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現在都爭得刺刀見血了,黛玉自然不會藏拙,對林如海的海貿專營實施細則給了頗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林如海見了,也拍案叫絕。 司徒卓現在的年紀,是沒資格上朝的,而且因為他頭上還有嫡兄長,也不便像黛玉直接為林如海出謀劃策一樣通過智慧影響太子。但是司徒卓作為有強烈危機意識的穿越者,早就開始留心朝政大事,用自己的方式影響朝堂局勢。 而且,司徒卓就住在宮里,有著天然的方便。在九皇子入宮請安的次日,司徒卓就命羅遠給林如海送來了信。信很簡潔,就是九皇子愁眉不展的入宮,眉目舒展的出來了。 上回司徒卓來林家,和黛玉交談的時間并不長,但是他已經確定了林家有奇遇的人是黛玉。那么黛玉之所以能夠影響朝堂格局,自然是通過林如海。既然如此,林如海便是黛玉百分之百信任的人。 既然如此,司徒卓傳遞到林家的消息,便直接給林如海好了,省得壞了黛玉的名聲。 想到自己特地維護黛玉的名聲,司徒卓還自嘲的笑了一下。司徒卓并不知道黛玉還是原來的黛玉,只是穿越到現代社會生活過又穿回來了。因為黛玉會Excle表格,也懂阿拉伯數字,司徒卓就理所當然的覺得黛玉乃是穿越者。一個現代人,穿越前都不知道是姑娘還是大老爺們,應該不會在意封建禮教強加給女子的名聲。那么自己在維護什么呢? 林如??葱胖笾苯舆f給了黛玉。信很短,黛玉只掃一眼便看完了。在沒有竊聽器的年代,小鐘妃和九皇子私議的內容是絕對不會讓人聽見的。但是司徒卓這封短信,給足夠聰明的人看,也傳遞出了許多信息。 林如海面色凝重:“小王爺是個細致的人,難為他竟然能在這等事情上留意。我原想著在大朝會上遞折子,此事已經定了,但九皇子去了一趟長康宮就滿臉喜色才出來。難道,長康宮還能想到破局之法?”不然沒法解釋九皇子進長康宮前后的神色變化。 第59章 黛玉沉吟一下,卻…… 黛玉沉吟一下, 卻道:“這倒不盡然?!?/br> 林如海用一種此話何解的眼神瞧向黛玉。 黛玉便下去道:“譬如按照慣例,咱們家遇到三節兩壽的大日子,皆要賞賜下人, 長此以往,下人們也會將這些并未到手的賞賜當做自己的東西。突然某次節下, 我突然宣布今年不僅沒有賞賜, 還有懲罰, 下人們自然心中惶恐。然后,嵐jiejie又告訴下人們, 雖然賞賜沒了, 懲罰也可免了,下人們即便拿不到賞賜,也會心滿意足, 甚至感恩戴德。 九皇子入長康宮的時候憂心忡忡,是因為他已經將海貿生意視作囊中物, 然后下了大朝會就知道,海貿必然納入朝廷專營,心中自然失落。至于從長康宮出來, 神色松快了許多, 不見得就是有了什么對策。也有可能只是小鐘妃告訴他, 情況沒他想象的那么糟?!?/br> 林如海本就是聰明絕頂之人,不過是這段時間一直十分繁忙,精神有些疲憊, 思維也受了影響。黛玉這么一提醒, 林如海自己就反應過來了:“玉兒的意思是……只要海貿生意不落在戶部,對于九皇子而言,確實也沒那么糟?!?/br> 黛玉也極輕但是篤定地點了點頭。 林如海雙眉微蹙:“若是長康宮的意圖, 只是將海貿生意從戶部分離出去,日后再思將海貿掌握在自己手中,倒不失為一好法子,而且可行性極高。畢竟,從鹽稅案開始,東宮已經得了不少實際的好處,若是海貿不納入戶部管轄,則幾乎落不到東宮頭上?!?/br> 黛玉對此也另有見解,“這些東西,本就應該是朝廷的,只要別讓官商勾結,借了朝廷的勢力反倒壓榨百姓,歸口在哪個部院管理,又有什么區別呢?只要不讓長康宮借勢將海貿納入勢力范圍,不光對咱們,就是對天下百姓而言,也是不錯的局面。海貿也并非一定要歸入戶部管理?!?/br> 林如海神色敬佩的瞧了閨女一眼,這樣的格局心胸,別說閨閣之中,哪怕滿朝文武,也鳳毛麟角。只文丞相等少數幾個人,一直在黨爭之中始終不偏不倚,以大局為重。但是這種不偏不倚,也是因為太宗皇帝給了他足夠的支持。 否則,誰能做到真正的不偏不倚呢?比如自己,因為是太子的妻弟,天然被劃到太子陣營,自己倒是想中立,但是以前的二皇子、現在的九皇子,哪個不想要自己的命?比如九皇子系的官員,只要曾經以權謀私過,又有什么機會回來不偏不倚?人一旦有了立場,就容易站在自身的立場思考問題,眼光格局也會受限。 比如九皇子不知道海貿納入朝廷專營的好處嗎?自然是知道的,但是如果海貿掌握在他自己手里,自己得利更大,誰會管朝廷因此損失多少呢?但凡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格局便有了局限性。但是黛玉卻并不囿于立場,能說出海貿歸于哪個部院,都有利于天下百姓的話,當真比之多少人都高明。 不過黛玉的話也給林如海提供了思路,“玉兒方才說,九皇子之所以從長康宮出來便神采奕奕了,是因為長康宮有了將海貿生意從戶部剝離出去的法子?” 黛玉道:“小鐘妃和九皇子的談話無人得知。不過從長康宮的立場分析,這也是最好的法子了。既是海貿專營的事在大朝會上定了板,想來長康宮還不至于做出阻撓朝廷對抗圣上的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