的士兵也總是能喝上點稠粥的,就算再沒有武器,起碼還是個正常人??蛇@林千戶,除了自己的那五十多個私兵,剩下的統統面黃肌瘦,別說打仗,跑的快些都能吐血! 后來他知道這林千戶來大同四年,每天鉆研的就是怎么能調出去,拿到手的軍餉給養大多被他跑關系了,甚至他這千戶就是跑上來的!朱抵對他實在是深惡痛絕,當下就皺了眉:“不見!” 侍衛去了,過后又來了:“公子,林千戶說有緊要事要報?!?/br> 朱抵一笑:“他能有什么要緊事?就對他說本公子中暑了?!?/br> 那侍衛看了看朱抵身上的夾衣,心想公子您就算找借口也找個靠譜點的啊,這理由……不過他也知道朱抵的脾氣,當下就又去回了,果然這理由一說出來,林千戶就震驚了:“二公子中暑了?” 侍衛點點頭。 “二公子真的中暑了?” 侍衛繼續點頭。 林千戶不死心的塞了個銀錠過去,過去這點銀子是不會被那侍衛放在眼里的,但這一年來他也是苦日子過多了,當下就收了,然后有些無奈的道:“林大人,公子現在不想見您,您還是回去吧,有什么事將來再說?!?/br> 林千戶又一次震驚了,他想不通朱抵為什么不想見他?他對他可有一點不好的?大同最貴的華玉樓也請他去了,平日里對他也畢恭畢敬的,絕不敢有一絲怠慢??涩F在朱抵竟然不想見他?為什么?在想不通之余,他又有一種屈辱感。朱抵可以不想見他,可以看不起他,但是不能這么侮辱他! 中暑了! 哪怕你說個頭疼呢? 林千戶憤怒了,在生氣后他決定要報復朱抵。不過朱抵此時和他一樣的品級,又是王府公子,他不好動他,但他不行有人行,京里的那些言官就等著找人參呢。雖然這種參參一般也不會怎么樣,可哪怕是出口惡氣呢。 這些事朱抵并不知道,在苦惱之余他又給安姐寫起了信,這次就不只是大同的風土人情了,還說了自己郁悶的心情。于是拿到信的安姐也震驚了,她甚至下意識的抬頭向外面看了一眼,朱二逗郁悶?這太陽是打西邊出來的吧!為此,她還專門招來了秦舉人,讓他去打聽打聽大同那邊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打聽的結果自然是風平浪靜,雖然有蒙古兄弟不時前來sao擾,但基本上還是一切還好的。得到回復的安姐納悶了,既然一切都好,那朱二逗郁悶什么?難道是中二病發作了……呃,好吧,是加重了?過去只是二,現在又開始煩惱了?安姐無奈,這一次的信只有回的長些,除了報告一下江寧的景點,還講了一個類似于心靈雞湯的小故事。故事的大意就是一個人行走在沙漠中,他的干糧耗盡,馬匹駱駝也沒了蹤影,只剩下一個水囊,而那一個水囊里只剩下一滴水。很多次他都想把這一滴水喝了,但每次他都堅持著,而每當他要倒下的時候,他都想著自己的水囊里還有一滴水,就這樣,他堅持著走出了沙漠。 雖然在現代很多人批判心靈雞湯,可她還是很喜歡這個故事。因為只要有希望就能堅持,而只要能堅持,就總能勝利。她不知道朱抵遇到了什么,但她相信這么做總是沒錯。當然如果朱二逗只是發病了,那這個故事也沒什么錯,只希望他不要堅持發病就好了。 這一次給朱抵捎過去的是一些茶葉,大同天干,喝點茶水潤潤嗓子吧。 她不知道,當朱抵拿到這封信后整整坐在那里呆了兩個小時。他給安姐去信的時候不過是下意識的發發牢sao,有些話他不好對手下人說,他的同僚,也沒有與他真正交心的。 他在王府里呆了十四年,度過天真期后就開始用功習武,努力隱藏,當他覺得準備充分的時候來到了大同。他志得意滿,覺得必能建功立業,再創忠勇郡王的輝煌——或者就算達不到那樣的高度,起碼也能有一番作為??捎铀膮s是接二連三的打擊,他想堅持自己的那些理想,想堅持自己的那些執著,他不想克扣手下的士兵,不想理會那些別有用心而又無所作為的小人,可他自己就陷入了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