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三丫變故
王鵬父子在異地養病的時候,家里也有事情發生。 在王鵬父子出發后沒多久的一天,三丫被人抬了回來,頭破血流、氣息奄奄。 原來,這日三丫是與二郎一起出的門,結果二郎因為跟村長的孫子起了爭執,打了起來。起爭執的原因也簡單,是為了孫浩,自孫浩娶了村長的侄女后,對村長家的人來說,那就是自己人了,而王鵬又擺明了會離開青山村,家中再有舉人,他們也不畏懼。 事實上,不只不畏懼,甚至因為王鵬他們要遷走,村長他們其實很是氣惱,覺得他們家忘恩負義。當年他們村怎么也收留了他們一家,結果如今一有出息,就要全家遷走,這些話并沒有避著孩子,所以村長的孫子都是聽在耳里,然后就覺得他們一家都不是好東西。 大人懂得克制,孩子則不會,所以村長的孫子對他們家成見極深,這回碰上了,也不管在不在理,那是說打就打了起來。 三丫看著急了,就在旁邊拉架,不想卻被波及了。她不知被誰推了一下,尖叫了一聲,摔倒在地上,剛開始大家還沒怎么當回事,即使二郎想過去看看,也被人攔了。結果半天了,三丫都沒起來,這時,他們才發現不對勁了。一看之下,頭上卻有血跡,整個人卻昏迷了,他們嚇壞了,“出人命了!”也不知是誰先喊了一聲,整個村子的人都驚動了。 很快,三丫就被抬了回來,而王家也第一時間請了大夫,就是村里的大夫。 大夫開了藥走后,三丫還沒醒呢,村長就已經押著孫子來道歉了,拿了些雞蛋之類的東西,然后表示會賠償的。二郎看到這幾個罪魁禍首,氣得眼睛都發紅了,然而出乎意料的,錢氏出奇地好說話,她表示那一切都是意外?!澳??”二郎氣得大叫一聲,可錢氏還是制止了他說話。 村長他們對這說法很滿意,一再允諾會賠償后,就都走了。 二郎對此非常不解,在村長他們走后,憤怒道“娘,你怎么能說是意外,若是三姐真有個三長兩短,那他們就該償命?!?/br> 錢氏對這話,卻顯得很平靜,“二郎,那是村長的孫子,你憑什么讓他償命,他又怎么會真的償命呢?” 二郎第一時間駁道“可哥哥是舉人,他們不敢欺我們太甚?!?/br> 錢氏耐心道“可是二郎,你都沒有發現嗎?你哥他們都走了兩三個月了,按行程都能走個來回了,結果現在卻是連個口信都沒有。若是他們不回來了,我們卻還要在村子里生活的,村長哪是好得罪的?!?/br> 二郎對此啼笑皆非,覺得他娘真是杞人憂天了,“娘別說笑了,他們怎么可能不回來?” 錢氏聽了后,眼神奇異,“你爹不回來很奇怪嗎?這些年,你就沒發現,這個家在你爹心中,從來就沒有多大的分量?!?/br> 二郎雖然不甘愿,但還是說道“爹不可能不要大哥的?!?/br> 結果,錢氏緊跟著就來了句,“是啊,所以他將你大哥帶走了?!?/br> 二郎這下,真是惶然色變了,“娘,你想多了?!?/br> 錢氏拍了拍二郎的肩,“二郎,我也希望是我想多了,可我不能不以防萬一?!?/br> 二郎質問道“既然如此,你當初為何不阻止大哥一起離開?” 錢氏嘆息,“你爹不會聽我的,而對你大哥來說,顯然跟你爹更親,我就是說了,他也只會聽你爹的?!卞X氏不是對當年阻擾大郎讀書的事沒有后悔過,只是錯了就是錯了,大郎并沒有給她改正的機會。 二郎聽了也不知說什么,其實別說大哥跟爹的感情更好,會聽爹的,就算是他,如果他爹讓他一起出門,他也不會拒絕。這不是感情好不好的問題,而是誰讓這家里從來都是他爹當家呢。 這時,二丫剛好回娘家探親,聽到母子倆的這些話,她心里其實也沒底,前世可沒碰到這情況阿。不過,她還是開口道“不用擔心,祖父母的墳塋還在,父親他們會回來的?!边@真是個不是安慰的安慰了。 幾天后,當二丫再來的時候,就發現三丫被停藥了。她很是憤怒,跑去質問她娘,結果她娘說,已經花了二兩了,這就行了,如果救不回來,那就是她的命,總之,她就是沒錢了。 二丫聽著卻覺得冒火,“娘,如果今天躺在這的是二郎或者大姐,你還會說沒錢嗎?” 錢氏頓時就激動了,“死丫頭,你說什么呢,平白無故地詛咒你大姐她們做什么?” 二丫瞬間就覺得她跟三丫有了幾分同病相憐,三丫哪怕平日對她娘再討好賣乖,不上心就是不上心。二丫身上倒是有父親當初犒勞、私下給她的五十兩銀子,她咬咬牙又咬咬牙,到底回家拿了五兩銀子過來,然后讓她娘趕緊再請大夫去,錢氏還很意外這個二閨女的大方。事實上,二丫只是覺得,可能是自己的重生,導致了三丫的重傷,心里過意不去。 二丫給丈夫送信,說是有事要在娘家待幾天,結果她丈夫特別體諒,讓她只管放心,家里的事都有他在,之后二丫就安心地待在娘家了,錢怎么花得,她也看在眼里,幾天后,大夫復診時說,這一兩天的就能醒了,二丫這才放下心來。 兩天后,三丫總算是醒了,二丫很是高興,跟她說了大致情況后,就告辭回家了。在知道二丫說了她的所作所為后,錢氏也有幾分尷尬,不過她想著,三丫一直乖巧懂事,懂得體諒別人,應該能理解她的,也就不當回事地覺得事情已經過去了??蛇@回,她卻料錯了,三丫介意了,也記恨了。 這幾天,錢氏許是因為自己不舍得出更多的錢,有些心虛,她對著三丫很是殷勤。 當三丫知道,她在她娘的心里就只值二兩銀子后,跟錢氏關系就冷淡了很多。此外,她對二郎也很失望,她可是為了二郎才受的傷,結果他就這么不管了,最后卻是靠著平日不大親近的二姐,才把自己救回來的。 三丫從小就是個聰明的,也有很強的直覺,所以她知道什么時候可以撒嬌,什么時候最好聽話,也因此,她很少有被別人當面撅了面子的時候。 在家里,她知道父親其實不想管她們的事,所以只有當父親笑容滿面的時候,她才敢靠近,讓父親一享天倫之樂。等閑的時候,她并不敢靠近父親,她知道父親根本就不會被她的撒嬌賣癡打動,也不見得喜歡兒女繞膝的感覺。父親只有面對大哥的時候,情緒才是真實的,高興就是高興,不高興就是不高興,沒人能對父親的情緒產生什么影響。 所以,她早早把目標定在母親身上,她知道母親很多時候,其實是享受這種感覺的。只是,她沒想到,她這個看著受寵的女兒,在她眼中就值二兩銀子,到底是個沒有心的。若是以前,她娘沒錢她就不怪了,可自打父親回來后,一個月800文,一年就是九兩多,三年差不多有三十兩了,結果呢,她的命就只值二兩。 她此時忍不住回想大哥當年的話,“家里的事,父親都安排好了,不會讓誰餓著”。就是這話,那年,她只是看熱鬧,如今,卻有感同身受的憤怒。是啊,就是父親對她不大在意,可也不會讓她餓著,也不會讓她死了。所以,那三十兩中,是不是本就該有她的一份,那么她娘待她的情份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