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節
一想到這些,陸依萍就覺得,如果未來真的會如此的話,那么就算勉強她和mama,與雪姨還有尓豪他們同住,似乎也沒那么令人難以接受。 讓她們意外的是,對于傅文佩的這個提議,陸老爺子并沒有應下來。 傅文佩和陸依萍只以為,陸老爺子是因為面子上過不去,所以才一直對于此事避而不答。 卻不清楚,實際上,此時的陸老爺子,已經是騎虎難下。 因為他真的,已經絲毫找不到,能夠留下雪琴和尓豪他們的辦法。 他早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說一不二,令行禁止的大軍閥“黑豹子”。 他的手里有槍,但這槍口,卻絕對不準相伴多年的妻女,他也還沒有悲哀到,需要用這種恫嚇的方式去挽留想要離開他的人。 他也已經不是王雪琴和那幾個孩子唯一的依靠。 在尓豪成婚之后,他就應該知道,這個孩子,早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會一動不動,任由他鞭打,毫無反抗能力的孩子。 陸老爺子永遠也沒辦法忘記,在說著要帶王雪琴和全家離開上海時,陸尓豪那意氣風發,言出必行的自信神情。 他們已經不需要他了。 那是陸老爺子第一次,如此直白而又悲哀地認識到這點。 而且……尓豪說得也的確沒有錯。 他既然已經選擇了依萍母女,就真的再沒辦法回頭。 他陸振華這輩子負了太多人,如果這次再辜負了依萍母女,他真的懷疑,王雪琴那句“你就不怕真的成了孤家寡人”,會在哪天真的一語成讖。 時隔多年后,陸老爺子再一次感受到了,年少時那種無力、彷徨和恐懼的感覺。 王雪琴和尓豪,已經不在他的控制范圍內了。 所以,為了晚年不至于太過荒涼,陸老爺子自然不能再傷了傅文佩和依萍的心。 她們,已經是他僅剩的所有。 他曾以為,是他不要王雪琴這個私德有虧的女人,是他舍棄了她。 但直到看著那艘滿載著他的女人,兒女的客船逐水遠去,看著身邊僅余的女人和女兒的時候,陸老爺子才似乎恍惚明白過來,原來,似乎……真正被拋下的那個人,是他才對。 但,這種令人感到無比狼狽的想法,也僅是在陸老爺子的心底劃過一瞬,很快便消失無蹤。 因為起碼,他的身邊,還有依萍母女在。 他不會是孤家寡人,永遠不會。 一九三七年暮春,在來到這個世界整整兩年后,王雪琴終于離開上海,帶著幾個孩子來到香港這片富饒的土地,也終于迎來了久違的自由。 因為早已經安排人在香港經營了一年多,所以雖然王雪琴和幾個孩子都是初來乍到,但無論是住的地方,還是其他細枝末節的地方,一早就被人安排妥當。 終于安定下來之后,原本一直藏于暗處,幫王雪琴母子打理產業的曹向東,終于可以站到明處。 曹家人也緊隨著王雪琴幾人,被曹向東接到了香港安置。 而一早就也有意向離開上海的慕家、葉家,也在這一年年中前,陸續遷居到香港。 如此,陸家、慕家與葉家這三家姻親,便在之后的許多年里,互相扶持,同氣連枝,于初來香港時,便穩穩扎下了根。 而就在慕家、葉家剛剛來到香港還不過一個月的時候,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全面爆發。 一場慘烈而持久的全面抗日抗戰,終于在這片廣袤而又承受了數百年屈辱的土地上,徹底拉開帷幕。 第109章 雪姨很忙 王雪琴最近發現,尓豪這段時間似乎有些不對勁。 一開始,她還以為,尓豪是因為慕婉曦懷孕這件事,才會如此心神不定——畢竟是兩輩子第一次當父親,一時間有些不適應,倒也可以理解。 但很快,王雪琴就發現,事情根本并非那么簡單。 因為終于離開了陸老爺子,離開了上海,如今在香港,再沒有人能束縛住王雪琴,所以王雪琴在終于徹底松了一口氣之后,終于再也不用掩蓋自己不同于原主的脾氣見識,很快就接手了原本由曹向東打理的產業。 而原本就在上學,卻因為遷居香港而不得不中途退學的夢萍和爾杰,王雪琴也在到香港后沒多久,就幫兩個孩子找了新的學校去念書,順便也讓孩子們多接觸接觸人群,適應下香港這邊的風土人情。 而在沒過多久之后,慕家與葉家也相繼到了香港。 先到這里一步的王雪琴,于情于理自然都在這兩家到來后,幫忙出了不少力。 等她終于從忙得像個陀螺一樣的狀態中抽身出來,好不容易歇口氣兒的時候,又得知了慕婉曦已經懷孕兩個月了的消息。 兩輩子第一次要當奶奶的王雪琴,自然是驚喜異常,甚至又多雇了幾個保姆來幫忙照顧慕婉曦,幾乎不讓慕婉曦累到一個手指頭,連得知女兒懷孕,前來探望的慕明鏞,在見到王雪琴對慕婉曦的陣仗后,都忍不住連連點頭,直說女兒在家都沒這么被人伺候過。 正因為此,王雪琴才沒有第一時間察覺到陸尓豪的不對勁。 而讓她察覺終于察覺到,陸尓豪最近究竟在忙些什么的契機,卻是她在陸尓豪書房里,偶然看到的那些資料。 那些關于國內的局勢,關于北平陷落,關于日本人在中華大地上肆無忌憚凌虐,中華民族水生火熱,關于有識之士終于振臂高呼,全民族奮起,憑著血rou之軀加入抗擊日本人的戰斗中的報道和資料。 連王雪琴看著,都忍不住濕了眼眶,只覺得渾身的血液都在沸騰,在瘋狂咆哮,恨不能與那些同袍一道,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奉獻所有。 沒有親身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永遠也不會明白那種深入整個民族靈魂的撕心裂肺的痛。 王雪琴看著那些幾乎字字泣血的文字,在陸尓豪的書房里坐了很久很久,也漸漸隱約明白,兒子這些日子都在想些什么。 那是她一直在刻意逃避的問題,想不到,那個曾經和她一樣,一直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卻一直都牢牢記在心上,一刻也不曾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