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
然后水瀾就什么都說了,當然,半日的時間,也不夠水瀾將知道的事全都說完的。大理寺卿撿和一僧一道相關的重點問了,再問水瀾為何會將如此秘密告訴長康宮。 水瀾已經說了許多實話,也不差這個啊,就也照實說;說她夢里,九皇子會登基。而且離九皇子登基的時間不足兩年。 真龍天子還在上面坐著呢,不足兩年小九登基,那自己算什么?太宗皇帝也沒出聲也沒發怒,就是整張臉嚴肅得嚇人,水瀾本就說得口干舌燥了,抬頭看了一眼,忙嚇得吞咽了一下,卻發現口中一滴口水也沒了。 第91章 聽到這個答案,太…… 聽到這個答案, 太宗皇帝只是肅著一張臉,倒是大理寺卿先心中顫抖了一下;雖然大理寺本就是審皇室宗親要案、大案的地方,但是知道這等皇室密辛真不是什么好事。 當然, 大理寺卿也控制住了面部表情,繼續審案。 這一牽扯就多了, 從二皇子妃突然退了北靜王府的親開始, 就一樁樁一件件的問, 一日不夠就審兩日,兩日不夠就審三日。順著水瀾的口供, 正好將這些年的大事都捋一捋。 就水瀾設計和二皇子嫡次子退親這件事, 就讓太宗皇帝心里老大不痛快,你不過是一個臣女,能得縣主封號也是皇家給的體面, 鳳子龍孫也有讓你挑三揀四的? 至于后來的事,一件比一件觸目驚心。 小鐘妃只是將水瀾做個情報供應機器, 很多事水瀾是不知道的。但是太宗皇帝和大理寺卿掌握的信息量完全不同,根據水瀾的口供,聯系這些年朝中大事, 就會發現很多事過于巧合。 比如水瀾的夢里, 太子在鐵網山要壞事那年, 確實有九皇子的親信侍衛沖撞了太宗皇帝,不過當時那個叫鐘盛的侍衛只是護駕心切,雖然對太宗皇帝有沖撞, 確然是保護皇上的動作, 所以革職之后并未重罰。 現在得知水瀾夢里,當年太子身邊的親信侍衛確然行刺了皇上,而且卻是鐘盛護駕有功, 就不得不讓太宗皇帝多想了啊。 然后,太宗皇帝就將太子也傳來問話。當然,問太子的時候,水瀾就被押下去了,一個丫頭片子,就算機緣巧合做了些離奇的夢,也不值當讓她知道太多皇室的事。 太子聽父皇突然問起這個,斟酌一下就說了:“兒臣覺得前往鐵網山圍獵,刀劍無眼,須得做到萬無一失才好,除了交代龍禁尉仔細挑隨行之人,千萬注意安全外,還將兒臣打算帶去鐵網山的人里里外外全查了一遍。這一查就發現自小跟著兒臣的侍衛鐘辛和九弟貼身侍衛鐘盛來往過密。 后來,兒臣費了不少手段撬開了鐘辛的口,鐘辛竟欲在鐵網山刺殺父皇,讓鐘盛救駕。兒臣便將計就計,帶上鐘辛前往鐵網山,到了約定時辰,卻另派侍衛前往原本鐘辛伏擊父皇的地方,用鏡子反射日光發出信號,卻并不放箭,鐘盛果然按約定救駕,沖撞了父皇?!?/br> “那為何這么多年,你不曾告訴朕真相?”太宗皇帝寒著一張臉問。 太子道:“兒臣原本是想讓九弟露出狐貍尾巴之后就揭發他的,誰知那日九弟的侍衛沖撞了父皇,兒臣再回營地的時候,鐘辛死了。兒臣沒了人證,只好暫忍?!?/br> 當著親兒子,太宗皇帝就不用繃著了,怒道:“你們一個個的將朕做什么?一個狼子野心,謀害兄長;一個就是查明真相,也不肯告訴朕,是不信朕能為你主持公道嗎?” 太子當場就跪下了:“父皇息怒,兒臣不敢?!辈桓沂钦娴?,不信任太宗皇帝能主持公道也是真的。五年前,小鐘妃還是為了家族入宮,一心幫襯太子的深明大義的娘娘;九皇子還是和太子最親厚的皇子,在鐘辛死無對證的情況下,太子還真沒把握一舉拿下長康宮。 再說,太子知道長康宮要陷害自己的情況下,不是主動告訴太宗皇帝,而是自己想辦法解決。結果人證還死了,到時候長康宮倒打一耙,說東宮蓄意陷害都有可能啊。這種沒有絕對勝算的扯皮官司,東宮和長康宮打,不是鷸蚌相爭么? 太宗皇帝雖然生氣,但是自己就經歷過奪嫡,也知道里頭的兇險,就是和太子易地而處,太宗皇帝也會選擇自己解決,再說,水瀾的夢里,自己確然也沒給太子做主,而是將其圈禁。 所以太宗皇帝也沒糾結這個了,而是問太子為何突然連自小跟在身邊的親信都信不過。 太子猶豫了一下,還是說了。首先,當年林家出了背主奴才的事鬧到了官府,現在許多人也知道,就是太子不說,太宗皇帝未必就聯想不到;其次,太宗皇帝剛發了怒,太子也不想繼續落個不信任父皇的名聲。就直說林家的事給了自己啟發,一查之下,果然查出了鐘辛心懷不軌。 這里頭還有一個疑點,在水瀾的夢里長康宮陷害太子得逞的關鍵一點是鐘辛被人贓并獲,換句話說,不管成功與否,鐘辛都必死無疑。跟了太子足有二十年的親信刺殺皇上,太子怎么喊冤,太宗皇帝也不會信啊。但是現在,已經確認這一切都是長康宮策劃的前提下,再回過頭也想此事的動機,就牽扯出另一件讓太宗皇帝十分震怒的事。 鐘辛是鐘家的養子,自小跟小鐘妃一塊兒長大。古人將倫??吹弥?,就算是養子,鐘辛和小鐘妃也是兄妹,一般情況下,沒人會多想。但是如果鐘辛為了助小鐘妃達成野望,寧愿犧牲自己陷害太子,這里頭有什么事,真是叫太宗皇帝不得不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