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今生惟愿鳳姐管家沒幾日,手上還沒沾染惡事吧,不然賈家少不得重蹈前世覆轍。 若說賈璉夫妻兩個,今世還當真來不及作惡。如今賈家還略有富貴底子,還有油水可撈,王氏舍不得放權,以鳳姐學著辦差,恐不仔細為由,鳳姐做個什么都過問,自主權都未必有她手底下的周瑞夫妻大,能做什么惡事。后世鳳姐包攬訴訟,那是在賈王氏見榮國府實在入不敷出,撂挑子之后了。 京城來的兩封信算來都是好消息,好生賞了送信人,又由林如海親筆給張彥回了信,又夫妻兩個各寫信給賈璉,依舊由張家人帶回京去。 過了臘月二十,林家人個個臉上喜氣盈盈,黛玉雖是姑蘇人,前世也就父親過身之后,由賈璉陪同回鄉安葬父親,在蘇州呆過一陣子。再次入京之后,至死不曾離京。林佑更是從未曾到過原籍一日。臨出發日子近了,自是上至主子,下至奴仆,皆滿臉喜氣。 要帶往蘇州的車馬物品早就收拾停當。臘月二十五晨起,大冬日里竟撒下一片晨暉,照在人身上有些暖意。一家人早早起來,上香祭神之后,才按擇定吉時浩浩蕩蕩的出發。 因天氣不錯,且揚州蘇州皆是繁華地,官道修得極好,林家輕車快馬,不過一日半,便已經到了姑蘇。林忠也帶了小廝到了城門外迎接。 林忠一家早帶了人先行一步修繕房舍,已經準備了幾月了,林家四口到時,屋舍院落都已收拾得極干凈整潔,有些落了漆的屋檐亭臺也重新上了漆,雖是老宅,卻瞧著氣象一新。 林如海只遠遠瞧見屋檐瓦楞,就忍不住眼中濕潤。自林公封侯,林家便搬入京城居住,他也只在給父親守孝那幾年住在蘇州,但不知為何,對蘇州感情卻是極深。 而黛玉遠遠見了祖宅,更是眼眶微紅了。前世她只有送父親回鄉安葬的時候在蘇州住過極短的日子。待賈璉處理好林家蘇州的產業和父親的喪事,便北上進京,再未南下。 倒是穿越到后世,自己退伍之后想要踏遍祖國大好河山,行至蘇州時,將一座座尚存的蘇州古園林尋遍,才找到了林家祖宅。滄海桑田,古蘇州城早就隨歷史變遷蹤跡難尋。唯有部分保存下來的園林點綴在高樓大廈之間,訴說當年的姑蘇風流。 林家老宅不知幾經易手,但是卻保存了下來,不是什么赫赫有名的姑蘇名園,不過是蘇州眾多古建筑中不算起眼的一座,有一對老夫妻居住在里頭。后世的華國幾經戰火,才建立了繁榮穩定的新國度,林家老宅能夠保存,已經殊為不易。 黛玉穿越去的后世,欣欣向榮,對古建筑十分保護。所以老宅里雖然住著人,但是宅子不讓拆不讓大改,也是因此,黛玉認出了老宅,剛走到門口就忍不住雙眼紅潤。 宅子里住的老夫妻人很好,見一個姑娘望著自家門哭了,還上前詢問是不是丟東西了,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后來聽說姑娘名叫林生,是退伍女兵,更加熱情了,林生提出想在老宅租住幾日,老夫妻趕忙將東廂收拾出來。不想女兵林生住進老宅的頭一夜,就穿越回來了,又做回了林黛玉。 回憶起離奇經歷,黛玉感慨萬千。留在蘇州看房子的老仆早就迎了出來,請安搬行李,忙個不停。 因為早派了人來,一應屋舍器具都收拾得極妥當,就是幔帳被褥,也都換了新了,舒適暖和。唯有林佑房內,黛玉安排了人重新鋪床。因林佑小,黛玉擔心林佑突然換了環境不好入眠,將他日常用的器具被褥全都帶來了,父母和自己則一切從簡,只帶了常用衣裳配飾等物。 賈敏見黛玉如此心細周到,只覺快慰中夾一絲辛酸,才這么點大,便要撐起許多內宅事,女兒到底是被自己這病拖累了。 黛玉自然不會覺著什么,就是下人們見姑娘調度有方,也越發不敢糊弄。 修整一夜,次日晨起便忙了起來。林如海一脈是林家嫡支,林如海是族長,原是常年不在故里,族中諸事交給幾位族老打理。如今族長回來,自然日日都有族人來問候請安。 這些人,大多是黛玉前世見過的。自己扶靈回鄉的時候,因林如海是族長,也因林家的百年家業,頗有幾個在前世跟賈璉鬧得很厲害。但前世甄家尚未落罪,在江南一家獨大,倒是太子落罪之后林家人官場不得重用,有甄家撐腰,林家沒爭過賈璉。 但是就是這樣,也有幾個林家族人鬧得不成樣子,父親的葬禮都不是很安生,黛玉前世一切做不得主,只有背里落淚。 當然,也有幾個族老還算有些良心,原本打算調和此事,但是甄家在江南勢大,見林家有人鬧起來,索性借勢打壓,不但叫那個意圖將子嗣過繼給父親的林沐鎩羽而歸,據說后來還羅織了罪名,索性將其家產都奪了。這些事是甄家被落罪查抄之后,黛玉求寶玉弄一份邸報來看,才知道的。 但是當時,林沐和賈璉相爭,甄家給賈璉撐腰,這些人竟是一個也沒問問自己這個在室女的意見。 今兒恰巧林沐也來拜年,因黛玉年紀不大,又掌中饋了,便并未回避。林沐帶著家小來的,現下林家族長回鄉過年,為了喜慶,但凡來的晚輩,都有封賞,不過是圖個吉利。就為這個,有些為了占便宜的人家便有幾個孩子就帶幾個來。 別的倒還罷了,孩子小的,即便有些人家前世在爭奪產業的事上并不光彩,黛玉也沒計較,畢竟這些仇怨今世還未發生,于是笑著讓丫頭都給了紅封。唯獨林沐有個長子命喚林金寶的,如今都十四了,也腆著臉來行禮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