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四輪馬車--國人之憾
書迷正在閱讀:主播被迫營業日常、[綜漫]抽卡嗎抽卡嗎、陛下她不想翻牌子、美人兒、[綜]廢后不易、兩個小孩過家家(高干)、重生之農女學霸、[綜童話]穿成辛德瑞拉的惡毒繼姐、重生妖嬈男神,夜少的專屬美人、我的左手有丹爐
秋耕逐漸接近尾聲,楊軒則每日趕到參議處,或者召集前方將領,思索著如何兵進云楠,以蕩平流寇之禍。 到十月上旬,楊軒離開cd趕往川滇交界處烏蒙府(今日昭通),召集前線眾將議事。 與過去主將統軍不同,現在軍中已經建立情報處、參謀處、后勤處等職能處室,領兵打仗遠非主將一人之事,而是眾人智慧的結晶。 最先開始的就是敵情介紹,義勇軍中現在有多名流寇降將,流寇內部情況,兵力編成早已經作為情報收集重點。 如王之邦、靳統武、楊威諸人介紹,張獻忠在世之時分任四大義子為四大將軍(王爺),分統諸軍,如此在張獻忠戰死之后,雖然名義上施行四大將軍共治制度,但孫可望年齡為長,過去曾統御其他三位將軍,如此流寇以其為首。 與大家想象流寇為烏合之眾不同,流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其主力為四大將軍及其親信將軍所屬親兵,但人數不到二成。 這些親兵雖然人數甚少,人手一匹馬匹,有的本來就是戰力甚強的騎兵,有的則是馬背上的步兵,所部裝備精良,戰力遠在一般官軍之上。 除了主要將領手下親兵之外,人數較多的為投降而來的衛所兵與官軍,人數達四成左右,但在軍中重視度不夠,戰意不強,一般作為炮灰使用。 人數最多的是那些裹挾而來的流民,人數超過四成,如同官軍強征的民夫,平日為大軍運輸糧草輜重,戰場上作為疑兵,在戰場上搖旗吶喊。 由于常年與流寇作戰勝多負少,眾人不以為然,王之邦等人為了讓大家引以為戒,談起流寇多次緣何反敗為勝,實在因為其親兵戰力猶在的緣故。 鳳凰山上張獻忠為清軍斬首,流寇一潰千里之后,流寇殘部能夠一舉斬殺明將曾英,奪取川東重鎮重慶,主要因為孫可望等人率領手下親兵一日百里逃離戰場,而明軍川東總兵曾英驕橫自大,如此方為對方所趁,身死城破。 現在流寇控制曲靖軍民府、尋甸府、鎮雄府、云楠府等地,初步估計人數不到十萬,但其主力仍在兩萬人之上。 談起流寇戰術,主要還是派出降兵降將節節敗退,誘敵深入到腹地,選擇有利地形突然派出親兵一舉擊潰對方。 除此之外,流寇最大弱點就是不善守城,自起兵以來未曾有什么成功守城戰例。 在招降失敗之后,孫可望據守昆明城居中協調。 派出李定國馮雙禮武大定袁韜等人作為主力,守衛曲靖軍民府 劉文秀守衛武定府,以阻擋義勇軍入滇。 談起入滇作戰戰術,眾人議論紛紛,楊軒則有了主意,下令分三路入滇,一舉蕩平流寇,匡復云楠。 東面由都指揮使僉事王祥為主將,以王之邦第11鎮,由播州出發,夾擊曲靖軍民府的李定國部。 西路以四川行都指揮使曹勛為主將,率領本部第9鎮,與劉惟明第6鎮匯合之后,由建昌進入云楠,*近流寇。 中路以郭崇烈第3鎮為先鋒,楊軒親率都及歸騎兵第2協、馬鳴鑾炮兵團、曹章警衛鎮、楊秉義第5鎮、馮有慶第10鎮作為主力,浩浩蕩蕩殺向出云(南境內。 考慮到流寇善于誘敵深入,選擇戰場設伏特點,利用流寇不善守城特點,各部需要穩扎穩打,以求全功。 各部陸續入滇,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云楠地處云貴高原,道路難走,糧食運輸困難,這次遠征更考驗后勤保障能力。 一路之上,除了關注前方戰事之外,楊軒更關注后勤保障上面,也一心驗證水軍遠程運輸,輜重營近程運輸的后勤方式。 一艘船能夠運輸兩百余擔糧食,義勇軍現在有150余艘運輸船,編為編為3個運輸營15個運輸大隊。 大小運輸船同時起運,可以同時運輸3萬擔輜重糧食。 即便考慮長途遠程運輸,每趟運輸10余天來回,每天營業可以像前線供應3千擔輜重糧食,完全可以保證5萬大軍前線作戰。 大小船只從嘉陵江、岷江、渠江、涪江等地匯合,然后沿著長江逆流而上直達烏蒙府(今日昭通府)到達前方水軍大寨,前方水路不通,前方軍需需要由水路轉為陸路。 副將陳懷西督率當地民眾將一袋袋糧食裝入倉庫,然后由步兵輜重運輸營運往錢箱。 雙轅車(一匹馬)在驛道上不載人最多可拖拽4擔糧食,考慮到長途運輸對畜力損害,實際運輸多為其中六七成(有的時候還需要載人),單轅車多拖拽3擔。 毫無疑問,四輪馬車顯示出在遠途運輸方面優勢,在驛道上兩馬的輕四輪馬車可拖拽8擔糧食,四馬拖拽的四輪馬車可拖拽20擔糧食。(軍事后勤百科,拿破侖時代,輕四輪馬車可拖拽600公斤??紤]道驛道道路平整,即便中國騾馬比歐洲的較為瘦小,在驛道上拖拽重量應該不比其野戰拖拽數量輕) 由于去年四輪馬車剛剛推出,制造的不多,外加上能夠駕馭四輪馬車的人較少,全軍上下共組建1個輕四輪馬車大隊(每個大隊40輛輕四輪馬車),1個重四輪馬車中隊(10輛重四輪馬車),也彰顯出無與倫比的運輸能力。 過去兵丁負重行軍一天距離在三四十里左右,現代各步兵營大量裝備二輪馬車、獨輪車,步兵不需要背負重型鎧甲行軍,如此正常行軍速度也在四五十里,快速行軍可達到六七十里。 自洪武帝朱元璋建立明朝以來,就以南北二京為中心在全國修建全國性驛道(如同現代的國道),以各省會為中心為中心修建驛道(如同現代省道),以及大量官道,方便馬車、手推車運輸。 在驛道上四輪馬車負重行走,在驛道上每天可達到30公里,遠超過去的雙轅車(二輪馬車),不但可以保證軍需,而且還可以在糧食消耗完成后從后方再次運輸糧食補給。 而二輪馬車勉強可以維持快速行軍,而獨輪車等輜重車輛則根本不行,如此方有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的古訓。 看到這四輪馬車,楊軒感慨萬千,除了動力是馬匹之外,除了主要部件是木頭之外,這四輪馬車與現在拖拉機、轎車沒有太大差別。 前面兩匹馬并轡而行(四馬拖拽的就是前后兩排),車夫坐在高高的木板上控制方向控制速度,后面就是四個輪子連在一起的拖車。 相比東方的大車,由于有四個輪子馬匹只需要拖拽后面的拖車而不需要負重,再加上西歐人解決了轉向問題,這兩匹馬拖拽的四輪馬車一天能夠拖著8擔貨物(1200斤)行走60里以上,其速度貨物運輸量遠在東方大車之上。 驛道路面非常寬,最窄處有3.5米左右,最寬處也有4米,四輪馬車完全可以單向通行,在平路處甚至可以并行。 與過去中國馬車不同,四輪馬車馬匹只是在平面坡面上拉運貨物,而不像古代中國馬匹那樣半承重,馬匹得到解放,在平原地區即便拖拽重物也可以跑兩百多里,在山路中可以跑一百里。 看著浩浩蕩蕩的運輸隊伍,眾人感慨不已,如果說過去軍隊經過之處j犬不寧,為了保證前方糧草運輸整村整村所有成年壯丁全部征調托運糧食,而老百姓為了躲避抓壯丁整村整村的人逃荒。 現在則完全沒有必要了,最多在水流湍急地段征調當地民夫作為纖夫拉船只前進,為了保證馬匹糧草,最多讓當地鄉親供應馬匹所吃的青草。 兵過如匪大家最初不相信,但看到義勇軍秋毫不犯,看到長長的二輪馬車、獨輪車隊伍,看到浩浩蕩蕩的四輪車隊伍,大家方才相信。 就像民國初年民眾爭相目睹汽車一樣,聽到總督大人發明了四輪馬車之后一個個更是驚嘆不已,兩匹馬拉8擔糧食,4匹馬拉20擔糧食,這實在太過震撼了。 如果說二輪馬車還有點做苦力的味道,而四輪車的車夫簡直用輕巧來形容,一個個坐在馬車最前面,趕著馬車,身上干干凈凈的,比起大戶人家的車夫還要體面。 歇息的時候這些車夫也頗為講究,看那氣派絕對羨煞旁人(古代物資不流通,各地物價相差很大)。 沒到云(南以為云(南乃蠻荒之地,民眾異常貧困,進入云(南之后完全顛倒過去想法,沿途雖然高山深壑眾多,民眾生活也頗為不易,但地方經濟也頗為發達。 這天進入曲靖境內,前方來報,郭崇烈率部一路高奏凱歌,連續多次擊潰敵軍,有一兩次差點活捉禍首袁韜,現在離曲靖城只隔著一條白石江。 現在流寇據守白石江南岸,以阻擋義勇軍過江。 楊軒眉頭緊皺,感覺那里不對勁,旁邊殷承榨眼睛一亮,指著白石江道:“侯爺,當年明軍征討殘元,梁王也派出精兵駐守白石江。 西平侯沐英趁著大霧派出精兵渡過白石江,一舉擊潰梁王十萬兵馬,如此大獲全勝啊?!?/br> 楊軒想了想,擔心后方有失,率領警衛鎮、騎兵協、第10鎮快馬加鞭趕往前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