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節
分號的掌柜到底覺得不妥,立即將此消息飛報范永斗。 孫傳庭得到幾萬斤大圓后,立即將大圓分發至每位將士之中。將士們得到了歷年拖欠的軍餉,一時間士氣大漲,不復當初的萎靡不振。 同時,孫傳庭又傳檄朔州,令驃騎軍向大同靠攏,以共同應對鰲拜的威脅。 孫傳庭在大同、陽和的一舉一動,黃渤與盛坤山一清二楚。得知孫傳庭將銀票全部兌換成大圓,黃渤嘆道:“估計過不了多久,宣大總督又要換人了!” 盛坤山雖對銀票、金票什么的一知半解,好歹也知道楊嗣昌最蘌最近在折騰什么,黃渤的話,倒也不難理解。不過,盛坤山對宣大總督換不換人一點也不在意,隨口道:“換就換唄,難道還能翻起什么風浪?” 兩人正閑聊著,忽然接到了孫傳庭的軍令。 盛坤山稍稍瞄了幾眼,便將印著虎符印的軍令扔在了一邊,嗤笑道:“鼻子里插根蔥,就想裝大象,無聊至極!” 然后,盛坤山對親衛下令道:“你去告訴孫傳庭的人,就說驃騎軍只知荊州在南邊,不知陽和在何處!” 涉及軍事,黃渤本無權置言,但聽了盛坤山的話后,他心里明白了八九分。 他小心翼翼地問道:“盛將軍,發生了何事?不知黃某能否與聞?” 盛坤山對著飄落的軍令努了努嘴,道:“孫傳庭令驃騎軍向大同靠攏,共同打擊岱海附近的韃子?!?/br> 黃渤哦了一聲,彎腰撿起軍令,仔細地看了好幾遍,道:“這么說來,孫傳庭還不知道鰲拜的目的在于我們?” 盛坤山點了點頭,不屑地說道:“要是知道鰲拜的目的在我們,還不樂壞了他?至于將銀票全部兌換成大圓么?” “有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黃渤沉吟片刻,說道。說到一半,又停了下來。 盛坤山道:“有什么話就說。黃總管這么客氣,讓盛某如何自處?” 黃渤道:“孫傳庭明知道將軍不會奉命,卻鬧出這一出,其中緣由,值得深思。如果黃某所料不差,孫傳庭應該是想告知世人,驃騎軍受他節制?!?/br> 盛坤山疑惑地問道:“這有何用?驃騎軍又不會聽令行事,徒惹恥笑?!?/br> “非也?!秉S渤搖頭道,“孫傳庭向將軍下令,從形式上而言,將軍仍然是宣大總督之下屬。即便將軍不奉令,世人只會說將軍倔傲不遜,哪會恥笑孫傳庭?” 盛坤山被這些微妙的人心揣測繞得腦袋發暈,不屑道:“荊州軍倔傲不遜又不是一天兩天了,何懼之有?” 黃渤大笑道:“荊州軍自然不懼,也不屑。也只有那幫無聊的文臣,喜歡擺弄這玩意。不過,若能讓世人都以為孫傳庭受將軍的指揮,不知將軍可曾愿意?” 盛坤山也笑道:“若真有辦法讓孫傳庭聽令,哪有不愿意之理?黃總管有什么計謀,快說出來,別賣關子了?!?/br> 黃渤一點也不著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慢條斯理地說道:“黃某混跡生意場半輩子,對做生意倒有點心得。生意場上,有一條誰也變更不了的鐵律:誰掌握了最新消息,便意味著財源滾滾,其他對手,無論實力有多強,也不得不套近乎,希望能藉此打探點消息……” 黃渤的話還未說完,盛坤山便反應過來,打斷黃渤的話,說道:“黃總管的意思是,把鰲拜針對朔州的消息通告孫傳庭,讓他隨著我們的命令打轉?” 黃渤哈哈大笑:“正是此意!” 盛坤山大喜,慌忙叫住欲至大同傳令的士兵,令其告知孫傳庭,說鰲拜不會侵擾宣大一線,其目標在于朔州。盛坤山還要求孫傳庭率精銳西向,以共同圍剿鰲拜。 一騎冒著漫天風雪,沖出朔州城,望大同而去…… 孫傳庭接到盛坤山的通告后,心里狐疑不決。 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孫傳庭的謹慎,乃理所當然之事。畢竟,一旦孫傳庭冒然相信盛坤山的情報,置整個宣大防線于險境,很可能讓幾萬,幾十萬生民喪失性命。 看著孫傳庭凝神苦思,傅恭還以為孫傳庭為即將到來的大禍擔心。他小心勸慰孫傳庭,希望寬孫傳庭之心。 孫傳庭壓根就沒把朝廷的怒火放在眼里,聽到傅恭的勸解后,不由得啞然失笑,將盛坤山一事告知傅恭。 傅恭思索半天,道:“這條消息十有八九是真的?!?/br> 孫傳庭問道:“為何?” 傅恭道:“一則,荊州內部有軍情司,遍布大明各地,林純鴻沒有理由不在韃子內部放眼線;二則,當初山東之戰時,林純鴻反應如此迅速,顯然,他在韃子入侵之前,就已經知道了這一消息!從這兩方面看,鰲拜的目標在朔州?!?/br> 孫傳庭點頭道:“的確如此。不過,僅憑這兩方面,難以肯定。畢竟,本督傳令給盛坤山,想借此占得先機,盛坤山為了反擊,很可能傳一個假情報給我們?!?/br> 傅恭一想,覺得盛坤山報復的可能性很大,一時也變得猶豫起來。 兩人苦思了半天,忽然孫傳庭一聲大叫:“有了!這條消息是真的。如果我是皇太極,我也會把目標對準朔州!” 孫傳庭的話說得不三不四,讓傅恭吃了一驚,失口問道:“皇太極為何如此看重朔州?” 孫傳庭道:“豈不聞驃騎軍入駐朔州后,前來投奔的蒙古人超過萬余?若按照半年一萬的速度,若干年后,蒙古人都成了林純鴻的戰士,他皇太極還能安穩地坐在沈陽?” 傅恭大悟,道:“皇太極要拔掉朔州這顆釘子,看來是被逼無奈!大人一葉知秋,屬下不及遠矣!” 孫傳庭苦笑道:“什么一葉知秋!本應該早就看出這點才對!否則,我們也不會折騰出這么多事出來?!?/br> 傅恭心里泛苦,要是早點知道鰲拜針對朔州,何需冒著得罪楊嗣昌的風險將銀票換成大圓? 孫傳庭接著說道:“還有,本想著占點盛坤山的小便宜,哪想到被他擺了一道,吃了大虧!” “唉……荊州的人一個個都不好惹,何荊州之多才乎?” 第六百章 蒙古諸部 人有擔當,就是擎天柱。 盧象升、孫傳庭在后世被譽為大明之脊梁,才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兩人置個人榮辱與生死于度外,一心想把事情做好。 這便是有擔當。 孫傳庭任宣大總督,抵御韃子入侵,是他的責任,作為有擔當的漢子,為了御敵于國門之外,生死自然被放在了一邊。 至于個人臉面,相比較生死,又算得了什么? 所以,孫傳庭明明知道支援朔州會大丟面子,依然令精銳向西移動,靠近朔州。 責任! 在孫傳庭的考慮中,鰲拜勢大,盛坤山兵馬僅僅六七千,算上武衛軍,也不過萬余,萬一戰敗,朔州失守,不僅朔州會生靈涂炭,還會讓宣大防線出現一個大的缺口。 盛坤山在朔州一直盯著孫傳庭的動靜,得知孫傳庭令鄭嘉棟率領五千陜兵進兵至大同左衛(今左云縣)駐防后,久久說不出話來,默然半晌,方嘆了口氣,道:“孫督師之氣魄,吾不及遠矣……” 大風雪連續飄了三日,難得一見的太陽終于露出了面容,給草原帶來了一絲溫暖。 鰲拜率眾經過千里行軍,又在風雪中苦挨數日,見到太陽后,自然士氣大漲??粗秽恢苯械尿T士們,鰲拜大手一揮,全軍拔營,開始往西進軍。 不數日,大軍抵達清水河畔,安營扎寨。 朔州之北,丘陵密布,山道崎嶇,無論是放牧,還是經商,都算不上什么好地方??墒?,近半年來,朔州卻逐漸繁榮起來,人口匯集,商旅日漸增多。 原因無他,荊州的勢力滲透到這里而已。 黃渤和盛坤山聯手經營朔州,不僅社會秩序大為好轉,就連時常至邊境打草谷的蒙古部落,也刻意避開了這個地方。再加上黃渤在城內設立了大量的毛紡工坊,牧民們可以就近出售羊毛、獸皮等物,人口的匯集,在情理之中。 荊州在邊境有了據點,荊州勢力覆蓋下的商人,自然經由朔州前往草原。再加上商旅在通過大同時,總會遭到一些將士莫名其妙的刁難,因此,商旅匯集至朔州,也不算奇怪。 商旅從朔??從朔州前往蒙古人聚集的陰山周邊,清水河畔便是必經之道。 鰲拜將大營扎在清水河畔,正好卡住了荊州與草原聯系的通道。顯然,鰲拜在如何切斷荊州與蒙古人的聯系上,下了一番苦功夫。 大軍駐扎剛定,鄂托克、土默特、主固特、布里雅特、阿刺齊特等五部首領便迫不及待地匯集至中軍帳,激動地等待鰲拜下達分頭劫掠的命令。 兩萬多騎軍,一日消耗的糧草足以堆成一座小山,無論是蒙古人,還是女真人,作戰時一直輕視后勤,總是寄希望于以戰養戰。這一次,鰲拜也不例外,將補足糧草缺口的希望放在了劫掠上。 看著嗷嗷直叫的蒙古首領,鰲拜相當滿意,令人擺出輿圖,指著大同左衛說道:“此處往東,便是大同左衛,由鄭嘉棟率兵五千鎮守……” 然后,鰲拜將指頭挪向朔州,說道:“這里有盛坤山率領六七千騎軍鎮守,很可能還有張鳳儀所率領的武衛軍一部,兵力應該有一萬以上……” 聽到這里,五大首領不由得對望一眼,心里都拿定了主意,絕不靠近朔州五十里范圍之內。 鰲拜又指著朔州之西的河曲、保德、府谷等縣,道:“沿清水河畔,一路往西,路好走,敵方部署兵力不多,正適合打草谷?!?/br> 此話,得到了鄂托克、主固特、布里雅特、阿刺齊特等嶺北四部的大力響應,差點就要奔出軍帳點兵出發。 唯有土默特首領杭高頗為猶豫,似乎有點不情愿。 土默特部聚集在黃河以北,陰山以南的區域內,距離朔州大約三四百里。杭高乃土默特右旗統領。崇禎九年,岳托將土默特部編為左右兩旗,分別任命古祿格和杭高為統領,徹底鏟除了黃金家族對土默特的統治權,將土默特部牢牢地掌握在手中。這次出兵,只調取了土默特右旗,杭高作為統領,親自率兵出征。 鰲拜眼色如電,慢慢轉向杭高,在一片吵雜的請戰聲中,用低沉的語調問道:“杭高,你有什么意見?” 聲音不大,卻如驚雷一般,吵雜的嶺北四部首領停止了哼哼唧唧,用愕然的目光看著杭高。 杭高悚然一驚,慌忙跪伏于地,道:“統領請息怒,奴才剛才聽統領言道,荊州軍在朔州聚集了上萬兵力,按照荊州軍的習慣,上萬兵力不會龜縮于朔州。奴才擔心,前去河曲,會遭到荊州軍的襲擾?!?/br> 鰲拜緊盯著杭高,似乎想看出杭高的真實想法。 杭高被鰲拜盯得渾身發毛,數九寒冬,背上居然冒出了冷汗。就快要熬不住時,鰲拜突然呵呵笑道:“杭高統領的擔心有道理,本統領認為,荊州軍十有八九會兵出保德、府谷,甚至前進至河曲?!?/br> 嶺北四首領面面相覷,不知鰲拜和杭高在鬧什么玩意。 鰲拜接著說道:“所以,得從朔州正面牽制荊州軍兵力……此任務由中軍及土默特部承擔。至于打草谷,則由鄂托克、主固特、布里雅特、阿刺齊特承擔?!?/br> 嶺北四部首領聽聞可以劫掠,復又大喜,慌忙拜伏于地,口稱:“敢不盡心竭力?” 就連杭高,也喜不自勝,回道:“謹遵統領令!” 杭高親眼目睹過驃騎軍的軍容,又知道六千余鄂爾多斯部騎兵被龍武軍吃得連渣都不剩,打心眼里對荊州軍有點發憷,不由得憐憫地看了看嶺北四部首領:去吧,去吧,到時候別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 且說龍武軍、虎嘯軍團剿滅鄂爾多斯部、驅逐李過后,陜西暫時平靜下來。伴隨著十多萬移民離開陜西,關中這個最為危險的火藥桶不停地降溫,正在逐步冷卻。 按說,龍武軍此時應該北上朔州,與驃騎軍、武衛軍一道剿滅來犯之女真、蒙古聯軍。然而,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是,林純鴻令龍武軍西出關隴,兵出秦州。 貌似,林純鴻對滿蒙聯軍一點也沒放心上。 荊州,星拱樓,除了張兆和郭銘彥以外,五大閣幕使濟濟一堂,正在側耳凝聽。 “先是鄂爾多斯部,繼而是土默特部……”林純鴻將木棍從黃河以南挪到了黃河以北,指示著兩個部落聚集的位置,“這兩部離朔州不過三四百里,從朔州商路中獲利最多,卻被皇太極當做了沖鋒陷陣的急先鋒,足以說明兩個事實……” “其一,朔州這個戰略基點已經讓皇太極寢食難安,皇太極擔心鄂爾多斯部和土默特部與朔州來往緊密,從而投向荊州,不惜從兩個部落中征調壯丁征戰,借此消耗兩個部落的實力……” 五個閣幕使不停地點頭,臉上的興奮之色難以言表。 朔州,是荊州經略草原基點,也是戰馬戰略的基點,朔州的一點一滴的進步,皆關系到荊州的整體戰略是否成功。 林純鴻接著說道:“其二,皇太極能輕易地調動鄂爾多斯部和土默特部,則告訴我們一個殘酷的事實:在草原上,女真人的實力依然比我們強!” 周望撇著嘴,不屑地說道:“只要將龍武軍調往朔州,力量對比就完全變了!” 陸世明也點了點頭,顯然對林純鴻將龍武軍調往秦州有所不滿。 張道涵遲疑片刻,問道:“同時開拓兩個方向,以我們的兵力,是不是有點吃力?” 林純鴻笑道:“至少,從朔州傳回的消息來看,黃渤和盛坤山游刃有余?!?/br> 一句游刃有余,倒讓眾人沉默下來。孫傳庭的配合,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盛坤山在朔州征調牧民作戰,讓整個戰場形勢發生了急劇變化。 “斬首一級,才五個大圓,黃渤和盛坤山忒小氣!”周望一句話,讓所有人哈哈大笑起來,會場上的氣氛陡然輕松起來。 待眾人笑畢,林純鴻說道:“本督看來,驃騎軍擴軍時機已經成熟。至于擴充至什么程度,就讓黃渤來定吧。至少,糧草應該由朔州來解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