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節
而且,驍衛軍完成擴編,組建驍衛軍團,下轄包括背嵬軍在內的四個軍。背嵬軍擴編后,縱橫于北部、西部山林,一邊練兵,一邊打擊鄭梉的殘余勢力。 最為致命的是,龍虎軍團第一軍、第二軍從交趾腹內撤退至海安港,擺出一副隨時上船的架勢。 阮福瀾的實力本就弱過鄭梉,地理環境也不太適合防守,一旦龍虎軍團第一軍、第二軍在廣南登陸,與第三軍協同進犯,阮福瀾的大限也就不遠了。 阮福瀾大急,以靜制動這一套,無論如何也玩不下去了。 湄公河三角洲并非只有阮福瀾建立的政權,還有占城和真臘。占城信仰印度教,頗有點逆來順受,這幾年被阮福瀾已經逼到了滅國的邊緣;真臘的核心在柬埔寨平原,這幾年也被阮福瀾驅逐出湄公河三角洲。 廣南大部都是平原,向西越過山區密林之后,就是真臘,阮福瀾并不像鄭梉一般有足夠的回旋空間。一旦荊州軍登陸,阮福瀾用腳趾頭也能想明白,占城和真臘對他會是什么態度。 怎么辦?是死亦為鬼雄,還是泥馬過長江? 時間就在阮福瀾的猶豫不決中慢慢溜走,直到廣州海事都督府的最后通牒抵達順化。 最后通牒令阮福瀾一個月內投降,投降后,除了土地外,任何人可攜帶財產至大明廣東、廣西居住。 決定不是那么好下的,直到一個月后,梁楓率領西洋艦隊抵達順化外圍沿海,巨型戰艦嚇壞了阮福瀾。 阮福瀾不再猶豫,獻上了降表,任龍虎軍團第三軍越過長德堡、柴堡,進入順化城。 與此同時,西洋艦隊運送龍虎軍團第一軍、第二軍在金蘭灣登陸,第二軍北上,將歸仁、芽莊納入控制中。第一軍南下,占據了占城所有領土,并把西貢納入控制中。 僅僅十多天后,朝廷下旨,成立廣南布政使司,治所金蘭,下轄金甌、西貢、金蘭、歸仁、綏和、順化、昆嵩七府,并任命錢祚徵為布政使。 錢祚徵即日從汝州起程,前往廣南赴任。與錢祚徵一起抵達廣南的,自然包括廣南弓兵署、廣南監察署等機構。 就此,廣南被納入大明統治序列中,成為大明第十五個省。 阮福瀾等一批廣南王國的達官貴人,被送至荊州面見林純鴻。這幫人從廣州一路北上,最終經岳州抵達荊州。廣州、荊州的盛況,徹底征服了他們的心。尤其在看到荊州周邊龐大的軍火生產工坊后,阮福瀾等人暗自慶幸:幸虧及時投降,沒有燃起戰火,否則會死得非常難看。 阮福瀾等人最終歸心,并且將攜帶的部分財富投入分子交易所,每日玩那種心跳的感覺,倒也過得舒心暢快。后來,阮福瀾厭倦了玩這種游戲,開始關注行知書堂及工程院。他偶然得知,行知書堂和工程院有大量的專利并未在實際中應用,遂從中購買了一批,開始投資建設工坊。 阮福瀾曾管理過一個國家,管理工坊自然沒什么難的,這一下,還真讓他率先在荊州建立了給水系統,從而發了大財,成為荊州豪富之一。 這些都是后話,暫且不談。 梁楓率領西洋艦隊,陣勢鬧得挺大,卻未發一炮,覺得索然無味。完成任務后,梁楓率領艦隊南下,往淡馬錫航行。 艦隊參軍司總管宋書陶也在旗艦上,兩人閑來無事,正在艙中品茶。 宋書陶雖然行伍出身,卻對品茶有著極高的造詣。他細細地品了一口,不無遺憾地說道:“君山銀針,本應該香氣清高,味醇甘爽,但海上條件有限,渾不是這種味,倒讓提督失望了?!?/br> “給本提督喝名茶,擺明了就是浪費!”梁楓笑著說了一句,陡然話鋒一轉,說道:“交趾、廣南的制度一如廣東廣西,就如本提督喝名茶一般,純粹飲牛嘛。本提督看來,還不如仿照呂宋、爪哇,設一總督,大肆販賣奴隸即可!” 宋書陶笑了一聲,問道:“還請問提督,交趾人是否如大明人一樣勤勞?” 梁楓想了想,點頭道:“算得上勤勞。農田中,能看到交趾人辛勤勞作?!?/br> “交趾人是不是比呂宋、爪哇島上猴子聰明多了?交趾人是不是也如大明人一般,習孔孟之道,明三綱五常?” “三綱五常?習孔孟之道?交趾人可做得不怎么樣!” 宋書陶笑著辯道:“不管做得怎么樣,交趾人心里總有這份愿望。這點比呂宋人、爪哇人強多了。我估摸著,江陵侯心目中應該有一個判斷標準,只要心里有愿望守華夏禮,就有資格成為大明人?!?/br> 梁楓問道:“莫非朝鮮人、滿清韃子也有資格成為大明人?” 宋書陶點頭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江陵侯就有這個打算。至于呂宋、爪哇,估計得等數十年?!?/br> 梁楓思索片刻,道:“這么說來,如印度、大食、奧斯曼突厥、東非等地,目前最多也就設立貿易據點,不會直接派遣軍隊占據大片領土?” “應該是這樣,不過還應該包括美洲、孫蘭洲的據點。東洋艦隊新入列八艘一級戰艦,應該有遠征墨西哥的打算?!?/br> 這個梁楓知道得比宋書陶多,他說道:“遠征墨西哥已有計劃,目前正與鄭芝龍商談組成聯合艦隊一事。鄭芝龍麾下已有六艘一級戰艦,如果把鄭芝龍與東洋艦隊算在一起,實力已經與西洋艦隊相差不遠?!?/br> 宋書陶笑道:“到美洲,都快繞過半個地球了,而且那里人口也不多,哪里比得上西洋艦隊的廣闊前景?我估摸著,江陵侯力主組成聯合艦隊,在美洲建立據點是次,主要還是為了將鄭芝龍艦隊融入荊州體系?!?/br> 梁楓道:“多一個據點,總是好事?!?/br> “這個是當然。我平日經常琢磨江陵侯的計劃,發現江陵侯目標非常明確:如交趾、朝鮮、滿清韃子、蒙古人,一定要納入華夏;其次是呂宋、爪哇、婆羅洲、蘇門答臘,退而求其次,想辦法減少土著,增加漢人移民,期望能在數十年內納入華夏;至于印度、東非、美洲、孫蘭洲,江陵侯主要還是想建立據點,獲取貿易利潤,為大明的大宗貨物找到市場,若百余年、數百年后,這些地方堅持守華夏的禮,那我們自然笑納?!?/br> 梁楓大笑,道:“建立據點,我們的活就多了。江陵侯對荷蘭、葡萄牙越來越不耐煩,準備釜底抽薪,我看,葡萄牙人和荷蘭人在西洋的日子已經不多了?!?/br> 宋書陶亦大笑道:“對,就是釜底抽薪!這幫鬼佬,總是不明白,他們能賺取利潤,是大明對他們的恩賜。是時候讓他們明白了!” …… 兩人正聊著,忽然接到海事都督府命令:西洋艦隊歸航廣州,護送江陵侯南下。 江陵侯要出海? 兩人大喜,不約而同地想到:征戰印度,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第六百七十三章 下南洋 且說鄭夢帆、賈思宜一行抵達淡馬錫后,鄭夢帆來不及等出貨完畢,就欲乘船至湄公河河口。剛準備出海,卻被賈思宜快馬追上,言道:“江陵侯不日即將抵達淡馬錫,還望浩文老弟不要因小失大!” “江陵侯要來淡馬錫?”鄭夢帆大吃一驚,繼而大喜道:“看來,上海、淡馬錫、孟買、蒙巴薩航運中心落實在即,我等可大展拳腳!” 賈思宜叫道:“孰輕孰重,望浩文老弟三思!” 鄭夢帆毫不猶豫地說道:“迎接江陵侯當然更重要!我看,不如我倆直接至廣州,一路相隨江陵侯南下!” 賈思宜想了想,道:“正該如此!” …… 賈思宜的消息千真萬確。 光祿院一事塵埃落定后,林純鴻考慮到新領交趾、廣南兩地,又琢磨著在印度西海岸打開局面,遂決定至南洋南巡。 當林純鴻在閣幕屬會議上露出南巡之意時,諸重臣并未當回事。荊州各部門經過多年的磨合,早已形成固定的規范和套路,林純鴻在不在荊州,影響都不大。 可是,當林純鴻點名命令朱之瑜、陸世明、彭新、陳力子、姜淑讓、崔玉一行人南下時,整個荊州官場一下子炸了鍋,開始變得紛紛擾擾。 林純鴻身邊需要有人照顧,而陳天瑤有孕在身,周鳳又是主母,輕易不能離開荊州,崔玉隨行,這個好理解。至于陳力子、姜淑讓,本身就是南洋的地頭蛇,又分別掌管著海洋財政及外聯司,跟隨南下也是當然之意,沒什么好奇怪的。 唯有朱之瑜、陸世明、彭新三人,分別是中書府、都督府、監察府重臣,彼此之間的立場、觀點差別甚大,林純鴻帶著三人南下,到底意味著什么? 荊州諸多重臣在考慮這個問題,就連遠在江南的郭銘彥、廣州的張兆、陜西的熊文燦、東勝的黃渤,接到消息后,也開始皺著眉頭琢磨其中的涵義。 他們將林純鴻近期的命令、說過的話都一一翻出來細細琢磨,還真讓他們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 “以后,交趾、廣南就是大明的本土,一應政策,應當比照廣東、廣西……” “呂宋要引入更多的漢人加緊開發,大力發展種植園……” “婆羅洲、爪哇、蘇門答臘需要在沿海建立更多的據點,已有的據點,需要擴大范圍,加快諸島的漢化進程……” …… “大明朝廷有個很要命的傳統,在地方任職后,基本沒有入閣的可能!這個傳統著實混蛋,連地方任職的經驗都沒有,何談主管龐大的帝國?荊州需要打破這個傳統!” 對!就是這句話!朱之瑜沒有地方任職的經歷,很可能會至南洋一帶任職! 也不盡然啊,彭新在夔州干過,陸世明是軍方參軍司總管,何談什么地方任職? 眾人一頭霧水,不知林純鴻到底想干什么,只好兩眼緊盯著林純鴻一行,一盡早弄明白林純鴻的打算。 作為當事人,朱之瑜、陸世明及彭新也狐疑不定,跟隨林純鴻,經岳州、長沙至靈渠,進入珠江水系,最終抵達廣州。 在廣州匯合了張兆、凌云華等重臣后,林純鴻一行人登上定遠艦,直航海安,抵達交趾。 在海安、交州一線,林純鴻見農夫辛勤勞作、商旅不絕于路,心中甚喜,對朱之瑜、馬世奇言道:“不到半年,交趾竟然有這般氣象,都是馬大使的功勞?!?/br> 馬世奇忙謙虛道:“屬下哪敢居功?交趾的條件,本就好過廣西,再說,荊州軍將士打的基礎也好?!?/br> 林純鴻大笑道:“都有功勞,馬大使就別推來推去了。交趾是塊好地方,以后,云南財貨可直接經紅河出海,意義非同一般?!?/br> …… 當林純鴻深入鄉村,見到孩童們在先生的教導下,已經開始讀“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酒逢知己飲……”,林純鴻更是高興,轉頭對一眾重臣言道:“不出十年,交趾與廣西還有什么區別?” …… 緊接著,林純鴻又至太原視察。林純鴻從未聽到太原出產鋼鐵的消息,還以為太原依然處于緊張的籌建中。然而,當他抵達太原后,卻驚奇地發現,太原足足有十多萬工人勞動,附近的生鐵堆積如山。 林純鴻大奇,將康定博叫來一問,方知轉爐依然在調試中,目前只能煉制生鐵。 林純鴻對轉爐煉鋼興趣十足,詳細詢問后,指示道:“轉爐煉鋼的妙處在于鐵水直接流入轉爐,不必重新加熱,便可煉制成鋼,既然目前轉爐還未試煉成功,不如將生鐵運至廣州,增加廣州的產能?!?/br> 康定博滿口答應。 離開交趾后,林純鴻乘船至金蘭。 相比較交趾的良好基礎,廣南就差多了。順化一帶,百姓還比較勤勞,骨子里滲透著華夏的氣息;過了順化再往南,基本上都是以前占城的地盤,信仰印度教,百姓比較懶惰,相信所謂的來世。 肥沃的湄公河三角洲并不像紅河三角洲一樣阡陌縱橫,稻穗滾滾,而是沼澤眾多、雜草茂盛,基本處于未開發狀態。 看著錢祚徵著急上火的樣子,林純鴻道:“信仰一旦形成,數百年內難以改變,錢大使的重點,當放在從中原招募漢人上,不要寄希望于廣南人?!?/br> 提到招募漢人,錢祚徵更是一肚子的氣,抱怨道:“上個月,好不容易從汝州說服數千人至廣南,結果,行至廣州時,卻被馬大使劫持!” 林純鴻笑道:“吃一塹長一智,估計錢大使以后不允許招募的漢人靠近廣州半步。還有,錢大使還可以把思路放廣點,交趾人、日本人、朝鮮人,都比廣南人勤勞,招不來漢人,這些人也不錯??!” 錢祚徵大悟,不等林純鴻離開,便令人與盧詩源、鄭芝龍聯絡,準備大肆招募華夏次文明區的農夫。 …… 當林純鴻從廣州出發時,便有如鄭夢帆、賈思宜等海商尾隨船隊,至海安。后來,聞訊而至海安、交州、金蘭的海商越來越多,最終,林純鴻從金蘭啟程時,匯集的大海商超過兩百多人。 兩百多大海商,隨行的商船超過四百余艘,再加上林純鴻率領的南巡艦隊,足足有五百余艘船。這些船在海上連綿數十里,非常壯觀。 朱之瑜、陸世明、彭新都是第一次出海,自上船始,就吐得稀里嘩啦,不過,吐著吐著,也就習慣了。當他們鉆出船艙,從甲板上往后面一望,不免嚇了一大跳:“天呀,后面怎么跟了這么多帆船?” 三人都不約而同地感慨道:“以前僅從紙面上了解海商,現在才算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荊州在海商心目中的地位!” 待超大型船隊抵達淡馬錫,轟動了整個淡馬錫城,人無分老幼、男女、人種,紛紛前至碼頭觀看林純鴻抵達淡馬錫的盛況。 林純鴻不停地揮手向人群致意,在龍衛軍團的簇擁下,進入了淡馬錫城。 淡馬錫城內,英吉利、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瑞典均有使節常駐,以協調商貿事宜。林純鴻抵達淡馬錫,讓這些使節立即行動起來,紛紛奉上拜帖,求見林純鴻。 葡萄牙、荷蘭使節尤為著急。林純鴻南下,對葡萄牙、荷蘭意味著什么,他們比誰都明白。為了見到林純鴻,荷蘭、葡萄牙使節甚至向盧詩源行賄,希望盧詩源能在一旁幫著說說話。 盧詩源并不是一個清廉的主,但他不敢確認林純鴻是否有見他們的意思,于是,理所當然地拒絕了葡萄牙、荷蘭使節的賄賂。 果然,林純鴻對英吉利、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使節的拜帖置之不理,單單叫來了瑞典使節,相談甚歡。 林純鴻向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表達了良好的祝愿,并對瑞典方面對大白鯊艦隊提供的幫助表示感謝。 禮尚往來,瑞典使節理所當然地感謝大明對瑞典商人的照顧。 “大明愿意一如既往地發展與貴國的良好關系,這符合雙方的利益。本候覺得,要進一步密切關系,應該由大明直接派遣商隊至貴國貿易,并且將斯德哥爾摩作為大明在歐洲的貿易中轉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