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節
前些日子,鄭梉在錦普西邊山地里放置三千兵力,讓艾能奇不敢肆意出城搗亂?,F在,三千兵力倉皇向西,艾能奇不趁機搞點事,這個營指揮使十有八九當到了頭。 艾能奇僅留五百兵力駐防錦普,親自率領千余兵力出城,緊緊地咬住陳中的部隊,時不時來下狠的,讓陳中防不勝防。 陳中惱火萬分,卻又無可奈何,只好謹慎地保護自己的菊花,且戰且走。 陳中乃戰場宿將,心里明白,現在祿平有兵據守,后有艾能奇追襲,能保全部隊,已屬不易,至于奪回祿平,幾乎就是神話。 當今之計,唯有等交州的三千增援兵力趕到,合兵一處,才有可能奪回祿平。因此,雖然鄭梉的軍令不可違,但陳中有意識地放慢了速度,甚至還冷不防打個回馬槍,讓艾能奇損失一些人馬。 艾能奇心知遇到了對手,謹慎地與陳中周旋于崇山峻嶺中。 于是,雙方攻防不斷,一步一步地向祿平靠攏。 當艾能奇與陳中在山中糾纏時,紅河的另一個入??谔?,足足有十八艘蜈蚣船一字擺開,虎視眈眈地盯著入???。十八艘蜈蚣船之后,百余艘內河運輸船忙碌不堪,正一條條靠近龐大的運輸船,從海船上接下龍虎軍團第二軍將士。 紅河在過了交州之后,便分為兩股入海,分別稱為太平江,禁門河。太平江在巴喇河口入海,水深,適合行走大船。禁門河在海安入海,水深不如太平江,可行走小船。 早在十日之前,狄威請求海軍都督府征集珠江蜈蚣船和內河運輸船,并用海船拖拽至海安附近?,F在正好抵達,準備深入安南內陸,實施水上機動作戰。 待到第二軍將士全部登上內河運輸船,狄威一聲令下,巨大的船隊以十八艘蜈蚣船為首,浩浩蕩蕩地進入禁門河,殺向內陸。 與此同時,狄威令第三軍將士在海安登陸,將附近安南部隊絞殺一空,并逐步向內陸拓展。 暴風驟雨剛剛開始,以前玩的,都是前奏。 第六百六十章 滅國之戰(五) 第二軍將士乘船一路向西,一直抵達嘉平,方才下船。 嘉平守軍猝不及防,見到第二軍上岸,來不及做任何抵抗,便如鳥獸散,四處奔逃。 嘉平地理位置非常關鍵,幾條河流在此匯集、分叉。此處向西,可以沿著禁門河直抵交州城下;向北,則抵近北部山脈出山口,封鎖住諒山守軍的退路;向西北方向,則沿求江直抵太原。 太原,就是荊州一幫大佬魂牽夢縈的高品位鐵礦產地! 紅河三角洲還真是一塊好地方,河流縱橫,水網密布,就如江南一般。而且,三角洲邊上,還有巨型鐵礦和煤礦,放在這幫猴子手上,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作為大明人,有義務,也有責任接手此處,讓三角洲發揮出他的潛力! 第二軍上岸后,在嘉平開始構筑永久營地,并派出第一營北上,兵鋒直抵陸岸,算是封住了鄭愷的退路。 第一營在抵達陸岸時,剛好與交州增援祿平的兵力迎頭碰上。三千疲累之師,對陣千余生龍活虎的龍虎將士,居然一點勝機也無,稍稍接觸一番,便兵潰如山倒,倉皇退回交州。 與此同時,王大貴率領第一軍從陸上進攻巴喇炮臺,御林軍抵擋不住王大貴的兵鋒,應聲投降。此役中,王大貴還俘獲了十余荷蘭顧問,馬上送往廣州,囚禁在地牢中。 就整體形勢而言,安南的前景不妙。 滿打滿算,鄭梉只有五六萬御林軍,這是精銳部隊,其他還有十余萬地方部隊,基本屬于維持秩序的隊伍,守城時還可以一用,野戰根本指望不上。 諒山關處,鄭愷手下的七千余御林軍,已經被驍衛軍、背嵬營、龍虎軍團第二軍堵在了諒山,進無可進,退無可退,已經成了死兵,十數日之后,只待糧草消耗一空,除了崩潰,沒有任何其他可能。 錦普和祿平之間,陳中率領的三千余御林軍,處境與鄭愷差不多,既無法擺脫背后追襲的艾能奇,又要面對? ??祿平逍遙快活的背嵬營,實際也無路可走。 南定和太平兩城,鄭梉放置了萬余御林軍,正與王大貴的第一軍對峙,進攻不敢,退卻又舍不得,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 至于嘉平與海安之間,鄭梉在海陽放置了六千余御林軍,這六千人現在被龍虎軍團第二軍甩在了身后,面臨著被第二軍和第三軍夾擊的困境,處境非常不妙。 再算上在巴喇河口和諒山被荊州軍消滅的四五千兵力,鄭梉手頭可動用的兵力不過兩三萬人,而且這兩三萬人中,還有一萬余御林軍駐扎在廣德、河靜一帶,防著阮福瀾。 整個交州,精銳駐防兵力不過萬余,萬一荊州軍想畢其功于一役,交州該怎么辦? 時至今日,鄭梉反倒徹底冷靜下來。 鄭梉經歷了殘酷的叔侄、兄弟相殘,其冷靜和敏銳自不必說。更何況,鄭梉掌握大權后,北滅莫朝,南擊阮福瀾,手腕也不差。 他仔細盤點手頭的力量,最終把目光瞄準了紅河上的水師。 無論局勢有多混亂,無論林純鴻看起來有多嚇人,只要水師依然縱橫紅河,安南無虞。 擾亂鄭梉整體戰略的,除了背嵬營突然進入祿平外,最為致命的,還是龍虎軍團第二軍孤軍突入內陸數百里。 第二軍孤軍突入,所憑仗的,自然是十八艘其丑無比的蜈蚣船及百余艘內河運輸船。只要將狄威的內河力量剿滅,第二軍自然退卻,甚至還有可能全軍覆沒。 鄭梉集合交州城內重臣及要將,直接道出了整個局勢的局眼。 眾人一想,果然如此,心中陰霾多多少少散了點:安南并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很有可能利用水師翻盤。十八艘蜈蚣?那是什么玩意?聽說跑得很快,但數量太少,能濟得何事? 安南朝中,自然也有有識之士,提醒鄭梉道:“挽回敗局,重頭自然在水師,不過還需阻歀阻止龍虎軍團第三軍和第一軍向西推進,否則,一旦第三軍和第一軍連成一氣,陸路暢通無阻,第二軍依然不會退卻,甚至還會兵臨交州城下?!?/br> 鄭梉道:“這個是自然。南定、太平的兵力不能動,有堅城在,龍虎軍團第一軍自然不敢向內陸進兵;另外,海陽阻隔第二軍和第三軍的聯系,現在必須死守,有海陽在,龍虎軍團就首尾不能相顧!” “還有……” 鄭梉斷然道:“除了南定、太平,嘉平以東,征集所有糧草,毀掉所有道路,挖開所有堤壩,將百姓全部往西遷移!” “王爺英明!” …… 得益于安南幾百年來堅持不懈丑化漢人,不待鄭梉下令,嘉平以東的安南人見漢人驟然出現,無不驚慌失措,拼了命地往交州方向逃奔,以躲避兵災。 漢人極其野蠻,會吃人的! 漢人見人就殺,而且是虐殺,連肚子里的小孩都不放過! …… 最先逃跑的,自然是地主老爺們,他們消息靈通,聽聞漢人打來后,卷起細軟,帶領妻妾孩子,一路向西、向南。緊接著,逃跑擴散至一般百姓,大部分百姓無不拖家帶口,加入逃難的隊伍…… 道路堵塞,人流數日不歇,混亂無比。 待到鄭梉下令,所有地方軍隊都找到了發財致富的捷徑,地痞流氓們有了行惡的借口,他們從百姓手中奪過糧食,將百姓們賴以生存的房屋全部毀滅,甚至還借機侵占他人妻女,無惡不作…… 亂世人如狗,安南人恨漢人,嘴里卻念叨著漢人的話。 清野,首先清理自己,然后再清理敵人,這是旦古不變的真理。 鄭梉對混亂的清野有所預計,但混亂到這種程度,還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他日夜擔心狄威下令攻擊,這個時候,攻擊逃難的百姓,俘獲可謂豐厚至極。 鄭梉的擔心,并未成為現實,龍虎軍團似乎對逃難的百姓沒有絲毫興趣,甚至還有意放開嘉平附近的道路,放任百姓離開。 這讓鄭梉疑惑不已,待到軍團第二軍繼續派遣兵力北上,鄭梉用自己想出的理由安慰自己:狄威將精力放在了諒山,無暇他顧。 鄭梉的揣測只對了一半,狄威對百姓不管不問,自然來自于都督府的授意。 不過,狄威無暇他顧,在某種程度上也對,包圍圈的陳中,給狄威造成了大麻煩。 陳中雖不知禁門河以南發生了什么,但對自己的處境還是非常明白的。他知道,鄭愷與他的處境差不多,崩潰只在旦夕之間。 陳中仔細思索雙方的兵力部署,發現北部山區內是圈中套圈,伏中有伏。圈子的核心,自然是背嵬營,被鄭愷和他左右包圍。外圍分別是驍衛軍、艾能奇驍衛軍一部及龍虎軍團第二軍第一營。 也就是說,只要能與鄭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入祿平,將背嵬營剿滅,那么鄭愷和他就處于內線作戰,局勢要遠遠好過現在。 陳中觀察仔細,發現狄威雖組建了安南行營,驍衛軍和龍虎軍團在戰略上協同一致,但是具體到戰術上,驍衛軍和龍虎軍團各自為戰,無法協同。 陳中覺得,只要應對得當,完全可以利用靈活的戰術突破包圍圈。 目前,荊州軍尚未對北部山區建立有效的統治,陳中和鄭愷可以安全地經過祿平進行聯絡。陳中馬上發函至諒山,提出了他的構想。 鄭愷在諒山惶惶不可終日,軍隊士氣降到了谷底,現在見陳中有了思路,也不管這條思路行得通,吩咐陳中:“可!” 崇禎十三年冬月二十六日,鄭愷率兵出關,猛攻驍衛軍,攻勢之猛,完全出乎蔡明山的意料。蔡明山幾乎被鄭愷壓得喘不過氣來。 戰斗一直持續到酉時末,雙方損失都極為慘重,無力再戰。鄭愷遂引兵回關。 當夜,鄭愷留下千余兵力駐守,率領剩余的四千多人馬,連夜離開了諒山。 鄭愷的一舉一動,并未逃過蔡明山的雙眼。 不過,白天戰斗了一天,行軍可能還有力氣,要趁夜攻城,顯然不可能,蔡明山只能眼睜睜看著鄭愷率兵離開。 當鄭愷出關猛攻時,蔡明山意識到鄭愷可能要跑,立即派人翻山越嶺,向申藝示警。 申藝接到警報后,壓根沒有固守祿平的打算,不退反進,向著鄭愷行軍,試圖遲滯鄭愷,待驍衛軍主力攻破諒山后,共同剿滅鄭愷。 不過,申藝沒有想到的是,陳中與鄭愷早有約定,當夜留下數百兵力與艾能奇糾纏,自己則親率主力快速行軍,兵鋒直抵祿平。 祿平壓根無兵,很輕易被陳中占領。 占領祿平之后,陳中顧不得休息,立即攆著背嵬營的屁股,在后猛追。 申藝發現陳中的跡象后,只覺得脊背發涼,在前有鄭愷大軍,后有追兵,援軍一時半刻無法趕到的情況下,竄入山林之中,從旁窺伺鄭愷和陳中。 鄭愷和陳中合兵一處,對申藝的sao擾不聞不問,迅速返回祿平,據城而守。 五六千大軍,此時糧草斷絕,急需補給。 鄭愷和陳中毫不客氣地拿百姓開刀,搶走他們前幾天剛分到的糧食。 百姓們哭天搶地,恨不得食鄭愷和陳中之rou,心里只盼望著背嵬營快點打回來,消滅這幫強盜。 鄭愷和陳中在祿平休整一日,馬不停蹄,將矛頭指向了艾能奇。 第六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六) 艾能奇屯兵祿平、亭立旁,離鄭愷和陳中部僅僅只有二十余里,囂張到極點。待到鄭愷和陳中揮兵進攻,艾能奇也沒有防守的打算,掉頭鉆入山林。 鄭愷和陳中窮追不舍,毫不猶豫地鉆入山林中。 待到看不見艾能奇的身影,鄭愷和陳中突然揮兵南下,迅速向南邊的山口突進,兵鋒直抵陸岸。 鄭愷與陳中合兵一處,蔡明山一眼看穿了他們的打算:趁著山口陸岸的兵力只有千把人,一舉突破包圍圈,回到交州。 所以,鄭愷和陳中眼花繚亂的行軍,并未迷惑蔡明山,他一點也不著急,一直等到申藝趕到諒山關背后,方才兩面夾擊,不費吹灰之力占據了諒山關。 突破諒山關后,蔡明山率驍衛軍南下,又召集艾能奇部匯合。 驍衛軍集齊了四個營,兵力大漲,驍衛軍士氣高漲,鼓噪南下,準備拿鄭愷和陳中出氣。 蔡明山之所以不著急,因為他知道,一旦荊州軍龜縮起來,其防守能力有多么恐怖。龍虎軍團第二軍第一營雖然只有千把多兵力,堵住鄭愷和陳中的去路一點問題都沒有。 鄭愷和陳中困獸猶斗,又覺得五六千人突破千余人的防守絕無問題,遂義無反顧,望著陸岸直沖而來。 蔡明山率兵在后,隨時有可能從屁股后面爆菊,留給鄭愷和陳中的時間并不多。 因此,兩人顧不得休整,立即投入到攻堅之戰中。 大軍走得慌忙,又來不及準備趁手的攻堅器械,鄭愷和陳中只得命令麾下蟻附攻寨。 這是尋死,在第一營密集的排槍之下,安南人壓根無法靠近寨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