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木葉吐露出惡魔的低語:“根據本地區新修訂的法規,對十二歲以下的孩童進行虐待,致使被害人受傷的,處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扣除三百積分點,若是有再犯,情節嚴重者,處罰翻倍?!?/br> 罰款沒有用,本來這些農民家里也沒有財產,那沒關系,扣分就行了。在積分制實施的這片封地,百姓們已經把分看得如同性命了。 農民的眼里流露出不解的迷惑--他沒聽明白,不過不要緊,木葉好心解釋了一遍:“就是你要坐兩年的牢,扣三百的分?!?/br> 這回聽懂了。那農民腦子里“嗡”地一聲,什么都沒了。 “不…不,怎么可能!又不是、又不是只有俺一家這樣做!那么多家都這樣打孩子,憑什么就抓俺!” “放心吧,我盡可能做到公正處理?!蹦救~的眼睛彎成月牙。當然是為了殺雞儆猴啦。 孩子是希望,是寶貴的財富,是國家的未來。 他們不該是給大人泄憤的工具,不該被迂腐的家庭困厄于一畝三分地,他們有自己完善的人格,也絕非是父母的所有物。 “還有--”木葉的笑容更加燦爛了,落在農民的眼里卻勝過鬼怪的可怕,“新追加的條例,每家規定年齡范圍內的孩子都必須入學,接受教育,這是義務,做不到的一樣扣分?!?/br> 想要短時間內改變這些人的觀念是不可能的,有那個閑工夫挨個勸說,不如姿態強硬一點,直接頒布法律法規。 明文規定了懲罰項目,人類是趨利避害的生物,自然知曉怎么做才最有益于自己。 對啊。 想著想著,木葉腦海里頓覺一片清明,思路暢通無阻。 她不用自己手把手去引導,她站在上層,只用制定好游戲規則,資源又掌握在她的手上,何愁別人不聽話呢? 她真是魔怔了。 “把這孩子的積分牌拿來?!蹦救~伸手,“我帶她去報名,別?;?,如果你不想更倒霉的話?!?/br> 事情的解決毫無懸念。 有木葉在,做什么都一路綠燈,那個女孩最終把自己的名字登在了入學名冊上,還得到了住宿的名額。 帶回了這一個后,木葉就瞬身去了貴族府。 她之前是有點生氣的,還想著就算她親自上手去揪也要把那些孩子們給撈回來,后來才發現,根本無需這么麻煩。 被動不如主動,她為什么不堵住那些人的退路,讓他們自己乖乖把孩子送過來呢? 木葉讓兩個貴族修改法規,把“受教育義務”的概念融入了新條例里。 每個孩子都有義務接受教育,都必須按規定修滿一定的學分,學期修滿后由學校頒發“畢業證書”,持證書者,具有積分兌換優先權,公務的崗位入職也給予優先考慮。 學分和積分掛鉤,五比一的兌換率。 孩子在學校獲得的學分可以兌換為積分,成績優異、評選評優、比賽獲獎者能得到額外的加分,與之相對的也有違紀違法的扣分項。 學校包吃包住,學費公家出,最大程度減免家庭負擔。 “受教育義務”是現代才有的概念,木葉想在這里實行,就需要良好的物質基礎打底,換句話說,就是要給足福利,保證這個“義務”不是一紙空文。 好在這里的生活水平線低下,在這里的“充實物質基礎”的概念就是吃好穿好,不會挨餓挨凍,這點程度,木葉還負擔得起。 當然,既然都寫進法規了,那么到了規定年限還不讓孩子入學的,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了。 木葉歡迎大眾檢舉,也自己成立了個糾察小隊,不定時不定區檢查,發現有違反規定的立刻上報。 不只是孩子要受教育,木葉還強調了一下,大人們也要開始“掃盲”了。 不求你做到多好,常用字詞總得認識吧?總得會寫會算吧?最低限度的知識要求,但凡是個有腦子的,都能學會吧。 三個月,木葉要求掃盲率超過百分之六十,屆時將舉行一次集體考試,通過的人頒發證書和獎狀,當然,這也是能加分的。 有分數就有動力,木葉越來越體會到當初建立積分制是多么明智的抉擇了。 這里未來要成為她的后備糧倉,甚至可以說是木葉村的大后方,她可還打算把書店開到這里來呢,別思想沒跟上,鬧出了笑話。 另外,受今天的事情啟發,木葉順勢又推出“反家暴法”,提倡建設和睦家風,反對暴力解決問題,對家庭成員無故虐待的,一樣遭受處罰。 本來人數就少,生活環境困苦,彼此之間還要互相傷害,這不是平白的內耗,折損她的勞動力嗎! 把草案擬好,木葉先給了千手一水一份:“之后的新聞臺內容有了,給我往死里宣傳這些新政策?!蓖藗兊膁na里刻! 一水小jiejie捧著一沓文紙:“……好的?!?/br> 然后木葉就抓著兩個貴族,開始二修三修草案了,細則一個個提出,反復斟酌,圈定界限--這些事情最為麻煩,但又不得不做。 等木葉忙活完,把新修的法律頒布出臺時,封地上已經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掃盲行動,走在路上,隨處可見的字詞標牌,橫幅標語,還有每天到了時間,就能聽見學堂遠方傳來的歡聲笑語。 在政策宣傳過后,果然送孩子來上學的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