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砰……”巨大的炮聲傳來,隨之而來的炮彈讓商船水手嚇破了膽,紛紛驚呼:“這船有炮!” 嘩啦啦的一陣響,炮彈落入了水中。商船的水手驚慌不已,恨不得也如毒蝎號一般,伸出槳來擺脫追擊。 毒蝎號速度很快,離兩只商船越來越近,“砰……”又一聲炮響傳來,這發炮彈再也沒有落到空處,直接將商船的船殼打穿,滾入了艙體。 “漏水啦……”水手發出一陣歇斯底里的咆哮。 船長大急,見毒蝎號近在眼前,吼道:“弓箭還擊,刀槍手準備!” 商船的水手除了去堵漏以外,紛紛聚集在甲板上,準備應付毒蝎號的登弦作戰。沒想到,毒蝎號根本不靠近,迅速往前劃去,直接將兩艘商船的去路給擋住。 又一聲炮響傳來,這次發出的炮彈可不是實心彈,而是散彈,一粒粒鉛珠飛來,商船上頓時一片混亂,幾個水手倒在地上發出滲人的慘呼。 毒蝎號又傳來呼聲:“立即投降,謀財不害命……” 商船的兩個船長無法,掛起了白旗。 看著商船的白旗升起,李蒙申的臉上露出微笑:“費代善不錯,懂得省火藥,嘿嘿……”與此同時,烏天海暗暗嘆了口氣:“哎,這次又沒有出手的機會了!”也難怪烏天海會嘆氣,一直沒有出手,分得的戰利品就少。 …… 夜幕下,毒蝎號掛著黑帆,緩緩的逆流而上。由于毒蝎號行動迅速,直接讓聞訊趕來的官兵撲了個空。 “娘的,又是生絲,老子都快成生絲大王了……”李蒙申看著滿船的生絲,恨聲罵道。費代善第一次獨立指揮劫掠,興奮勁還未過,說道:“生絲也值錢嘛?!崩蠲缮暝诤诟闪藥灼?,除了搶了一些銀子,最多的就是生絲。李蒙申對商家也不趕盡殺絕,只搶掠適合運走的貴重物,畢竟毒蝎號也裝不了多少貨物。 “南直隸的生絲除了出海,另外一條路就是過贛江到福建,以后我們在湖口搶到的生絲只會更多?!辟M代善的話讓李蒙申泄氣不已,他覺得最過癮的就是搶掠官船,那上面直接就是銀子,搬上船即可,哪像現在這么麻煩,還要等著商船來接應。 “嘎……嘎嘎……嘎嘎嘎……”一陣規則的野鴨叫聲傳來,李蒙申興奮的叫起來:“孔應龍這個老不死的這次來這么快……哈哈……” 費代善鉆出船艙一看,果然是孔應龍的三桅帆船過來了…… 第六十一章 三桅帆船 茫茫的夜色下,三桅帆船猶如巨大的怪物,劈波斬浪,嘩嘩前行。帆船吃水甚深,激起波瀾使毒蝎號搖晃不已。李蒙申站在甲板上,看著這艘巨舟,毫不掩飾自己對巨舟的欣賞,嘆道:“登州有此舟,哪容孔有德狗賊囂張?” 三桅帆船響起一陣刺耳的吱吱聲,千斤巨錨拋入水中,帆船在纜繩的拉扯下,終于停下來。李蒙申連忙吩咐毒蝎號靠過去,毒蝎號靈活,逆水慢慢的向巨舟靠近。終于,從巨舟上拋來幾竄繩子,被毒蝎號上的水手牢牢的拴在纜柱上,方放下繩子。李蒙申拉著繩子,一躍而上,跳入了巨舟,大呼道:“應龍老弟,帶酒了沒?” “上好的江陵張記陳釀要不要喝?”巨舟上傳來李蒙申熟悉的聲音,他大驚:“典史大人也在?” 林純鴻哈哈大笑:“準備到揚州去,順道看看兄弟們,最近生意如何?” 李蒙申定睛一看,李崇德、張道涵和顧秀林都在船上,顧不上回答林純鴻的問題,驚訝道:“這么多人都去揚州?難道去逛窯子?”說完,自覺得話語粗俗,扇了自己一巴掌,嘿嘿笑道:“呵呵,我狗嘴里吐不出象牙?!?/br> 眾人被李蒙申惹得哈哈大笑,一起相邀著往艙室中走去。 林純鴻這次帶著李崇德等人到江南,一方面準備在揚州考察建貨棧的可行性,另外,還準備到常熟去拜訪瞿式耜,增進與東林黨和復社的關系,還準備在蘇州和松江考察絲織業和棉布行業的情況,為百里洲設立紡紗和織布工坊提供借鑒。 揚州乃京杭運河與長江的交匯處,市井繁榮,商旅眾多,欲拓展江南的生意,揚州是第一站,揚州貨棧的總管已經選好,定為顧秀林。 林純鴻認為,現在百里洲的工坊主資金薄弱,根本無力去改進技術,鑒于棉布的需求量大,他決定自己也設立紡紗工坊和織布工坊,期望引導棉紡織業的發展。 剛好由于荊州知府磨堪期滿,轉任他處,張道涵不愿意離開荊州繼續當幕僚,便被林純鴻邀請一起下江南。 “淮海名都極望遙,江南隱見隔南朝。青山半映瓜洲樹,芳草斜連揚子橋。隋苑樓臺迷曉霧,吳宮花月送春潮。汴河盡是新栽柳,依舊東風恨未消?!睋P州將近,張道涵侍立船頭,遙望著揚州吟道。這詩李崇德和林純鴻從未聽過,紛紛問詩出何處。張道涵笑道:“松江陳臥子,名動江南,兩位忙于事務,不知也不為怪!” 李崇德嘆道:“江南人杰地靈,果然名不虛傳,尤以蘇松地區為甚。奈何專注詩詞,與民何用?” 張道涵笑道:“人文薈萃,文化繁盛,正是民生安定的體現,互為表里缺一不可?!?/br> 林純鴻聽了,暗自好笑,李崇德和張道涵一路上字字機鋒,互不服氣,經常為一些問題爭論不休。林純鴻明白,李崇德崇尚實學,而張道涵崇尚心學,在根本理念上不說根本對立,至少分歧甚大,因此林純鴻從不加入兩人的爭論,只是適時的轉移話題,讓兩人的關系不至于鬧得太僵。 當下,林純鴻叫道:“揚州到了,快要停船啦!” 李崇德和張道涵收住口,往江岸上瞅去,只見的江岸上綠柳成蔭,端的秀麗無雙。隨著絞盤的飛速旋轉,巨錨直貫入水,牢牢的抓住巖石,將巨舟固定在江中間。 顧秀林疑惑不已,問道:“船不靠岸了?” 船長李應龍道:“船太大,揚州沒有適合??康拇a頭,只好停在江中間了?!?/br> “貨物怎么上岸?” “只好用小船轉運嘍!” 顧秀林等人瞠目結舌,喃喃嘆道:“這樣豈不是太麻煩了……” 隨著一船一船的貨物運送至碼頭,整個揚州轟動起來,市民和過往商旅無不跑到碼頭,觀看那艘龐然大物,對巨舟指指點點。揚州百年來從未見過如此巨大的江舟,也難怪人們驚奇。 待聽聞該巨舟自荊州而來,市民們更是合不攏嘴,什么時候荊州也能造如此大的船?于是,當林純鴻等人登岸后,立即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這讓李崇德和張道涵很不習慣,只覺得如坐針氈,恨不得馬上躲起來。而林純鴻、顧秀林則興奮不已,如此的關注度,對迅速打開揚州的局面好處多多啊。最特別的要算孔應龍,這小子從江匪一下子變成了人們的焦點,內心的自豪無法言喻,高高的挺著胸膛,邁著八字步,眼高于天,恨不得告訴每個人:“看哦,我就是巨舟的船長??!”林純鴻仔細一看,發現孔應龍手腳邁成了順邊,趕緊拉扯他,提醒他注意。 巨大的影響力果然對貨物銷售有利,西蘭卡普織錦和容美綠茶一下子成了揚州的交易熱點,到處都有商人在詢問哪里可以買到來自大山里的土特產。由于對揚州市場不了解,林純鴻就帶了幾種在岳州和荊州貨棧銷售業績較好的幾種貨物,但是三桅帆船的載貨量高達三千多料,一下子幾乎將土人的特產收購一空,讓林德紹和彭新抱怨不已,哀嘆今年的業績要直線下滑。 林純鴻一點也不擔心貨源,貨物稀缺了,明年的產量自然會大幅度增加,有什么好愁的?待到產量上去了,林純鴻自然可以決定收購哪家土司的貨物,這樣不就將土司牢牢的掌控在手中?林純鴻一想到這個,就興奮不已,似乎那幫土人已經在他的指揮下繳稅納租,聽從他的命令南征北戰。 尤其讓他高興的是,西蘭卡普織錦與綠茶在揚州一下子打開了市場,然后通過揚州輻射北方和江南,其銷售量比起荊州和夷陵當然不可同日而語,這樣銀子不也是嘩嘩而來? 張道涵不通貨殖,抵達揚州后,便到處游覽,憑吊古跡,而林純鴻等人則忙的四腳朝天,整整花了半月的功夫,才將貨物處理完畢,最后一統計,讓顧秀林對揚州貨棧的未來非??春茫赫浳铽@利達到六萬三千兩銀子! 林純鴻將所有賣貨所得全留給了顧秀林,整整十萬多兩銀子,吩咐道:“不要怕虧本,揚州的繁華你也看見了,以后這是我們的重點!” 顧秀林明白現在林氏集團資金緊張,對林純鴻的豪爽感激涕零。當初荊州貨棧的投資不過三萬多兩銀子,而這次在揚州一下子留下十萬兩銀子供他揮霍,任誰也感到責任重大。 林純鴻繼續說道:“在揚州不得不與徽商搞好關系,他們是這里真正的地頭蛇,家族生意遍布整個大明,生意涉及到棉布、茶葉、鹽、典當、米……,茶葉和棉布,我們多多少少會和他們競爭,好好的瞅著點,看我們可以從哪方面入手?!?/br> 顧秀林驚訝道:“剛開始就和他們爭?這個比較難咧,據說他們都是一家一族一起做生意,資金非常雄厚啊?!?/br> “先分小利吧,以后的爭執不可避免,你要做好準備,明天我們就到徽州會館看看,來到揚州,不拜訪王大俊,如何做生意?” 第六十二章 徽州會館 “半邏鳶滿樹,新年人獨還。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灣”。茱萸灣遍地竹林,家家養鵝,鵝戲水中,極富生活氣息。誰又能想到,舉世聞名的徽州會館便位于此處。這里是大明商人的朝圣地之一,從這里發出一條指令,足以讓大明抖上一抖。 王大俊將手里的拜帖翻來覆去的看,喃喃道:“荊州林純鴻……這是什么角色?”師爺侍立一旁,忙說道:“就是半月前三桅帆船的船主林純鴻?!?/br> 師爺的話顯得多余,王大俊身家巨富,靠的便是消息靈通,精于算計,林純鴻一到揚州,就被他把底摸的一清二楚。憑借他的能力,被徽商推舉為揚州徽州會館會長,處理一些徽商之間的糾紛,團結徽商一致對外,聲望極高。 王大俊將拜帖扔在一邊,冷笑道:“天啟年間才起家,不到五年,居然什么都要插一手,不錯,不錯,今日就會會他!嘿嘿,窮鄉僻壤的臭小子,碰到了我,也算你倒霉!” 林純鴻、李崇德和顧秀林被伙計引入會館,不停地東張西望。進入正殿,發現供奉著朱子的塑像,林純鴻暗想道:“難道那朱子也通貨殖之術?”李崇德見林純鴻一直盯著朱子像,說道:“朱子是徽州人?!绷旨凐櫡讲呕腥淮笪?。正殿后面是廳房,伙計端來茶水,令三人稍等,林純鴻定睛望去,廳房南檐有斗拱和大型木雕門楣,北檐外設斗拱,內雕魚龍。廳內橫梁刻有“瑤池獻瑞圖”,上有仙人20多個,皆為高超浮雕:八仙過海,天女散花,麻姑上壽,窮形極態,造型極為生動。而人物周圍,群山奔涌,祥云獻瑞,鶴舞松風,頗為壯觀。廳堂內有幾幅楹聯,一幅對聯為:九萬程中,三千道上,藉此館粲場茵,用萃東南之美;卅六峰下,廿四橋邊,移來綬花帶草,咸依日月之光。 李崇德點頭贊賞不已,林純鴻嘆道:果然是集商儒為一身的徽商,細微處見精巧,端的巧奪天工。 等待片刻,王大俊爽朗的聲音傳來:“三人至此,未曾遠迎還請恕罪?!?/br> 林純鴻暗暗吃驚,這王大俊迎客也太快了,我們幾人在他心目中有這么重要?他抱拳道:“晚輩拜見會長,還請會長多多提攜?!?/br> “好說,好說?!蓖醮罂±蠚鈾M秋的說道。說完,熱情的邀請三位就坐。林純鴻細細的觀察王大俊,這王大俊雖說至少有六十,但精力充沛過人,渾身透露著精明與干練,讓林純鴻心里不住的喝彩。 王大俊笑道:“林老板巨舟一現,我等徽人當退避三舍!” 林純鴻連忙站起,拜道:“荊州至揚州幾千里,來一趟不容易,不得已,造此大舟?!?/br> 王大俊對林純鴻的態度相當滿意,年輕人懂得進退,甚為難得。他點頭道:“也是,泛波千里,這等大舟正適合。林老板都做些什么生意?” “也就是進山里伐點木材,在荊州和夷陵這些小地方賣點雜貨,不成氣候,讓會長見笑了!” “哈哈哈……三千多料的貨物還叫不成氣候,林老板過謙了。再說百里洲的木島聲名鵲起,長江沿岸無所不知咧!”王大俊的生意就涉足木材行業,對林純鴻囤積大量木材當然知曉。 “一點小小生意,何足掛齒?” …… 雙方不停地互相仰慕,互相試探,恭維話不斷,讓顧秀林這個實干家著實不爽,屁股在椅子上挪來挪去。約莫過了兩刻鐘,王大俊將話題引入正題:“不知林老板忙里偷閑來見我這個老頭子有何事?” 林純鴻忙從一個木箱里掏出一架木刻四輪馬車,該馬車以名貴的紫檀木雕刻而成,其刀工實屬罕見,無論是駿馬還是車夫均栩栩如生。林純鴻雙手端著馬車,說道:“初次拜會,一點小意思,還望會長不要見外?!?/br> 王大俊看著這架馬車,喜不自勝,毫不猶豫的接過來,端在手心不停欣賞,說道:“呵呵,話未說,禮就先到了,林老板可讓老頭子為難了,你說我是接還是不接?”說完,將馬車放在桌子上。 一席話讓林純鴻等人哈哈大笑,林純鴻笑道:“是這樣的,我們現在在百里洲有一些爛木頭,就尋思著賣到揚州,但木頭這東西體積大,運到揚州后,一時又不能馬上銷售出去,急需一塊地方放置。會長在揚州說一句話,揚州就要抖三抖,我等一時也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請求會長給點方便?!?/br> “呵呵,看來收這個禮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我老頭日何德何能當得起林老板如此看重?”王大俊將馬車輕輕的往林純鴻方向推了推,不無遺憾的說道。 顧秀林肚子里將王大俊罵得個狗血淋頭,娘的,要不是你們徽人掌握著木材行會,誰他娘的稀罕來拜山? 林純鴻撫摸著馬車,笑道:“我和兄弟們伐木也快五年啦,倒也積攢了點名貴木材,這馬車便是用名貴的紫檀木雕就,諸如此類的木材也不少。各種棟梁之才呢,也不少,這些生意,都需要會長的支持咧?!闭f完,又將馬車往王大俊邊推了推。 王大俊看著挪到自己這邊的馬車,微微笑道:“林老板有所不知啊,揚州萬賈云集,找塊地可不容易,況且還是木材這樣的粗貨,所占地盤更不在少數。我老頭子哪有那等本事???” “會長縱橫商場多年,實乃我們小輩的楷模,萬歷年間,更是將生意做到了紫禁城。什么生意只要交到會長手里,可謂十拿九穩。我們小輩啊,就想偷個懶,將木頭都交予會長售賣,只需要會長提供一塊小地賣點雜貨呢?” “什么雜貨?” “無非就是西蘭卡普織錦和容美綠茶等山野粗貨,以后可能還賣點鐵制品和一些粗俗工藝品,不知會長意向如何?” 李崇德和顧秀林聽到林純鴻要將木材代理權交付給王大俊,無不暗自皺眉,這讓步也太大了!要知道,整個江南和淮南經過多年的砍伐,棟梁之才奇缺,一根爛木頭就能賣出好價錢。王大俊聽了,暗自吃了一驚,這小子手筆真夠大的,不是胸有成竹就是傻瓜!他心思百轉,不停地在心里默算著收益。過了半晌,他大笑道:“林老板好氣魄,讓老頭子佩服??!長江后浪推前浪!”說完,將馬車抱入懷中,不停地撫摸。 林純鴻心中大定,臉上露出了笑容。 “林老板的木材堆積如山,我老頭子一個人可吃不下,這事還得與其他人商議商議。林老板說的鐵制品不會就是四輪馬車吧?” “正是,不過目前還不成熟,造了幾乘先看看?!?/br> “這東西在揚州前景堪憂呢,江南地區河流密布,出門均乘船,馬車可能用處不大?!?/br> “謝會長提醒,我也就是造了幾乘試試看,萬一不行,就不賣啦!” “呵呵,林老板手下能工巧匠真還不少……” 說完,王大俊將林純鴻三人帶入后廳,繼續商討細節。這時,問題才進入實質階段,雙方均扯去面紗,互不相讓,直接交鋒,絲毫沒有剛才溫文爾雅。 最終雙方協定,林純鴻將木材代理權交給揚州徽商木材行會,王大俊獨占七成,而王大俊免費提供運河邊的二十畝地供林純鴻建設貨棧,貨棧不得銷售棉布、絲綢、大米、除容美綠茶以外的茶葉、鹽等物。雙方還就建設可供三桅帆船??康拇a頭達成了意向,待時機成熟,雙方共建碼頭。 協議簽訂,雙方推杯置盞,秦淮河上逍遙快活,暫且不表。 林純鴻對終于在揚州有了立足點感到相當滿意,而李崇德和顧秀林則對交出木材代理權顧慮重重。尤其是顧秀林,rou痛不已,他說道:“哎,好好的被割了一塊rou,總是不甘心。要是我們也有徽商的基礎,就不至于如此了?!?/br> “徽商貌似強大,實質虛弱。他們的生意遍布大明,中間更是出了不少高官,但最終是無根之萍。若有風吹草動,便如那大廈傾倒,一發不可收拾。而我們就不同了,販運貨物只是末節,出產東西才是根本,更何況,我們的目的還在于控制巴東土司,那徽商哪能和我們比?” 一席話,讓顧秀林和李崇德點頭不已。李崇德和顧秀林對流通的理解又上了一層樓,在以后的生意場上,顧秀林特別注重買賣的社會效應,成了邦泰商社中屈指可數的有政治頭腦的生意人。這是后話。 實際上,王大俊特別屬意林純鴻的三桅巨舟,徽商貨物流通頻繁,如果擁有這樣的巨舟,成本將會降下不少。但是王大俊也算沉得住氣,談判時始終未提到巨舟。他想再看看官府對巨舟的態度。 果不其然,揚州知府關于三桅巨舟的啟文馬上就送到了南直隸承宣布政使司,讓布政使頭痛不已,不知如何處置三桅巨舟。猶豫再三,最終,只好直達天聽,讓內閣去為難。 實際上,自從隆慶開海以來,造的海舟越來越大,五桅的巨舟也比比皆是,只是長江上都是小船,從未見過大船,也不知道朝廷會做什么決斷。況且,對長江上的水文資料極度缺乏,誰也不知道三桅帆船能走哪條航道。 李蒙申前期的水文調查,意義非凡,正在于此!尤其是那荊江,九曲回腸,沒有可靠的水文數據,三桅帆船如何行走? 對于朝廷反對三桅帆船的可能,林純鴻自認為做了有效的防范,并不放在心中。 第六十三章 暴雨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