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
黛玉問司徒卓:“你……曾經上過戰場?” 司徒卓沒有否認,而是繼續道:“再強大的內心,真正第一次殺人的時候,依舊會受到極強大的沖擊。但是一旦上了戰場,甚至連心理建設的時間都沒有,就必須面對殺人或者被殺。我希望等西北的戰事結束了,再接你過去。但是我尊重你的決定?!?/br> 黛玉突然語氣堅定的道:“我隨你一同出發。這不是我能否適應rou搏式戰爭的問題,而是我去了,對所有人都好。包括我們和我的家人?;噬舷M覀冏柚箲馉帞U大,希望我們扭轉西北戰局。能否做到,不但關系我們自己,還關系我的父母家人?!?/br> 司徒卓沒有再說什么,道:“那你準備準備,我會跟將士們同吃同住,但是會盡量為你準備一輛舒適些的車?!?/br> 黛玉點了點頭。 既是要準備就藩了,司徒卓很忙的,和黛玉商量好之后便又入宮了。 瞧著司徒卓的背影,黛玉突然想到那番上過戰場的話。從司徒卓往日的談話來看,他當過兵,但是生在和平年代。但是他上過戰場,殺過人,那么最有可能的便是緝毒和維和。他參加過維和嗎?世上有這么巧的事嗎? 等司徒卓走后,黛玉便也命人套車去了寶慶堂。黛玉是去邀請柳行同往西北的。 柳行當年入京,是為了對付甄應嘉,后來在京城安頓下來,原本也沒什么。 只是年前太宗皇帝重病,太醫院束手無措,大理寺卿崔宏安舉薦柳行給皇上診病,恰巧治好了太宗皇帝,柳行在京城就沒那么自在了。 這個要從柳行祖上說起。 柳行的祖父柳炳醫術高明,人稱閻王敵,不過前朝末年戰亂的時候,此人失了蹤跡。后來太|祖皇帝重病,曾重金尋找柳炳的下落,去最終一無所獲。當時太宗皇帝見過柳炳年輕時的畫像。 彼時柳炳在戰亂中落下殘疾,而且也不想子孫后代做了宮廷御醫,除了好生行醫之外,還要在各種斗爭之中權衡,便隱性埋性在林家將自己多年的行醫經驗寫了下來,便是那本《柳氏雜術》。彼時的林公封了候,但也沒暴露柳炳的行蹤。 后來柳行在《柳氏雜術》封皮的夾層中看到前因后果,才對林家分外感激。 誰知兜兜轉轉的,數十年后,柳行不但治好了太宗皇帝,還因太宗皇帝見過的閻王敵畫像本就是柳炳年輕時候的,祖孫二人長相相似,叫太宗皇帝認錯了人。 皇家的事柳行也不想牽扯過身,省得日后不好脫身,原本,柳行都準備收拾行囊南下了,不過太醫院院正還親王寶慶堂請過一回柳行,邀其入太醫院,柳行雖然拒絕了,但是南下是不好啟程了。 黛玉到了寶慶堂之后,柳行夫婦都要行禮,讓黛玉給攔下了。黛玉自小習慣了稱柳行為叔,依舊沒改稱呼。三人坐定之后,打發了屋內的人,黛玉開門見山的問:“柳叔父,皇上的病情,還能支撐多久?” 柳行嚇了一跳,王妃都忘了叫,直接問:“玉兒你怎么知道?” 怎么知道?前世太宗皇帝次年就要駕崩了,但是今年太宗未被逼宮,不知道健康狀況上比之前世有否好轉。黛玉道:“皇上也病重過幾回了,我不過是問一問,好心中有數?!?/br> 柳行道:“我瞧著不太樂觀,短則半年,好也不超過兩年,一年左右,皇上命中有大坎坷?!?/br> 黛玉道:“那柳叔父有無想過做軍醫,前往西北。這一仗,總得打個一二年,到時候柳叔父愿意留京還是回鄉,便自有多了?!?/br> 柳行夫妻都嚇了一跳,哎喲,他們夫妻自來也知道王妃慮事周全,但是沒想到王妃連皇上的生死都算計上了。 柳行猶疑道:“走得成么?上回我準備回揚州,便有太醫院的院正邀我入太醫院。我雖然拒絕了,但也知道這是皇上要我留京的意思。這次別又遇到這樣的事?!?/br> 黛玉道:“皇上惜命,因而不愿柳叔父回南。之前柳叔父露意回南,皇上便派太醫院院正來請柳叔父做官。柳叔父雖然拒絕了,也沒再提回南的事,皇上便也默認了這樣的結果。 若是柳叔父提出投軍,皇上只會以為柳叔父不肯入太醫院,乃是嫌太醫院官職低微,而非柳叔父無意做官。如此一來,皇上想是樂見的?;噬显偈窍?,也知道世上最不能強逼的便是醫者,所以除了將叔父留在京城,也不會做什么過分的事。 若是叔父從軍,皇上大約會囑咐王爺保護好叔父的安全,不讓叔父以身犯險,在皇上的設想中,只要叔父立得功績回來,到時候封的官職必然不低,彼時,叔父對皇上的病也不會不盡心。我覺得皇上不會覺得他等不到叔父得勝歸來?!?/br> 柳行一聽就明白了,道:“若是能成行,我便聽王妃的,從軍做軍醫?!?/br> 黛玉便道:“叔父放心?!背颂诨实圩约阂蚕氩粖W他沒命等柳行回來而外,還因太宗皇帝絕不愿意在自己治下,堂堂大靈朝敗給西海國。 已經死了一個南安郡王,于朝廷而言已經是奇恥大辱了,朝廷援軍到了西北,于太宗換地而言,許勝不許敗。那么黛玉夫妻親自去說需要柳行從軍,不說十成把握,至少也有八|九成。 正如黛玉所料,這次柳行從軍,并沒有什么太醫院院正來邀請做官,許以官職。太宗皇帝確實覺得柳行從軍之后,便可收編為自己人了,比之一個不受自己控制的普通郎中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