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另許后他悔了 第1節
本書名稱:王妃另許后他悔了 本書作者:垂拱元年 文案 v后日更,如無意外,以后每天中午12點更,不更或改時間會掛請假條。 專欄預收《前夫失憶后又想娶我》《甘露夫人》《謀貴奴》《錯嫁》 京城人人皆知,段簡璧能做晉王妃,緣于一場荒誕的繡球擇婿,天家守信重諾,賜婚晉王。 無人知曉,段簡璧要選的本不是這位如圭如璋的天策上將,是他穿著她親手縫的衣裳,誤導了她,那衣裳原不是他的。 婚事既成定局,段簡璧放下諸般前緣,一心盼與晉王夫婦相偕,琴瑟和鳴。這條路自是艱難,她卻始終相信有朝一日能夠守得云開見月明。 可沒料到,盼來盼去,竟親耳聽見一樁荒唐事。 晉王對他親如手足的兄弟承諾:“他朝尋得良機,我成全你和段家女?!?/br> 段簡璧輕笑了聲,低語:“這樣也好?!?/br> ··· 賀長霆不喜歡他的王妃。 后來,他得知,他的好兄弟曾與段家女兩情相悅,段家女貪慕虛榮,設計繡樓擇婿嫁了他。而他的好兄弟,至今不能釋懷。 他想,他愿意成人之美,做出了此生唯一追悔莫及的承諾。 當時的他怎會想到,有朝一日,他會費盡心機,深夜縱馬行軍,攔下王妃的車駕,對她說:“隨我回家?!?/br> 又怎會想到,他的王妃會低眉央他:“請殿下成全我和阿兄?!?/br> 閱讀指南: 1.女主很弱,特別弱。 2.古早狗血。 3.遇到再補充。 完結文《熙熙攘攘見明月》 內容標簽: 布衣生活正劇 古早 先婚后愛 追愛火葬場 搜索關鍵字:主角:段簡璧,賀長霆 ┃ 配角:裴宣,段辰 ┃ 其它:求收藏 一句話簡介:先婚后愛追妻火葬場 立意: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第1章 賜婚 春雨洗過的大興城,神采奕奕,朱墻腳下雜花生樹,鶯歌燕舞,與段家門庭處處高掛著的紅燈籠、喜繡球倒是極為相稱。 花廊下,得了空閑的丫鬟婆子三三兩兩聚在一處說閑話,議論的自然是段家近來一樁喜事。 段家十四娘從老家接回不到一個月,便被賜婚圣上最器重的三皇子晉王殿下,人人都說段小娘子福運無雙,自此飛上枝頭要變鳳凰了。 “我看不見得,哪只鳳凰在出嫁前跪家廟、背家訓的?” “這算什么,更可笑的是,跟賜婚圣旨一起來的還有一道圣旨,囑咐侯爺好生教導后輩,不要辱沒了段家積攢百年的好名聲?!?/br> “上梁不正下梁歪,她娘就是那模樣,她青出于藍勝于藍,天日昭昭的搶男人!” 婆子們你一言我一語說的興起,沒留意段簡璧已朝這里走來,直到她踏上廊階,楠木地衣吱吱呀呀的響起,婆子們才噤聲不語,往后縮了縮身子,偏過頭去,卻又斜著眼窺探段簡璧神色,沒有絲毫當她做主子的敬畏之相。 段簡璧走過花廊沒多遠,聽到身后又是鬧哄哄一片,不必回頭看,都能察覺仿佛要戳斷她脊梁骨的指指點點。 回到閨房,姨母正在為她點算陪嫁的首飾,數量不多但樣樣華貴精巧,是她長這么大從未見過、甚至從未肖想過的奢侈物。 她喚了句“姨母”,在臨窗的凳子上坐下,并沒往妝臺前湊,對那華麗的釵镮之物并無興趣的樣子。 雖然知道這些東西大概都是姨母討好央求伯父才換來的。 小林氏是段簡璧母親最小的胞妹,虛長段簡璧八歲,如今也才二十有四,雖不比外甥女眉目如畫、姿容清絕,卻也秀麗婀娜,別有韻致。 瞧見外甥女這幅沒精打采的模樣,小林氏放下金釵玉镮,在段簡璧旁邊坐下,小心替她揉按著膝蓋問:“疼得厲害么?” 段簡璧搖頭,“馬上就要出嫁了,伯父顧忌天家的面子,也不會讓我瘸著嫁過去?!?/br> 且她記性很好,十篇家訓不到一個時辰就背完了,看管的婆子也不好找借口再為難她,她才能回來的這么早。 小林氏微微嘆了口氣,“我也沒想到,侯爺竟會查到是咱們故意將晉王一行人誘到了繡樓下?!?/br> 段簡璧自母親去世后就被送到了武城老家,一個月前被接回家中,原本是要給一位新貴侯爺續弦,小林氏聽說那侯爺年過四十,粗莽好色,自家外甥女果真嫁過去恐怕這一生就毀了,遂想方設法央求汝南侯給外甥女安排了一場繡球擇婿。 小林氏和汝南侯本來的約定是,段簡璧若能尋得比那新貴侯爺權勢更盛的夫婿,續弦一事自然作罷,若不能,就聽從汝南侯安排,乖乖嫁給那粗莽侯爺。 小林氏敢應下這約定,自然早有打算。 晉王麾下有一親衛,年紀輕輕,儀表堂堂,本事也不錯,之前與段簡璧有過數面之緣,小林氏知道外甥女對那親衛頗有好感,也想助她成一樁好事,但又怕那親衛不稱汝南侯心意,上門提親被拒,遂想了繡球擇婿這個法子。 到時候大庭廣眾,又有晉王這個見證人,不怕汝南侯不認這樁婚事。 算日子,算時辰,算準了晉王何時帶著那親衛出現在繡樓附近,也雇了人把他們引誘到繡樓下,卻沒料到,段簡璧手下出了差錯,繡球不偏不倚、目標明確地砸在了晉王背上。 晉王和汝南侯嫡出幼女素有風聞,二人婚事雖未擺到明面上,但似乎京城之中,人人篤信,汝南侯嫡女將來必定要做晉王妃的,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早晚而已。 故而,段簡璧的繡球砸到晉王身上一事,不消半日就傳遍了大興城一百一十八坊。 上至王公,下至百姓,皆翹首以望,看天家和段家會不會偷梁換柱、指鹿為馬,趁機將晉王和汝南侯嫡女風聞已久的婚事落定。 段簡璧自也聽說堂姊和晉王青梅竹馬、出雙入對,并不想插足其中,親自向伯父陳情,這樁婚事不作數,可沒想到,不等汝南侯進宮言事,賜婚的圣旨就送到了段家。 顯然,天家已擺明了態度,不會失信否認這樁婚事。 事已至此,汝南侯再去說婚事不作數的話,倒像私心作祟,仗勢欺人,為女兒搶侄女佳婿,雖心有不甘,面子上也只能作罷,只暗地里一番查探。 果然查到繡球擇婿一事上,林氏姨甥動了手腳,但這事傳出去只會讓人笑話段家骨rou內離、姊妹爭夫,于段家名聲不利。 何況,連天家都作這樣想法,特意下旨要他訓導后輩、整肅家風。 賜婚一事,眼下已成定局。 段簡璧自也明白這層道理,可心里終究有些惴惴不安,也還抱著一絲希冀。 “姨母,若是我跟伯父說,有想嫁之人,你覺得,他會進宮幫我陳情嗎?” 段簡璧朝小林氏看去,雪玉無暇的面容上隱隱透著期冀。 小林氏眼見著外甥女這幾日悶悶不樂,知道她在為此事煩心,她自幼在鄉野長大,心地純良,決計不想做拆人姻緣的惡事??蛇@幾日,府中上下議論紛紛,明里暗里都在指責她心術不正、使計搶了十二姑娘的郎婿,她不過失手丟錯了人,從未生那等惡念,不該背負如此沉重的惡意。 可這困局,也實在難解。 小林氏當初想到繡球擇婿這個法子,賭得就是眾目睽睽之下、段家不敢輕易失信,只是沒料到這繡球會砸到天家。 大梁開國不過數年,四方未定,還要靠著仁孝信義招攬群雄,這大概也是天家痛快賜婚的緣由之一。 一旦婚事不成,縱使對外宣稱是女家自愿退親,甚至言明段家十四娘心有所屬,不愿高嫁,旁人也只會猜測,定是天家和段家家主施壓,迫得小娘子不得不咽下委屈這般推說。 汝南侯不會擔這個名聲,天家更不會。 段簡璧看姨母惋惜神色,想到她這段日子為自己的婚事勞心勞力,已經很辛苦了,自己萬不該再存無謂妄想,心生愧疚,忙挽了姨母手臂安慰:“不用理我,我又說胡話了?!?/br> 小林氏沒有說話,只心疼地抱住外甥女,若長姐和林家還在,外甥女的婚事怎會如此身不由己? 段簡璧察覺姨母心事,怕她難過,主動說:“其實這樁婚事也不錯呀,晉王殿下我雖只見過一面,但聽旁人說來,文韜武略,智勇無雙,是個難得的郎婿?!?/br> 小林氏看著外甥女,似在分辨她話中有多少真心,過了會兒才說:“我盼著你能這樣想?!?/br> “阿璧,事情到了這一步,罵也挨了,罰也受了,不要再自責愧疚了,三日后就是婚期,你安心待嫁?!?/br> 小林氏想了想,又對外甥女交待:“嫁過去之后,用些心思,我想那晉王也不該是鐵血無情之人,天長日久,他總會看到你的好?!?/br> 段簡璧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