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節
這事不禁讓林純鴻浮想聯翩,小兔崽子,剛出生就幫了爹的大忙,難道邦泰上下已經有了自立的心思? 閑話休提,且說林純鴻抵達荊州后,立即前往酒樓拜見盧象升,并將盧象升迎進了星拱樓。 盧象升除了比前幾年顯得滄桑點外,沒什么特別的,兩人寒暄已畢,盧象升也不跟林純鴻客氣,當即冷聲道:“你倒是出息了!朝廷將遮護海疆的重任賦予你,你卻不聲不響地返回荊州,卻是何故?” 林純鴻不接盧象升的問題,反問道:“屬下一直有個問題想不通,還望總督大人幫屬下解惑。自崇禎二年陜西大亂至今,朝廷耗費糧餉無數,死傷將士無數,為何賊寇卻越剿越多?照這樣下去,到底還能不能剿滅賊寇?” 林純鴻一開始就力圖掌握談話的主動權,讓盧象升隨自己的思路打轉。 果然,盧象升不由自主地開始思索林純鴻的問題,輕易陷入林純鴻的彀中。 林純鴻乘勝追擊,緊接著拋出一個問題:“賊寇滅了又起,起了又滅,如此循環往復,賊勢反而越來越大,難道朝廷就沒有覺察到方略出了問題?或者說,朝廷到底有沒有一整套方略來配合剿匪?” 盧象升嘆了口氣,道:“你說得對,朝廷在剿撫之間搖擺不定,并無一套確定之方略,也談不上對和錯!” 林純鴻絕不給盧象升任何主動權,緊接著說道:“剿和撫都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在于朝廷有沒有安民的方略!” “安民?無非錢糧也!朝廷入不敷出,哪有錢糧安民!” “沒有錢糧就想辦法籌集錢糧??!朝廷諸公,除了一而再、再而三地加稅,就想不到別的招?今年初,圣上強力推動鑄幣,現在月獲利不是上十萬兩銀子?后來,屬下又提出制作魚干,不僅可以獲利,還能飽腹,不知為何,至今朝廷沒有一點動靜!” 盧象升哪能不知魚干背后的君臣之爭?但此話又如何對林純鴻說得出口?只得裝糊涂道:“朝廷決策牽扯甚大,非一時半會所能決定……” 這句話說得虛弱無力,到最后,盧象升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聲音越來越低。 林純鴻冷笑道:“朝廷諸公唯務黨爭,置朝廷于不顧,置億萬生民于不顧!朝廷諸公既然不能為億萬生民謀福祉,說不得,屬下只好越俎代庖,親自cao刀上馬了!” 林純鴻這話說得含含糊糊,盧象升悚然一驚,思道,這林純鴻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指他在廣東制作魚干,還是暗示他覬覦中央之權? 盧象升忠義為先,豈能讓林純鴻產生哪怕一絲謀逆之思?盧象升馬上正色道:“你上馬擊賊,下馬治民,雖有逾越之嫌,但圣上乃有道明君,皆能容忍。一旦你稍有非分之想,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恐非你所能承受!并且,天下忠義之士,數以億萬計,絕不容你肆意妄為!” 盧象升越說越激動,一掌拍在茶幾上,茶幾上的茶杯叮當作響。盧象升厲聲道:“汝若不能為圣上效力,吾誓擊殺之!” 盧象升須發皆張,儒雅之氣不可尋覓,唯剩下果決與固執。 林純鴻毫不在意盧象升激烈的反應,微微一笑,道:“總督大人說笑了!屬下此次返回荊州,就是為了擊賊!” 盧象升一雙眸子緊盯著林純鴻,似乎想看出林純鴻說此話的真與假。 林純鴻繼續說道:“實際上,總督大人倒是多慮了。荊州又無賊寇,何必費事親自來荊州一探究竟?” 盧象升冷笑道:“據江漢為本,圖四川為基,是誰放的狂言?” “年少輕狂,豈可當真?總督大人年少時,難道就沒有匡扶宇內之志?”林純鴻渾不當回事,也不愿意與盧象升繼續糾纏此事,岔開話題說道:“西北賊寇,騎兵眾多,行動迅速。歷來對抗騎兵,唯有以騎對騎。屬下麾下良馬稀缺,勝,則不能盡滅,敗,則萬劫不復。思來死去,屬下想用火槍對抗騎兵,也不知是否可行,還請總督大人幫屬下參詳一二……” 說完,林純鴻令下屬取來一根火槍,遞與盧象升。盧象升接過火槍一看,發現火槍長達四尺,槍筒口徑約半寸,槍筒上有照門和準星,槍筒尖上,還固定著一把寒光閃閃的刺刀。 “燧發的,不需要火繩,即使下雨,也能繼續作戰……” 林純鴻一邊說著,一邊從盧象升手中接過火槍,拿起一個紙筒,紙筒上覆蓋著動物油脂,用牙齒咬開紙筒屁股,將火藥倒入藥池,隨即將紙筒塞入槍管,用捅條壓入底,然后將火槍緊靠肩膀,模擬瞄準一番,將火槍又交給盧象升。 “歷來,火槍發射速度慢,射程不遠,與弓弩對陣時,處于下風。工匠們將彈丸和火藥裝在一起,又用油脂密絲合縫槍管,發射的速度和射程提高不少,正適合用來對抗騎兵!” 盧象升左摸摸右摸摸,好奇不已。他本能地覺得,這把火槍比他軍中的火槍強得不是一星半點。 “對抗騎兵,恐怕還不行吧?臨陣最多一槍,騎兵就沖到陣前,只能被動挨打!” “不,臨陣是三槍?!闭f完,林純鴻拿出筆墨紙硯,在紙上畫了三排小點,“一排排輪番上,第一排射擊之后,退到后面裝彈丸……” 盧象升搖了搖頭,道:“當年黔國公也用過此招,三排輪射,對騎兵的傷害是提高了,但并無把握對抗騎兵?!?/br> 林純鴻道:“總督大人請明鑒,是培養一個騎兵容易,還是培養一個火槍兵容易?” 盧象升大悟,原來林純鴻打著拼消耗的主意! 林純鴻繼續說道:“一個火槍兵,最多訓練三月,便可以上戰場,戰場上,只要能擊殺一名騎兵,就賺翻了!” 盧象升突然意識到,林純鴻的目標根本就不在于賊寇,而是女真人或者蒙古人!之所以拿火槍對陣賊寇,無非就是想摸索經驗罷了! 盧象升道:“好算計,想那女真人最多兩百多萬人口,而我大明億萬人,就是耗也耗死了!” 林純鴻嘆了口氣,道:“是這個理,但怕就怕在虜寇配合,朝廷就為難了!” “你說的是賊寇和女真人勾結?這恐怕是杞人憂天,賊寇在大明腹心之地,女真人偏居遼東,何來勾結之說?” “賊寇鼠目寸光,不談也罷。女真酋首皇太極可是個厲害角色,雖偏居遼東,卻對大明局勢了如指掌??偠酱笕嗣麒b,崇禎六年底,賊寇被合圍在黃河北岸,眼見就要被剿滅,女真人卻宣布攻打大同,圣上不得已,調曹總兵赴大同鎮守,致使賊寇突破黃河,愈發不可收拾。要說皇太極不是故意為之,說什么屬下也不會相信。屬下敢打包票,一旦賊寇即將被滅,皇太極定然揮兵南下!” 盧象升忽然覺得心悸不已,對手眼光如此長遠,而朝堂卻懵然不知。要不是林純鴻一番分析,自己也蒙在鼓里!大明的戰略態勢實在太險惡了,如之奈何? 林純鴻突然起身,向盧象升拜道:“總督大人乃國之柱石,還請大人為國而惜身,萬不可意氣用事,置身家性命于不顧!” 盧象升莫名其妙,不知林純鴻為何突出此言,隨口答道:“國之柱石?誠為可笑也。本督不過為朝廷、為圣上盡一份心而已?!?/br> 林純鴻又拜道:“以后,荊州軍剿滅賊寇之時,還望總督大人上下協調,在徹底剿滅賊寇之前,萬不可使荊州軍舍棄賊寇,北上對陣女真人!” 頓了頓,林純鴻冷笑道:“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待解決賊寇后,荊州軍數萬將士將與女真人不死不休!” 盧象升徹底愣住了,這幾日走馬觀花,他深深地體會到林純鴻的愛民之心、憂國之懷。這樣的人會為了一己之利,置這塊土地和文明于萬劫不復? 盧象升覺得自己很有必要重新認識眼前的這個年輕人…… 第二百四十九章 未雨綢繆 盧象升又在荊州呆了一日,直到與林純鴻敲定了荊州軍出兵規模、方向及大致時間后,方才心滿意足地離開了荊州,往武昌而去。 林純鴻送走盧象升后,終于松了口氣,立即前往枝江。 返回枝江的途中,林純鴻立于船頭,望著兩岸旖旎的風光,不停地深思著…… 順利穩住了盧象升,這對邦泰來說,可謂意義重大。 除盧象升外,大明的牛人很多,林純鴻皆不在意。但秦良玉和盧象升手握重兵,盤踞在邦泰東西,容不得林純鴻有半點馬虎大意?,F在,盧象升明確表態,只要林純鴻不走極端,他們不會以邦泰為敵,這對林純鴻來說,當然求之不得。 林純鴻自然不會走極端,當年曹cao三分天下有其二,挾天子以令諸侯,朝中幾乎全是他的人,尚且不敢跨出最后一步,林純鴻還沒有蠢到那一地步。 最為現實的選擇就是,背靠著大明這棵大樹乘涼,悶聲發大財。 然而,高調返回荊州,與悶聲發大財的戰略并不相符,但林純鴻又不得不如此,畢竟,左良玉覆滅乃是第一步,東林黨人的后續招數更為yin毒。林純鴻偏居廣東,怎么看都有點群龍無首的味道。 林純鴻信心滿滿,準備同時打好兩場戰爭:對東林黨人、對賊寇。 論政治,東林黨人經營多年,與復社立場相近,掌握著士林輿論,黨人遍布大明各地,更是掌握了為數眾多的地方政權,而荊州集團時日尚短,也從未將精力放在這方面,可謂完??;論經濟,東林黨人背后站著徽商、江南豪紳,甚至連鄭芝龍也有可能卷入其中,荊州集團在這點上優勢并不明顯;論軍事,東林黨人并未直接掌兵,而荊州集團手握重兵,如臂使手,可謂完勝。 不管怎么看,東林黨人乃勁敵,絕不能疏忽大意。 對賊寇反而簡單。這些年來,賊寇勢力越來越龐大,戰斗力越來越強,甚至有主動進攻官軍的跡象,曹文詔殞命,可謂明證之一。林純鴻越來越無法容忍賊寇橫行,邦泰集團也急于將勢力范圍拓展至北方,廣東急缺大量廉價的勞動力,多方面因素,促使林純鴻決定對賊寇下狠手。 …… 枝江離荊州并不遠,半天時間,就到了枝江,林純鴻見過兒子,又拜見了長輩,與周鳳溫存一日,在郭銘彥的陪同下,帶著五個工匠來到了百里洲。 這五名工匠均是廣東佛山人,其鐵器制作技藝之精湛,可謂獨步大明。當初,林純鴻至佛山考察時,被佛山鐵業的盛況驚得目瞪口呆。這里的鐵作所星羅棋布,幾乎全為私營,從業人員超過五萬,乃大明當之無愧的鐵作中心,代表著大明鋼鐵業的最高水平。 林純鴻費盡心機,方才將五名最為優秀的工匠納入麾下,并令五人仿制火槍。當日,林純鴻在盧象升面前展示的火槍,便是五人手工打造。 百里洲演武場內,秦武超自從見到火槍后,眼珠子就從未離開過火槍,恨不得從林純鴻手中搶過火槍,一看究竟。 林純鴻將火槍裝上彈藥,稍稍瞄準后,便扣動了扳機,只聽見一聲槍響后,林純鴻立即被籠罩在煙幕中。一侍衛跑到靶標前,找尋良久,方才大喊道:“脫靶!” 林純鴻笑了笑,毫不介意,將火槍遞與秦武超,說道:“有效射程一百二十步,熟練的火槍手,一分鐘可射出四發。至于精準度,嘿……不談也罷?!?/br> 秦武超接過火槍,稍稍觀看一番,便將刺刀從槍口卸下,隨后,手腳不停,瞬間將火槍拆成了一堆零件,拿起每個零件端詳,口里念念有詞,只不過誰也聽不見他在說什么。 好不容易待秦武超走出癡迷狀態,林純鴻手指五名工匠介紹道:“火槍乃他們手工打造,他們手藝精湛,熟悉各種鐵制器械打造,你們以后好好親熱親熱?!?/br> 秦武超與五名工匠互相通了姓名,寒暄已畢,且聽林純鴻吩咐道:“現在第一步就是琢磨如何用機床加工零件,大規模生產與手工生產不同,一些零件需要重新設計。制出樣品后,我會派出精銳兵丁來測試,往哪個方向改,你們要充分考慮他們的意見!” 郭銘彥和秦武超不停地點頭,林純鴻問道:“三個月時間能不能定型?” 秦武超猶豫道:“這得看兵丁提出什么要求……” 林純鴻哈哈大笑:“他們的要求當然是一槍打過去,千軍萬馬無不撲倒在地……你放心吧,只要戰術指標不比這桿槍低,就可以了。不過……” 林純鴻頓了頓,斷然道:“一旦定型,月產量必須達到一千桿!” 郭銘彥大吃一驚,道:“軍門,鋼弩制作比火槍容易得多,月產量最高也只有一千二百具?;饦屢庐a一千桿,鋼鐵來源、錢糧都不是問題,關鍵是需要大規模招募工匠,現在工匠各處緊缺,短時間內如何能滿足要求?” 秦武超也說道:“這個任務我不敢接……” 林純鴻從零件中拿出槍筒,道:“最難者,莫過于槍筒,若在百里洲僅僅制作槍筒,產量達到一千,問題大不大?至于其他零件,不如到佛山訂貨,運到百里洲組裝?!?/br> 秦武超道:“荊州的鐵作所多如牛毛,也不需要到佛山訂貨。要月產千桿槍筒,除非停了鋼弩制作!” “停一半,如何?” 秦武超咬了咬牙,道:“行。這槍筒長達三尺,目前我們還沒有適合的鉆孔機床,我們還要花時間生產鉆孔機床?!?/br> “嗯,這是個問題。不過,無論如何,定型三個月,月產量必須達到一千桿!” 交待火槍制作任務后,林純鴻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宜都武備學堂,除了林純義留守襄陽外,都督府、一眾將領均奉命在那里等他。 眾人大多一年時間未見林純鴻,再加上早已知曉今日主要商討擴軍備戰一事,眾人無不激動。一番寒暄后,林純鴻放言道:“剿滅左賊,辛苦諸位了,無論是弓兵,還是荊州軍,表現可圈可點,不錯?!?/br> “周都督回師及時,應對果決,張副督坐鎮襄陽,弓兵組織得法,戰略選擇適當,林將軍臨陣決機,大敗左賊,竇石溫、徐允果斷撤兵,拖延敵軍,都不錯,邦泰有了諸位,可謂安如泰山!” 竇石溫和徐允聽聞之后,臉色通紅,頭低得比胸還低。 林純鴻看在眼里,笑了笑,接著說道: “現在僅虎嘯、天武二軍完成了擴軍,其余天策、神衛、雄威、龍衛、驍衛五營均需要在三個月內擴充為軍編制,驃騎營受限于馬匹,暫時先別動?!?/br> 周望心里狂喜,七個軍,兵力總數達到五萬,加上龍虎軍六千多,海上兩大艦隊五萬多,長江水師一萬多,總兵力已經超過十二萬!十二萬裝備精良的百戰之師,天下之大,幾乎無人能敵! 眾將與周望的反應差不多,都為荊州軍的一步步擴大而興奮異常。 哪想到,林純鴻接著說道:“近期,霹靂營也要擴充為軍,另外新組建神機軍!不過,不再裝備長槍和鋼弩,刀盾手也不用配備,全部裝備火槍和弗朗機火炮!” 凌肅興奮不已,旋即想到一個問題,馬上問道:“火槍都沒有,如何裝備?” 林純鴻笑道:“架子先搭起來,兵先練著,火槍恐怕一時半會還裝備不了,得等三四個月后,才能接收第一批火槍。至于神機軍……” 林純鴻手指劉夢雄,道:“劉將軍就多費點心思,把神機軍建起來!” 劉夢雄此次跟隨周望北上河南,奮勇作戰,立下了赫赫戰功。聽聞林純鴻將神機營交給他,忍不住大喜,大聲吼道:“屬下接令!” 林純鴻說道:“兩軍新創,主戰武器又與以往不同,所以,無論在編制上,還是在戰術上,都要進行摸索。不過,火器是未來戰爭的發展方向,荊州軍遲早要全部裝備火器,你們兩個責任重大,負責為荊州軍的換裝淌出一條路!明白了嗎?” 凌肅、劉夢雄大吼道:“明白了!” 田楚云滿臉失望之色,林純鴻見了,笑著對田楚云道:“田將軍莫急,后勤司總管一職,事情繁雜、責任重大,田將軍大才,定能將事情辦好。以后,全軍十多萬將士的補給,就靠田將軍了!” 田楚云興奮不已,雖不能領一師戰陣爭鋒,但被林純鴻視為心腹,也算意外之喜,當即行禮道:“軍門放心,軍中短一斗糧食,唯我是問!” 林純鴻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對眾人說道:“過完年后,我將親自率領虎嘯軍、天武軍及驃騎營前往河南,其余諸軍完成擴編后,除了神衛軍留守荊州、天策軍坐鎮襄陽外,都要陸續前往剿匪第一線,這一次,咱們誓滅北方賊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