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頁
其實九皇子這話說得不錯,若是此事拿在大朝會上討論,且不管文武百官信不信那套仙子下凡之說,只瞧在北狄開出的優渥條件上,必是大量官員支持此事,而且定然有一套深明大義振振有詞的說辭。若有幾個保持沉默的,已經算是給足林如海顏面了,但也影響不了大局。 不過林如海這些年,也算是為朝廷立功無數,太宗皇帝自然要做出一副顧忌林家感受的樣子,否則豈不寒了臣子的心。所以此事多半還是要通過大朝會決定。 小鐘妃也覺此事終于十拿九穩了,但也沒將話說那么絕,慵懶的道:“林家那丫頭一日不啟程,本宮一日不放心。在水瀾的夢里,后年皇兒就要登基了,留給咱們除掉林家丫頭和東宮小七的時日不多?!?/br> 現在京城籠罩在一種詭異的氛圍中。普通百姓個個覺得世上多了兩位神仙和一位仙子,還沉浸在某種獵奇的八卦之中,而許多高官人家,已經看到了圍繞這林家女是否北上而產生的洶涌暗流。 林如海落衙之后,暫時沒將此事跟蘇嵐、妙玉說,只叫了賈敏、黛玉和林佑入書房。 林如海瞧著妻子,一時不知道怎么開口。賈敏這些年病情都挺穩定的,但是也一直沒去了病根,也不知道這樣的事,賈敏能否承受得住。 誰知賈敏卻先開了口,道:“老爺不必瞞我,我都知道了。今日小王爺來過,后來太子妃娘娘那邊也打發了人來說此事。娘娘說會跟太子殿下說此事,讓太子殿下去勸說皇上。但是這樣的事,誰也沒有把握扭轉局面?!?/br> 說完,賈敏瞧著黛玉道:“這些年若非玉兒,咱們家也不知道什么境況,單說五年前東宮避開鐵網山那場禍事,玉兒就功不可沒。沒想到如今,玉兒竟成了皇室拿去交換利益才籌碼。最是無情帝王家,果然沒有錯?!?/br> 林佑更是一臉的悲憤。 黛玉道:“佑哥兒,你是家中的男子,若是我沒躲過這一關,日后這個家你要負責撐起來。記得,萬事謀定而后動,切莫沖動行事。咱們家,經不起試錯?!?/br> 林佑咬著牙點了點頭。 林佑從四歲開始接受政治相關的教育,現在五年過去,政治素養也是極高的,已經懂得很多事了。否則今日這樣的場面,林如海不會叫林佑也來聽。 賈敏又對林如海道:“老爺,這件事咱們沒有一點轉圜的余地么?” 林如海今日在外繃了一天的面色如常,此刻終于臉上布了一層寒霜,道:“有,圣旨未下,皇上也沒在大朝會上提此事,至少此事不曾板上釘釘。但是長康宮布局數年,已經做到今日這部,只要這消息一旦傳開,改日朝會上就有言官上奏此事?!?/br> 言官聞風奏事,不拘哪里得到的風聲,都可以主動提及此事。而言官要得到風聲,再容易不過,只怕長康宮那邊已經放出風聲了。 黛玉倒是臉色未變,而且根本沒提這茬,人家的關注點依然在大局勢上,只聽黛玉道:“北狄政局不穩了?!?/br> 林家三口都從憤怒的情緒中被拉了出來,齊刷刷的瞧著黛玉。 黛玉依舊語氣平淡:“北狄王子嗣眾多,且成年王子各有封地?,F在遭遇巨大雪災,一來,或許各王子之間遭災程度不一樣;二來,也必然有不少王子向北狄王求助。不管是有王子心生野心還是北狄王救災時候對各王子給的援助不均,都會加劇北狄動蕩。也許是因此,北狄王才會直接開出那么優渥的條件換我過去。 北疆候雖然世代駐守北疆,且有著地理之便,但是并不能直接控制北狄王。北狄王提出稱臣納貢的條件,定然是北狄王經過深思熟慮的考量。當然,一僧一道定然已經去過北疆,而且預測準了這次雪災。所以北狄王才會對我是絳珠仙子的事深信不疑。 但是提出稱臣納貢這樣的條件,定然不會僅僅因為這個。北狄王此舉,也有借朝廷兵力震懾內外勢力的意思。別說遭遇雪災之后北狄生內亂的風險大大增加,光說北狄以西西海國也難保不會因為北狄勢弱而趁火打劫。內外交困之局,稱臣納貢便可平安度過,別說有絳珠仙子這個噱頭,就算沒有,北狄王做出如此選擇也不奇怪?!?/br> 林家另外三口都點了點頭,不過黛玉再是將局勢分析得多透徹,也解不了林家當前面臨的困局啊。賈敏便道:“可是我只是個做母親的內宅婦人,我只想玉兒不去北狄?!?/br> 黛玉安撫賈敏道:“母親不用急?!?/br> 然后才對林如海道:“皇上既然沒有在此事上直接下旨,也沒過分逼迫父親,就代表皇上還是要名聲的,所以這事還得朝會上討論通過。多半下次朝會就有言官提此事,若是有,父親就按我之前的分析,咬定所謂絳珠仙子之事乃是北狄王為了破解內憂外患的困局而編撰的謊言。 所謂稱臣納貢為的是借朝廷之勢穩定北疆政局,偏不肯直言目的,而編出這一番鬼神之說,實屬既要借朝廷之兵,又要藐視朝廷。然后,父親再引出有人設下驚天騙局,杜撰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的謊言圖謀不軌!自此,咱們就可變被動為主動了?!?/br> 林如海瞬間就明白里頭的機竅,自己確然知道所謂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乃是彌天騙局,而且已經捉拿了數對一僧一道,現在關在寧國府的密室里。但是生硬的將此事揭開,則林家也少不得被扣上知情不報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