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略頓一下,黛玉還笑得頗為輕蔑:“看來對方也沒什么了不起,三年過去了,依舊是這些招數?!?/br> 賈敏立刻想到了三年前,蘇州府缺鹽的事?!澳怯駜耗阏f,這次他們煽動民意的目的是什么?” 黛玉瞧著廈門方向,篤定的道:“無非是想廢除海貿專營?!?/br> 賈敏并林家幾個孩子立刻聽懂了,打擊林如海的名聲只是第一步,接著便會指向林如海做的事都是錯的,譬如清積欠,譬如海貿專營。如此一來,朝廷的前期投入打了水漂,自然要找人問責。這一問責,自然是問到提出海貿專營的林如海頭上。 黛玉這話一點沒安慰到賈敏,賈敏反而覺得更擔心了。 第82章 民間輿論向來是好…… 民間輿論向來是好帶的, 而且許多人皆有從眾心理,當周圍許多人都說一個人不好的時候,就會陷入一種這個人以前做的所有事都是錯的思維之中?,F在林如海就面臨這樣的輿論困境。 當然, 這還沒完,接著便是各大寺廟、道觀、民間半仙也傳出南下參加海船試航的諸人兇多吉少的消息。自然, 從古至今的神棍都一樣, 說話總是似是而非, 就算預測錯了,日后往往也能夠自圓其說。 見輿論環境差不多了, 長康宮也進入了下一步動作。和小鐘妃商議的時候, 九皇子還臉上露出頗為輕松的笑容:“還是母妃高明,現在這狀況,也不用咱們做什么, 要不了兩日朝會上自有人提讓欽天監測算張彥一行人吉兇歸期?!?/br> 小鐘妃心情不錯的撥弄著腕上的白玉鐲子,道:“現在你父皇對咱們已有防范之心, 若是穆菖主動提此事,別說朝上有人疑心動機,就是你父皇也會疑心是我們受益, 如此反倒落了下乘。若是朝廷讓穆菖測南下一行人的吉兇, 又是不同?!?/br> 正如長康宮母子所料, 在洶涌的輿情之下,這件事終于也不僅僅是私下談論,而有言官在朝會上提及。 而且這件事既然提起來了, 就不僅僅是擔心試航隊伍的歸期問題, 人家直接拔高到海貿專營的事,那言官道:“啟奏皇上,近日因南下參加試航的禮部侍郎張大人, 欽天監五官保章正紀大人及京營數百將士遲遲未歸,引起朝野議論紛紛。臣聽民間對多有海貿專營與民爭利,不利國家的言論。臣以為,當務之急,還需朝廷出來安撫人心。若是海貿專營的事引起太大民怨,還需再考量?!?/br> 林如海在班列之中穩穩的站著,只睫毛抬了一下。朝堂之上無笨人,林如海如果聽不出來這話直指提出海貿專營的自己,便不會坐上尚書位了。 當然,海貿專營的事已經試行了,也投入不少,繼續或是停止,都不是一句話的事。治理國家,任何時候朝令夕改都是大忌,這等大事,附議的有,反對的也有。 最終結果自然是折中,叫欽天監測算南下參加試航諸人的吉兇和海貿專營是否應當繼續執行。 這時候就反應出來欽天監的作用了。在爭論不休的時候,需要你出來在輿論上一錘定音。雖然這種一錘定音往往反應的依舊是人的意思,但是起碼對天下百姓,有個天命所歸的交代。 譬如海貿專營,若是朝廷的意志是要繼續,那么欽天監測算的結果自然是雖有坎坷,結果大吉,利國利民。若是朝廷的意志是就此宣布試點失敗,放棄專營,那么欽天監測算的結果就是順應天意,取消專營。 當然,太宗皇帝自己還是想做這件事的,所以今日朝會上還沒討論到是否結束海貿專營這一步,只是讓欽天監測算張彥一行的吉兇。而且這個事,不是今日散朝后通知了欽天監,就馬上有結果的。 欽天監平時只是記錄星象,推算歷法。這次海貿專營的事,都拔高到不順天道的高度了,你欽天監馬上就出結果,那不是擺明了承認有人搞事情,說辭腹稿都準備好了嗎? 所以欽天監那邊好幾位官員的回復都是得天時地利人和的時候,焚香沐浴,再測算。具體什么時候,那至少要等一個滿天星斗的黃道吉日,才能觀星象吧。 欽天監的官員品級是不高,但是作為皇家喉舌之一,沒人是傻的,誰不知道海貿專營的事之前搞得轟轟烈烈,現在弄得非議滿天。那朝廷丟下這么一句話讓測吉兇,自己到底該怎么說???所以需要等一個好的日子再觀星象的說法,無非是給自己留足了時間。 然后呢?然后就開始打聽朝廷到底是什么意思啊,該拜訪誰趕緊去啊。 這個時候,有請教文丞相的,有請教各部院尚書的??傊?,欽天監甭管品級高低,人家工作環境一向是圍繞在權利的中心,那各部院的尚書什么立場也都清楚,現在自己該怎么站隊也有時間考量了。想清楚了,就開始請教唄。 文丞相肯定是不會在這種事情上表態的,如果欽天監的人來問,文丞相就一句術業有專攻,請各位大人遵從自己的推算結果。 至于求到周尚書和賈敬的,那禮部和京營都有人在船上呢,人家作為頂頭上司,要求說幾句吉利話不過分吧。所以,也有好的推算。 至于另外的,有人希望張彥一行回來,自然有人希望這群人葬身海底,那不好的說法自然也有了。 還有一部欽天監的官員人家誰也沒找,還找什么找,廈門又是海上風浪,又聽說澎湖島上盤踞著海匪,這張侍郎一行活不見識死不見尸的,兇多吉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