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四項國策
書迷正在閱讀:主播被迫營業日常、[綜漫]抽卡嗎抽卡嗎、陛下她不想翻牌子、美人兒、[綜]廢后不易、兩個小孩過家家(高干)、重生之農女學霸、[綜童話]穿成辛德瑞拉的惡毒繼姐、重生妖嬈男神,夜少的專屬美人、我的左手有丹爐
雖然如此,大家還是紛紛跪下,一個勁說道:“皇帝,不要說四項國策,就是四百項我們做臣子的遵守就是了。 楊軒搖搖頭,說道:“各位,所謂國策,那就是為政基礎,未來任何施政如果與這四項國策相違背,就需要糾正。 各位,不如此,不彰顯本王決心?!?/br> 古代講究虛禮,眾人見蜀王如此,以為不過往常套話氣話,現在也不以為意,紛紛跪下聆聽。 楊軒清了清嗓子,說道:“昔日宋太祖立國,曾經立下石碑。 書言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于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第二:“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 第三:“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宋太祖立下碑誓,雖然鞏固了大宋王朝統治,但毫無疑問種下重文輕武,致使大宋先后為遼國西夏欺凌,為金國蒙古滅亡的厄運。 本王立國,第一項國策就是:以民為本,保障普通大眾的根本利益。 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皇帝是天子,那么這個天時什么呢,可能有的說是上天,有的說其他什么? 如果說是上天,但上天有點變幻莫測難以捉摸,除了上天之外,本王認為天下老百姓也是另外一片天空。 如果大家要擁立本王為皇帝的話,如果本王要成為真正的天子的話,就需要以民為本,保障天下普羅大眾的利益,任何大臣、將軍若膽敢違背以民為本這一國策德華,本王只能以天下民眾的意愿與他劃清界限。 若本王及其后世子孫不能再代表天下普羅大眾,不能以民為本,那么請大家以天下民意的方式將其趕下來。 因此,各位,我希望大家遵守的第一國策就是以民為本?!?/br> 眾人一聽,這個沒有什么,畢竟孟子說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大家最擔心的就是君王自重,不顧臣工勸誡,現在聽楊軒如此,怎么可能反對? 再說了自古以來沒有不滅亡的王朝,現在聽楊軒如此說大家都說沒有任何問題,都拱手稱是。 當然,也有少數人內心竊喜,過去皇帝常常以為自己是天子,出口成憲,自己還不知道如何應對。 現在蜀王訂下以民優先的基本原則,到時候進諫就完全可以以民眾為藉口更振振有詞。 見眾人紛紛拱手點頭,楊軒不為所動,繼續說道:“各位,這幾年我也在思考為何我堂堂中華竟然被外蒙古,被韃子所逼迫,細細想來,我發覺過去很多官吏喜歡談論程朱理學,而沒有真正務實。 很多將軍都是從死人堆里面爬出來,弄虛作假,忽略實際情況害人啊。 我希望大家一切以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任何事情都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啊。 各位,我希望大家遵守的第二個國策就是實事求是,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就是真的,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 從今以后,不論是什么東西,我們要去偽存真,實事求是。 各位,實事求是雖然非常簡單,但真的要做到這點難上加難,因此本王將其作為本朝的國策?!?/br> 眾人一聽議論紛紛,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怎么實事求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樣淺顯的事情竟然成為一項國策。 金堡湊上前問道:“王爺,這,我們是不允許誣告啊,在任何朝代這點都是不允許的話,這個作為國策是不是有點…” 楊軒搖搖頭,看著金堡道:“金給事中,這幾年南征北戰,治理地方,我才感到就是這么一點也非常難能可貴啊。 就說這些事吧,袁崇煥鼓吹五年收遼,向國家要錢要糧,大家只是逢迎,最后結果是拖垮了整個大明啊。大家想想,遼兵也最多十四五萬,但每年軍費竟然高達4八0萬,幾乎占了全國一半的軍餉。 只要正常人都知道大明根本不能支持孫承宗、袁崇煥錯誤的政策,對這樣的政策為何大家不反對? 遼兵號稱十四五萬,實際上難五萬就不到,很多士兵還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這難道不是大問題嗎? 弄虛作假的事例少嗎?我大明戶部全國人口只有六千萬口,但只要細細查查,我大明人口早已經超過一萬萬,田地面積也倍增,這,這難道不是沒有問題嗎? 張居正新政,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但實際過程中要老百姓在收獲季節大量販賣糧食交稅賦,這不是有害于民眾啊。 錢謙益最先攻擊這個人不恥,那個人不恥,最后他自己竟然帶頭投降蠻清,這難道沒有問題嗎? 我常說士農工商,而兵根本沒有在上面,而在有的地方士兵竟然是罪犯擔任,如此用來贖罪的士兵怎么能夠上陣殺敵保境安民?所以我說士是國家大腦,農工是身體,兵是手臂,商人是腳。 我們很多地方商人富可敵國,但是繳納的賦稅少得可憐,這難道不是問題嗎? 所以,實事求是,實踐是檢驗對錯的主要標準,我們去偽成真,這一點沒有任何含糊的,誰弄虛作假,國法不饒?!?/br> 眾人見楊軒一點也不想讓,紛紛點高聲贊成不已。 楊軒顯得非常滿意,看著眾人繼續說道:“各位,大明律是一部很好的法典,這幾十年天災**就是因為很多人違背了人民利益,搞虛無縹緲的東西,違背大明法典做事。 各位,從今以后我將與各位臣工本著仁義之心,本著民眾利益,根據實事求是的原則制定新的法典,從今以后,除了違背仁義道德,違背民眾利益,違背事實求是原則,就是君王也不能做出違背法典上的事實。 各位,我認為君王最大的危害還不是昏庸,而是自認為天上知道一半,地上全知,而胡作非為。 我們將根據現有《大明律》上面好的規章制度,現行行之有效的規則制定新的法典。 因此,我第三項國策就是依法治國,大家說好不好?” 給事中劉堯珍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把柄,看著楊軒道:“蜀王,原來是你要借重重刑名的酷吏,蜀王,你重視法家,那么儒家學說還要不要了?” 王夫之瞪了瞪劉堯珍一眼道:“劉給事中,聽話不能只聽一半啊,剛才陛下就將以民為本放在第一位。 孔子求仁,孟子取義,在以民為本為前提,行仁義之舉,推行依法治國,如此當然理所當然。 各位,金剛尚有雷霆之怒,如果為了解救天下民重,強調刑律有何不對? 亂世用重典,陛下所說的依法治國,當然也是以民為本的前提下依法治國。 這是儒家最大的道德,怎么你竟然說要廢除儒家思想呢?” 劉堯珍被一番搶白,正準備發言,突然看到周圍眾人一個個都瞪著自己。 自古以來改朝換代都是天大大事,如果自己再胡攪蠻纏的,可能惹惱這些武夫,引來殺身之禍。 想到這里,馬上閉嘴,不再說什么。 ,但轉念一想感到不對,楊軒說四項國策,已經說了三項怎么都沒有涉及到韃子呢?須知道韃子是目前最大威脅,可以說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啊。 想到這里,劉堯珍看著楊軒道:“蜀王,老夫以為你是一個英雄,誰知道你不過喜歡坐而論道,現在大家都知道我們已經到了亡國亡種的邊緣,你四項國策已經說了三項,怎么都沒有涉及到韃子呢你說說呢,是不是你想劃江而治呢?” 楊軒呵呵一笑道:“劉給事中,各位,如此看來這前面三項非常重要啊。如果不以民為本,不以民眾利益為出發點,民眾怎么能夠支持我們驅逐韃子呢? 如果不以實事求發,我們怎么能夠戰勝韃子呢? 如果不以仁義為本,以法治國,我們怎么能夠做到內部政治清明呢? 劉給事中心也太急了,一定要聽到我第四項國策,我就說給大家聽聽吧。 各位,金國對中國為害大家都知道吧,當年金兵逼近汴京,掠走二圣,金兀術多次南下,幾欲滅掉南宋。 這蒙古更勝一籌,在襄陽、在四(川廝殺幾十年,大戰事無數,到最后在崖山一戰逼迫我大宋皇帝跳海自盡。 現在后金與蒙古結盟又要來滅我們漢人江山,我發誓,未消除滿蒙中國威脅,絕不收兵。 第四項原則,就是漢人優先政策,鏟除異族對我大漢民族的奴役?!?/br> 那些武將一聽,紛紛高聲叫好不已。劉堯珍顯得不解道:“蜀王,你說說,如何叫做消除滿蒙對中國威脅;” 楊軒笑道:“哦,就像云南、貴州,湘西,廣(西的那些土司一樣?!?/br> 云貴湘西、廣(西土司何止對中國造成影響,就是對當地地方影響也不大,聽到楊軒想徹底解決滿蒙問題,雖然沒有那個相信是真的,但聽楊軒如此表態,都紛紛叫好。 劉堯珍呵呵拱了拱手道:“蜀王,你不會像袁崇煥那樣牛皮大王吧,你只要將韃子驅逐出中國,我想就是明太祖也不會反對你讓他后世子孫禪位啊?!?/br> 聽劉堯珍說楊軒吹牛,一些武將大怒,有的想去錘劉堯珍,為楊軒所制止道:“各位,劉堯珍說了實話啊,現在禪位給我一些忠于大明的人不以為然,有的更是要當隱士而坐山觀虎斗。 各位,我們要爭氣,要讓劉堯珍等人心服口服?!?/br> 眾人一聽,紛紛點頭同意。 楊軒當即下令,將以民為本,實事求是,依法治國,漢人優先作為國策,如此方有四項國策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