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節
特別是赫連明峰,雖然一直裝瘋賣傻,但在裴行云造反內戰的時候,赫連明峰對上裴行云,卻也有還手之力。 而裴行云是大京守護神,常年駐守邊疆,戰無不勝,是四國之內,鼎鼎有名的戰神。 若是能讓他們其中一個來幫忙就好了。 可惜……以現在他們敵對的關系,即使他去請人家,人家也不一定幫他的忙。 顧望舒嘆息了一聲: “無妨,等我們到了龍元門留意一下,說不定能在其中找到優秀的將領?!?/br> “既然你意已決,那么,我現在就回去派人去查花洲王朝的局勢,大概過不了多久,就會有消息了?!卑自行n愁,守義王朝的皇帝這么輕易的將五十萬精兵交給顧望舒,這事怎么想怎么不現實,守義王朝的皇帝,是不是在算計些什么呢? 三日后,這位剛回歸守義王朝沒多久的月王——太子,就離開了守義王朝的國都。 他帶著守義王朝的皇帝和圣旨交給他的兵符,協同衣浩渺,段玖,龍飛,鳳舞一起趕往龍元門。 顧望巖留在了守義王朝的國都,幫他留意守義王朝的事情以及管束這里的邪教弟子。 白元君則是去了花洲王朝打探內情。 在離開前的三天,白元君一個勁的告訴顧望舒,一定要狠,要兇,要嚴厲,否則那些士兵他壓不住的。 白元君的交代是好的,但是給顧望舒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但縱然是壓力大的難以相信,顧望舒依舊沒有想過要放棄。 他們快馬加鞭,一天都沒耽擱,趕了七八天的路,就到了龍元門。 這里頗為繁華,雖是邊關,但卻有幾分歌舞升平的模樣,與顧望舒中想象中的龍元門大有出入。 這幾年四國之間的摩擦不斷,守義王朝和花洲王朝之間,也是如此,沒道理兩國相接的地方,竟會這么的平靜安寧。 顧望舒覺得奇怪,奇怪之余,他就沒有立即去軍中報到,反而是衣浩渺,段玖,以及龍飛鳳舞暫時找了個落腳地,打聽起了龍元門的士兵情況。 越是打聽,顧望舒越是覺得奇怪。 這里的士兵,從未與花洲王朝的士兵發生過爭執或者戰爭。 甚至,這龍元門內,還能發現花洲王朝的人,與守義王朝的人相處的極好。 風舞用美色加重金利誘,才從一個店小二口中得知。龍元門只是一個擺設,花洲王朝駐守在龍元門外的軍隊,與守義王朝的軍隊關系極好,經常一起出入,喝酒玩鬧。 鳳舞等人吃驚之余不禁問起原因。 那店小二嗤笑一聲: “要什么原因,不就是不想打仗唄……當然,關鍵,還是上頭的人的意思,從四五年前起,我們守義王朝和花洲王朝之間,就是這個樣子了?!?/br> 打聽完之后,顧望舒的心情有些惡劣。 守義王朝的士兵與花洲王朝的士兵關系極好,他們并不想打仗。 那么,他來這里,到底能做什么? 逼著這群沒有斗志的人戰斗么? 為什么會是這個樣子? 守義王朝的皇帝,早就知道是這個樣子吧?卻還刻意將這三十萬精兵交給他。 這樣的三十萬精兵,對想要對花洲王朝下手的他來說,有用么? 顧望舒想了許久,突然就想起了很久前的一件事。 就是大京王朝現今皇帝,赫連明昭登基時的那件事。 在那件事中,花洲王朝扮演了一個很微妙的角色。 花洲王朝與大京本是同盟,友好相處數百年,卻突然插手大京的皇位紛爭,出兵幫助三皇子。 那次之后,赫連明昭登上皇位,花洲王朝并沒有向大京低頭認錯,因此,兩國的友好盟約,也就被破壞了。 兩國再也不是盟友了,反而是,敵對了起來。 顧望舒想著想著,握緊了雙手,眸中出現了震驚之色。 聯系今日在龍元門打探的事情,顧望舒覺得他突然發現了一件不得了的事。 他抬眼,望向龍飛和衣浩渺幾人,有些艱難的開口道: “守義王朝……與花洲王朝,是盟友關系?!?/br> “咦?” “怎么會……數百年來,四國之所以能夠并存,正是因為守義王朝和輝光王朝是盟友,花洲王朝與大京結盟,兩方實力相當,所以都不敢輕舉妄動……若守義王朝與花洲王朝是盟友,那么……” 顧望舒的臉色愈加的凝重: “守義王朝,花洲王朝,輝光王朝,他們三國,應該都結盟了?!闭f道這里,顧望舒頓了下,又道: “這些年,大京發展的太快了,儼然已是四國之中,最為鼎盛強大的一國,他的強大,引起了其他三國的恐慌,所以,花洲王朝選擇背叛大京,投靠到守義王朝和輝光王朝這一邊?!?/br> 在顧望舒做這些分析的時候,顧望舒并不知道,守義王朝的皇帝,給了花洲王朝的皇帝的一封密信。 密信送出去之后,守義王朝的皇帝轉著手中的玉扳指輕笑: “不聽話的人,總是那么自以為是——將功贖罪?哪有那么容易?顧望舒,龍元門,將是你的埋骨之地!” 第283章 守義王朝的皇帝,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一盤下了很久的棋。 早在四五年前,他與輝光王朝的皇帝,私底下聯系花洲王朝的皇帝,就已開始布局,一直到今日。 連國師都沒料到,守義王朝的皇帝,竟能與敵對百年的花洲王朝合作。 不過,縱然如此,在最初的最初,守義王朝的皇帝,也真的為國師的話心動過。 有一度,他曾真的想讓顧望舒當皇帝。 但是顧望舒的身份,實在是太讓他忌憚了。 這個身份,并非是指顧望舒身負兩國皇室血統的身份,而是指——兩年前大京皇帝和大京守護神為他內戰的身份。 顧望舒和大京王朝的淵源太深了。 他實在無法相信顧望舒。 在立顧望舒為太子時,出現在朝堂的孩子和赫連明峰,更是讓他覺得不能重用顧望舒。 都是虎毒不食子,可顧望舒為了太子之位,自己的孩子都不要……可見顧望舒多么狠,想當皇帝的決心多么堅定。 他連自己的孩子都不要,而想當皇帝?守義王朝的皇帝覺得,這是顧望舒的陰謀……他覺得,顧望舒不顧一切想當皇帝,必有所圖,他怕這是顧望舒與大京王朝的一個圈套。 怕他真把皇位給顧望舒之后,轉頭守義王朝就會改姓大京。 所以,他徹底絕了將皇位給顧望舒的心。 并且,有此開始自己的計劃。 將五十萬精兵給顧望舒,并非是真正的給顧望舒。 在顧望舒之前,朝中也有不少不聽話的官員,被他派到了龍元門,最后,都被龍元門的將領解決了……當然,在世人看來,那些不聽話的官員,都是死于與花洲王朝的戰爭。 龍元門,是一個守義王朝的皇帝,光明正大的,專門用來處置不聽話的官員的死亡之地。 在計算到顧望舒差不多到龍元門的時候,守義王朝的皇帝,昭告天下,說太子領五十萬精兵與花洲王朝開戰,并且揚言拿下花洲王朝。 這個消息,令天下人嘩然。 從一出場就以皇室哥兒的身份,又被國師力捧的太子,一時之間,在守義王朝風頭大盛。 若是守義王朝和花洲王朝真的是敵對王朝的話,守義王朝的皇帝,自然不會將這么個消息昭告天下。 關鍵是,他們是盟友,是親密的盟友。 將這個消息昭告天下之后,他們可以做許多事。 比如,五十萬精兵,可以光明正大的活動。 守義王朝的皇帝,早已與花洲王朝的皇帝約好,等顧望舒到龍元門,就殺了顧望舒奪兵符……至于怎么殺顧望舒,守義王朝的皇帝,早就授命于龍元門的將領了。 在顧望舒死之后,龍元門的將領,將會拿著兵符,指揮加上從其他各地調動的二十萬精兵,一共五十萬精兵,偷偷到新都縣,也就是,守義王朝和大京王朝交界處。 連同守義王朝和大京王朝邊境的五十萬精兵,共計百萬大軍,出其不備的,毫無預兆給大京王朝致命一擊。 到時候,軍隊懸殊過大,管他裴行云是什么大京守護神,是什么不敗戰神,都難逃一死。 大京王朝的百年基業也將毀于一旦。 畢竟……百萬大軍,不是開玩笑。 這是守義王朝的皇帝在顧望舒當上太子之后,深思熟慮,才走的棋。 挪動顧望舒這個棋子,變換四國的格局。 在守義王朝的皇宮中抱住顧望舒的性命,是顧望舒或者還有利用的價值。 但顧望舒與大京只見曖昧不明,讓他忍無可忍,終于決定用顧望舒這個棋子,走最精彩的一步,也由此棄掉顧望舒這個棋子。 這步棋,便是那五十萬精兵,以及將顧望舒派去龍元門。 其他二十萬精兵,已從守義王朝全國各地調往龍元門,只等匯合之后,用顧望舒手中的兵符調動他們去新都縣了。 現在的關鍵之處,在于殺掉顧望舒,奪兵符——而且,還要隱瞞世人顧望舒的死訊,否則,花洲王朝和守義王朝就不能‘打仗’了,那五十萬精兵,也就不能‘自由’活動了。 可惜,守義王朝的皇帝沒想到,顧望舒背后的邪教,沒想到顧望舒竟會猜到守義王朝與花洲王朝是盟友關系。 而且,顧望舒并沒有一到龍元門,就去軍中報到,他反而是先暗中打探了龍元門的情況。 結果,一切就沒有按守義王朝的皇帝想象中那樣發展了。 龍飛找來了邪教的一個下人,將他易容成顧望舒的模樣,讓他去軍中報到了。 那個人……死了。 同時,對龍元門的將領,以及守義王朝的皇帝來說,兵符和顧望舒帶走的密旨也丟了 , 密旨就是顧望舒滅掉花洲王朝之后,現任皇帝無條件將皇位讓給顧望舒的密旨。 兵符沒了,調動龍元門的三十萬精兵雖然并不是問題,但是想要調動其他從守義王朝全國各地調來的二十萬精兵,卻是沒有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