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書迷正在閱讀:你們想抓無慘曬太陽和我有什么瓜系[鬼滅]、[綜漫]戰力天花板竟是我自己、南明副榜舉人、主播被迫營業日常、[綜漫]抽卡嗎抽卡嗎、陛下她不想翻牌子、美人兒、[綜]廢后不易、兩個小孩過家家(高干)、重生之農女學霸
起初是想方設法解饞,后來心里放了個人,便想著有朝一日能與他分享,看他眼中閃動喜悅的光芒。只是他們相處兩年,一直在與叛軍周旋,見了面也是談軍情,哪里有閑心做別的。 隨隨垂下眼簾,彎了彎嘴角,雖是在笑,看在春條眼里卻莫名有些凄涼。 大約是想起家人了,春條想。 “娘子好好伺候殿下,往后就有靠了?!彼参康?。 雞湯和菌子的香氣勾得春條肚子里的饞蟲蠢蠢欲動,但她還是不免有些擔心,齊王殿下天潢貴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能看上這種野俚人的吃食嗎? 她的擔心卻是多余的。 第7章 七 尋釁 齊王興之所至,突然大駕光臨,但王府的下人不能含糊,事事務要安排妥帖。 桓煊還沒到,先從王府來了幾撥奴仆。 大家奴仆個個訓練有素,不一會兒便將齊王經停之處整飭一新,除去雜草,修剪枝葉,又將他下榻的清涵院打掃得纖塵不染,一應幾榻屏風、席簟帷幔、香爐文房統統換上他習用的。 不等西邊天際的霞光隱去,山池院的各處已經上了燈,正院里更是燈火通明,只等著齊王駕臨。 大廚房里炊煙裊裊,十多個庖人進進出出、忙里忙外。 福伯等一干山池院的奴仆一早便候在大門外,只等著迎駕。 所有人都在忙碌,只有隨隨和春條主仆倆像是被人遺忘了——隨隨沒名沒份,嚴格來說都不算齊王府的人,連迎駕都輪不上她。 春條雖曾在官宦人家為婢,然而邊關小州的刺史,如何能跟太子胞弟、手握重兵的嫡皇子相比? 她也沒見過這種陣仗,不覺慌了陣腳,只能找隨隨要主意——連她都沒發覺,自己漸漸把這便宜主人當成了主心骨。 鹿隨隨一個獵戶孤女卻依舊鎮定:“我們管我們吃飯,你先吃著,我去沐浴,換身衣裳?!?/br> 她說著便轉身出了門。 春條揭開鍋蓋,只見鍋中白湯沸滾,濃郁的香氣一蓬蓬地冒出來,讓人食指大動。 她舀了一小勺到碟子里,嘗了一口,差點沒把舌頭吞下去。 她又分了一小塊浸在米酒清醬中的醉松蕈,吃驚地瞪大了眼睛,這手藝,恐怕連他們刺史府管的廚房總管都及不上。 這么好的手藝,若是不給齊王嘗嘗,豈非錦衣夜行? 雖說來日方長,但誰知道齊王下回光降是什么時候呢? 她眼珠子轉了轉,轉身打開櫥子,挑挑揀揀,矬子里拔將軍地找出個蓮瓣紋青瓷大碗,盛了雞湯,又分出一碟醉松蕈,裝進食盒里,小心翼翼地捧著,向正院走去。 春條運氣好,守在正院門外的侍衛馬忠順恰好與她相熟。 她還替他縫補過一回衣裳。 馬忠順對這嘴甜人嬌的圓臉少女很有好感,雖然有些不合規矩,還是將食盒送了進去。 高邁聽說是鹿娘子親手做的小菜、熬的雞湯,沉吟片刻,吩咐人分出少許試毒,確定沒什么問題,便將雞湯和廚房剛做好的晚膳一起放在蒸籠里,用微火蒸著。 殿下雖然將那小娘子當作替身,但既然為了她巴巴地跑過來,連王府都不回,保不齊將來是個有造化的。 他不說結個善緣,也沒必要給人小娘子使絆子。 他們殿下為了那位折磨自己這么多年,他們做奴仆的都有些看不過眼,只盼著他身邊能有個知冷知熱的人。 正思忖著,遠處傳來車輪和馬蹄聲,齊王到了。 桓煊下了車,走進正院,掃了眼恭立在庭中的奴仆們,沒看到那獵戶女的身影。 他也沒問,徑直走進堂中。 他環顧四周,見茵褥幾榻都與他在王府中慣用的相差無幾,香爐中燃著熟悉的香丸,一應陳設都合他心意,便微微頷首:“擺膳吧?!?/br> 不一會兒,內侍們便捧著食案、酒肴魚貫而入。 桓煊銜著金湯匙出生,衣食住行出了名的講究,并非窮奢極欲,就只是講究。 雖然在邊關也是粗茶淡飯,但那是不得已的將就,只要條件允許,他的舌頭便要恢復往日的刁鉆。 眾所周知,全長安最好的庖人不在宮里尚食局,而在齊王府。 食案上的菜肴不多,卻無一不是庖人們鉚足了勁烹制出來的拿手佳肴,五味調和,色香俱佳。 若是哪道菜能得齊王殿下一句“不錯”,那庖人能得意一整年。 桓煊卻似乎興致缺缺,舉起玉箸,挑順眼的嘗了嘗,始終不發一言。 高邁使了個眼色,便有人用托盤捧了隨隨那一湯一菜來。 食器自然是換過了,雞湯裝在上好越瓷碗里,醉松蕈擺在卷草紋銀碟上,但與那些精美的肴饌比,仍舊樸實無華得幾近寒酸。 桓煊執起銀湯匙嘗了一口雞湯,點點頭:“這湯不錯?!?/br> 他又喝了一口,方才放下湯匙,又挾了一株醉松蕈送入口中,微微挑眉:“不錯?!?/br> 頓了頓道:“府里又進了新的庖人?” 連說兩個不錯,連高邁都覺詫異。 他自覺有功,心下微微得意,搓搓手笑道:“回稟殿下,這道小菜和這道湯,都是鹿娘子親手 烹制的……” 桓煊怔了怔,才想起鹿娘子就是那獵戶女,臉色微微一沉,已經伸向第二塊醉松蕈的玉箸收了回來。 他撂下玉箸,冷冷道:“叫那獵戶女過來?!?/br> 內侍過來傳話的時候,隨隨正和春條相對用晚飯——他們算不得正經主仆,只要沒有旁人在,都是一起吃的。 隨隨擱下竹箸,有些納悶,桓煊這時候叫她去做什么,王府規矩大,侍膳有專門的內侍,應當用不著她吧。 春條卻在吃吃偷笑,臉上滿是得意,往正院送食盒的事她憋著沒提,便是想給她一個意外之喜。 隨隨不明就里,整了整衣襟,便跟那內侍去了正院。 穿過兩重門,到得內院堂前,內侍褰起竹簾,隨隨便看到坐在食案前的桓煊。 雖然他面無表情,眼神微寒,與她記憶中那人大相徑庭,但一看到那張熟悉的臉,她便不由自主地忽略了他的神情態度,眼神立即柔和下來。 “民女鹿氏拜見殿下?!彼硇辛藗€萬福禮,動作有些生疏。剛抬起頭,目光又釘在了桓煊的臉上。 桓煊一聽她的聲音便微微蹙眉。 此女的眼眸本來就比一般人亮些,野里女子不知羞恥為何物,這樣貪婪又熱烈地凝注著他,更顯得格外灼灼。 阮月微那樣的大家閨秀,是絕不會用這種眼神看人的。 他瞥了一眼食案:“這是你做的?” 隨隨這才注意到,他面前的碗盞里,是她做的雞湯和醉松蕈。 她剎那之間便想明白了前因后果,知道是春條那小丫頭弄巧成拙了。 她平靜地答道:“回稟殿下,是民女做的?!?/br> 桓煊轉頭對高邁淡淡道:“拿出去倒了?!?/br> 此言一出,在場的內侍都是一驚。他們見齊王殿下連王府都不回,巴巴地跑到山池院來,以為他是看重這位鹿娘子。 方才他分明也對她的手藝頗為贊賞,他們還以為他把人叫來是要嘉許乃至賞賜,誰知卻是這樣的結果。 高邁到底是老于世故的,第一個反應過來,知道自己是好心辦壞事了。 當初在太后宮中,阮月微偶爾心血來潮下廚,總是第一個送來給齊王殿下嘗,高邁便理所當然地以為鹿隨隨此舉能取悅他。 然而,同樣一件事,也得看是誰來做。 與殿下青梅竹馬的侯府千金做來是洗手做羹湯,由孤貧無依的獵戶女做來,就是邀寵獻媚、其心不正。 可惜這時候明白過來已晚了。 齊王一怒,在場所有人都噤若寒蟬,縮著脖子眼觀鼻鼻觀心。 只有隨隨沒有半點恐懼之色,仍舊用那雙明亮的眼睛望著桓煊。 桓煊脾氣壞,她一早就知道了,雖然他們幾乎沒正經見過面,但她對他的了解,比他想象的深得多。 若是春條事先與她商量,她絕不會讓她把湯和菜送過去。 侍膳內侍端起托盤,低著頭快步往外走。 隨隨這才忍不住露出遺憾之色。 那些松蕈可是十分難得的。 長安氣候干燥,本來不適宜地菌生長,多虧今歲秋季雨水偏多,這片林子又陰潮,這才長得出來。 松蕈更是稀少,她在林子里找了好久才找到這么一小把。 雞湯也罷了,醉松蕈佐粥可是一絕。 自己不樂意吃也可以賞給別人嘛,好歹進了肚子不算浪費,他倒好,就這么倒了。 隨隨理當生氣,然而一看到他的臉,她就生不起氣來。 無論他做出什么糟心事,她都不會與他計較,因她知道,自己從他身上得到的,注定比他多。 桓煊卻不理會她,只是看向高邁,目光銳利如刀鋒。 高邁慣會察言觀色,知道這次躲不過,最好主動認罪。 鹿隨隨說到底不是王府的奴仆,不懂規矩也是理所當然,殿下也不能真的罰她。他們可就不一樣了。 他抖抖索索地跪倒在地:“殿下息怒,是老奴的錯,鹿娘子不懂府里的規矩,殿下責罰老奴吧?!?/br> 他平常腿腳利索得很,然而但凡需要,立馬就能抖出一副風燭殘年的模樣。 桓煊哪里看不出這老家伙的心思,冷哼一聲:“自然該罰?!?/br> 頓了頓道:“本王念你年高,免了笞杖,罰一年俸?!?/br> 他緊接著又發落了所有經手過,甚至知道此事的內侍、庖人,都被罰了三個月至半年的月例。 最慘痛的是一開始接下食盒送進來的馬忠順,不但被罰了一年俸,挨二十笞杖,還被罰留在這山池院守一年園子。 高邁同情地瞟了眼鹿隨隨,這小娘子也不知是心寬還是不諳世事,仍舊一臉沒事人似的,不知道他們殿下這一罰,她往后就孤立無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