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拜訪親友
了解了族里的一些情況后,王鵬就開始拜訪一些親朋故舊了。 第一個,王鵬就帶著王睿到了隔壁的大伯父家,去認認親戚。他們這一支,其實子嗣并不豐,這已是血源最親的一支了。他大伯看到他回來,神情很是激動,眼淚更是當場就下來了,王鵬也跟著哭了一場。 他爹跟他大伯,其實是堂兄弟,并不是親兄弟,不過因為一個祖父下,也就他們兩個堂兄弟,而且又都是童生,在其他族人抱團的情況下,其實也就與嫡親兄弟一般了。 他爹只有他一個兒子,倒是大伯父家有三個堂兄弟,由此,他大伯母在他們家,向來以功臣自居,然,她也的確為他們家開枝散葉了。而眼下,除了他伯父顯得很激動外,他們家中的其他人,就都顯得過份矜持了。大郎因此看了父親一眼,王鵬對他使了個眼色,他也就不說話了,只默默看著。 大堂伯王顯,長相威嚴,派頭更是極大,今年四十歲,在大二房一脈中排行第三,娶妻尤氏,今年更是新晉舉人功名,最是春風得意的時候。這個大堂伯其實是最看不起王鵬的,別人嘲笑王鵬的時候,更是從不曾為他出頭過,他把王鵬視為恥辱。事實上,如果不是關系實在親近,他自己都想嘲笑了,他一直覺得王鵬丟人,從來都不會跟他走在一起。 他如今膝下有三個兒子,一個二十四,一個二十,最后一個,老幺十四,如今都在攻讀,其中長子是個秀才,次子去年過了府試,是個童生,老幺白身。而兩個女兒都已經出嫁了,今天不在。此外,還有幾個孫輩,其中最大的孫子六歲,今年也進了族學,其余都還小,甚至都沒有帶過來的意思。 此時,他一見過王鵬父子,就矜持地說要回屋讀書了,也不待人有所反應,就徑自離開了。伯祖父看著,動了動嘴角,到底也沒說話,只輕嘆了口氣。他這個不事生產的童生父親,在他這個眼高于頂的長子跟前,實在是分量有限。 大伯祖母對這長子也很無奈,只會讀書,什么也不會,現在產業是她在打理,可將來誰給他打理???最重要的是,她年紀大了,越來越力不從心了,可偏偏大兒媳打理不好,倒是二房的人蠢蠢欲動,可她不愿意啊,產業到了二房手上,再拿回來就難了。事情也就因此一直僵著,現在干脆讓掌柜的先打理著,就在這當口,王鵬回來了,這是個契機。 在她看來,王鵬其實是個最好的人選,要是能幫襯一把,長子的家業就不用愁了,再來王鵬再怎么也是隔房的,要是敢貪了她家的錢,她家里的這些兒子們也不是吃素的,自然會找補回來??扇绻亲约叶鹤油塘?,那就有得鬧騰了??善?,如今長子跟鵬子連表面的和諧,都不愿意維持,明明她都跟長子說過了,還是這么任性,這讓她很是為難。雖然私心里,她也覺得兒子一堂堂舉人,犯不著對著白身的王鵬太過禮遇,可這不是用得上對方嗎? 于是她只好趕緊描補道“鵬子啊,你大哥你是知道的,他嗜書如命,一時半會也離不開的,好在是讀出來了,有了舉人的功名了?!闭f著,到底覺得驕傲,這可是舉人哪,語氣中不自覺地就帶了出來。 王鵬抽了抽嘴角,不置可否,這也是他要等大郎中舉才回來的原因,不然,當急先鋒欺壓他的,就可能是他的這位好堂兄了。這位堂兄,當年早早就考上了秀才,為人勢利,對他最是看不起,若不然,有個堂兄護著,當年哪會如此艱難? 事實上,在大堂兄的帶頭下,二堂兄,四堂弟跟他的關系都很一般,倒是跟五堂妹關系還算融洽。這其實,也是王鵬當年待不下去的主要原因,他血緣最親近的堂兄弟都看不起他,遠房的族人,就更是鄙視他了,處境之艱難可想而知。 他會受不了,是因為他不僅可能受到族人欺壓無人出頭,甚至還可能會被自己的近支堂兄欺壓,不然,他爹當年又怎么會因他一時意氣,就真同意落戶他鄉呢?還不是因為心寒。所以,別看現在大家親親熱熱地,但其實,他們的關系很一般。 二堂伯,三十五,秀才,他家有兩個兒子,長子十八,是個童生,離秀才還有點差距,今年剛娶了妻子。次子還小,十三,尚未考縣試。還有個女兒十六,待字閨中。 四堂叔,二十八,童生,目前一子兩女。兒子今年十二了,女兒一個十歲,一個八歲。 五堂姑,子女數名,不詳表,已經出嫁,今天不在。 這就是全部的人際關系了,見過之后,王睿就知道,父親跟他們的關系都很一般。也就伯祖父稍微好點,很有幾分親近,伯祖母只是看上去親密,實則泛泛,其余的連面子情都維持得勉強。 果然,之后父親就再沒讓他去伯祖父家拜訪了。 幾日后的一天下午,伯祖父一個人來找父親說話。 伯祖父道“鵬子,我知道你見著屋舍破敗,對我有意見,可我也是沒有辦法。這幾年,家里孩子大了,因此房舍緊張,他們幾次三番提到修葺你家的院子,都讓我給罵走了。 你也知道我是個沒用的,很多事情都阻止不了,所以我不想讓他們收拾著收拾著,反而占了你們的院子,到時你回來了,都無人給你出頭,也就一直壓著不讓他們動?!?/br> 王鵬原本是生氣的,覺得這么親近的關系,居然就這么看著他們家破敗了,所以才直到家里收拾好了,才肯過去拜訪。如今知道伯父是這種打算,心底的不平倒是淡了些,心下澀澀的,一時又不知該說什么,這大概是伯父能為他做的極致了,最后他只道“伯父的心意,我知道了,過幾天去看你?!辈娓感α?,拍了拍他的手,又慢慢地回了自己家。 之后,王鵬又帶著兒子,四處去拜訪了族中有名望的長輩們,這也是禮數,上門時倒是都備了一份豐厚的禮物。有些老者倒是忠厚,說話也客氣,說是同族中人,有事只管喊一聲,他們不會看著不管;而另一些人就沒那么客氣了,甚至還有說教的,王睿聽了都覺得非常憋氣,這些人憑什么對他爹指手畫腳,可想開口時卻被他爹眼神制止了,只能暗自生悶氣。倒是他爹好脾氣,完全忍了下來,就當沒聽懂,那些人最后無趣,才不說了。 回來的路上,父親倒是跟他說,這些年他經得多了,好的壞的都聽過,這其實也不算什么,等王睿出門見得多了,心態也就平了。會平嗎?他哪怕經了一世,依然覺得憋氣,哪怕他上輩子活得不長,哪怕生活環境簡單。所以,這些年,他爹到底受過多少委屈?平日,他只知道父親很能干,非常能干,可他此時想起,心中很是酸澀。 回家之后,他們父子倆就開始準備了些請帖,準備三日后大宴賓客了,告訴鄉親們,他們這一支又回來了。這場宴席上,來的賓客并不多,哪怕是隔壁家的也只來了一個。伯祖父因年紀大了,精力不足沒到,而那三兄弟顯然不怎么給面子,最后只來了個二堂伯,倒是比誰都像客人,來得晚走得早,宴席一散就第一時間走了。離去前,二堂伯留話說伯祖父很想他們了,讓他們有空多去看看,這是唯一對他們這個主家說的話了。 王睿見此,倒是挑了挑眉,他們家倒是排場大,明知道他們家宴客,都沒一個來幫忙的,是真把自己當客人的。今天在場中幫忙的,倒是王續一家人,他帶著兩個兒子忙得熱火朝天的。 王續今天,看到他們父子的衣裳華麗,總算是把心給放下了,果然家境好,比起他們家來,甚至還可能好上幾分,想著自己倒真是為兒子找了個好姻親了,一時很是樂呵。 說來,最早時,王鵬是打算一回鄉就公布大郎是個解元的,可誰知后來見到了王續,突然就覺得也不必急著公布了,約摸覺得公道自在人心,也覺得自己做人也沒那么失敗,所以即使在這次宴會上,也就沒提。他想著,大郎將來去考進士時,族里總會知道的,也不必急著顯擺,再說他也沒刻意隱瞞,只是沒人問起而已,自然也就沒必要心虛了。再來,大郎馬上要出門了,更不必驚動太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