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范適也知道這種事非同小可,便換了話題,道:“林家那丫頭真是氣人, 今兒那么多閨秀瞧見她主仆牙尖嘴利刻薄我的樣兒, 若不找回場子, 以后我的臉往哪兒擱?母親,得想個辦法如何給我出了氣才好?!?/br> 范太太出身承恩公府的旁支,一母同胞的姐妹兩個, 一嫁簪纓之家, 乃是如今的南安王妃;一嫁青年才俊,亦是世家公子,已經升任蘇州參政道的范光熙, 便是如今的范太太。 出身這樣的人家,范太太的素養不知比范適高了好幾倍,略一想,便道:“你不必和那林丫頭爭閑氣了,沒得叫人說你失了風度,這事我有法子?!?/br> 范適聽了,才復又開懷。 等黛玉玩得夠了,賈敏也略和黛玉說了幾句范太太的出身。兩人都出自公侯之家,在京城也都是名門閨秀,原是相識的。且兩人嫁的相似,都是年輕進士,就是二人不比,京城世交故舊說起兩位外放的姑太太,也是有所比較的。 于是賈敏將范太太的出身簡略跟黛玉說了下,道:“范大人也是一地大員,范太太更是出身高貴,那范姑娘就是略驕氣些。咱們家自然不用怕她,只是日后你出門,還是多帶幾個人好,省得被人蹬鼻子上臉。今日你雖未吃虧,難保以后不遇到更刁蠻的?!?/br> 至于承恩公府鐘氏,在家時候賈敏早就跟黛玉細說過了。元嫡皇后便是出自鐘家,也就是當今太子的生母。后來鐘皇后身子不好,承恩公府為了穩固皇后的地位,又送了一位鐘氏女入宮,乃是九皇子生母小鐘妃。 鐘氏嫡脈出了一后一妃,旁支又有一位異姓王妃,可見顯赫。 黛玉只聽到范太太的嫡姐是南安王妃,便覺范適的脾氣有了出處?,F在的南安王妃,不就是日后強認探春做干女兒,送去和親換她兒子回朝那個南安太妃么?南安太妃又不是沒女兒,不過是舍不得自家女兒,便不顧別人骨rou分離罷了。這樣的品行,黛玉頗有些瞧不上。 但是承恩公府的女兒確然都嫁得極好,想是因為鐘家出了一位皇后娘娘的緣故。這就是古代氏族的力量,無論男女,一旦出了一名有出息的,家族其他子弟的身份名聲也跟著水漲船高。 至于母親說的日后多帶幾個人,黛玉倒也理解,有時候富貴人家的小姐身邊多帶些人,不全是因為講排場,還有位安全考慮。今日這事,也就是長輩們來得快,不然便是自己口角上再不落下風,對方不講道理的指使下人以多欺少,推搡起來,自己一方也定要吃虧的。不過叫黛玉說,與其多帶人,還不如將在后世學的軍事技能撿起來,那才是不怕肢體沖突。 黛玉自然不敢將心中所想告訴賈敏,只笑著應下。 待得午膳之后,各家誥命又和巡撫太太說了陣話,便紛紛起身告辭。 因黛玉今日給林氏族女撐了腰,林家族內幾個女眷是和賈敏一起告辭的。一行人正欲出門,卻見一個身著綾羅的管事婆子上來,行了一禮,雙手捧著一個紅木匣子道:“這位是林姑娘嗎?我們太太送了點東西給姑娘賞玩,還請姑娘不要客氣?!?/br> 那婆子的語氣甚是恭敬,若是普通小姑娘,就是伸手不打笑臉人,也接了。但是黛玉是普通小姑娘嗎,必然不是啊。只見黛玉既沒接禮物,也沒道謝,而是淡淡的問:“不知這位mama的太太是哪一位,因何給東西給我?” 黛玉問起來,那婆子也不好不答,正此時,范太太母女帶著浩浩蕩蕩的仆役來,范太太笑道:“這東西原是我給林姑娘賞玩的?!?/br> 其實就是范太太不出來,黛玉也隱約猜到了,送東西的無非有二人:一是范太太,今日的事自己雖然言語上沒吃虧,但到底是范適挑起的爭端,又罵了人,若是知理的人家,合該給自己道歉;二是巡撫夫人姚太太,今日的事雖不與姚太太相干,但是姚太太是此間主母,自己赴姚家的宴被人罵了小門小戶女子,主母安撫一二也不越禮。 見范太太自己出來認領,黛玉面上神色依舊淡淡的,“不知姚太太這禮物是單給我,還是我的姐妹們都有?又是因何給我?” 就簡單兩個問題,把范太太問得一噎,這死妮子小小年紀也太難纏了吧,比當年的賈敏還難纏。光說前面那個問題,林家好幾位姑娘一道走的,你只給身份最高的一位禮物,是什么意思???故意給其他幾位姑娘沒臉還是怎的?又說第二個問題,因何給?不就是我閨女罵了你,說以給點東西平復一下唄。就跟我在家罰錯了下人,賞一兩匹料子似的。 但這話不能說啊,一個誥命太太,用這種打發下人的手段想把自家失禮在先的事揭過去,算計一個年不過七歲的小姑娘,若是成了,自然沒什么。但是還叫人家七歲小姑娘瞧出來了居心,這就有些臉上掛不住了。 范太太道行比范適可高多了,將匣子接過來,親切的拉過黛玉,道:“給你你就拿著,不過一點子小東西,拿回家把玩兒?!?/br> 看看那張笑臉,不知道的,還以為兩人多親厚似的。也不過頭一次見面而已。 黛玉是誰?是前世還是真正的小姑娘的時候,就不會在待人接物上受周瑞家的看似無意實則有心的貶低身份,這都重活一輩子了,范太太這親切的樣子是一般小姑娘都能糊弄過去,但是黛玉還真不是一般的小姑娘。 黛玉將手抽回來道:“我今兒已經得了范太太的表禮,恕我不敢受第二次。若是范太太有心替范姑娘今日的唐突賠禮,則改日請到林家府上,我家必然掃榻備酒以待?!闭f完,黛玉一福身,回到賈敏身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