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危機重重
書迷正在閱讀:主播被迫營業日常、[綜漫]抽卡嗎抽卡嗎、陛下她不想翻牌子、美人兒、[綜]廢后不易、兩個小孩過家家(高干)、重生之農女學霸、[綜童話]穿成辛德瑞拉的惡毒繼姐、重生妖嬈男神,夜少的專屬美人、我的左手有丹爐
派來的是前任順慶府知府史謹宸、守備譙應瑞,兩人蠻橫無理,強硬要求忠義軍限期歸順大西,再不濟需要繳出大明官印,與大明脫離關系。 眾人怒目相識,有的更是出言挖苦,兩人昔日為大明官員,怎么現在反而來壓迫大家? 楊軒則不以為然,呵呵笑了笑,讓人捧出蓬州知州印綬、千總印綬,然后交給兩人,如此方才罷休。 看史謹宸、譙應瑞等人志得意滿的離開,眾人一個個面露怒色,楊軒笑道:“各位,俗話說酒rou穿腸過,佛祖在心中。這印綬也是如此,我們將印綬交給他們有什么大不了的,到時候在刻一枚就可以了?!?/br> 唐階泰搖頭道:“大人,這,這行嗎?” 楊軒呵呵笑道:“這怎么不行,到時候雕刻一枚就可以,只要大家承認,只要老百姓認,有什么大不了的?” 眾人見楊軒整個人顯得若無其事的,一個個疑惑的看著對方,一個個哈哈大笑,不再言語。 楊軒下達封口令,一面禁止眾人談論印綬之事,另一方面則讓唐階泰負責雕刻相關印綬。 眾人見楊軒如此,也不言語。 回到后堂,楊軒感到心情特別煩惱,擺弄身邊的鳥銃,鳥銃就是前世所說的火繩槍,國人喜歡叫鳥銃而已。 歷史上好像被燧發槍所代替,前幾天無意中看明朝人畢懋康所寫的《兵器圖說》就有這樣的圖案,也有這樣的制造說明,也特的讓陳懷西帶著工匠們制造。 但手藝這種事情需要大量的經驗積累,即便有圖紙,即便制造說明,真正要完成燧發槍制造也是耗時長久,更不要說大規模列裝部隊。 拿著鳥銃,楊軒一面思索著,一面進行簡單的瞄準射擊演練。 摸了摸,楊軒感到不對,怎么不到兩三天,這火藥又受潮了?四川地處盆地,一年四季天氣特別潮濕,這火藥用不了幾天就受潮了。 用手沾了一點火藥,火藥明顯受潮,粘在一起。若要避免火藥受潮,那就需要避免火藥之間若很多空隙,就要避免火藥與外面空氣接觸。 在前世好像是將火彈丸和******裝在同一個紙筒內,裝填時將紙筒撕破(咬破),把******和彈丸一塊裝入槍膛中去,既簡化了裝填過程,又保證了******的定量裝填,但這好像也不能避免火藥受潮啊。 楊軒想了想,看來是推廣紙子彈了,但至少可以大大加快發射速度,在下大明戚繼光時期就早有了紙子彈的雛形,那就是將火藥先包好放入竹管之中,而紙子彈不需要用竹管,先將火藥與粘油的鉛丸包在牛皮紙袋中,發射的時候咬破牛皮紙,先倒入火藥,再放入鉛丸與牛皮紙之后,再點火射擊。 具體到放銃訣,過去是: 一洗銃、二下藥、三藥實、四下鉛、五送鉛、六下紙、七送紙、八開門、九下藥、十按火繩、十一聽令開火門,按火繩又是七個字,不利于記憶。 現在則改為:一洗銃,二下藥、三下鉛、四下紙、五夯實、六開門、七下藥、八按火繩、九開火。 如此可見紙子彈大大簡化發射流程,過去1分鐘只能發射兩次鉛彈,使用紙子彈之后,完全可以發射兩次。 紙子彈雖然不能完全避免火藥受潮,但這種事情需要慢慢來,反正事情已經存在這樣多年,也不是說解決就能夠解決的。 楊軒想了想,將長隨王皋叫過來,令其帶領一個小隊秘密試驗,待時機成熟后再行推廣。 剛剛長舒一口氣,邊廂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王穎在前面走,黃黛云拉著勸誡。 兩人大概在邊廂待了良久,看到公事已了才過來的。 黃黛云閃到前面,問道:“大人,唉,管家說大人剛才設宴款待大西軍使者,封官許愿的,按理說大人應該高興才是啊。 怎么大人愁眉苦臉,好像欠別人錢似的?” 苦笑著站起來,看兩人坐下,邊走邊渡著步子,楊軒突然停下道:“夫人,我只要愁眉苦臉難道就是欠別人錢財嗎?” 擺弄了額頭的頭發,黃黛云不安道:“賤妾聽人所言,大人功名心甚重,過去每次遇到不高興的事情都是這樣?!?/br> 楊軒內心一喜,正準備說什么,旁邊王穎嚷道:“大人,你說說,是不是張獻忠這個老賊官封得不滿意,你一個人愁眉苦臉的?” 尷尬笑了笑,楊軒搖頭道:“根本沒有宣旨,就被我打發了?!?/br> 王穎雙手擺弄著發絲,良久問道:“大人,你難道會真的投降他嗎?” 走過去摸了摸對方臉頰,然后將手放到對方肩膀上,楊軒長嘆不已。 在相繼大敗姚黃之后,雖然北面壓力銳減,但前驅虎后迎狼,現在面對更加強大的大西軍了。 北面姚天動的土暴子,西面是大西定北將軍張能奇駐兵保寧府,南面是大西左軍都督****利駐兵順慶府,東北面是大西軍都督劉廷舉駐兵重慶府,四面都是強敵,壓力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治下五縣情況一團糟,蓬州三縣光復已有四月有余,情況稍稍好一點,但新光復的達縣、東鄉縣情況一團糟。 土暴子殘余勢力盤踞在一些山寨之中,有的時候更是四處活動,對抗新成立的地方基層組織。 樊明善、劉惟明、楊日升、王光先等人剿匪錢糧消耗甚大,那數千待安置的流民糧食消耗也非常之大,由于土暴子連年作亂,很多田地荒廢,地方上很多大戶人家家里面也沒有什么存糧。 若是往年,這些大戶人家還可能拿點糧食來施舍,而現在一個個都提心吊膽的,誰還愿意設立粥棚? 面對種種危局,有人建議派重兵彈壓,畢竟很多從賊多年,斷不會受官府約束。 面對土暴子,面對流寇,何去何從? 前世雖說三分軍事,七分政治嗎?對付流寇、對付土暴子,前世有太多太多經驗。 在楊軒回師相如縣的時候,各項剿匪措施已經初步落實。 如建立基層鄉村組織,將官府的觸角伸到鄉村中去。 在各個鄉,訓練一百多鄉勇,這些鄉勇雖然上陣殺死次了一點,但通風報信,防備土暴子劫掠還是蠻有作用的。 推行新政,特別是戶口薄與身份證,防止盜賊流竄. 安置流民,進行屯耕,讓那些被裹挾而來的流民看到希望。 號召大戶在當地設置粥棚,對流民進行救濟。 ……… 但這一切一切都需要糧食,而達縣、東鄉縣自崇禎十二年開始就鬧土暴子,到如今已經五六年了,土地荒廢,流民甚多,而且地方上很多不良之徒與土暴子勾結,要想短期內平息當地匪亂,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