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誓師東征
書迷正在閱讀:主播被迫營業日常、[綜漫]抽卡嗎抽卡嗎、陛下她不想翻牌子、美人兒、[綜]廢后不易、兩個小孩過家家(高干)、重生之農女學霸、[綜童話]穿成辛德瑞拉的惡毒繼姐、重生妖嬈男神,夜少的專屬美人、我的左手有丹爐
在這年十月的這一天楊軒帶著行轅兵馬趕到夔州治所奉節,大家一起拜祭了白帝城,然后誓死東進。 其時,作為先遣的郭崇烈第3鎮,劉文秀第13鎮早已經占領夷陵,現在正向猇亭進發,參加誓師的主要是警衛鎮、劉惟明6鎮、靳統武第7鎮、曹勛第8鎮、李來亨第15鎮。 在一干文武陪同下,楊軒全身披掛,騎著戰馬來到營門之外,看見周圍早已經人山人海,眾人頗為激動,這可是滿清侵入中原以來,第一次浩浩蕩蕩的東征。 楊軒舉起右手,用力的向人群來回揮舞數次,眾人見狀,紛紛高喊道:“義勇軍必勝,義勇軍萬歲?!?/br> 健步踏入大營之內,大營內早已經插滿錦旗,各營各大隊旗幟迎風飄揚。 以每個大隊為一個單位,長官的騎著戰馬威風凜凜的站在前面,部眾則排列成整齊隊形,站在后面。 在楊軒進入的時候,在深沉的鼓聲中,大家正有節奏的唱著義勇軍軍歌,包括義勇軍之歌、中國不會亡、三大紀律八項要注意,滿江紅、精忠報國與剛剛改編的東進之歌。 這是根據陳毅所編的《新四軍之歌》改編而來,如此以與東進有關,歌詞大意為:“ 千里馳援云頂城下 血染著我們的姓名 孤軍奮斗華鎣山上 繼承了先烈的殊勛 千百次抗爭,風雪饑寒 千萬里轉戰,窮山野營 獲得豐富的斗爭經驗 鍛煉艱苦的犧牲精神 為了民眾幸福 為了民族生存 一貫堅持我們的斗爭! 天下健兒匯成一道抗虜的鐵流 天下健兒匯成一道抗虜的鐵流 東進,東進!我們是鐵的義勇軍! 東進,東進!我們是鐵的義勇軍! 東進,東進!我們是鐵的義勇軍! 揚子江頭漢江之濱 任我們縱橫的馳騁 深入前線百戰百勝 洶涌著殺敵的呼聲 要英勇沖鋒,殲滅韃子 要大聲吶喊,喚起人民 發揚革命的優良傳統 創造鐵血的義勇軍 為了民眾幸福 為了民族生存 鞏固團結堅決的斗爭 抗擊韃虜高舉進軍奮斗的旗幟 抗擊韃虜高舉進軍奮斗的旗幟 東進,東進!我們是鐵的義勇軍! 東進,東進!我們是鐵的義勇軍! 東進,東進!我們是鐵的義勇軍! 在軍鼓伴奏之下,數萬人高唱著這些歌曲,還別說,顯得非常悲壯,各部士氣非常之旺盛。 看到楊軒等人健步走過來的時候,大家更是情緒高漲,紛紛扯破喉嚨高唱著,顯得非常熱烈。 楊軒邊走邊想,在滿清殘酷統治的268年(1644~1912年,而不是有的滿清學家所說的276年,他們將明朝統治的8年硬生生的說成滿朝統治,強jian大漢民族意志)里,先是有南明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反清斗爭,接著降將李成棟、金聲桓、姜鑲等人憤而起兵反抗,最后西南民眾與之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戰爭。 到最后,南明雖然亡國,但是對清戰爭逐漸轉為地下,轉為普通民眾,大家組成天地會、洪幫、袍哥等民間組織,經過數百年的反抗,終于將滿清這一個罪惡的政權徹底埋葬。 這就是人民戰爭,大漢民族一息尚存豈可放棄。在辛亥革命中,以洪棍孫中山(孫中山另一個頭銜,從1995年開始,孫中山就正式擔任洪棍這個洪門最高職務)、黃興等人將滿清這個罪惡的惡勢力趕下臺。而蘇聯則不過依靠美英強大的軍事援助而已。 在眾人歡呼聲中,楊軒來到剛剛構筑的壇上,拜祭天地之后,從事王夫之出列,高聲念著北伐檄文,檄文非常長,采用半文半白語言寫作而成,對這種檄文,楊軒本來頗有一點不滿意,檄文嘛,本來就應該用普通士民聽得懂的語言寫啊,怎么用一些半懂不懂的文言文,如此效果不是大打折扣嗎? 等王夫子念完后,楊軒走到前臺,深吸一口氣,憋足勁吼道:“各位兄弟,蠻清及其狗漢jian狂妄的叫囂著,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要將我們剪成金錢鼠尾,讓我們死后羞見祖宗,對這種人,我們義勇軍弟兄們應該怎么辦? 眾人一聽,紛紛高喊著:“殺了他,殺了他?!?/br> 楊軒繼續吼道:“各位兄弟,有人要我們舍棄我們大漢衣冠,強迫穿他們那個丑陋的馬褂,對這種人,我們義勇軍弟兄應該怎么辦?” 臺下再次響起:“殺了他,殺了他”。 楊軒揮動著大手,繼續高聲吼道:“各位兄弟,蠻清及其狗漢jian竟然在我漢族土地上圈地,只要被圈中,無辜的漢人同胞就成為他們旗人的奴隸,對這種野蠻行為,我們義勇軍弟兄應該怎么辦?” 臺下聲音一波接過一波:“討伐他,討伐他?!?/br> 楊軒嘴角露出一絲笑容,威嚴的說道:“各位弟兄,蠻清及其狗漢jian搶劫我們大漢民族達數十年之久,逼迫朝廷加收遼餉。多次入侵我大漢領土,入侵我們的家鄉,在我們家鄉燒殺搶掠,yin我們父母姐妹,讓我等為奴為婢,我們忠義的義勇軍勇士,應該怎么辦?” 眾人高呼道:“滅了他,滅了他?!?/br> 楊軒大喜,抽出寶刀,雙手緊握,對著上天發誓道:“我,蜀王楊軒,非為一家一姓而戰,乃為維護華夏正統,維護華夏文明,為保證我大漢民族不被滿清所夷滅的名義,要求義勇軍的弟兄,跟我殺敵,建功立業。 本公宣布,不擊敗韃虜,恢復江南故土,我將不會返回四(川)故土。 各位,大家知道忠孝不能兩全,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我決意削發明志,以告訴雙親我討伐韃子之意,以讓我的頭發代替寡人陪伴父母?!?/br> 剛剛說完,旁邊一個侍從拿著一把準備好的剪子一下將楊軒后腦梳好的頭發一下剪斷。 在古代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這種說法,昔日越王勾踐除了臥薪嘗膽之外,就是削發明志。 在三國時期,曹cao就曾經自己割掉自己的胡須,以代替自己死罪。 蠻清進入中原,下達削發令,強逼漢人理成金錢鼠尾頭,這對漢人士大夫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激起江南士民的普遍反對。 楊軒現在已經有26歲,頭發放下來早已經到了齊腰位置,過去與大家一樣都是將腰以下的頭發剪掉,然后盤在頭上,而剪下來的頭發則用一個錦囊包裝好。 這讓楊軒感到頗不習慣,在前世常常留著寸頭,有的時候甚至留著光頭,但穿越之后,為了尊重古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若是無緣無故損壞頭發就是對父母不孝的習俗。 但在這期間楊軒不斷探討剪發的可能,俗話說忠孝不能兩全,好像只有為了忠才可能損壞頭發,在打定注意之后,如此才有了這樣一出。 從侍從手中接過剪斷的長發,楊軒拜了三拜,雙手接過端詳良久,然后說道:“請將寡人這長發分別埋在父母墳旁,以告知寡人父母我誓死東進之意?!?/br> 周圍人滿臉含著淚水,紛紛點頭不已。 楊軒轉過身,再次面對眾人說道:“長公主身體羸弱多病,兩位公子年齡尚在沖齡,望長公主能夠體諒我報國的決心,為了長公主解相思之苦,特的割下胡須,以作紀念?!?/br> 楊軒在鏡子前面一手握著胡須,一手cao持剪子,剪掉臉上胡須。 旁邊的長公主朱淑穎,夫人馬鳳玉、劉蓮兒更是泣不出聲,兩人鄭重的接過胡須,拜了三拜,然后將其放入一個錦袋之中,好好保管。 眾人看到楊軒行為如此極端(在當時人眼中形同自戕),很多人熱淚盈眶,大家舉著手中兵器高聲叫喊著,聲音此起彼伏,方圓數里清晰可聞你。 楊軒內心一喜,然后轉過頭,對眾人說道:“各位,我次發誓,若不能消滅韃子,我誓不還師。 我發誓,凡我漢人同胞,將一視同仁,有功者必獎,有過著必罰,戰死戰傷者必然撫恤。 雖然九死一生,但我義勇軍數十萬弟兄,定要保護我們列祖列宗所創造的基業,共同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救濟斯民,共創盛世。 不達此目的,誓不退兵?!?/br> 楊軒剛剛說完。禮炮聲陣陣,在一陣陣軍鼓之聲中,眾人一個個熱淚盈眶,一個個高聲叫喊著:“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救濟斯民,共創盛世的口號。 一個營長走到前面前臺,楊軒將一面營旗親手交給他,獲得營旗后,在一片歡呼聲中,這名把總營長揮舞著旗幟,跑到隊伍前面,帶領本大隊出浮圖關,沿著山路出川。 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些人看到楊軒竟然如此殘忍的剪掉自己頭發,割掉自己胡須,很多將官竟然紛紛的剪掉自己頭發,割下自己的胡須。 楊軒當然知道其中重要性,見眾人如此,紛紛令人拿出早已經準備好的錦囊,令人將其包裹好后通過各地驛站以郵寄到將士家中。 楊軒顯得精神十足,不顧夏日炎炎,將一面軍旗一面軍旗親手交給各個把總營寨,如此全軍出發足足耗費了2個時辰,才慢慢上路。 而看到義勇軍北伐,各地民眾紛紛前來犒師,但由于楊軒嚴令,各部不敢接受民眾犒賞,更是惹得大家一片驚嘆聲。 也不知道是誰開始,大家共同唱起義勇軍之歌、滿江紅、東進東進,蔓延數十里,軍民通常,場面好不悲壯。 看到最后一支部隊消失在視線之外,楊軒對后方留守的夫人朱淑穎、馬鳳玉、王府左長史吳兆元、王府右副使雷躍龍,與葉大賓、樊明善等人抱拳說道:“各位,大軍遠行,兵馬糧餉先行,這次東征能否成功,全靠各位了。 軒將隨軍遠行,萬望大家同心同德,助我三軍糧草,共同實現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救濟斯民,共創盛世的壯舉啊”。 眾人見楊軒如此說,不顧阻擾紛紛拜倒在地。 楊軒笑著向眾人拱了拱手,與隨行的幕僚錢邦芑、殷承柞、王祥、王夫之、黃應運、任纂、張瑯等人登上停泊在旁邊的軍艦,揚帆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