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兵伐猇亭
書迷正在閱讀:主播被迫營業日常、[綜漫]抽卡嗎抽卡嗎、陛下她不想翻牌子、美人兒、[綜]廢后不易、兩個小孩過家家(高干)、重生之農女學霸、[綜童話]穿成辛德瑞拉的惡毒繼姐、重生妖嬈男神,夜少的專屬美人、我的左手有丹爐
經過兩天休整,與大軍匯合后,楊軒指揮7鎮兵馬兵分三路殺向猇亭。 看到義勇軍殺來,多鐸連忙召集眾將商議,蔡士英勸誡道:“叔父攝政王,漢人有割發代首的習慣,聽說為了東進,楊軒割發代首,割掉頭發以常伴父母墳前,割掉胡須以交與妻子。 叔父攝政王,如此觀之,楊軒這次東進其志不小啊 但以上次一戰觀之,義勇軍各部裝備精良,將士訓練有素,其單兵素質更遠在我綠營之上,再加上其部剛剛出川氣勢如虹,真的是銳不可當啊。 我等不如退兵回到武昌,如此依靠武昌九省通衢之地利以與義勇軍周旋啊?!?/br> 漢軍正北旗旗主佟圖賴嘆息道:“蔡巡撫所言雖然在理,但若我軍撤退必然為好事者所鼓噪,說我軍再次大敗于義勇軍,各地反清勢力必然跳出來以對抗我蠻清大軍,接應義勇軍東征啊。 如此觀之,撤退可能暫時緩解我軍壓力,從長遠來看反而不利啊。 再說了猇亭乃阻擋義勇軍出川的最后通道,一路山巒眾多,如此多的險阻,我等若是不加阻擋就放棄,如此定會為他人恥笑啊?!?/br> 岳樂也勸誡道“叔父攝政王,現在不到七月中旬,地里的稻谷馬上就要收了,若我軍潰退,義勇軍長驅直入進入江漢平原。 到時候地方民眾定然抗糧抗捐,不向我大清納糧。 叔父攝政王,湖廣熟天下足,若楊軒盡收江漢平原糧食,我等如何應對?” 蔡士英搖頭道:“佟統領,說句不氣的話,在平原地帶,蠻清八旗天下無敵。 在這山巒地帶,義勇軍那是罕有敵手。 聽說從四(川)到湖廣地區,高山深壑那可是司空見慣的,除此之外他們還善于攀巖,十幾丈的懸崖峭壁不到片刻功夫就攀登上去了,如此令人防不慎防啊。 這一路對我們來說是險關,對義勇軍來說那不過與一個個小山坡而已。 再說了楊捷被殺所部水軍幾乎全軍覆沒,若再不撤退,到時候這猇亭地區就是我們葬身之所啊”。 多鐸搖搖頭,看著眾人道:“各位,我知道你等所擔憂的,騎兵利于平原作戰,步軍利于山地丘陵作戰,在這猇亭作戰可能不利于我軍騎兵。 現在正值盛夏,楊軒用心歹毒竟然在這個時候舉兵北伐,明顯欺負我滿蒙大軍不習慣南方燥熱天氣。 本王料定義勇軍軍中乏糧,若讓楊軒奪得糧食必然盛世大漲。 我們有一萬滿蒙鐵騎,2旗漢軍八旗,還有3萬綠營兵馬,我們還占據猇亭這座城池,我們完全可以白天讓綠營兵馬、漢軍八旗與義勇軍作戰,到太陽不太大后本王率領滿蒙騎兵殺出,定可大敗義勇軍?!?/br> 太陽落坡雖然好多了,但還是非常炎熱,很多滿蒙將領雖然還是討厭南方炎熱天氣,但只要不在太陽正大的時候作戰,也還是可以堅持一下的。 多鐸重新整頓滿蒙兵馬積極備戰,以與義勇軍決一死戰。 聽到前方攻擊受阻,岳樂、蔡士英統帥漢軍正北旗、鑲北旗與綠營兵馬在猇亭背城列陣,而多鐸率領的1萬滿蒙騎兵則消息全無后,楊軒慢慢明白猇亭乃雙方決戰地點。 在明白決戰的意義之后,楊軒一面調兵遣將逼近猇亭,另一方面則快馬加鞭趕赴猇亭前線,召集眾將議事。 大家當然明白此戰意義,為了便于指揮,前線參謀甚至做了一個巨大沙盤,現在大家圍在沙盤附近研究敵情。 楊軒站在上首,身邊站著參謀司司長吳養狐、高級參議趙榮貴、王祥,作戰參謀楊威、高文貴,兩排則站著各鎮總兵、副將、游擊將軍,大家圍在沙盤前面。 參謀司長吳養狐用指揮棒指著周圍地形,與大家確認著各營布防情況,與大家一道分析著韃子兵力分布。 但對韃子騎兵布置則形成兩種意見,曹章、王祥、李來亨等人認為韃子騎兵可能已經出城,躲在某個角落,以在最關鍵的時刻殺出,一舉大敗義勇軍。 但趙榮貴、劉惟明等人則認為義勇軍連續挫敗蠻清八旗,斬殺豪格、羅洛渾、尼堪等勒克德渾等滿清宗親,現在韃子必然頗為畏懼義勇軍。 雖然猇亭周圍十里都是丘陵地區,韃子騎兵定然難以在周遭埋伏,但現在必然埋伏在遠處,待雙方交戰正酣的時候殺出。 趙榮貴等人認為雖然猇亭城小,但多鐸極有可能率領騎兵駐防猇亭城內,在雙方交戰正酣的時候殺出,一舉解決戰斗。 看雙方爭論不休,劉文秀笑道:“各位,大家根本不需要爭論,即便韃子萬余騎兵在旁邊,又有什么作用呢?” 眾人大驚,特別是楊軒連連搖頭道:“劉將軍,料敵從寬,大家千萬不要大意啊?!?/br> 劉文秀拱手道:“王爺,即便料敵從寬,韃子這萬余騎兵也毫無用處啊。 我們這次有八鎮兵馬,即便警衛鎮也沒有滿員,但大家想想,我軍各部裝備精良,將士們訓練有素,大家士氣高漲,隨便拉出一鎮也可以大敗對方萬余假韃子啊。 既然我們可以輕易擊敗城外這三萬綠營假韃子兵馬,多鐸率領這萬余滿蒙八旗又有什么用呢?” 楊軒一聽內心稍稍寬心,但剛剛整編而來的獨立協副將李來亨則不這樣想,過去四五萬義軍常常被萬余假韃子追著打,現在所部不過八千人,怎么還不懼怕假韃子了? 劉文秀笑道:“小李將軍,你用腦袋好好想想,過去在義軍的時候雖然有四萬萬兵馬,但一半以上是運輸糧草輜重的,打仗根本幫不上忙。 即便剩下這3萬兵馬,有一大半以上不過在旁邊搖旗吶喊,作為疑兵裝腔作勢嚇人而已,真正能戰的不過一萬人而已。 剩下這一萬人,真正訓練有素的不過是主將親率的2千親軍,這些親軍上得戰場常常一個抵得上兩個,根本不怵那幫假韃子,而其他偏將所率領的則作為炮灰,打敗仗時跑得比誰都快,打勝仗的時候沖得比誰都猛。 小李將軍,你說說,是不是這個情況?” 李來亨想了想,拱手道:“劉將軍乃沙場宿將,所說的當然是這個道理?!?/br> 指著身后兵馬,劉文秀得意洋洋的說道:“王爺要求各部整編以來,淘汰老弱病殘,現在全軍上下都是精銳,現在兄弟們吃得好有力氣,別的不說,就說運送糧草輜重營兄弟都比過去過去大家手下親軍兄弟吃得好,有力氣,更別論其他兵馬了。 現在即便上各個大隊有1到2個火槍中隊,各營有虎蹲炮小隊,各團有佛朗機炮大隊,各鎮有紅衣大炮大隊,大家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用的兵器也得心應手,大家說說,現在隨便拉出一營兵馬也比過去親軍要強啊。 你這一鎮兵馬雖然現在只有8千人,即便扣掉那些輜重兵伙夫,能戰之士也有6千人,你想想,以這六千精銳之士大家還怕了那幫假韃子嗎?” 眾人一聽,高聲叫好,良久李來亨才想明白連連拍腦袋道:“劉將軍這么說,真的還是這個道理。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我過去一直沒有想明白以王爺之才為何還要臨戰裁軍,讓一些老弟兄進行軍屯,現在一想原來是這個道理?!?/br> 吳養狐笑道:“李將軍,帶兵打仗當然多多益善。上次豪格率部入寇四(川),大人可以說全民皆兵,如此豪格才敗回漢中被多爾袞斬殺了。 大家想想,過去朝廷雖然在縣下面委任鄉里長,但根本沒有有效治理。大人秉政以來,建立鄉公所,每個村更是編練保安隊,在韃子入寇的時候據守各個山寨。 豪格莽戳戳的率部長驅直入,其失敗可想而知?!?/br> 眾人一聽更是大聲稱奇,楊軒感到滿臉**辣的,為了掩飾只得說自己偷師于義軍,你們不是讓人搖旗吶喊,不是各個將領編練親軍嘛? 那我就編練保安團在旁邊搖旗吶喊,編練義勇軍作為親軍。 這是楊軒第一次公開闡述自己練軍思路,大家都感到好奇,一個個傾耳細聽,半響后又感到實在太過簡單,但又非常管用。 隨后回到主體,想到一位偉人所說的在戰略上輕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 楊軒說道:“各位,劉將軍所言不錯,多鐸雖有萬余騎兵,但他只有這一萬騎兵而已。 自從出現馬鐙馬鞍馬蹄之后,北方民族一直以騎兵來壓制我們漢人,如此從隋唐以來,北方少數民族都是我們漢人的最大憂患啊。 清軍依靠手中的騎兵,再加上洪承疇、吳三桂等漢jian的支持方入主中原,可以說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實在是因為騎兵之利亦。 但猇亭不同別的地方,猇亭到處都是山坡,都是山地,不利于騎兵作戰而利于我們步兵。 韃子一萬騎兵去向不明,猇亭城外不過三萬綠營假韃子與漢軍兩白旗假韃子,既然如此,我就按照劉將軍所說的方法,用四個鎮的兵馬來對付這幫假韃子,用其他三鎮兵馬、炮團、騎兵團來對付多鐸那一萬真韃子?!?/br> 眾人一聽高聲叫好,楊軒據此進行戰役部署。 然后根據地形,令郭崇烈率領第3鎮駐守北方各個隘口,保衛大軍側翼安全,防止多鐸騎兵攻打義勇軍側翼,包抄義勇軍。 令陳懷西、賀斗、譚文等人率領水軍在南方沿江東進,以襲擾猇亭側翼。 由曹勛第9鎮在北,劉惟明第6鎮與劉文秀第13鎮在中間,李來亨獨立協在南,作為主力攻打城內外綠營假韃子與漢軍旗假韃子。 警衛鎮都及歸騎兵協、馬鳴鑾炮團在后面居中策應支援。 令靳統武第7鎮保衛大軍糧草輜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