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柳太太聽了,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若是這事成了,便是蘇姑娘的造化了,我有什么不應的。尚書夫人也知道,我們大伯和蘇姑娘的父親曾同在泉州做官。當年大伯和蘇姑娘的父親就有意結親,只因孩子們小,便沒下定。后來蘇大人遭了不測,我們大伯還盡力周旋過,就是蘇姑娘到揚州,也是我們大伯派了妥善人送來的。 我們老爺寫信問過大伯,大伯那個人最是一諾千金,依舊有要履行婚約的意思。既是這樣,我自然要好生照拂蘇姑娘的。但是我這樣的身份,卻不能收蘇姑娘做女兒,尚書夫人若是愿意,最好不過?!?/br> 賈敏聽了這話,倒是一愣,遂又笑道:“柳大人當真是重諾之人,倒叫人可敬?!?/br> 兩人說了,又命人單將蘇嵐請來問,問過蘇嵐的意思。 蘇嵐本就聰慧,又陡逢變故,一夜成長。自然知道憑自己這樣的身世,前程渺茫,生出過在牟尼院終老的心思。更知道尚書府這樣的人家,肯收自己做干女兒,乃是提攜自己,為的是為自己將來的終身前程做打算了。 蘇嵐深受感動,但并未即刻答應,而是道:“尚書夫人抬愛,蘇嵐感激不盡。只是鹽稅舊案,牽連極大,我又御前指證諸多國賊祿蠹,得罪了極多人。雖因圣人憐憫,現在無人敢將我如何。但難保日后沒有人遷怒給我庇護的人家。我原是打算在柳太太府上住幾日,便回師伯身邊修行。尚書夫人愿意收我做女兒,是我的福分,但蘇嵐卻擔心我乃不祥之人,日后連累尚書府?!?/br> 賈敏嗤笑一聲,道:“你這丫頭什么都好,就是心思太重,不像這個年紀的姑娘。若說鹽稅案得罪人,沒有人比我們老爺得罪的人更多,你擔心這個作甚?!?/br> 蘇嵐聽了,才點頭應是。 雖只是認干女兒,賈敏卻極是重視。先是到牟尼院慎重讓蘇嵐的師伯為其還俗,再擇了吉日擺了幾桌小宴,還請了文丞相夫人做見證,除此之外,也請了當年的蘇寒山、林如海尚在京城為官的同科,柳行等幾家人家同賀。 論序齒,林家三個女兒,倒是蘇嵐居長,英蓮次之,三人以姐妹相稱。 蘇嵐此生的經歷,和黛玉前世有些相似,故而黛玉對蘇嵐能有同理心。加之黛玉本就聰慧異常,能開解到點子上,二人倒是越來越投契。至于英蓮,本就是好相處的性子,家中再來一位jiejie,只有高興的。 賈敏見姐妹三個相處得好,也放下心來。 蘇寒山當初和甄應嘉死磕,不但將蘇嵐送去了寺廟,還將許多家財捐給了朝廷。這才有了太宗皇帝賞賜蘇嵐,蘇嵐在牟尼院那段日子也安然度過。但蘇寒山并非全然不顧及蘇嵐,在為蘇嵐安排退路的時候,除了留了部分輕巧東西在蘇嵐身邊做念想外,還另準備了一份嫁妝,封存在戶部。 如今林如海便是戶部尚書,便將蘇嵐的嫁妝清點了,單子交給賈敏。 這日,賈敏將蘇嵐叫入房中,道:“當年你父親替你留下的嫁妝,老爺已經著人清點好了,這是單子,你自己拿著。如今你的院子住著可還好?下人們是否盡心,若是缺了什么,只管跟玉兒說。你既認了我做義母,這里便是你的家?!?/br> 蘇嵐接過嫁妝單子,臉上神色都變了,終于忍不住落下淚來道:“母親,我這里什么都好?!边@聲母親卻是發自肺腑了。 蘇嵐經歷了太多變故,即便知道林家和柳家是自己恩人,知道文丞相夫婦對自己極好,依舊對人有著隱隱的防范。也就柳湘語天真爛漫,黛玉解語入心,能讓蘇嵐收起防范。但此刻賈敏將父親留給她的嫁妝交換給她,卻終于叫蘇嵐卸下了防備。 蘇家亦是百年世家,如今只余一個在室女。雖然蘇南山只給蘇嵐留了一副嫁妝,但這副嫁妝必然不少。蘇嵐雖然不至于小人之心到覺得林家會看上自己一副嫁妝的地步,但是賈敏坦坦蕩蕩的將單子交給自己,卻又不同。 從此以后,蘇嵐和林家五口相處都極為和睦,賈敏做主,也叫蘇嵐和英蓮、黛玉一起理事。蘇嵐今年十二歲,英蓮也只比蘇嵐小了不足一歲,眼看就要相看人家了,學習如何打理中饋,比之黛玉急迫。 林家回京不久,千頭萬緒,如今好容易理順了一些,就在眼前便有一場宴會要辦。林如海高升,送了賀禮的人家極多,林家自然要辦一場宴會慶賀。賈敏索性將這件事也交給姐妹三個cao辦。 蘇嵐聽了,還道:“這樣大的事,義母就交給我和meimei們么?嵐兒擔心慮事不周,白白惹人笑話?!?/br> 賈敏笑道:“我瞧你們姐妹很是妥當,只管放手去辦。有什么不懂的來問我便是?!?/br> 蘇嵐又問黛玉:“meimei可曾辦過這樣的宴會?” 黛玉道:“這倒沒有。但我想著,我們姐妹只需擬好了菜單,又將各處伺候的人手安排妥當就是。外院的客人自有父親招待,內院的長輩們和是和母親一處說話。真正宴會那日,我們姐妹不過是招待幾桌嬌客。只需將前頭的事安排好了,其他的應當不難應付?!?/br> 蘇嵐本就是聰慧之極的女孩子,只是她家中遭遇變故的時候,還沒開始學理事。如今聽黛玉一說,立刻心領神會,點頭道:“那meimei先將咱們家下人的花名冊給我一份?!?/br> 賈敏聽了,含笑點頭。蘇嵐雖然沒有做過這些,但是能迅速抓住重點,再繁瑣的事,終究是下人們去做,雖說是交給兩個女兒cao辦,不過是做個總覽便是。首先將底下的人都認熟了,再調度有方,此事便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