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建立百官屬司
書迷正在閱讀:主播被迫營業日常、[綜漫]抽卡嗎抽卡嗎、陛下她不想翻牌子、美人兒、[綜]廢后不易、兩個小孩過家家(高干)、重生之農女學霸、[綜童話]穿成辛德瑞拉的惡毒繼姐、重生妖嬈男神,夜少的專屬美人、我的左手有丹爐
這天下午,忙完一天工作之后,楊軒帶著一行人爬上高觀山(今日蛇山)游玩,由于前世經歷,非常注重勞逸結合,而不是一天到晚窩在楚王府承運殿處理政務。 看著前面的楚王府,雖然經過一番休整,但王府面積實在太大,部分地段也殘埂斷壁,讓人不甚唏噓。 自從光復武昌以來,楊軒就將楚王府作為自己住所,以處理政務軍務。 相比蜀王府,楚王府沒有什么大的破壞,占地數萬米,遠遠望去,讓人感慨甚多。 王夫之侃侃而談,這楚王府的來歷,這楚王府的風水,遺聞軼事,工作之余聊作消遣。 楚王府位于高觀山南麓,坐北朝南,背依高觀山,東西寬2里,南北長4里,占地8平方里,相當于半個武昌城。 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封第六子朱楨為楚王,次年開始在武昌高觀山(今蛇山)南側建王府,歷時9年竣工。 當年的楚王府內遍筑宮殿、樓閣及水榭庭院,宮殿、宮室、堂庫、宗廟等800余間。 周圍壘石為城,高二丈九尺,號稱“王城”; 開四門,正門稱鎮楚門,俗稱公衙門,至今尚有地名曰“王府口。 正殿基高六尺九寸,正門、前后殿、四門城墻飾以青綠,廊房飾以青黛。四城正門,以丹漆,金涂銅釘,豪華壯觀,猶如皇宮。 平日在王府做事沒有發覺,現在聽大家聊起楚王府的風水,楚王府的景色,楊軒饒有興趣,聽得滋滋有味。 難得看見王爺對居家住所如此感興趣,王府主事任纂靈機一動,想到這幾天各地出現祥瑞,感到時機已經成熟。 所謂祥瑞,又稱為福瑞,被儒學認為表達天意,對人有益的自然現象。 如出現彩云、禾生雙蕙,地出甘泉,奇禽異獸這些自然景觀,以表達天意。 自從封王鬧劇愈演愈烈之后,自從上次擁立之后,雖然沒有如大家意愿,但很多好事之徒已發現端倪,紛紛敬獻祥瑞,以向世人表達改朝換代的意愿。 忠義軍駐兵西南,地近南方,奇禽異獸本來數不勝數,現在在一些好事者有意cao作之下,每旬都有人地方官進獻祥瑞。 如某地發現祥云,某地平地冒出甘泉,某地發現麒麟,某地捕獲白狼、赤兔 不勝枚舉。 對這些祥瑞楊軒聽之任之,不置可否,不發一言。 但這種模擬兩可態度更鼓勵地方官員,大家爭先恐后進獻祥瑞。 任纂雖然進士出身,一直渴望通過擁立建立殊功,現在看到王爺聽得津津有味,對楚王府頗為留戀,感到機會來了。 任纂跪下懇請道:“王爺,我大明百姓真苦,不但要奉養皇帝,而且還要奉養四十余個親王。 這些親王一個個錦衣玉食,再加上數以萬計的王室宗親,如此這般民眾怎么不苦。 王爺,微臣從cd趕來的時候當地120個縣議會,10個府議會匯同地方官員上書王爺,懇求王爺稱帝啊”。 楊軒大驚,轉過頭死死盯住對方,看著遞過來的請愿書,突然身體后縮,望著對方,搖頭道道:“任兄,大家的心意我明白,但現在我們的敵人是韃子,斷不可因此而橫生枝節啊?!?/br> 劉惟明、李來亨、袁宗第等人乃義軍出身,在內心上對大明總有一點不合拍,見楊軒如此,紛紛出列道:“王爺,你招撫義軍,率部驅逐韃子,這江山本來就是你打下來的,王爺應該稱帝自為啊。 王爺,正如闖王所言,咨爾明朝,氣數已盡。 自古沒有不滅亡的王朝,自崇禎以后大明就亡了一次,然后在弘光帝、隆武帝、紹武帝連續三次殲滅,明朝早已經名存實亡啊?!?/br> 旁邊的吳兆元、雷躍龍、殷承柞、黃應運等人也紛紛跪下請求道:“王爺,如今韃子入侵中原,民眾早已經困苦不堪,大明早已經疲憊不堪,難以擔當驅逐韃虜之重任。 望王爺不辭艱辛,稱帝自為,以帶領我數兆漢族同胞一起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救濟斯民,共創盛世啊?!?/br> 楊軒呵呵一笑,看了看眾人道:“各位,大家這,這是為什么呢? 我等占領武昌,我等雖然立下尺寸之功,但如今韃子還占領兩京之地,你們讓孤王稱帝,若是這樣,孤王干脆退隱山林算了”。 吳兆元搖頭道:“王爺,如今皇帝暗弱,只知道一味逃跑。 王爺如今轄地超過6省之地(包含云貴川鄂,陜西、甘肅一部),我等希望王爺能夠稱帝,以帶領大家驅逐韃虜,恢復二京而已?!?/br> 楊軒搖頭道:“雖然當今皇帝時十分暗弱,只知道逃跑不過問抵抗大計,但畢竟親口封郡主為長公主,按理說也算我舅子,如此我怎么忍心奪其皇位啊?!?/br> 任纂叩首道:“王爺,自從李自成入京以來,大明早已經失去民心,現今雖歷四帝,不過是大家想以此為號召高舉反抗韃子大業罷了。 雖然隆武帝勵精圖治一心北伐,但弘光帝重用jian佞,紹武帝只知內斗,而當今圣上則一味逃跑。 王爺,天下臣民都直到當今圣上不是做皇帝的料,而王爺本蜀北書生,世代耕讀為業,現在早已經是蜀王了。 臣等希望王爺能夠稱帝,好帶領大家共同北伐,實現王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救濟斯民共創盛世的夢想啊?!?/br> 楊軒搖搖頭,嘆息道:“各位,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糾集斯民共創盛世這一宏偉藍圖我會帶領大家實現,但稱帝就算了吧?!?/br> 錢邦芑顯得頗為掙扎,但還是出列拱手道:“王爺,郡主乃蜀王嫡長女,更是滁陽王(郭子興)第是十二代外孫女,洪武帝十一代孫女,地位當然尊貴無比。 王爺與長公主患難之交,恩愛羨煞旁人。 王爺稱帝之后若能立長公主為后,立長公主所出為太子,料想太祖高皇帝地下有知,也不會說什么啊。 王爺,唯有你才能率領大家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還希望王爺不辭艱難,稱帝自為吧?!?/br> 錢邦芑算一個保守的人物,上次大家在貴陽擁立的時候還橫加阻攔,想不到今天居然公開支持。 想不到今日居然也公開懇請稱帝自立,難道對方內心已有妥協,抑或別的什么原因? 楊軒恍然大悟,感情那些明朝遺老遺少現在肯擁立自己,是因為郡主朱淑潁身份,是期望自己稱帝之后能夠立次子楊武為太子緣故? 想了想,楊軒感到還是有點太過突兀,現在南明政權控制廣西全部、廣東一隅,再加上閩浙張名振、鄭成功部,如果現在稱帝斷然與其為敵,不利于抗清大業。 思索良久,楊軒堅決否決稱帝自立心思,對外自稱監國,蜀王,天下兵馬大招討(歷史上鄭成功曾自稱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孫可望也曾自稱天下兵馬大招討),建立百官屬司(朱元璋稱王后也曾經如此),以完成稱帝準備動作。 結合明朝與前世國家機構設置,在找到其共同點與差異之后,楊軒建立起相應的國家機器。 設立中書省,如同前世的國務院,以吳兆元為左國相,從一品,統籌國中大小事務。 劉長麟為右國相,正二品,襄助左國相工作,負責戶司、工司、商司事務(也就是俗話所說的財經內閣)。 設立樞密府,如同前世中央辦公廳與中央軍委,以殷承柞、李定國為左右樞密使,正二品,吳養狐、趙榮貴、劉文秀、賀珍、樊明善、陳應宗為樞密府僉事,以協助軍務,從二品。 設立監察院(原為都察院,如同前世紀委),錢邦芑、陳計長為左右都御使,正三品,掌管王府監察事務。 任纂為王府主薄,王夫之顧炎武為王府僉事,周正張瑯等為王府主事,負責機要、公文往來。 任命左樞密使殷承柞兼任湖北巡撫 任命嚴錫命為四(川巡撫 江鼎鎮繼任貴州巡撫 范文光為云南巡撫 鄒簡臣為湖北布政使兼任武昌知府,正三品。 任命為趙榮貴為兵司侍郎 范鄺為財司侍郎 陶汝鼐吏司侍郎 周堪賡為民司侍郎 雷躍龍為禮司侍郎 宋士慧為工司侍郎 潘夢科為刑司侍郎 軍中總兵為正二品,副將為三品,參將為四品,游擊為五品,千總為六品,把總七品,大隊長八品,中隊長九品。 總兵除了設立僉事輔佐官員外,還需建立軍政科、參謀科、訓練科、后勤科,其科長為六品,各科除了有12名副科長為7品官員之外,其他多為八品參謀。 副將所統領各鎮,其佐貳官員相比低一級。 。 正如過去所說那樣,在明朝各個親王府就是一個縮小版紫禁城,整個楚王府(現在應叫蜀王府)面積相當于半個武昌城,楊軒將王府長官司、樞密院分別放入承運殿左右兩側的十多個偏院落里面辦公。 楊軒將湖北治所改到漢陽府,過去巡撫衙門改名為左相府,布政使衙門改名為右相府,巡按衙門改名為御史衙門而已。 楊軒令禮司、吏司與各衙門一道制定各衙門組織條例,確定各衙門主要職責,大致人員編制。經過半年多運作,各衙門職司基本上已經明確,楊軒希望通過表格、文書固定下來而已。 當然,楊軒不會像過去那樣將各衙門結構,官吏數量搞得一成不變。 在建立百官屬司的同時,楊軒以樞密府僉事劉文秀為主帥率領第13鎮、曹章第15鎮、陳懷西水軍第1鎮一道沿江而下,與江北的靳統武第7鎮一道追擊岳樂兵團。 令樞密府僉事吳養狐督率郭崇烈的第3鎮、馮有慶第10鎮、李來亨第14鎮、在洞庭湖邊休整,以積極籌備進入湖南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