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節
大約也就過了一盞茶的時間,錢寧急急忙忙地跑回來,有些緊張地對楊廷和說道:“不好了,大人。朱厚熜被江夏給抓住了,江夏殺了我們派過去的人,并且在他的尸體上給你留下了這封信?!?/br> “信?”楊廷和接過那封信,原本準備立即拆開,但是信封上面卻寫著:“請楊大人三日以后再拆?!?/br> 楊廷和拿著信封仔細考慮了一下,最后笑了笑,將信封壓在手下果然沒有第一時間打開他。 第401章 平分天下 三天。 三天的時間能夠做些什么?讀完一本《論語》抄完一本《金剛經》,約上三五朋友去踏青品茗,也許三天就這樣過去了。 但是在江夏挾持朱厚熜被錦衣衛圍在青衣樓的三天時間里,整個京師突然變得滿城風雨,各種謠言漫天飛舞。 “皇帝駕崩了,有朝中大臣欲扶持傀儡登基,自己做幕后皇帝?!?/br> “皇帝被朝中大臣軟禁了,被逼寫下傳位詔書,皇位不傳太子改傳朱家其他支系子弟?!?/br> “京師已經布滿重兵,奪位之戰即將展開!” “查!立刻派人去查!一定要查清楚,究竟是何人在胡亂制造謠言?!睏罡?,楊廷和鐵青著臉對錢寧下令。 錢寧應了一聲,然后退下。 書房之中最終只剩下楊廷和一個人,楊廷和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果然是厲害啊,沒想到他竟然使出了這樣一招。整件事都被搞大了,難道他就真的不怕大明因此支離破碎嗎?” 楊廷和突然想起江夏給他的一封信,信封上說叫他三天之后拆開看,楊廷和也忍住了好奇心,真就一直沒有拆開。 如今算算三天時間已到,楊廷和拆開信封后從里面抽出信紙。 上書:“傳說中貓有九條命,怎么都死不了,所以它想試試自己有沒有第十條命,于是自殺死了。所以能否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心,這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好吧,以上是廢話。 寫這封信只想告訴楊大人,我已經派人送信出了京師,無論是宣府的江彬、亦或者是九邊大將,相信他們都已經接到了皇上駕崩的消息。 你若是覺得自己真的已經控制了大局,那你盡管扶你想扶的人登基試試。如果你沒有自信穩定天下大局,那請考慮我接下來的這個提議。 我們平分天下如何?” 看到最后一句話,楊廷和眼睛頓時亮了一下。 有的時候人就是這樣的,一旦陷入一個死胡同走不出去的時候他只會想著如何毀掉擋住自己的拿到墻,而不會去看身后還有一條康莊大道。 楊廷和是個何等聰明的人,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江夏這話是什么意思??吹竭@一句話的瞬間,楊廷和心中立刻開始盤算江夏這個提議的可行性,以及收益。 最后楊廷和驚人的發現,似乎江夏這個提議是眼下最好的一個方案。 首先大環境是朱厚熜已經被江夏給制住了,而楊廷和因為無法證明朱厚照真的已經駕崩,所以不能第一時間扶人登基。 然后京師內外謠言滿天飛,人心惶惶不說,各方勢力可能也開始蠢蠢欲動。一旦再拖下去,局勢的發展肯定就會超出控制。 其次其實現在太子才五歲,相比起朱厚熜來說更加容易控制。以自己現在掌握的勢力,太子登基只要不暫不親政,那自己就能以顧命大臣的身份繼續掌控朝政。 屆時自己借用手中的勢力慢慢發展,待到時機成熟以后再行奪位之舉就不會再有今天這樣的桎梏了。 楊廷和想了想最后起身走出書房,書房門口等著楊廷和的老管家向叔立刻問道:“老爺,這是要出門嗎?” “準備馬車,立刻送我去青衣樓?!睏钔⒑偷?。 “是!”向叔應了一聲,立刻退下去準備。 楊廷和乘著馬車來到青衣樓外,而錢寧恰好也在。見到楊廷和從馬車里下來,錢寧趕緊走上來對楊廷和行禮:“參見大人?!?/br> 楊廷和點了點頭,說道:“走吧,跟我到里面去?!?/br> “???里面?”錢寧嚇了一跳,連忙勸道:“大人,江夏身邊高手如云,屬下武功低微,恐怕……” “你武功低微我難道還不清楚嗎?老夫不會武功都沒怕,你怕什么?”說完,楊廷和甩了甩衣袖,徑直往青衣樓走去。 青衣樓里面,為了防止錦衣衛突然沖進來,所以各個入口一直都有派人把守放哨。 今天放哨的人是張猛,他撅著個大屁股站在大門后面看著,口中念念有詞地說道:“來了!有人來了!” 蕭殺他們以為是錦衣衛闖進來了,原本在吃飯的他們立刻放下碗筷拿起了各自的兵器。唯獨江夏還比較鎮定:“什么人來了?” 張猛此刻說道:“一個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瘦小猥瑣,床上注定已經硬不起來的小老頭兒。另外還有一個遠看像狗,近看還是像狗的人,他穿著一身錦衣衛狗皮……” “咳咳?!辩姳蚰樕F青,咳嗽了一聲。 江夏無奈地笑著搖了搖頭,然后對張猛說道:“好了,猛子別鬧了,把門打開讓他們進來?!?/br> “打開?”張猛回頭看向江夏“讓他們進來?” 看到江夏再次點頭后,張猛這才把門打開。 楊廷和走在最前面進入青衣樓,錢寧跟在他的身后。只見他右手一直按著刀把,看樣子很是緊張。 江夏起身站起來,對楊廷和點了點頭,然后指向樓上:“請?!?/br> 楊廷和回頭看了錢寧一眼,道:“你就在這里等我?!闭f完,楊廷和跟著江夏一起往樓上走去,最后二人進入到一間房把門關上了。 張猛目送著二人走進房間,自言自語地說道:“我要是告訴別人,一個大男人和一個老頭兒到了青樓沒有叫姑娘,而是自己兩個人進了房間把門給關上了,別人聽了會怎么想?” 說完張猛轉頭看向眾人,“咦?你們這是什么表情?” 房間里面,江夏和楊廷和對坐在八仙桌旁邊。 楊廷和先開口:“說吧,談談你的平分天下?!?/br> 江夏笑了笑道:“很簡單,如今皇上駕崩,太子殿下年幼。如果你強推其他皇室宗族子弟登基,而沒選太子殿下。其結果顯而易見,照著你目前的安排,可能一開始會成功,京師會暫時被你掌控。 但是天下必定會很快群雄割據,那些手握重兵的大將王侯必然紛紛自立。他們最后再找到太子殿下,借口扶持正統,再揮軍進入京師,恐怕你會很難抵擋,所以你想要另立他人的想法根本就不現實?!?/br> 楊廷和從鼻孔里發出了一聲輕哼,說道:“那是在眼下顯得不現實,若是一開始沒有你從中作梗,讓我順利宣布皇上駕崩,再拿出傳位詔書昭告天下,并且讓朱厚熜寫下圣旨,百年以后必將皇位交還給太子。如此名正言順,天下誰人還會不服?” “朱厚熜百年歸天以后再把皇位交還給太子?”江夏眼神變得有些冷,“你的意思豈不是說你原本的計劃里,只要等到朱厚熜坐穩了皇位你就會殺了太子?” 楊廷和看著江夏也沒有隱瞞,直言不諱:“自古成大事就得不拘小節,太子殿下若是尚存,結局就會如你所說,會遭宵小之輩利用,最后戰端亂起,涂炭生靈,百姓遭殃?!?/br> “宵小之輩?不知道誰才是宵小之輩?”江夏嘲諷地說道。 楊廷和微微皺了一下眉頭,問道:“如何?這商談是否還繼續下去?” 江夏沉默著看了楊廷和兩眼,最后微微了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怒火道:“眼下的情況就是我說的這樣,除了扶太子登基以外你沒有其他的選擇。 如今太子年幼,他登基肯定不能立刻親政,所以需要幾個顧命大臣,我的計劃是四個顧命大臣,我和你各占一個?!?/br> “那剩下的兩個你準備位置你準備交給誰?”楊廷和問。 “已經告老還鄉的前內閣首輔,太傅李東陽。另外還有新晉的戶部尚書,太子少保楊一清?!?/br> 楊廷和聽后微微頷首,似乎并沒有想要反對的意思?!袄顤|陽和楊一清都絕對有資格當這個顧命大臣,可是你當老夫是個愚笨之人嗎?李東陽是你的師父,楊一清又跟你是故交。 他們兩個人當了顧命大臣,我今后還能在朝中立足?所以我還要再加兩個顧命大臣的名額?!?/br> 江夏早就料到在這件事上楊廷和不會輕易上當或者退步,江夏點頭道:“你先說來聽聽,是哪兩個人?!?/br> 楊廷和道:“兵部尚書,王瓊。都察院左都御史,夏淵明?!?/br> “夏淵明?”江夏忍不住驚訝出聲。 這個時候楊廷和提出的人,那肯定就是他那派系的人。江夏料到了楊廷和會提出王瓊,但是卻怎么也沒想到楊廷和竟然會提出夏淵明。 這夏淵明是都察院左都御史,論資歷和官位都肯定能夠當這個顧命大臣。但是他本人本身是李東陽的至交好友,同時他孫子夏鳳雛又是江夏的好友。 江夏怎么都料想不到,夏淵明竟然會是楊廷和的人。 楊廷和看了江夏一眼,說道:“如何?老夫的條件你若是答應,那老夫立刻就開始著手準備安排太子殿下登基的事?!?/br> 江夏沉默了片刻,最終點了點頭道:“好,我答應?!?/br> “很好,那以后同朝為官,還望江大人多多配合。一個三十歲剛出頭的顧命大臣,老夫這還是第一次見到?!?/br> 第402章 登徒子,死色鬼 這一天,京師的天陰沉沉的,烏云密布的天空仿佛壓的很低,這種感覺讓人有些喘不過氣來。 傳了好幾天的皇上駕崩消息,在今天終于得到了證實。 京師文武百官進宮,被宣告皇帝駕崩了。 文武百官齊聲哀嚎,雖然也有人真的傷心落淚,但事實上大部分的人都只是做著痛苦的表情,張著嘴大叫著,模樣虛假到了極點。 楊廷和手中拿著朱厚照寫下的傳位詔書宣讀,是真正的傳位詔書。一早交給了鐘彬,然后從鐘彬那里拿來的傳位詔書。 按照詔書上的內容宣布,朱厚照的獨子朱于江將繼皇帝位,改名朱載江。之所以有這個變化,是因為太祖朱元璋在世的時候就定下了字輩列表,應該是:“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br> 朱厚照是“厚”字輩,那么朱于江理應是“載”字輩。 他沒登基之前名字怎么叫還無所謂,但若是登基為帝了就必須按照輩分來。否則宗人府不會認可,文武百官也會詬病此事。 朱厚照的廟號為武宗,這個沒有變化。而謚號則由江夏親手為他題寫,為“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宣布了朱于江……恐怕以后得改為朱載江了。宣布他繼位以后,楊廷和隨即按照他和江夏一早的安排,以皇帝年幼為由,用先帝朱厚照的名義欽命六大顧命大臣。 名單之前早已經定好了,太傅江夏、戶部尚書楊一清、前內閣首輔李東陽、吏部尚書楊廷和、兵部尚書王瓊以及都察院左都御史夏淵明。 這六個人里面,除去江夏以外無不是為官多年的德高望重之人,所以他們做顧命大臣一點也不令人奇怪。不過幸虧朱厚照在離世以前早就封了江夏為當朝一品太子太傅,所以他以三十歲剛出頭的年紀做顧命大臣雖然有些違和,不過卻也在情理之中。 就這樣,大明新的篇章就又重新開始了。 朱載江要等到十六歲娶了皇后才能親政,而他現在才五歲,算一算還有十一年的時間。 送朱厚照的尸體入康陵時,江夏站在圣號碑前牽著朱載江的手,認真地對圣號碑說過:“老二你放心,我會為他遮風擋雨十一年?!?/br> 辦好了朱厚照的喪事,朱載江正式登基,改年號為——嘉靖。 這個本應該是朱厚熜的年號,結果卻被朱載江用了。歷史就是這么神奇,無論你怎么改變他,也許它都會隨之進行微調整,盡量使其按照原本的進程前進著。 既然已經做了顧命大臣,那么自然不可能再回揚州了。 江夏安排人重新翻修了一下逍遙山莊,然后寫了書信,安排人去揚州護送他的幾位夫人到京師來。 此刻江夏正帶著人在城門口等待著,因為算著時間今天應該是他師父李東陽到京師的日子。 朱載江五歲登基,并且要等到十六歲才親政。在這期間等于大明就是沒有皇帝的,唯獨靠著江夏他們六個顧命大臣打理天下大事。 以江夏在朝中的威望和根基跟楊廷和比起來根本就是沒得比,所以江夏才會勞累李東陽,讓他老人家再度出山。 有李東陽這個四朝元老支持,江夏才能真正在朝中站穩腳。不說穩壓楊廷和一籌,至少也可以說是平分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