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節
書迷正在閱讀:每天都有人跟朕搶皇后、攻略神明后,前夫后悔了、你是一盤紅燒rou、她嬌嬌軟軟[強占 1v1甜 ]、當官家女遇到錦衣衛、攝政王的掌中雀飛走了、冷王盛寵魔眼毒妃、學神的追妻火葬場[重生]、慫且甜、心跳不聽話
不是什么事都要問眾卿的意見,林玄禮直接說:“此事不可為。司馬光之誤國已經載入青史,不需要在宮外給他們樹碑立傳。不必在議,朕不準。朕兒時冷眼旁觀,只見黨爭誤國,能讓人罔顧天理法紀,也不顧就事論事的原則,凡事都從黨爭出發?;蚴钦痴f的即便對,也要反對,或是反對自己的都是政敵,此風于國有害,閉塞言路。非但朕需要招賢納諫,你們做臣工的,也要多多自我檢點,明辨善惡?!?/br> 官家說這的這番話無可反駁。 眾人都瞧章惇,感覺這番話說的就是他。 這人不是章惇安排的,而是自己有的主意,想要一舉進入官家和章相公的視線之中,這一奏疏就算是投名狀。 章惇和韓忠彥一起表態支持官家:“圣人教誨,吾日三省吾身?!?/br> 林玄禮含笑點頭。心說:[章惇的吾日三省吾身:今天工作做的很好,整人嗎?整人了嗎?記仇,氣氣。] [六哥:禮子!你正經點,別在心里編排丞相。章惇干練非凡,富國強兵提拔干吏做得都很好,人無完人。司馬光同樣排擠舊黨,手段并不溫和,你怎么不奚落他們?] [因為我沒看見司馬光啊哥哥,我看見誰就奚落誰。] 又有五名御史一起出列:“臣等要彈劾政事堂中的相公?!?/br> 這次彈劾的是蘇軾。 蘇軾公費旅游已經快兩年了??!在黃河上下和所有支流都游覽了一圈,調研、招當地治水的好漢詢問,各地官員迎送、供奉飲食,一路上的花銷由官府承擔。他什么結果都沒拿出來,頂著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官銜,拿著三份的俸祿,一點丞相該做的事都沒做,倒是產出了一本詩詞集。 這合適嗎?這不合適。 林玄禮沉吟了一會,倒是無話可說,兩年奏本往來沒斷,蘇軾確實還沒拿出合理的條陳,只是帶著侍妾和行李全國旅游,期間附帶做了一下巡查御史的工作,上奏彈劾了十幾名不稱職的、勞民傷財的地方官。而對于治理黃河泛濫、黃河改道等諸多問題上,既沒提出什么合理的建造工程,也沒能整合出一份資料。 自己知道黃河泛濫這事兒沒法根治,要是有什么辦法,早就抄襲了。以后世的先進科技,修造了大壩,還是只能派人盯著潮汛,快速轉移受災群眾,派兵救災?,F在也不能每戶人家發一條船?!昂冒?,朕下詔催一催他?!?/br> 中秋節前,范純禮一路舟船,來到京城面圣,非常感激,但力辭丞相的職務,不敢承擔重任。 林玄禮試圖強迫他去赴任:“我知道你行。希望你能和章惇和睦共處,給百官以楷模?!?/br> 范純禮吃驚的微微抬頭,沒敢直視皇帝,只是臉上的皺紋之中隱約有些傷心失望。辭謝的更加堅定:“臣年老力衰,遠離中樞久已?!?/br> 林玄禮看他突然意志消沉,有些奇怪,剛剛還很感動呢:“怎么了?我仰慕范仲淹、范純仁久已,看你有令兄的風采。你若是對我有什么看法、建議,但講無妨,我絕不怪罪?!?/br> 范純禮年輕時也不是戀棧權位的人,既然官家垂詢,就如實說了,也不怕讓族中后生斷絕仕途,士人可以不做官但不能失去原則?!肮偌颐c章惇和睦共處,此事,屬實荒謬。臣自幼蒙訓,只知秉公執法,以民為本。官家強令臣與章惇和解,與他一黨,老朽做不到?!?/br> 以范仲淹之子,范純仁之弟的身份,和章惇和解,為他馬首是瞻,做出一副沒有意見不和的樣子。即便此舉對范氏子弟入仕大有好處,即便官家半個月前拒絕了黨人碑,也做不到。 為了求官依附于人,還是政敵,惡心。 林玄禮疑惑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哎?你誤會了,是我沒說清楚。章惇有不對的政策,我希望你能合情合理的彈劾他。至于和睦共處……在他做得好的時候,不要吹毛求疵。倘若官員都能學會就事論事,而非黨同伐異,朕就滿足了?!泵刻炫喿嗾?,彈劾的奏折里有不少是沒事找事的政敵,以及地域黑。 范純禮又高興起來:“老邁無能,誤會了官家?!?/br> 繼續婉拒丞相的職務,最后各退半步,讓他做了參知政事。 地位約等于副丞相,努力爭權的話不比丞相弱,如果什么都不做就只是皇帝的參謀。 轉眼又到了年末。 蘇軾被官家輕描淡寫的催了一次,也沒法加快速度,只能在過年前帶著十二箱手稿回到京城。 林玄禮高高興興的接見他,看到這風塵仆仆還黑了一圈、瘦了一圈的蘇相公嚇了一跳:“你怎么曬的這樣黑?在船上沒戴斗笠嗎?快扶他起來,免禮?!?/br> 兩旁侍立的內侍趕緊上前攙扶。 蘇軾含著淚下拜,一伸出手來,手比臉還黑了不止一倍:“臣唯恐辜負官家深恩厚愛,常年行船漂泊在黃河上,查看黃河兩岸的山勢地貌,不敢有絲毫怠慢。幾番風雨春秋,不知不覺和老船夫一樣,又黑又瘦?!?/br> 黑是黑了點,但瘦了一圈也是個胖子。雖然是滿頭白發,倒是精神百倍,在黃河上吃了許許多多的魚。 林玄禮起身繞過大書案,走到他眼前看了看:“東坡,你辛苦了。你回來見我,必然有所得?!?/br> 蘇軾笑嘻嘻。 送上一份調查報告,這一年多的時間,他走遍了匯入黃河的河流十幾支,還有黃河支流十幾支。仔細觀察記錄洪水泛濫處的特點,河流平緩處的特點。又順便去三川匯流處的嘉州凌云寺大彌勒石像(樂山大佛)處考察縣志,看看這唐代的大佛建成之前水患和翻船次數,建成之后的水患和翻船次數,發現差別并不是很大。 總而言之,十二箱手稿里有十一箱是資料,有一箱是他總結出來可以實施的治水政策。 詳細到應該在某地開溝渠引水到地勢低洼淤積處改成湖,從湖中引水灌溉良田。 在哪些地方用心疏通河道。 在哪些地方修筑堤壩并瘋狂種樹。 “官家,種樹雖然擋不住水患,但能稍加緩解。水患十幾年一次,恰可以讓楊柳成材,略加阻擋?!?/br> 以及黃河不需要改道,需要多分支流,把秦漢唐時的運河仔細利用起來,如果引流適當,可以讓很多貧瘠的地區增加可食用水產。 林玄禮真心不懂治水,連當志愿者都距離太遠,看來看去,覺得很可行,每一個項目都非常合理,可信,不愧是我的胖子!他暢想了一下功在千秋的治理黃河工程,激動的臉上微微發紅。 默默在心里算了一下使用民夫、廂軍完成這些工程所需時間以年計算,消耗的糧草,以及需要花掉的錢。 官家的臉又白了。不僅臉色發白,還微微有點心痛,感覺天地蒼茫,冰冷刺骨。 “很好,蘇東坡,你辛苦了?!?/br> 蘇軾寫計劃的時候也做了預算,耗時和花費的錢財甚巨,嘆了口氣:“若要治水,就不能對外用兵了?!卞X不夠用??墒怯帽仍诿冀?,治水也迫在眉睫,這就很難選。 林玄禮以手掩面:“你且回去休息,我改日再為你接風。這些文稿彌足珍貴,來人啊,召幾個會書寫的內侍宮女,把這箱計劃再抄錄兩份,分別保存?!?/br> [天哪,難道我最美好的年華不是宅在宮里攢錢準備打仗,而是攢錢修河道,然后再攢錢打仗?先修完河道再攢錢打仗,我都要三十五歲往上了。雖說那時候力量還沒衰退,恐怕沒有現在這種年少的沖勁,遠離戰場太久。] [我現在理解秦始皇了。嗚嗚嗚,我也想一邊修河道,一邊打仗,一邊修路。我一個玩游戲都想倍數快進的人,現在居然只能苦等。] [六哥:想想宋江,不要讓那個老混蛋有發家的機會。想想梁山泊形成的原因,一旦水利治理好,沒有八百里水泊梁山!民生和開疆擴土哪一個更重要,你知道。] [嚶嚶嚶我還只是個孩子。] 幸好現在是冬天,還不急著探討這個問題,能在夏季農閑之前探討出結果就行。 三天后設下宮宴,作為年末大慶,叫人做了許多宣德通寶的金幣賞賜百官。 同時給蘇相公接風洗塵。 章惇看看范純禮,再看看蘇軾,感覺自己被政敵包圍了。 六部尚書和侍郎,以及九寺官員都有些神色詭異,似乎都覺得眼前這一幕十分離奇。 “宣德二年即將結束。過完年就是宣德三年了,批奏折的時候不覺得,回首這一年,時光飛逝…(碎碎叨叨的年終總結)…現如今國庫充裕,是卿等的功勞?!绷中Y心情沉重的舉起純銀大個兒啤酒杯:“來,與我共飲此杯,但愿明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這酒是用觀稼殿的糧食釀造的?!?/br> 眾人說了許多場面話。 宮宴之后還有家宴,組織兄弟們在御花園的小樓里,穿著狐裘賞雪賞梅,越冷越雅,抱著手爐,喝熱酒吃烤rou。 “十一哥,你看起來挺犯愁的,愁什么?” 林玄禮嘆氣:“唉。我想收服燕云十六州,得攢錢打仗??墒且膊恢傈S河什么時候改道、泛濫,也得趕緊治理。真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边€有蕭奉先那個老王八蛋,收了我那么多錢,說是要搞死阿骨打,到現在一點動靜都沒有。 親王們不敢干政,對此也沒什么好主意,吃吃喝喝說了許多笑話,一說到黃段子和黃詩,小樓里充滿了快活的氣氛。 突然門一開,皇后拍著身上的雪花走了進來。 弟弟們慌忙起身行禮:“王娘娘?!?/br> “嫂嫂?!?/br> 林玄禮看她一眼:“你怎么來了?冷不冷?你一來兄弟們都不自在?!?/br> 王繁英笑吟吟的說:“蕭奉先把事兒辦成了。我猜你一定想知道。既然不該來,那我走了?!?/br> 林玄禮酒都醒了,跳起來:“別別別!jiejie,娘娘,你快請上座??!” 作者有話要說: 問題來了?!緮€錢打仗】和【花錢治水】之中只能選一個,怎么選呢? 【1】治水這方面……我也不是很確定,我沒有學水利的朋友。資料也很復雜,我地理學得不好……如果有什么差錯請忽視掉。 第128章 阿骨打之死 遼朝除了納入國內的契丹國、渤海國和五代時期那些換來換去、除了歷史學家都不知道該叫什么的小國匯總成整個遼國之外,還有五十九個屬國,還有一些附屬的部落。 既混亂又龐大,在有序治理時,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和睦共處。一旦治理不力,各部立刻各自為政。 在‘拒絕跳舞’事件之后,阿骨打短暫的不封詔,還想征討其他不尊奉他的女真部落,但立刻就被遼國樞密使、遼主的寵臣蕭奉先警告了,數倍于女真部的契丹和渤海士兵在附近巡游。 完顏阿骨打想雙拳難敵四手,自己縱有萬夫不當之勇,可是這些遼國的輕騎兵還是老遼主時期訓練出來的,還算是驍勇善戰,輕易得罪不起。 只好讓副手帶著狐裘和大個兒的珍珠前往謝罪。 恰逢阻卜 (韃靼)對遼主有些不恭敬。而于厥國的烏古人也要鬧事——這個反叛多年,在遼圣宗耶律阿保機叔父述瀾為夷離堇時,就被北征數次的小部落又一次拒絕稱臣納貢。 他們時叛時服,已經有一百多年,耶律阿保機當年從降服的烏古人中取6000戶置涅離部(亦稱烏古涅刺部),后來從涅離部中撥出一部分別置圖魯部、之后又叛,以俘獲的烏古部人置斡突蠱烏古部。 遼主親自統帥的契丹三十四部落中,烏古人占據了四個。 自從耶律延禧繼位之后,他們觀察了兩年,發現耶律延禧真不如耶律洪基,執政能力差的太多了,又有些蠢蠢欲動。有些人靠奉承新君被委以重任,他們只想直接明搶。 蕭奉先料烏古人詭計多端,投降也容易,反叛也容易,不如殺一批以儆效尤,也可以在戰報上寫的好看一些。 一邊以樞密院的身份,發令要女真諸部出兵協助平亂,又暗中告誡領兵將領、自己的親信:“暗地里選拔十名神箭手,在箭上刻烏古人的姓名,窺見合適的機會,在側面或正面射殺阿骨打?!?/br> “大王這是何意?” 蕭奉先威嚴的警告他:“不要問那么多閑話。你暗中告訴弓箭手,誰能射殺阿骨打,賞黃金五十兩,來孤王這兒要?!边@也是宋主格外愿意給的價格。 “是,聽明白了,遵命便是?!?/br> 混戰時分弓箭傷人太過常見,誤傷了本部的隊友也偶爾會發生。 蕭奉先自詡比起當初六國封相的蘇秦更勝一籌,畢竟當初六國加在一起也就一個宋朝大。激動的寫了好幾首詩迷,暗中炫耀自己在宋遼兩國皇帝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阿骨打真能作死,惹得官家發怒,惹到遼主還算常見,還能惹到宋主,也是很厲害了。 粘罕:“我擔心這出兵的調令別有用心?!?/br> “哈哈哈哈,鳥家奴又開始疑神疑鬼了?” “你要是這么害怕就別去了,去做生意。你越來越像個膽怯狡詐的商人?!?/br> “別這么說,粘罕在行賄和走私方面也很有天賦,除了打仗都行?!?/br> 粘罕心說你們懂什么,之前我要偷越遼國境內去和宋朝做生意時,你們也這么喋喋不休。但他還太年輕。做生意賺了大量的白銀,在宋國買入大量廉價的鹽塊(僅比大宋境內貴了兩倍,卻是遼國榷場食鹽售價的四分之一,劃算的不得了),都不足以在戰前會議上贏得足夠的地位。只有戰功才是說話的底氣。而且他的兩次懷疑都沒有任何證據。 上次帶著部眾從汴京城星夜兼程逃回來,之后看起來是虛驚一場,就讓他被人笑話到現在。多虧雖然逃跑但趙官家沒讓榷場的物資漲價,要不然他就成了眾矢之的。 阿骨打不覺得會有什么危險:“耶律延禧沒有宏圖大志,蕭奉先一心討好皇帝鞏固地位,契丹人軍紀廢弛,比宋朝的的趙佶還差得遠。這次去出兵沒什么大不了的,還能掠得一些鎧甲?!?/br> 普通百姓用的是魚皮甲,高級一點的將領穿牛皮甲,而更高級的是鐵甲。 現在積蓄更多人馬的鎧甲對將來的大業很有用。 阿骨打私下探討更遠的事:“我對趙佶更感興趣。他也想要吞并遼國?”自己的部眾實力強,不比訓練有素的契丹人或宋朝軍隊差,但人數太少,即便整合女真諸部,也需要一個合適的契機——宋遼兩國軍紀廢弛、滿朝廢物。 粘罕踟躕了片刻:“我認為他想。趙佶打聽了很多事,遼國人頭稅和苛捐雜稅,各地的布防、勞役、我從混同江(松花江)到宋遼邊關時遇到多少盤查,一路過關卡的稅。傳聞中他是個沉悶樸素的明君,其實這個人,狡詐多端,喜歡示人以弱?!?/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