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節
比起大舅子,顏肅之反而覺得這個女婿有時候更能明白他的思路。仔細一想,自己也笑了。山璞好歹也是山民頭子,本族內部就是個“君”的存在,姜戎則不然,姜戎只是個“家長”而已,“臣”的想法還是挺重的。 顏肅之再問李彥,李彥道:“樹欲靜而風不止,濟陽與雍州相持,阮賊便能得閑,恐怕不會給我們太多時間休養生息。無論明公想做什么,都要快!” 顏肅之不再猶豫,直接蓋了傳國玉璽,發徼文剝奪了濟陽方與阮梅方“附逆”的繼承權。命姜戎返京,山璞跟著盯著,一塊兒篩選人選,再“續絕嗣”。唐儀翁婿倆往臨安去,再與顏孝之匯會,酌定臨安的候選人。 到時候一匯總,再確定最終的方案??傊?,不能讓另外兩家占了上風。 有姜、唐兩家現在的當家人分赴兩地,旁人也說不出什么來。論起來,兩家都是全須全尾逃出來的,該帶的東西一樣沒少帶,文書典籍一類,在中央存檔燒得差不多的時候,這幾乎就是權威之一了。 顏神佑想了想,建新都的想法,還是順口提了一下關于新都的想法。 他一開口,李彥忽然覺得心頭一松,怪不得一直覺得有哪里不對。原來是她一直沒怎么發言呢! 顏肅之卻是大喜:“這個好!”他是一點也不想回舊京的,“我見舊京,便心如刀絞?!?/br> 顏神佑也跟著假哭:“我也是啊?!?/br> 眾人一齊黑線,心說,你們這心靈不至于這么脆弱吧? 葉琛等人經了這些日子,心里倒也明白了幾分。李彥也是不想回那個舊京的,點頭道:“舊京宮室皆遭焚毀,重修不如另擇福地重建?!?/br> 姜戎唐儀對舊京是很有感情的,但是一想到那里之凄涼,又有點不敢去看的意思了,也都沉默。最重要的是,姜戎在想:這一個兩個都說不要舊京,這里面必有古怪,倒不好輕易反對,以免壞事。 這里面的古怪是極好理解的,顏肅大不留舊京,就是為了不被舊族掣肘。顏神佑另建新京,便是為了重盤根基。要不是昂州地方太偏,她寧愿擴建昂州城來當新都的。 無人反對,卻也無法馬上動手,一是人手不夠,二是顏神佑選中的新京地址……它現在正在阮梅的地盤上。乃是一處北山面水,面前開闊的好地方。顏神佑選中它,一是它符合建城的要求,二是覺得這里的地型有點像長安。最重要的是,阮梅下手狠,把這里附近的舊族清得七零八落。 真是新都再合適不過的環境了! 李彥看了她一眼,心道,你懷孕了都不老實,看來這世上再沒什么事兒能讓你老實了! 心里也是支持的??谏蠀s說:“趁著眼下還算太平,除開幾位分赴兩京之外,還須與益州那里聯絡?!?/br> 顏肅之正色道:“應該的,先移文至彼,探探口氣罷?!?/br> 一時議畢,山璞與顏神佑回家,開始打包行李。顏神佑猶豫了一下,對山璞道:“能招多少兵馬,你心里有底沒有?” 山璞道:“二、三萬總是有的,兵么,數目差不多時,還是精兵為要。太多了反而是累贅?!?/br> 顏神佑扳一扳指頭,算了一回,道:“你有個數兒,招了三萬人,落你手里能有一萬就謝天謝地了?!?/br> 山璞笑道:“我省得?!笨此眿D兒的那些個提議,本來就是要權歸朝廷的。怎么可能讓一個人掌太多的兵馬呢? 且不說什么制衡一類的事情,單是他手里的心腹,都支撐不了太多。南方缺這方面的人才,也是缺得厲害。還有一件事,他口上沒說,心里卻有計較,大不了左口袋移到右口袋,分些人來補入玄衣,倒好堵一些人的口。玄衣里上一回光復京城,倒有幾個人表現得不錯。 山璞整裝畢,三日后便與姜戎、蔣巒同往舊京而去。蔣廷尉原本想趁著這休息的功夫給孫子相個親什么的,一出了孝就結婚——實在是不想再等了。沒想到孫子又被派出去了,蔣廷尉瞪著隊伍揚起的塵土,久久沒辦法回神。 姜氏見山璞走了,也知道現在正是用人的時候,不好埋怨顏肅之,只把女兒接回來居住。顏神佑一看家里除了她也沒旁人了,痛快地答應了,將門一鎖,依舊住回了舊時屋子里,上班還方便呢。 她開始醞釀著自己的大行動:不但州府里要用女官,還想試著,看昂州這里能不能出個女性的主事官,她還是比較看好顏靜嫻的。 ☆、245·又一朵奇葩 顏靜嫻已經在州府給堂姐幫忙許久了,一應事務頗為熟練。顏神佑選她也是經過思考的,顏靜嫻沒別人那么多的顧慮,實在是個打拼的好手。當然,構想能不能實現,還是要看顏靜嫻自己的意思。 比較起來,顏靜嫻不像是顏靜媛的親妹子,倒像是顏希真和顏神佑的親meimei。聽了顏神佑問她:“你可愿意?”的時候,便一口答應了下來。顏神佑道:“你不用與家里商議?”因為顏靜嫻已經成婚,這個家里,說的就是她婆家了?;舭纂m然不在家,可公婆還在,顏神佑擔心霍家父母會有不同的想法。 顏靜嫻撇撇嘴,對顏神佑道:“凡事不過看值與不值罷了。要為了他們開心,斷我生路,我何必委曲求全?”說著,又是一笑,“阿姊想,咱們日后是要看婆家臉色的人么?” 得,這位真是門兒清。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顏家是要自立的。顏神佑不用說,顏靜嫻也跑不了一個郡主之位。哪怕是現在,顏肅之也已經是攝政了。在法理上君臣有別乃是要壓制長幼有序的。顏神佑頗覺怪異,正要跟她再次確認,心頭忽地一動,問道:“你要什么?” 顏靜嫻也很明白,要論起心計手段,她是比不得兩個堂姐的。雖然楚氏也是一樣的教導,兩位堂姐卻比她多許多鍛煉的機會,比不上也很正常。在這兩位面前,小事兒可以逗趣打機鋒,大事兒上頭就甭賣弄小聰明了。便也直說了:“阿姐先前向伯父建言,外孫可承嗣?” 顏神佑一聽即明,點頭道:“你想要?不怕姐妹不睦?”哪怕是外孫承嗣,也是長幼有序。顏靜媛排行在顏靜嫻這前,又已生下兒子,怎么看,都該是顏靜媛的兒子得好處。至于過繼之事,堂姐妹們都明白,以長輩昔日之怨,怕是不能夠了。 顏靜嫻道:“不是我貪這個好處,我是不放心我那jiejie。天生性子又軟又粘!別給她太多,讓她自己作死了自己!”便將顏靜媛的脾氣一一剖明了給顏神佑聽,“總想著割有余而補不足,好叫她眼前一片凈光??凑l弱了,就覺得誰可憐,卻不肯問因由!姐夫也是命苦,頭前的妻子是那樣,現在的又是這樣!我怕她日子過得太順了,兒子都有了前程,她又要胡亂替人當好人了。旁人不聽她的,她親生的兒子,孝道壓下來,豈不要被她活活逼死么?” 顏神佑道:“畢竟是親姐妹!也只有你會這般為她想了?!?/br> 顏靜嫻苦笑道:“你們都有大事要做,當今之勢,瞬息萬變,不值當再為她多cao心的。誰叫我是她親妹子呢?” 顏神佑道:“這事我定不下來,不過我應你,但能爭,我為你爭??苫衾傻囊馑?,你問過么?孩子總不是你一個人的?!?/br> 顏靜嫻咬牙道:“用盡辦法,我也須得勸得動他?!?/br> 顏神佑道:“那便無妨。你與我去見一見阿婆,與她老人家稟明才好?!?/br> 顏靜嫻道:“好?!?/br> 顏神佑心道,真是可惜了,她要不是生在三房,有這樣的見識,一生必得快活不少。 楚氏依舊居于州府,近來顏神佑等人也忙,反不如以前與她見得多了。楚氏心內不免有悵然之感,好在有四房的女兒六娘承歡膝下,倒也頗解寂寞。更兼楚氏也被顏神佑拐去管了許多事務,生活也十分充實。 六娘正在做功課,楚氏不因舊族勢頹而放松了對六娘譜牒之學的督促,反以“百足之足,死而不僵”,嚴令六娘必須記下有名之舊族。自己心下,卻也悵然:舊族再想恢復榮光,也是不可能了。恰似那被阮梅占領揮霍過的京城,縱奪了回來,也是滿目瘡夷了。 顏神佑與顏靜嫻并不打攪六娘的功課,只向楚氏稟明了兩人的計劃。楚氏道:“你們長大了,也該自己拿主意了?!?/br> 顏神佑低聲道:“還請阿婆給掌掌眼。我們怕太冒進,以致前功盡棄?!?/br> 楚氏道:“誰個也不是天生就什么都明白的,記著一條,給自己留一退路。其余的路,都要自己去試著走了。你想要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想不受挫,是不可能的?!?/br> 顏神佑受教。 楚氏又說:“你的想法很好,不過在諸賢眼里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在昂州州可行,在四州二京可行。日后想要推行,卻是極難。離了這方水土,人心不向,又無士望,當慎之又慎?!?/br> 顏神佑道:“我明白的。不是在昂州,我也不敢提這個。如今也是機會難得,正要用著這個,跟那兩邊兒論戰呢?!?/br> 楚氏搖頭道:“頂好是能論贏了,否則……就是招來太多的對頭了!不但是給你,也是給你父親。你們這般做,壞了太多人的打算?!?/br> 顏神佑道:“僅限于此一事??傄?,慢慢來的,”說完,又冷笑,“他們與反逆合謀的時候,就已經是我們的對頭了。難道還要我們再去求他們兩處下注不成?” 楚氏道:“你的盤算太大。也罷,先立起了規矩也好,免得讓人以為新君既傻且弱?!?/br> 顏神佑噴笑出聲:“阿婆忒犀利了?!?/br> 楚氏橫了她一眼,又問顏靜嫻:“你打定主意了?” 顏靜嫻慎重地點了點頭,楚氏道:“那便去做罷。記著一件事兒,你們的處境與旁家女孩兒不同。只要娘家好了,婆家那里,就不是個事兒?!?/br> 兩人唯唯。 楚氏又對顏神佑道:“我在想,教些女童識字?!?/br> 顏神佑眼前一亮。 楚氏道:“孤兒棄嬰全賴救濟以活,是最好的開端?!?/br> 顏神佑嘆服,甭管架空不架空的,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想當初西方傳教士,不也是從這類似的方面入手的么?有楚氏主持這些事,顏神佑放心多了。 ———————————————————————————————— 自楚氏那里得了主意,顏神佑便回州府,與諸人商議,將歸義交與顏靜嫻來管。顏肅之的地盤越來越大,要準備的事情越來越多,更兼山璞等又往北方募兵,人手愈發不足。顏神佑便將原管歸義的徐昭給調到京城去給山璞幫忙了,姑母顏氏還有些擔心徐昭卻飛快地打包了行李,跑到京城去。 顏氏見他這個樣子,越發的擔心,親自找到顏神佑,進門也顧不上寒暄便直奔正題:“阿昭這個德性,能行么?在后頭有人看著,讓他出點力做點活計就是了,到了前線,是要生事的?!?/br> 顏神佑道:“如今北方已穩,他總是要走這么一遭,親自去尋一尋父祖的?!?/br> 顏氏一怔,郁郁地道:“也只得如此了?!?/br> 顏神佑道:“京城那里有大將軍在,留守杜黎是我舊屬,我寫信給表兄帶上,請他們多看顧些?!?/br> 顏氏這才怏怏地答應了,卻又小心地問道:“二郎也長大了,倒是更穩重些,可能做些事?” 顏氏與徐揚育有二子一女,長子出仕,有舅家護著,一路坦蕩,次子原本有個蔭職,可京城一亂,什么都成了明日黃花。顏氏與顏肅之的關系本來是挺好的,只是后來有了那么一點子事兒,她又有些怵這個弟弟了。倒是原先在京城的時候,對侄女頗多照顧,便繞了一圈兒,跑到顏神佑這里來撞木鐘。 顏神佑道:“他這個本也不難,我說與阿爹就是。倒是阿旭……我想跟姑母借她一用?!?/br> 顏氏奇道:“那個丫頭,你要她做甚?她就會淘氣了?!?/br> 顏神佑道:“幫我做事,行不行?” 顏氏便有些為難,對顏神佑道:“她與你們姐妹不同,沒那個本事吶。又淘氣,讓她做事,保不齊她就要惹禍,還是算了罷。我現在就想著,等她出了孝,結門好親,我也就能閉眼了?!?/br> 這就是不答應了。 親媽不答應,顏神佑還真下不去手讓人家母女不合,只能撂開了去??谏线€要說道:“我看她文靜多啦,不用著急,青年俊彥多了去了。慢慢挑?!?/br> 顏氏此行的目的達到,擔心侄女再把她閨女給拐了去,便不敢多留,指一事就走了。她肚里明白,自家就得看著弟弟能混成什么樣了,最好的,她能成長公主。但是,這個長公主輩份雖高,份量卻不比侄女重。讓兒子們出頭就行了,閨女什么的,一旦出去惹出事兒來被群起而攻。顏肅之、顏孝之能保得下閨女,顏氏卻保不了徐旭平安無事。 哪怕是李彥,肯讓孫女兒出來,也是因為他既有名望,現在又有不少權利。顏氏卻沒這樣的底氣,只能低調再低調。 送走顏氏,顏神佑也笑了。想過這條路難走、事難辦,沒想到親姑母都不肯沾手。怪顏氏?趨利避害是人之本能。顏神佑自己都得小心,萬一把人都忽悠起來,最后事沒成,再叭唧落地上,這造孽可就造大了。 選女官,那就得分外小心。顏神佑仔細想了想,除了女官,還要再招一部分女吏。吏目里并不是沒有女人的,比如女監里,就是女獄卒做看守。顏神佑想雙管齊下,上層與下層都攪它一攪。 昂州府便又貼出了新告示,一是選官,一是擇吏。其余條件不變,都須有保人等等。卻又特別添加一條,不限性別。顏神佑特別承諾,男女分開考試,不令男女混雜。 即便如此,來報考的女性只是男性的十分之一。反是想做小吏的婦女居然達到男子的三分之一,這讓顏神佑大跌眼鏡。 甘銘見狀,對顏神佑道:“也是多虧了此間風俗?!备世舷壬詮脑倩匕褐?,又煥發了精神,連他兒子都沒他這么有干勁兒,只能瞪著眼跟在他后面,就怕老爺子累壞了。沒想到老先生有了事情做,居然忘掉了不少煩惱事,走路生風,記性絕佳。 顏神佑心說,已經很多人說過這個話啦。對甘銘一笑,道:“這是您的職事,還請多費心?!奔热徽埜抒憗碚埔恢葜屵x,她哪怕心里再癢癢,也得忍著等甘銘匯報了名單上來,再做最后決斷,而不能提前插手。 甘銘與顏神佑合作得也頗為愉快,就是因為顏神佑能克制自己的想法,不去添亂。 三場下來,顏神佑發現,女候選人已經是男候選人的十五分之一了。甘銘倒不以為意,對顏神佑道:“畢竟見識不同?!鳖伾裼右膊坏貌怀姓J,這個時代許多閨閣女子并不像男子一樣受過正規的教育,看問題的角度與處理經驗不如男子也是正常的。 粗粗一看,金家又有一個女孩子考中,是金六、金七的堂妹金九,名單里還出現了廣州黎氏的一個女孩子,行四。顏神佑摸摸耳朵,這樣的情況還真是在預料之中??!寒門出幾個有出息的男孩是常有的,卻沒有幾家在生活不那么寬裕的情況下肯培養女孩子。能出頭的女孩子,多半是家里條件很不錯的。 再往下看,出乎意料的,居然又出現了古尚書女兒的名字。 除開黎四娘,其余人顏神佑都認得,萬沒想到古家女兒還會來,居然也考中,真是意外之喜。笑對甘銘道:“有這四個,已是值了?!?/br> 甘銘道:“能做事便好?!鳖伾裼訂柕溃骸拔乙庀葘⑺齻兪杖肽桓?,且做文書,看幾月再作安排,如何?” 甘銘道:“老成謀國之言?!?/br> 顏神佑放下心來,又問擇吏之事。甘銘常以“小吏臨民,比官更要緊”,連擇吏都是親自過問,顏神佑故而有此一問。 甘銘道:“已定下了。娘子也要親自看一看才好?!?/br> 顏神佑才要答允,卻聽外面一陣喧嘩。丁琳面色詭異地進來了道:“娘子,外面有個……奇人!” 顏神佑道:“怎么說?” 丁琳道:“她不識字,卻說自己能做官?!?/br> “噗——” 丁琳看著顏神佑面前的水漬,面無表情地道:“還是個寡婦?!?/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