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蘇嵐忙謙笑道:“我哪有什么功勞,不過是不給玉兒拖后腿罷了?!?/br> 說起這個,林如海突然問:“這些時日,你們沒少去后宮,周貴妃對你們如何?” 關于拉攏周貴妃的事,乃是司徒卓做的,雖然黛玉有先見之明料到了,但也只跟林如海說過。賈敏及其他子女是不知道內情的。 賈敏帶有幾分疑惑,道:“以前我們入宮,周貴妃待我們倒也客氣,但是話里話外的冷淡,我也感受得到。倒是這回入宮,周貴妃對我們態度有所緩和。難道這里頭還有什么內情?” 這種總結性討論,林家三個孩子總能得到很多感悟和啟發。林如海索性不說了,讓三個孩子自己去想。這方面,英蓮到底略差一些,林佑雖小,那也是林家的基因,自師從陸老先生后更是突飛猛進,和蘇嵐你一句我一句的,倒也將真相拼湊出來不少。 有些孩子們因為年紀小,而不知道的前情,林如海亦會提示一些,比如三皇子墜馬的事。蘇嵐和林佑亦是從老保齡侯夫人的病入手,進而聯系到林如海的提示,自然便接近真相了。 不過推理了一陣,蘇嵐發現什么不對似的,略微皺眉問:“可是咱們每次去鳳藻宮請安,我都是一道的,并沒有發現玉兒有提醒過周貴妃什么話???” 林如海笑道:“胡太醫死后,瑞郡王曾去太醫院查過胡太醫歷年問診記錄?!?/br> 雖然林家這樣的談話都是不讓下人伺候的,原也不怕傳出什么話。但是到底是討論皇家的事,林家人都會避免將話說得太直白,只說事實,點到即止。 當然,憑林家幾個孩子的聰慧程度,連英蓮都反應過來了。至于她們所理解的,讓周貴妃態度改變的人是司徒瑞還是司徒卓,這都不打緊。就是告訴她們四兩撥千斤還可以這樣用就行了。至于可以領悟幾成,看個人天賦罷了。 說一陣體己話,離子時越發近了,一家人便到了院子里,先是拿出小炮仗放著玩。待得子時越發近了,便開始點大個的。 熱鬧是真熱鬧,震耳欲聾的,熏人也是真熏人,滿是煙塵,空氣中皆是硫磺味道,嗆得人流眼淚。不過滿京城里都熱鬧著,左鄰右舍皆是炮仗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過了子時,便是新的一年了。 大年初一有不許睡懶覺的習俗,雖然黛玉覺得這種忌諱并沒有什么科學道理,也早早的起來了。 先是洗漱之后到父母房中請安,再是接受闔府下人的請安祝福,分發了賀歲荷包,才開始用早膳。 原本按習俗,年初一都是自家人在一起過,年初二才開始各家走動的。不過年初一下晌,司徒卓就來了林家。 司徒卓自從給司徒瑞獻計,讓他在胡太醫死后去查胡太醫生前的出診記錄后,就瞞不住本事了,當然司徒卓也不能再瞞。本來他和母妃、兄長關系都是極好的,別因為這些事瞞久了,叫林清母子自己發現,反倒多心。 既然不再隱瞞自身出色的本事,那司徒卓和林家走得親近些再正常不過了。林如海是何等能人,滿朝文武都知道,司徒卓一向打著向舅父請教的幌子,連太宗皇帝都是支持的。 司徒卓在林家也沒呆多久,當然也是帶了功課來請教的,不過要緊的是傳給黛玉一句話。 依舊是林如海帶著黛玉和司徒卓到了書房,分賓主坐了,司徒卓才道:“我今日來也沒甚么要緊事,不過是昨日舅父一行入宮,下車時候九叔的轎子就停在不遠處。等舅父、舅母、表妹、表弟都下了車走后,九叔才乘轎入宮?!?/br> 九皇子是親王,林如海是臣子,臣子們自有車馬停放的馬廄,皇子的轎子則可直接抬入宮內,另有停放處。 智慧如林如海,一時也猜不透九皇子這是什么用意。 黛玉略一沉吟,道:“怪道昨日下車的時候,我總覺得有人在看我們。謝謝小王爺提醒?!?/br> 司徒卓笑道:“這原不是什么大事,我既得知了,少不得來跟表妹說一聲。我想著,九叔時常上朝,對舅父再熟悉不過,昨日專程在那里等著看舅父舅母不大可能,佑哥兒年紀尚小,也不大可能是專程瞧佑哥兒;那他等著看的多半是表妹們了。雖然我不知道他有什么目的,總要來說一聲的好?!?/br> 林如海和黛玉都暫時沒想到九皇子看什么,黛玉道:“也許他只是來看看對手長什么樣子吧?!?/br> 林如海和司徒卓覺得多半是如此了,點了點頭。 司徒卓并沒有在林家多呆,略玩一會兒,將帶來的功課向林如海請教完做了批注,便回宮去了。自從司徒卓暴露了本事,出行帶的侍衛已經增加了不少。 待送走司徒卓后,黛玉才跟林如海說:“父親留意著,若是有出色子弟,該給兩位jiejie張羅親事了?!?/br> 林如海瞬間反應過來,道:“不能吧,嵐兒雖只是我的義女,但寒山兄在世時候已是三品大員,嵐兒又是書香門第出身,怎能做側妃。至于英蓮,雖也是咱們家女兒,于長康宮來說,價值不大?!?/br>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黛玉不喜歡搞特殊,林家三個女兒在家中時用度沒什么不同,但是三人在世人眼里,身份是有差別的。林家三個女兒,說親之后帶給婆家的政治加成,也有巨大差距。 黛玉道:“若我是小鐘妃,絕不會將主意打到咱們家女孩子頭上。但是除此之外,九皇子還能看什么呢?父親跟母親也說一聲吧,有個準備也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