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定調
書迷正在閱讀:朕和朕的滿朝文武一起穿了、系統讓我裝柔弱[快穿]、雙標榆醫生又想被我采訪、我和反派真少爺是竹馬,我倆三歲半、以身殉道后我重生了、圣手仁婿、英雄聯盟之雪霽初晴、重生之我的老公是仙帝、梟雄嫡妃:王爺從了吧、穿成暴戾大佬的小人魚
bsp;“這么說,消息是真的?” 海外勞務公司辦公室里,李副部長坐在沙發上,望著袁處長詢問道。 “何止是真的,比你想象的夸張多了!” 袁處長搖頭苦笑,他知道,鋼鐵城最近在忙著為工大申請資格,因此也隨時關注著事態發展。在與國內聯系,都會過問最新動態,對于情況發展十分清楚。 “怎么個夸張法?”李副部長欠起身,關切地問道?!?/br> 白云天被中科院、工程院接納為雙院院士一事,你已經知道了。李蓮等人也同時被中科院或工程院接納為院士,以及還有三十余名工大兼職教授也被列入考察名單,成為預備院士,這些情況是真的。只是這個名單還要再長一點,經過中科院、工程院緊急研究,又新接納了三十余名中華制造的高級研究員,為預備院士……”袁處長同情地看著李副部長。 這么多新晉院士,本就是他在幕后cao作的結果。 白云天水平如何,國科研領域的人沒誰不知道,雙院院士名至實歸。 李蓮等人與國內專家一道,親自主持了特鋼廠、實驗工廠、光刻機等項目的研發,實力得到了所有參與協作的專家們一致認可,所以也被中科院、工程院立即接納。 其他三十余人,則是白云天以工大名義,向中科院、工程院提名,并將這次提交的大部分技術研發成果,都歸到了他們頭上。 作為國內與鋼鐵城聯系的紐帶,這些人是否參與了相關研究,能力如何,自然要向他求證。袁 處長根據收集到的信息,部給予了肯定答復。不 光如此,他還按照海外勞務公司得到的某些消息,又添加了三十余名近幾個月才新加入后,嶄露頭角的研究人員名字,認為以他們的科研實力,同樣有資格成為院士。 事實上,他巴不得鋼鐵城有越來越多的優秀科學家,能加入中科院、工程院。 要是鋼鐵城愿意并入中科院、工程院,國內怕是笑得嘴都合不攏,哪會拒絕。鋼 鐵城沒可能并入,那能多吸納一些優秀科學家也是好的啊。 有了院士頭銜,就等于半個自己人了。既 然是自己人,國內也就可以通過中科院、工程院,名正言順地加深與他們的聯系,將一些重點科研項目委托給他們研究,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為國家服務。 因此對于這批高素質科學家申請加入中科院、工程院,國內是樂見其成,一接到申請就立即作出決定,部予以通過。 所以現在工大現在的正式院士人數是十幾名,預備院士人數則已經達到了七十人!一 旦他們完成國家委托的科研任務,預備兩字就可以立即取消,成為正式院士。 未來工大的兩院院士人數,很有可能將達到九十人之多! 比清華、北大的院士,加起來還要多! “這么多?”李 副部長聽到這個最新數字,也是驚呆了,什么時候院士這么不值錢了,難道是在搞年終促銷? “他們有這個實力!”袁 處長不知道白云天從哪找來那么多頂尖科學家,他也不想追根究底,只要知道這個事實就夠了。 有時候,糊涂是福! “是啊,他們的確有這個實力……”李 副部長感慨道,從語氣判斷不出他究竟是欣慰,還是不高興?;?/br> 許兩者皆有吧。 “那么從硬指標來說,專家人數、國家獎項是沒有問題了……”李副部長摸著漸漸稀疏的頭發,自言自語道。 既然白云天愿意照著規矩來,他當然不會不滿。 能在不破壞規矩的情況下,圓滿解決申請一事,他也不用背負太大的個人壓力了?!?/br> 對了,有件事要告訴您?!痹庨L拍了下腦門,想起來什么,“工大已經通過你們教育部提名,報名參加了由美國數學及其應用聯合會,在下個月舉行的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他們的隊伍已經出發了,預備將乘船到菲律賓,再乘機經日本轉飛美國。 此外,他們還報名申請了參加今年的國際奧利匹克數學競賽、a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國際生物奧林匹克競賽……等一共二十三項國際大學生競賽項目!”李 副部長人都呆滯了。 工大想名列名校行列,又不想被人說是走后門,所以比照標準去實施不足為奇。君不見為了增加工大專家級人數評分,連白云天都申請加入了中科院、工程院,再專門組織隊伍參加國際大學生競賽,也是順理成章。 可是這參賽的項目也太多了!基 本上國際上較為有名的競賽,都被他部掃光,能參賽的都參賽了?!?/br> 這是瞎胡鬧!”李 副部長愣了一會兒,勃然大怒,一拍沙發站了起來:“白云天這是在拿學生的未來賭博!太不負責任了,這么多競賽,他們忙得過來嗎?不說能不能得獎,就算都得了大獎,耽誤了學生學習,再多的獎又有什么用?” “李副部長,你也別怪白云天這么做,誰讓你們制定了那個莫名其妙的標準,你讓他又有什么辦法!”袁處長慢悠悠掏出煙來點燃,淡淡地說道,“你制定了要求,人家照著去做,還要怎么的?”李 副部長臉都漲紅了:“可也不能拿學生的未來來賭博,這么做學生還有時間學習嗎?” “那你要怎么辦?哦,非要人家熬個十幾年,等到讓你們都滿意了,才讓人家通過?這樣做,顯得你們教育部很有權威?”袁處長早就看他們這批人不滿意了,覺得這純粹是浪費白云天寶貴時間,這時順帶著刺了他一句。 “你……” 李副部長怒不可遏,一下從沙發里站起來,可又不知道該怎么反駁。說 沒有這些標準,純粹由考核者自由心證,那只會讓大量不合格高校擠進來濫竽充數?還是質問對方有什么好的辦法,可以既挑選出真正教學質量高超的名校,又不是胡亂折騰? 可是想想,他還是什么都沒說,頹然坐下。 因為他無論怎么辯解,就算嘴上勝過了袁處長,也改變不了一個事實:就是因為他們的瞎折騰,工大才不得不按照他們的要求,一個個按照標準去做。要 說瞎胡鬧,先瞎胡鬧的其實是他們! 若不是他們制定的那個標準,一群院士水平的頂尖科學家,會放下繁重的科研任務不管,來陪他們來玩這場幼稚的考核游戲?看 到袁處長的不滿,他就知道其實自己早就惹了眾怒,只是不方便說罷了。 國內對他們此舉不滿的,何止是一個勞務公司,怕是中科院、工程院、國防科工委、科技部等眾多部委、科研單位、甚至是高層,都極不耐煩了吧?!?/br> 還有件事要告訴您?!痹?/br> 處長并未點到為止,而是翹著二郎腿,繼續說道:“昨天,一號首長乘專機抵達了蘇城,專門去視察了中華制造總部,在總經理杜煒逸的陪同下,觀看了他們的克隆研究中心、計算機研究所,各個先進制造車間,大為滿意,提出了表揚。臨走前,他特意提了詞:民族棟梁、國家未來!”“ 一號……” 李副部長聲音只說了一半,將剩下的內容咽到了肚里,神情惶恐之極。 專機而去,表揚、題字,然后又專機而回,沒去其他任何地方。這 說明了什么? 說明了高層用這種方式,旗幟鮮明地表達對中華制造的支持。感謝他們對國家科技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鼓勵他們再接再厲,挑起民族科技的未來。同 時,還隱隱表達了對某些“無事找事做”的部門的不滿。 這暗指的,不就是他們嗎?他 臉色變得極度灰暗,身力氣突然間不翼而飛,頹然跌坐到沙發上?!?/br> 今天晚上的新聞聯播,據說會播出一號首長在京會見杜總經理的新聞,時長將達到三分鐘!隨后一段時間的新聞專題、早間新聞、午間新聞、晚間新聞等欄目,還會密集播出工大的報道。根 據從宣傳部得到的消息,這輪宣傳不只是中央臺,各省臺、宣傳部都當做了任務分派下去,從現在到七月間,展開一波密集的宣傳。 宣傳的重點內容包括,突出工大優美的校園建設、學校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強大的師資力量、作出的科技發明之多、符合未來科技發展需求的實用型人才培養等等,要將其作為現代教育改革的領導者進行報道,強調它未來世界級名校的光明前景等等。屆 時,中科院等部門也會出面為他們站臺,表示對工大教學實力的認可,期待工大畢業生未來能夠成為中國科技發展未來的棟梁……大致如此之類的話?!?/br> 袁處長笑吟吟地給了他最后一擊,將李副部長打得暈頭轉向,如在聽神話一般。 開動國家宣傳機器,專門為一所高校造輿論,這種待遇就算是清華北大都做不到。 領導肯定的是現在;宣傳的基調是未來。 現在未來都已經由上面定了調,那他們還考個什么察?難道考察完了,他們還能頂著那么多部委和國輿論,冒天下之大不韙,給工大一個不合格的結論么? 就算李副部長敢,其他人也不敢聯署??!“ 還有什么?一塊兒都說出來吧?!睒O度的錯愕已過,李副部長反而鎮定了下來。不 愧是老資格的官僚,心理素質極其強大。袁 處長也佩服他的情緒調整,便不再慢慢看他笑話,直截了當道:“是還有一些。比 如說由工大和中科院、工程院、科技部、信息產業部等部門一道,聯合創辦了《中華科技》、《中華物理》、《中華化學》、《中華電子》、《中華基因工程》等數十種上百份綜合及專業期刊。期 刊采用雙編輯部、雙向審核原則。一 個編輯部位于北京,就在科技部大樓;另一個編輯部則在鋼鐵城。 兩個編輯部各自獨立采納稿件。為 了保證稿件質量,雙方商定在一方審定之后,轉交給對方作交叉審核。專 家組也是分成兩部分,北京編輯部邀請了國各行業頂尖專家擔任論評審員,給出審核意見。而鋼鐵城這邊,則是由中華制造的專家負責審核。稿 件交叉審核,任何一方否定的論,都將無法被采納刊登?!?/br> 李副部長表情驚駭。工 大創辦這一系列專業期刊的用意他也清楚,就是填補學校出版物的欠缺??锏拿Q都帶有中國兩字,更是將其野心暴露無遺,想借此創建一系列國最頂級的專業期刊,引領國內科技發展走向。 但是中華制造的專家組,竟然能與國內專家組平起平坐,才是最讓他震驚的。這 豈不是在承認,中華制造專家組的實力,已經達到了需要調集舉國專家才能相提并論的地步?想不到上面對中華制造的實力,竟然給予了如此之高的評價! 還不止如此!“ 為了推動這批新的專業期刊健康發展,由科技部、信息產業部、中科院、工程院等多個部委聯合,向所屬的企業單位、科研院所發出通知,以后在評定職稱時,將會以在以上期刊中發表論的數量、引用量作為考核依據,并制定了一套影響因子標準。這 個影響因子初步確定,比國際頂級同類專業期刊稍低一點,與國內頂級同類期刊相當……” “什么!”李 副部長騰一下從沙發里站起來,震撼得無以復加。實 在是他被這個消息給嚇壞了。工 大,不,是它背后的中華制造,聯合中科院等部門推出這一系列中字頭的專業期刊,其野心昭然若揭。 但光有野心是沒有用的。 人家不睬它,還是不睬,靠自己吹牛,掛上了中字頭,還是一點用都沒有。 然而這個影響因子與國內當前頂級期刊相當的標準,一下子就讓中華制造的野心,有了實現的可能。雖 然還是有大批作者,會對新冒出來的中字頭專業期刊視而不見,依然會將論投向老牌期刊,但必然也會有少數作者會為了極高的影響系數,嘗試向其投稿。這 就讓這批刊物的投稿質量,陡然上升,成為值得一看的專業期刊。 長此以往,取代老牌期刊地位,真正成為行業頂尖,也不是不可能。 可是為什么呢?這 么多專業科技部門,為什么要這么大力支持中華制造,同意與對方聯辦,讓其打著自己的旗號,推廣自己的專業期刊呢? 要知道,那些老牌專業期刊,大多數也是這些單位主辦的??! 他們為什么要培養一個對手,來和自己打擂臺?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