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總之,各有各的理由,但是結果就是給了長康宮一個滅口胡太醫的機會,而且讓長康宮得逞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司徒卓因為信息不全面,沒能提前布局,但是胡太醫一死,人家立刻就聯想到三皇子的腿疾了。司徒卓也沒做別的,就去提醒了瑞郡王一聲,可以到太醫院查了一下胡太醫歷年的出診記錄。 司徒瑞雖然現在只是郡王,但是人家是太子的嫡長子,從小受的也是儲君同等教育,雖然不比司徒卓這種見微知著舉一反三的本事,但是一得提醒也馬上反應過來了。不但去了,還大張旗鼓的去了。 周貴妃好歹是協理六宮的宮妃,大智慧不如黛玉、司徒卓等人,那也不是蠢人啊,而且協理六宮,人家手底下自然有人;再說,以前三皇子出事,周貴妃一直疑心的是東宮和二皇子兩個,后來反應過來也有可能是長康宮動手之后,周貴妃又重新在此事上頭留了心。 總之,司瑞郡王去查胡太醫歷年出診記錄這個事兒,周貴妃很快就知道了。就算周貴妃自己不知道,司徒卓也有辦法讓她在其他宮人閑聊中知道。 周貴妃知道這件事之后,都不用查,立刻就能想到當年給自己皇兒治腿的有胡太醫。 再將近日發生的朝野大事串聯起來一捋,和三皇子一合計,鳳藻宮母子也反應過來了。 首先,老保齡侯夫人的病也是好幾位太醫會診的,結果這位老夫人的病越來越重了。后來史家換了個民間頗有名氣的郎中,這位老夫人的病漸漸好了。好了之后史家還決定將老保齡侯夫人送到南方奉養。 當然,老保齡侯夫人的病情,確實是南方的氣候更有益于她的身子,但是誰知道史家這個動作有沒有讓老太太遠離京城是非的意思呢?長康宮是君,史家是臣,再是寒心,沒有鐵證之前,史家也只能躲得遠遠的,不能與長康宮相爭。 但是,史鼎回來可一回承恩公府都沒去過,承恩公夫人和小鐘妃親厚,史鼎就連親妹子都不認了,這里頭又有什么陰私?再說朝堂上,多少承恩公一系的武官支持石光珠取代史鼎,人太子是支持史鼎繼任的。這種情況下,若是老保齡侯夫人的病情真有什么人為陰私,那大概率就跟長康宮有關啊。 這個時候,給老保齡侯夫人治病的太醫死了一個,雖說是意外,但是不能不叫人多想。偏偏這個太醫,也是當年給三皇子治腿傷的。 這其中的彎彎繞捋順了之后,周貴妃一拍茶幾,怒道:“這么多年了,害我皇兒的竟然是她!” 三皇子當年也是心高氣傲的一個人,因這些年被腿疾拖累,心灰意冷,倒是看開了許多,即便如此,剛知道如此令人震驚的消息,不僅怒從心起,也是悲從心來。 好好一個人,去了一趟圍場,回來就成了個殘廢。且不說無緣皇位的事,光說哪怕是個貧民百姓,誰不希望手腳健全呢? 捏緊了雙拳,渾身隱隱發顫,三皇子從唇縫中憋出幾個字:“我不會放過他!” 周貴妃也是忍不住淚水滾滾落下,道:“就憑他們母子,也敢肖想皇位。我定要好好活著,瞧見他們母子萬劫不復!”這點上,周貴妃是有信心的,她不是聾子瞎子,這幾年,皇上向東宮渡讓了哪些權利,東宮手下的能臣有多少,百官越發偏向誰,她瞧得清清楚楚。她就不信長康宮做下這許多毒辣事,太子登基后容得下長康宮母子。 以前,因為各宮都有可能是害了自己皇兒的兇手,周貴妃哪一派系都不沾,樂得看這幫人狗咬狗,權當替皇兒報仇?,F在么,周貴妃更樂得偶爾給東宮行個方便。一來,賣個人情給太子,將來兒子的王爺坐得安穩;二來,能借東宮之手報仇,何樂不為。 司徒卓不過簡單一個動作,已經影響了鳳藻宮的偏向,為東宮再拉到一股助力。但是于司徒卓自己而言,越發暴露本事了。 生活在宮里的人,哪個不是人精中的人精。上回黛玉姐妹兩個剛在長康宮訛上了九皇子妃,次日司徒卓就去太宗皇帝跟前給長康宮上了眼藥,奪了小鐘妃的協理六宮之權,關了九皇子妃的禁閉。 這樣的事若只發生一回,就算有人隱隱起疑,也權當巧合,但是短短數月之后,又發生第二回 ,又是這樣的關鍵節點,則不能不引起人重視了。 東宮七郎有可能是一位隱藏的天才少年這事兒,大家口中沒說,但是察覺到的人卻越來越多。不過看到能夠處置小鐘妃、拉攏周貴妃這樣的機會,總不能讓司徒卓什么都不做吧?先顧全大局,也只得暴露了。 當然,司徒卓和林清母子向來親厚,上回自己親自下場算計長康宮之后,這回司徒卓索性將好主意告訴瑞郡王了。一來,司徒卓確然沒有和司徒瑞相爭的心;二來,自己的能力已經瞞不住了,不如索性對長兄坦誠些,省得被人離間。 關于拉攏周貴妃的事,還不等黛玉母女入宮,林家便知道了。這回不是司徒卓給黛玉傳遞的消息,而是林如海那邊先知道的。司徒瑞人家正緊太子嫡長子,查一查一個太醫的出診記錄,不需要偷偷摸摸的,但凡有些政治敏感度的朝臣私底下都在討論這件事了,林如海能不知道么? 林如?;貋砭透煊裾f了這件事,還道:“真正什么事都能叫玉兒提前預料?!?/br> 黛玉倒沒接這茬,而是道:“但愿瑞郡王是個心胸開闊的吧,小王爺此人用好了,將來如虎添翼?!?/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