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節
更讓蒙古人郁悶得想吐血的是,三萬多民夫就地轉為建筑工,開始采石、夯基,其目的不問可知:在東勝修筑堅固的城防! 而且,三萬多民夫顯然只是先期人馬。在荊州軍控制東勝城后的七八天內,又有數萬民夫運送糧草趕到,加入到筑城行列中。 由于災荒及羊吃人,陜西最不缺的就是人力。對于熊文燦而言,只要有足夠的糧草,就是組織三十萬民夫至東勝,又有何難? 民夫在筑城,張鳳儀自然不會閑在東勝城內空耗糧食。接下來的日子,張鳳儀充分利用武衛軍團的機動優勢,縱橫馳騁在伊金霍洛的地盤上。 伊金霍洛部和準格爾部根本抵敵不住,除了小規模接戰數次外,就是逃跑,一直逃到青山腳下的達拉特部,方才喘了口氣。 一些來不及逃跑的小部落,幾乎全被張鳳儀俘獲,男女老少,數量達到兩萬余。其余如牛羊、戰馬等不計其數。 張鳳儀肆意擴大活動地盤,最終,連緊挨著瀚海的杭錦部也被張鳳儀的兵鋒所威脅,開始往西北的陰山遷移。 短短一個月內,方圓四五百多里的優質草場,全部落入荊州之手。更為關鍵的是,虎嘯軍團兵駐榆林、神木堡及東勝城,三個軍之間成犄角之勢,攻擊任何一點,必然遭到數萬精銳將士的反擊。 蒙古人已經被驅逐,防線業已穩固,現在輪到熊文燦表演了。 奉林純鴻之命,熊文燦率領大批官吏抵達東勝城,開始籌謀在東勝地區建立穩固、嚴密的統治體系。 熊文燦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大量的人力,跑馬測量土地,摸清了東勝地區的草場資源。 在對東勝地區的情況有了大致了解后,熊文燦開始按照中原的習慣,申請成立了東勝府,東勝府之下,又劃分為三個縣,海塔縣、東勝縣、錫尼縣,大致地域分布,恰好就是準格爾部、伊金霍洛部、杭錦部霸占的地盤。 地域劃定之后,熊文燦又開始著手建立各級政府機構,搭起了政府機關的架子。 緊接著,熊文燦精心挑選了幾塊水草最為豐美的地方,如東勝城周邊、紅堿淖湖周邊、烏蘭木倫河河谷附近等等。然后組織人員至朔州、西安、沁水大肆宣傳,試圖出售草場經營權。 緊接著,熊文燦將張鳳儀俘獲的蒙古人徹底打散,按人口分以草場,每人兩百畝,每年上繳相當于十只羊的稅收。 與此同時,熊文燦通過各種渠道向草原宣傳荊州方面在治理東勝地區的政策,宣稱,凡是從青山、陰山周邊返回東勝地區的牧民,所享受的待遇一如留下的蒙古人。 在東勝地區,大約五六畝草場可以養活一只羊,兩百畝草場,可以養活四十來只羊,足以讓一人過上溫飽的生活。若再勤勞點,通過剪羊毛獲取另外一份收入,甚至有能力消費棉布、毛衣等高級貨。 顯然,熊文燦的政策經過了嚴密的計算和論證。 不說熊文燦在東勝地區上躥下跳,四處招募商家及牧民,且說張鳳儀在肅清了東勝地區的蒙古人后,稍事休息幾天,便即率領武衛軍團、鄭嘉棟出東勝城,向北邊的達拉特部進兵。 軍事是政治的外延,這句話在張鳳儀征戰青山時得到了完美的印證。 熊文燦沒有進入草原之前,準格爾部、伊金霍洛部及杭錦部的貴族們還希望著張鳳儀的前進動力用完,自行退出草原,然后他們緊隨荊州軍之后,重新至東勝地區放牧??墒?,當熊文燦的政策傳至草原后,他們徹底驚呆了,除了憤怒還是憤怒。 熊文燦在東勝地區出售草場、修筑東勝城,他們都不擔心,大不了等以后大軍退卻之后,再去奪回來,即使一時奪不回來,也可以與漢人耗下去,直到漢人耗不起為止??墒?,熊文燦推出的分草場之策,無異于徹底斷絕了他們回到東勝地區的希望。 三部的貴族們用腳都可以想到,他們手下的牧民十有八九受不了誘惑,會偷偷地跑回東勝地區,然后被熊文燦納入統治序列中,再被編入作戰序列,將刀槍的矛頭再指向他們。 失去了草場,他們還可以去搶,去奪,如果失去了牧民,他們用什么去搶去奪? 而且,三部的貴族還清醒地認識到,即便他們加強控制,阻止牧民逃至東勝地區,也無濟于事。因為在草原上,蒙古人有數百萬,熊文燦的政策遲早會傳遍整個草原,他們挾制牧民不準去,不代表別的部落不會去,當別的部落填滿了東勝地區的時候,他們要想再去攻擊東勝地區,不僅會面臨荊州軍的反擊,還會面臨東勝地區新主人的拼死反擊。 退一萬步講,即便蒙古人不去,以漢人龐大的人口基數,想要填滿東勝地區,也就是一條命令的事。 熊文燦已經把三部逼到了墻角,再也一絲退路。 要么盡快向別的地方遷徙,尋找新的草場。畢竟,數十萬人擠入青山附近,狹窄的青山早已承受不住,餓死的牛羊遍地都是。 要么鼓起勇氣與張鳳儀傾力一戰,打敗張鳳儀后,再與虎嘯軍團來一次決戰,徹底將荊州軍趕出東勝地區。 與張鳳儀傾力一戰?三部貴族想想都覺得頭痛,張鳳儀的機動性一點也不弱于他們,而且還有一個重裝騎兵軍,恐怕他們把所有人都填進去,都不是張鳳儀的對手。更何況,張鳳儀背后還有一個鄭嘉棟部,還有兩萬多百戰百勝的虎嘯軍團。 要是遷徙呢?往哪里遷徙?這年頭,哪里還有能容納數十萬人的草場?而且,遷徙時,手下的牧民會不會趁著混亂重新逃回東勝地區?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絕望的情緒籠罩著整個青山。 張鳳儀這邊,不停地把蒙古人往青山、陰山一帶擠壓;盛坤山那邊兵出和林格爾,以重裝騎兵軍為左翼,以左勷部為右翼,以兩個車步軍為后盾,逐步往大青山推進。 林純鴻制定的戰術目標非常明確,將蒙古人逐出黃河沿岸即可,目標的實現,包括各種手段,逼降就是手段之一。 鑒于和林格爾離三娘子城特別近,盛坤山令葛文飛率領重裝騎兵軍突然加快速度,向西北方向猛插,一下子插入哈素海,將猝不及防的土默特騎兵打得潰不成軍。緊接著,葛文飛由哈素海將東土默特小部落往東邊驅趕。 與此同時,左勷部日夜兼程,進兵至大黑河河畔,在此安營扎寨,徹底堵住了土默特部往東與女真韃子匯合的路。 盛坤山則率領兩個車步軍,不停地往北擠壓,最終將東土默特小部落限制在三娘子城附近。 此時,土默特首領杭高就在三娘子城內,見大勢已去,派人至盛坤山中軍帳中,請求投降。在盛坤山答應保證他的生命財產安全后,率領三娘子城附近八萬余蒙古人投降,盛坤山大軍兵不血刃,進入了三娘子城。 緊隨著盛坤山大軍進入三娘子城的,是黃渤和戴哲,黃渤和戴哲之后,足足有六萬余民夫運送糧草抵達三娘子城。 刀槍閃亮、人強馬壯數萬精銳、堆積如山的糧草、如麻的民夫,看在杭高眼里,他不由得感慨:恐怕在兩年以前,荊州軍就開始籌劃這一天,并因此儲存了大量的糧草和軍械。荊州軍之強悍,規劃之長遠,哪里是蒙古人這樣松散的部落可對抗? 杭高心情灰敗,在百余荊州軍騎士的看護下,一路南下,至荊州拜見林純鴻。在那里,林純鴻將最終決定他的命運。 第六百三十章 封狼居胥(四) 草原的春天,狂風四起,飛沙走石,日月暗淡無光。 一支長達數里的車隊,行進在東勝至黃河一線上,就如風暴中的小舟一般,渺小,微不足道。 兩千余全副武裝的將士,夾雜在車隊中,將車隊分成了五段,便于遇襲時迅速組織防御。 鄭嘉棟騎著高頭大馬,在百余精銳親衛簇擁下,正興致勃勃地聽一名軍政官吹牛打屁。 “……諸如雄威、神機、霹靂三軍團,駐扎在江南,年余無戰事,被將士們戲稱為‘衙役軍團’……” 鄭嘉棟顯然被“衙役軍團”吸引了注意力,疑惑地問道:“享譽天下的東南軍,居然被稱為‘衙役軍團’?” 軍政官大笑道:“無戰事,每日維持治安,‘衙役軍團’倒是實至名歸!” 鄭嘉棟想了想,覺得有趣,笑問道:“東南三軍團被稱為衙役軍團,那駐守在荊州的天策軍團算什么?” 軍政官收起戲謔之色,一本正經地回道:“自然是‘同樂軍團’!” 鄭嘉棟被軍政官收放自如的表情逗得哈哈大笑,道:“這個我懂了,整日介與民同樂,搞一些軍民魚水情的勾當!” “正是!”軍政官臉上又露出了笑容,接著說道:“還是我武衛軍團好,雖組建時間晚,倒搶到了九邊的好地方,將士們的戰功和職銜呼啦啦地往上漲,讓虎嘯軍團都羨慕得流口水!” …… 這名軍政官,自然來自武衛軍團,擔負武衛軍團與鄭嘉棟部居中聯絡之責。 初,張鳳儀率領武衛軍團,協同鄭嘉棟部向北進兵,張鳳儀就把遮護糧道、運送輜重之重責交給了鄭嘉棟部。鄭嘉棟本想著率部與蒙古人戰個昏天暗地,建不世之功業,奈何麾下盡是步兵,連跟在蒙古人馬屁股后吃沙子的資格都沒有,只好接受了張鳳儀的安排,挑起了運送輜重的重責。 張鳳儀見鄭嘉棟部極度缺乏騎兵,擔心護送糧草時誤了大事,遂派遣一哨騎兵交予鄭嘉棟,遂行偵察之責。 這名軍政官,就隸屬于騎兵哨,軍銜僅為仁勇尉。仁勇尉本無騎馬行軍之權,但鄭嘉棟見這名軍政官風趣,學識淵博,便為軍政官配備了一匹戰馬,每日并轡而行。 一陣狂風襲來,數里長的車隊,立時被包裹在黃沙之中,顯得影影綽綽,讓鄭嘉棟不由自主地前后張望了一番,嘆道:“從東勝至鹿城(今包頭),長達兩百里,一路風啊沙的,幸虧有一條硬基路,從東勝直直通往鹿城,倒不用擔心迷路。這條路直得奇怪,又硬得奇怪,什么時候什么人修了這么一條路?” 軍政官回道:“這條路,就是‘秦直道’,從咸陽一直通往鹿城,一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都不轉彎的?!?/br> “秦直道?”鄭嘉棟大吃一驚,道:“難道是幾千年前的秦始皇修的?通往鹿城,幾千年前秦始皇就把路修到了鹿城?” 軍政官點了點頭,道:“正是秦始皇所修!戰國時,趙武靈王北擊匈奴,在鹿城這個地方置九原縣,并在陰山修筑長城,抵擋匈奴南下。后來匈奴趁秦國忙于統一全國,無暇北顧,遂趁機南下,兵鋒直抵榆林一帶。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在鹿城置九原郡,又令蒙恬監修秦直道,將勢力一直拓展到陰山腳下?!?/br> 鄭嘉棟怔怔不語,良久,方嘆道:“秦朝時,漢人強悍至斯,真是難以想象。后來,漢唐雖為中原鼎盛之時,勢力也難以拓展至陰山腳下,可見一代不如一代!哎……” 軍政官見鄭嘉棟郁郁,笑著駁道:“鄭將軍不必妄自菲薄,關于漢唐難以將勢力拓展至陰山,行知學刊上倒有一篇文章專門分析原因,講得頗為有趣?!?/br> “哦?” 軍政官指了指鄭嘉棟腳下的馬鐙,問道:“鄭將軍可知馬鐙何時出現?” “馬鐙?這東西不是自古以來就有么?誰知道什么時候出現?”鄭嘉棟疑惑地問道。 “據行知書堂的教授考證,馬鐙就在秦漢交替的時候出現!也就是說,當初蒙恬北擊匈奴時,匈奴人尚未配備馬鐙,光溜溜地趴在馬上而已!” 鄭嘉棟大吃一驚,怔怔地問道:“這怎么可能?沒有馬鐙,如何射箭、劈砍?” 軍政官笑道:“可不是?所以,蒙恬率領步兵,端著弩機,可以輕易地將匈奴人逐離陰山,而到了漢武帝時,舉全國之力,又擁有衛青霍去病等數百年難以出現的優秀將領,卻不能將匈奴人全部逐離陰山周邊。原因無他,就是因為匈奴人學會了用馬鐙,機動性大為提高,難以徹底剿滅?!?/br> 鄭嘉棟默然半晌,回道:“想不到小小的馬鐙,居然這么重要!難怪中原數千年來,一直被胡人攪得雞飛狗跳?!?/br> 軍政官神秘地笑了笑,道:“馬鐙讓胡人取得了對漢人的絕對優勢,不過,我荊州軍的火炮、手雷、火槍,又讓漢人取得了對胡人的絕對優勢。鄭將軍可曾聽聞嶺北四部在短短一刻鐘內,被手雷炸死了數千騎?” 武衛軍手雷戰曾轟動了草原內外,鄭嘉棟哪有 不知之理?并且,作為一名優秀的將領,鄭嘉棟也時常琢磨經典戰例,迅速發現了手雷的致命弱點。 鄭嘉棟道:“手雷固然是利器,但是這玩意貴得嚇人,對輜重的要求也高得離譜,如何大規模應用?” 軍政官回道:“手雷貴,霹靂炮就不貴了?我荊州軍照樣不要本錢地往韃子陣中射開花彈。至于運輸,嘿嘿,鄭將軍就別擔心啦……” 軍政官故意賣了個關子,停了下來,直把鄭嘉棟的心撓得癢癢的。鄭嘉棟道:“錢老弟憑地不痛快,有話直說就是!” 軍政官將嘴湊近鄭嘉棟的耳朵,壓低聲音道:“鄭將軍可曾聽聞方城至葉縣的鋼軌路?四匹重型挽馬,拉著數百石貨物,可日行八百里!西安至鹿城,長約一千五百里,如果沿著秦直道,修一條鋼軌路,兩日就可以從西安至鹿城,什么糧草、手雷、開花彈還用得著發愁嗎?” 鄭嘉棟目瞪口呆,問道:“難道江陵侯準備沿秦直道修鋼軌路?” 軍政官大笑道:“都是傳言,鄭將軍何必當真!” 笑完,軍政官又向鄭嘉棟擠了擠眼睛,含笑而不語。 鄭嘉棟一下子讀懂了軍政官的意思,內心波濤洶涌,怎么也無法平靜。如果真有這么一條鋼軌路,鹿城與榆林、綏德又有何區別? 看來,春去秋來,游牧民族的冬天已經慢慢降臨,大丈夫建功立業,可不就在現在?這是一個大時代,錯過了這個時代,這輩子算白活! 鄭嘉棟正想著自己的心事,忽然,西北方向十數里之外傳來一聲爆響,緊接著,數聲爆響次第響起。 爆響聲清脆、尖利,正是騎兵哨的示警! “敵襲!” 鄭嘉棟軍中響起了一陣陣嘶吼,士兵們在軍官的驅策下,迅速動了起來。 由于車隊長達數里,士兵和民夫根本來不及將輜重車聚攏在一起,只好將附近的輜重車推至外圍,組成了三個相距里許的圓圈,將將士及民夫遮護在中間。 防守陣型剛剛成型,五六騎飛奔至鄭嘉棟眼前,匯報道:“伊金霍洛部,兩千五百騎,分為五部突襲而來……” 兩千五百騎! 鄭嘉棟倒吸一口涼氣。 對成陣列的步兵,兩千五百騎雖不至于劫奪軍輜,但是,如果敵騎不間斷sao擾,運送軍輜幾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鄭嘉棟大為頭痛,立即派出傳令兵,向張鳳儀通報敵情。 果然,正如鄭嘉棟所料,伊金霍洛部的輕騎兵見鄭嘉棟嚴陣以待,大部離得遠遠的,間或派出三四百騎,沖至陣前,亂放箭支后,又迅速遠遁,讓鄭嘉棟部煩不勝煩。 若在三日之內,鄭嘉棟無強援,必然崩潰無疑。 鄭嘉棟慶幸萬分,幸好在蒙古輕騎抵達前派出了傳令兵。 張鳳儀接令后,驚疑不定。她判斷,鄂爾多斯諸部在渡過了短暫的混亂期后,終于痛定思痛,開始采取sao擾糧道這個古老而又非常有效的措施。 執行sao擾之略的,除了鄂爾多斯諸部,達拉特諸部會不會參與其中?土默特諸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