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司徒卓只是太子殿下的侍妾所出,那侍妾命也不好,頭胎就遇到難產,險些一尸兩命。也是司徒卓命大,穩婆將他抱出來的時候,都沒氣了,誰知隔了會子,這孩子有及其微弱的哭了一聲。當時,連太醫院的太醫都說此乃一樁奇事。 只有司徒卓自己知道,他穿越過來的時候,原本的小皇孫是真的死了,且那嬰兒的身子是真弱。如果不是司徒卓有軍人的意志強撐過來,只怕司徒卓還真養不活。 因為生下來就沒了娘,司徒卓是養在太子妃名下的。就這么個出身,司徒卓舅父舅父的叫著林如海,比瑞郡王叫得還親切,黛玉若不是猜到這位小王爺是穿越的,都要懷疑其居心了。 雖然沒有血緣關系,從禮法上講,司徒卓確實是林如海的外甥,林如海沒有推脫的道理,便道:“太學里多少名師大儒,論學問,我只怕不及他們,若是小王爺不怕被我耽誤的功課,自是歡迎之至?!?/br> 請教學問是其次,和林家聯絡結盟才是本意,司徒卓便順著話鋒道:“舅父探花出身,不必自謙?!?/br> 黛玉聽了這話,總覺得司徒卓請教學問乃是幌子。不過憑著直覺,黛玉也覺司徒卓是沒惡意的,一個對林家沒有敵意的穿越者,總是好事,便也沒過分排斥此事。 眾人坐在酒樓說話,不過是飯后消食,省得剛吃過飯就逛街傷了脾胃。略坐了一刻鐘后,便各自散了。林家人下午還要逛逛珠寶鋪子,司徒卓則要回宮了。 一行人會了賬,到了樓下相互道別。 逛珠寶鋪子,便沒再出什么意外了,不過是略看看。要說鋪子里頭的首飾頭面,不但價格極高,還沒林家收藏的好。不過是略撿了幾件樣式不錯的,但算不得名貴的小玩意兒,買給女孩子們玩兒,便去得勝樓取了車馬,一行人回府。 因今日際遇頗奇,女孩子們頗有些興奮,同車而坐的時候,便頗多話。先是說得勝樓的早點好吃,又說太平樓的菜色味兒也好。 說著說著,便說到了劉姥姥祖孫,蘇嵐忍不住對黛玉道:“玉兒,那劉姓老嫗渾身那樣臟,你怎還有心思助她?就是她家里產出的瓜果送到咱們家,我也不敢吃?!?/br> 黛玉聽了這話便笑了,前世嫌棄劉姥姥的不僅有自己,也有妙玉,劉姥姥在櫳翠庵喝了一口茶,妙玉便連劉姥姥用過的成窯茶杯也不要了。蘇嵐這樣一說,黛玉倒明白了自己當初在嫌棄劉姥姥什么,妙玉又嫌棄的什么。無非是劉姥姥身上臟,不夠體面。而前世的自己和妙玉又有些潔癖。 至于現在,自己當女兵的時候,雖然沒打過仗,卻救過災搶過險,什么臟的亂的危險的,子弟兵都會往前沖,這潔癖早就沒有了。其實無論是當下還是后世,都有許多人不得不面對生活的艱難困苦,為了簡單的衣食住行疲于奔波,搞得灰頭土臉、滿臉霜塵。倒不是這些人不顧體面,而是既沒有物質條件,也沒有精力去維持體面。 于是黛玉笑道:“書上說許多農戶都如那位老人家一般,常年勞作,面朝黃土背朝天,風吹日曬,皮膚粗糙黝黑。若是一個年景不好,便食不果腹,更加沒有能力置辦衣裳打扮,也沒錢買膏子保養皮膚。至于蔬菜,只要侍弄得好了,洗干凈送來便是好的。我們日常吃的瓜果蔬菜,種地的人也未必比那位劉姓老人家體面干凈多少。我想著母親身子還未大安,助一助那老人家,也算為母親積福了?!?/br> 蘇嵐聽了,若有所思。她沒有黛玉穿越去后世的經歷,也很難放下階級差異,不過聽了黛玉這話,卻覺有理。思忖會子,道:“或許玉兒你是對的。就是那位小王爺,貴為皇孫還愿意幫她,還親去撿拾那些滿是泥土的蔬果,想來這農婦也時來運轉了?!?/br> 黛玉知道改變觀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再說,就算蘇嵐家世變故,她過的也一直是貴族生活,暫時無法理解貧苦階層的不體面,也無可厚非,便笑著點頭。 不過說起了小王爺,姑娘們倒找到了新的話題。英蓮問湘語,為何她的堂兄會和小王爺在一起。 湘語道:“當年,我伯父也卷入了江南的私鹽案,為了不連累伯母和堂兄,伯父將伯母堂兄都送入京城。后來我們家和蘇嵐jiejie入京時,堂兄已經做了小王爺的伴讀,具體的我也不清楚?!?/br> 蘇嵐道:“這倒奇了,能做皇孫伴讀的,不是勛貴子弟,便是名門公子。柳公子雖然也是官宦子弟,但是守備之子只怕在一眾伴讀之中,出身不算高。柳公子能做小王爺的伴讀,頗有些奇怪?!?/br> 黛玉笑道:“這倒沒什么奇怪的,柳公子雖然只是守備之子,但當年柳伯母和柳公子突然入京,倒也不難猜測其中有卷入私鹽案的原因。且柳公子和卓小王爺年齡相仿,擇其做小王爺的伴讀,是個安頓柳公子的好辦法?!?/br> 黛玉將其中道理剖析一番,其他幾個姑娘便也聽明白了。只黛玉剩下的一半沒說:既然司徒卓是穿越的,也不知道他在其中起了幾分作用。 畢竟是女孩子,背后議論少年男子,倒也不好,幾人略說了幾句,便又將話題轉到今日的收獲上。將各自看中的物件兒拿出來賞玩一番,也就到了城西。 先順道將湘語送到寶慶堂,林家才回了文遠侯府。 逛了一整日,經常鍛煉的林家姐弟和林如海還好,身子本就有恙的賈敏和蘇嵐、英蓮兩個都直喊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