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節
正當瞿式耜、張溥長吁短嘆之時,揚州時報上忽然刊載了黃宗羲的一篇文章,黃宗羲對設立大明銀行大加贊賞,認為此構想可以理順大明混亂的貨幣體系,為凝聚事實上四分五裂的大明提供了一個契機。但是,黃宗羲大力抨擊了管委會成員的構成,他認為,若管委會由十一人構成,那么,主席可由朝廷任命,再按照錢莊發展的程度,可由湖廣指定四人,南直隸、浙江、江西、山西、福建、廣東各指定一人。 黃宗羲的建議,既考慮了經濟的發展程度,又照顧了荊州在貨幣方面一家獨大的局面,顯然經過了深思熟慮,具有一定的可cao作性。 同時,正如林純鴻看到這條建議后所說的:“大明的地方勢力,正在蓬勃興起?!?/br> 一石激起千層浪,瞿式耜、張溥等人砰然心動,所有的人無不意識到,若真要新設大明銀行,大明銀行管委會如何設置,將是斗爭的焦點。 一時間,關于管委會如何構成的設想如同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有的建議各省分別指派一人,有的力主:甭管人員來自何省,但其本身必須精通貨幣和經濟學,要經過一系列嚴格的篩選和認證…… 總之,由于摻雜了各種政治企圖,各種建議五花八門,奇特無比。 各大報紙,熱鬧萬分,士子們、豪商們,無不熱衷于議論大明銀行,開創了華夏史上民間議政的先河。 慢慢地,輿論逐漸達成了共識:大明銀行必須設立,管委會的權力必須由各地分潤。 輿論界幾乎一邊倒地反對荊州提出的管委會設置方案,瞿式耜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正當他怡然自得,覺得出了一口惡氣之時,忽然接到了張溥和王大俊的拜帖。 張溥的拜帖,或者說王大俊的拜帖,一點都不奇怪,奇怪的是王大俊和張溥一同遞交了拜帖。 兩人在合謀什么事情?瞿式耜狐疑不定地將兩人迎入西廂廳。 第五百九十五章 串聯 新設大明銀行的奏議傳至安平,鄭芝龍也坐不住了。 崇禎十年、十一年,對鄭芝龍可謂喜事連連。先是占據棉蘭老島,順利占據西北角的大型金礦、銅礦;緊接著,以優勢兵力合圍宿霧島的西班牙殘余艦隊,將西班牙勢力徹底從南洋驅逐;然后,他夢寐以求的三層甲板戰艦下水,迅速形成戰斗力。 有了兩艘三層甲板戰艦,鄭芝龍底氣甚足,將矛頭指向了近在咫尺的荷蘭人。果然,一番爭斗后,鄭芝龍徹底將荷蘭人驅逐出南洋,掌握了一半的香料來源。 經歷兩年的奮戰,鄭芝龍的經濟實力和艦隊實力皆上了一個檔次。 然而,鄭芝龍相當清醒,他知道,之所以能將鄭氏集團推向一個新的高峰,無非就是把握住了林純鴻將焦點集中于大陸,對海洋實施收縮戰略的時機。 一旦林純鴻重新將目光聚焦于海洋,他仍然沒有實力與林純鴻相抗。 從經濟上而言,除了日本外,幾乎所有的貨源及市場都控制在林純鴻手中,就連與西洋人貿易的通道,也被林純鴻卡得死死的,一旦林純鴻對他不滿,隨時都可以斬斷他的商貿通道。 從技術上而言,更是如此。 海軍艦隊是吞金獸,更是各種前沿技術的試金石。就拿鑄炮來說,經過長期的努力,鄭芝龍的工匠們掌握了重炮鑄造法,能夠鑄造從十斤到六十斤的各型重炮。不過,鑄造重炮的前提條件是從林純鴻的廣州煉鋼工坊中獲取足夠的精鋼。 這種精鋼,除了林純鴻和西洋人外,無人能提供。 于是,鄭芝龍非常郁悶地發現,棉蘭老島辛辛苦苦地挖出的黃金,全部用來買精鋼還不夠。 不過,為了夢寐以求的三層甲板戰艦,鄭芝龍忍了,從廣州購買了大量的精鋼,鑄造各型重炮,建造三層甲板戰艦及對既有戰艦進行改造。 也就是說,鄭芝龍的強大,是建立在林純鴻默許的基礎上。 所以,他的眼睛始終盯著荊州,惟恐荊州戰略突然轉向,打他個措手不及。 與此同時,鄭芝龍一直苦思破局之策,以求有朝一日擺脫林純鴻對他的羈絆。 當山東之戰結束后,江南與林純鴻之間重新燃起戰火時,鄭芝龍一度看到了希望。于是,他立即派遣鄭鴻逵至江南,與瞿式耜、堵胤錫、史可法串聯,以圖在貨源及市場上打開一個缺口,改變受制于林純鴻的局面。 崇禎七年之前,由于大明對海貿或多或少的排斥,江南的貨物進出直接出海面臨著極大的風險,一般都通過江西轉運至福建沿海。這樣做成本極高,但對于鄭芝龍而言,顯然極其有利,他可以一家獨攬海外貿易。 然而,自從林純鴻在廣東強勢崛起,在江南遍設直通海外的貨棧后,海貿找到了一條便捷的通道,成本大幅度下降。順帶著,鄭芝龍在海貿上的地位一落千丈,成了邊緣化勢力,必須仰仗林純鴻的施舍吃點殘羹冷炙。 按照鄭芝龍的想法,必須從江南搶占部分貨物來源渠道或者市場,方有與林純鴻一抗的可能。他想出的辦法就是依托江南本地豪強,建立不受林純鴻控制的貨棧和海港。 他的想法,得到了瞿式耜、史可法的支持,并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幫助他。 經過了詳細的籌劃后,鄭芝龍在寧波的第一家貨棧正準備開業之時,他忽然接到消息,林純鴻的東洋艦隊悍然開赴長崎,炮轟長崎繁華之地,致使日本人死傷無數。另外,西洋艦隊八艘三層甲板戰艦云集臺灣海峽,有切斷福建與臺灣島、棉蘭老島聯系之勢。 鄭芝龍一下子認慫了,馬上單方面斷絕了與瞿式耜、史可法的合作,讓寧波貨棧胎死腹中。 瞿式耜、史可法氣得破口大罵,卻又無可奈何。 鄭芝龍的一小步嘗試,遭到了徹底失敗,他終于認識到,任何試圖在大陸上拓展生存空間的企圖,都會遭到林純鴻無情的打擊,于是,他不得不把全部精力投入至經營南洋上。 更讓他憤懣欲吐血的是,林純鴻宣布,將在上海和廣州一口氣建造六艘三層甲板戰艦! 鄭芝龍有點灰心喪氣,正當他一籌莫展時,他看到了大明銀行這個新鮮玩意,而且還注意到,黃宗羲建議福建也占一個名額。 雖然鄭芝龍對貨幣這玩意了解不多,但他還是知道,林純鴻通過金票、票據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從他這里,從江南,乃至從大明全國收刮了無數的真金實銀! 鄭芝龍甚至認為,正是有了金票、票據這些玩意,林純鴻方有實力一枝獨秀,以一己之力獨抗朝廷、江南等諸多勢力,而且還將朝廷、江南及他壓得喘不過氣來。 若黃宗羲的設想能變成現實,那么,林純鴻對大明貨幣的控制權將削弱。任何能削弱林純鴻實力的事情,他都會擁護。 更何況,通過福建的一個名額,他將得到在陸地上夢寐以求的話語權! 鄭芝龍一下子活泛起來,想來想去,他令鄭鴻逵至江南去拜訪堵胤錫,探探史可法、瞿式耜的口風,若時機成熟,可表明支持黃宗羲建議的態度。 鄭鴻逵順利見到了堵胤錫。 堵胤錫知道鄭鴻逵的來意后,不由得感慨萬千:若論對政治變局的敏感性,史可法、瞿式耜、張溥不及鄭芝龍遠矣! 擺明了對江南極其有利之事,史可法、張溥和瞿式耜居然按兵不動,只管站在一邊看熱鬧,沒有一點中流擊水的豪情和主動性。 堵胤錫認為,江南如鄭芝龍的勢力一般,也應該以設立大明銀行為契機,削弱林純鴻對貨幣的控制權,獲得江南在朝政中的話語權! 當堵胤錫向史可法點明了設立大明銀行中蘊含的機會后,史可法大感興趣,令堵胤錫與鄭鴻逵一道至常熟探聽瞿式耜的口風。 堵胤錫和鄭鴻逵遞上拜帖后,迅速獲知,張溥和王大俊行動比他們快樂一步,抵達常熟已經一天了。 于是,瞿式耜的西廂廳內又多了兩個人。 五個人,身份背景皆不一樣。瞿式耜代表著東林黨的在野勢力,這股勢力不被朱由檢所待見,被周延儒、溫體仁等人趕下臺。 堵胤錫代表著史可法,也就是代表著東林黨的掌權勢力。東林黨在經歷了天啟年間的慘烈屠殺、崇禎年間溫體仁的打壓后,業已式微。不過,這種式微僅僅相比較極盛時而言,東林黨在地方高官中,依然擁有非同一般的影響,史可法就是其中之一。 鄭鴻逵不用多說,代表著鄭芝龍的勢力。 王大俊代表著江南地區豪商,張溥則代表著江南地區積極應考的士子。 仔細尋思,五人又有共通之處:均強烈要求江南、福建等地方擁有足夠的話語權。 從一開始,五人便即達成共識,這是增強江南、福建地方勢力的絕佳機會。但是,在討論至是否由荊州主導大明銀行時,發行了嚴重分歧。 王大俊想來想去,沉吟道:“若不讓荊州主導大明銀行,所謂的大明銀行只能是水中花鏡中月。若真如此,我等五人也不必再議?!?/br> 王大俊的想法,得到了鄭鴻逵的贊同。鄭鴻逵道:“林純鴻費心費力地折騰出這一出,肯定想著撈到足夠的好處。目前看來,除了能得到本該屬于朝廷的權力外,還能讓朝廷的銀票胎死腹中,得不到這兩點好處,我覺得他不會輕易設立大明銀行?!?/br> 王大俊和鄭鴻逵的態度激怒了瞿式耜。 這些人當中,就屬瞿式耜最為厭恨林純鴻。兩人最初見面時,林純鴻不過山野一村夫,而瞿式耜雖然失去了朝廷的官位,但在士林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時至今日,兩人調了個,林純鴻成為大明最有權勢的人之一,而他瞿式耜幾乎成了落水狗。 不談當初溫體仁和林純鴻合謀,讓錢謙益和瞿式耜師徒差點掉了腦袋,也不必說兩人勾心斗角斗了這么多年,僅從兩人地位的變遷,瞿式耜就咽不下這口氣。 瞿式耜頗為生硬地說道:“難道我們要為林純鴻做嫁衣?林純鴻對我們的欺負還不多嗎?大明銀行設立,則意味著林純鴻可以拋開朝廷,按照他的想法設立統領全國的機構!如果瞿某所料不差,大明銀行若真讓林純鴻主導,緊接著,就應該是大明都督府、大明中書府、大明監察府!” 瞿式耜雖然說得是氣話,卻讓張溥和堵胤錫悚然一驚,心里皆冒出一個想法:難道林純鴻真的在步步為營,準備做大明的曹cao? 若真為此,誠為可懼也! 王大俊和鄭鴻逵的政治敏感性顯然不如張溥和堵胤錫,還沒有明白瞿式耜的憂慮之處。 王大俊苦口婆心地勸道:“起田公,錢鈔這玩意,現實的情況就是被林純鴻獨掌,無論我們是否愿意看到這點。當前,無論是江南,還是福建,在錢鈔上皆被林純鴻所左右,無一絲決策之權。朝廷現在弄出了銀票,就沖銀票不到五百萬的發行量,遲早也會被林純鴻搞死。與其如此,還不如讓我們擁有一份決策權,好歹可以牽制林純鴻,讓他不敢肆意妄為!” 堵胤錫將瞿式耜和王大俊的回味了好幾遍,發現他們陷入了兩難之境:到底是應該融入其中,分享一部分權力;還是應該光榮孤立,不要那份權力,也不讓林純鴻統領全國? 堵胤錫眉頭鎖得緊緊的,不知如何選擇。 第五百九十六章 妥協與堅持 林純鴻口中的六大勢力中,李自成與江南地方勢力,實質上并不完整,或者說缺了一條腿。 相比較江南地方勢力而言,李自成內部鐵板一塊,只是自身供血的能力奇差,只能靠搶掠維持生計。一旦有自身供血的強大勢力壓制,也翻不起什么風浪。 李自成現在被林純鴻壓得舉步維艱,便是明證。 按說,江南經濟實力比起荊州來,有有過之而無不及,只可惜江南地方勢力一直從屬于朝廷,內部無嚴密的組織機構,也未形成統一的聲音,甚至連作為一大勢力的自覺都沒有。 因此,江南地區理所當然地被荊州、鄭芝龍和朝廷視為了肥rou,誰都想把江南控制在手中,把自己養得膘肥體壯。 這點,瞿式耜看到了,堵胤錫也看到了。 可是,無論是瞿式耜還是堵胤錫,都無法痛痛快快地喊出一句:江南人要擁有更多的權力。 若江南人喊出了這句話,就像林純鴻喊出“荊州人要更多的權力”一般,意味著謀反,意味著推倒朝廷再來。 至今,林純鴻沒有喊出這句話,江南人自然不敢喊出。 不過,雙方的對策倒是出奇地一致:拐彎抹角地增強自己的權力。 大明銀行,就是其中的對策之一。 也就是說,在設立大明銀行上,江南人和林純鴻都有相同的內在訴求。 林純鴻正是看準了這點,方才神定氣閑地等待江南人沖鋒陷陣。 果然,堵胤錫一直在思考作何選擇時,鄭鴻逵的一句話,讓大家從苦思中繞了出來。 鄭鴻逵道:“即使大明銀行不成立,我們不要那勞什子的席位,林純鴻就不獨掌貨幣了?現在,邦泰錢莊就相當于大明銀行!好不容易等到林純鴻犯渾,有讓出一部分席位的打算,真不知道大家在猶豫什么!” 堵胤錫得到鄭鴻逵的提醒,突然想到,貨幣如此,軍隊何嘗不是如此?放眼全國,即便是號稱滿清不過萬,過萬不可敵的韃子,都不是荊州軍的對手,荊州軍想要統領全國,還不是輕松至極? 非不愿為,實乃時機不成熟! 只要再過個十年八年的,荊州方面進一步強大,恐怕就是要求林純鴻分享權力,也是不可能的事。 分享權力,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 堵胤錫做出了選擇,開始苦勸瞿式耜和張溥。 最終,瞿式耜和張溥也意識到,從朝廷那里分享權力暫時無望,還不如趁著荊州侵奪朝廷的權力,助一把力,趁機拿到一份江南人自己的權力! 對嘛,一味地搞對抗有什么出路?妥協,才是政治的精髓所在嘛! 瞿式耜和張溥開始密謀,如何讓朝廷同意就管委會的席位分配進行談判。 涉及到政爭,王大俊、鄭鴻逵和堵胤錫都插不上手,各自返回揚州、廈門和安慶。 在荊州,對新設大明銀行的看法并非鐵桶一塊。 最初,林純鴻授意財政司擬定大明銀行方案時,幾乎無人支持。大多數人認為,邦泰錢莊已經掌管了整個大明的貨幣體系,何必設立大明銀行,讓朝廷分潤其中的權力呢?如果擔心朝廷發行銀票動搖貨幣體系,最多花點精力搞死銀票就是。 不過,當閣幕使們及財政司的大佬們看到管委會的權力分配格局后,都覺得這是兵不血刃收編銀票的良策,還可以借楊嗣昌對推廣銀票的決心,將荊州的貨幣體系推廣至大明各地。 朝廷拒絕大明銀行方案后,荊州高層并未放在心里,大多以為,既然朝廷拒絕在先,那么就別怪荊州下手無情,徹底讓銀票曇花一現,掃入歷史的垃圾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