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頁
而第一排的最中央,是一個坐在輪椅上的老年人。對方明顯已經上了年紀,皮膚皺褶,卻精神矍鑠,照片當中的自己一只手扶著輪椅,看上去和對方關系也很親近。 照片的最頂端標記著文字,“20xx級畢業紀念,澤維爾天才少年學?!?。 這應該是一所專門針對于變種人所設立的學校。 特洛伊無法揣摩未來的自己身上到底發生了什么,但從現存的信息上來看,他的生活一定發生過什么劇烈的改變。這本書很厚,里面夾雜著好幾封信件,字跡各有不同,都是學生寫的,在開篇里會稱呼他為“特洛伊老師”。 有的人感謝他的指導,有的人會敘述自己畢業之后的生活,說“雖然想要聯系就只是發一封電子郵件的事,但總覺得寫信顯得更正式一些”,以及“和電子郵件相比,還是覺得老師您和信件更相配”。特洛伊將這些信一一看了過去,其中一名學生據說在畢業之后去了哥譚,成功入職韋恩集團,成為了一名新的文職人員,據說在負責什么策劃工作。 “這里的生活確實有些緊張刺激,但對變種人的歧視也更小一些——畢竟,和老老實實上班的變種人相比,市民們都平等地面臨著其它的風險?!?/br> 對方寫道:“我不知道這么說合適不合適,畢竟每一個人都向往著安全的生活,但我還是得說,我已經逐漸找到自己的節奏了——我認為這座城市更適合我,并且決心一直在這里生活下去?!?/br> “我已經做出了屬于自己的選擇,接下來就只剩下朝著新生活邁步了。我想您一定會和過去一樣,祝我一路順風?!?/br> 特洛伊把信紙重新塞回信封里,覺得心情有些復雜。 毫無疑問,這些信是寫給未來的那個他自己的,但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將來會成為一名教師。在時鐘塔當中,他一次也沒得到過創造科巴魯葉雷塔的正眼,作為魔術師的成績也處于中庸水準,不至于說像是那些毫無根據的魔術師一樣倉促狼狽,但也沒有基爾什塔利亞之流那么從容。 而現在,他被一些學生真心實意的感謝著,他們說自己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帶著大家度過了一段難能可貴的高中時光,說他們如今已經有了新的目標,向著全新的道路邁進,而在這條不可預知的、走向未來的道路上,有著他作為一名教師所賦予的祝福。 作為弗雷因的煉金術師,他對情感的了解比起大多數普通人都要遲鈍得多,但這不代表他的理解能力存在問題。這些情緒真摯而強烈,單單只是看著這些信件,就能夠體驗到被情緒所包裹的感受。 這就是未來——他注定有一天將要抵達的地方。 目前所探知到的情報可以說和他的神秘學造詣毫無關系,充斥著異常和令人迷惑的地方,卻很難令人生出厭惡之情。 年輕的煉金術師沉默了一下,抽出了第三本書。 “冷核聚變技術”對他而言是個很生僻的詞匯,大概也是未來的自己所研究的內容。讓他拿起這本書的原因之一是書脊上面的名字,作者名字很陌生,他確信在過去的十幾年里都從未聽過,但書脊上特別標記了“本書由托尼·斯塔克本人參與審閱”,讓人很難不提起興趣。 深不可測的煉金術師,將一個魔術爐心直接塞進自己身體里的瘋子,未來和他自己關系匪淺的人之一……他知道這個世界是他終有一天會抵達的地方,被錯放的貨物也一定會回到傳送帶上原本的位置,但即便如此,看過了之前來自于學生的那幾封信以后,特洛伊還是免不了對斯塔克這個人產生好奇。 第三本書里,正兒八經地介紹了一種名為“方舟反應爐”的造物,據說那東西是斯塔克工業的主營業務,撐起了未來世界里能源供應的半壁江山,在早些年問世之后,幾乎是以一己之力直接改變了整個世界的能源供應格局。 剩下的內容大多數是些技術參數,比如輸出功率,對接形式,常見的使用案例,甚至還以哥譚市為例子,介紹了幾個試點使用的先進經驗。 這其中,最重點所介紹的是哥譚市的城市供暖項目,這是一次由韋恩集團主要牽頭出資,斯塔克工業(如今更名為斯塔克國際)負責提供能源的公益合作,為整個哥譚市提供價格低廉的冬季供暖業務,是方舟反應爐的推廣早期很出名的一個項目。書本里介紹了韋恩集團的一些經營范疇,看上去這家公司涉獵甚廣,董事長是一個臉上掛著笑意的男人,對著鏡頭擺出了握手的動作,配合他主動推進慈善的行為,很容易讓人心生好感。 但翻到下一頁,特洛伊就笑不出來了。 ——項目的主要參與成員里,赫然有他自己的名字。 工程師特洛伊·弗雷因,他可以確信自己沒看錯,畢竟特洛伊這個名字本身就罕見,配合一個魔術師的家族姓氏,絕對不會有仿冒的可能。那么也就是說,自己在好幾年前,他原本所在的時代和現在所在的時代中間過渡的那幾年里,參與過有關方舟反應爐的項目,并且在哥譚作為工程師活動過。 比起“為什么他會做一個工程師出現在韋恩集團當中”,令如今的特洛伊最感到費解的一件事是——他難道不是一個老師嗎? 還是說這又是什么偽造身份所締造而出的意外…… 信息量實在太少,他只能懷著一種窺破秘密的緊張感繼續翻閱下去,他一直都有在過程當中做筆記的習慣,偶爾還會在書里夾雜手稿,當初弗雷因家族整個圖書室都是他自己的,想怎么記錄就怎么記錄,而這個習慣顯然被保留到了未來,證據就是這本書里同樣也夾雜著幾張手稿,只不過從羊皮紙變成了普通的打印紙,但內容和風格還都和他自己過去的習慣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