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節
書迷正在閱讀:替身竟是本王自己(雙替身)、你們想抓無慘曬太陽和我有什么瓜系[鬼滅]、[綜漫]戰力天花板竟是我自己、南明副榜舉人、主播被迫營業日常、[綜漫]抽卡嗎抽卡嗎、陛下她不想翻牌子、美人兒、[綜]廢后不易、兩個小孩過家家(高干)
四郎是只小狐貍啊,耳朵簡直是死xue,被人一捏住就要渾身發軟的,此時被壞心眼的殿下這樣那樣的調戲,簡直連尾巴尖都要紅起來了。 不過四郎這方面是個糊涂蛋,每次被殿下調戲都只會茫然又無辜的睜大眼睛喊“不要”“討厭”之類可愛的話。這話當然是真心,但是基本都只會被適得其反的欺負的更為凄慘。一貫寵愛他的精分殿下,無論哪一個都默契的選擇了和文字原意相反的理解方式。 殿下本來是看四郎吃飽了后笨笨的樣子好玩,腹黑的要欺負自己的小奴隸一番。如今被四郎在身上扭來扭去,也有些動了真火。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一片死寂的鄭家大門外傳來了嘈雜的鼓樂之聲。四郎“嗖”的一聲捂住被蹂躪的紅彤彤的耳朵竄了出去。 ☆、41·白囍餅5 夕陽西下、落霞滿天,又到傍晚逢魔時刻。 殘陽的光暈給屋舍窗欞暈染上一道暗黃的色調。鄭家宅院里的積雪早被仆人清掃干凈,露出青磚石鋪就的地面。 黑漆大門敞開著,賓客三三兩兩沉默地站在房檐的陰影中,靜靜等候迎親隊伍的到來。夕陽的余暉斜斜的照在這些賓客身上,在地上拖出各種古怪的影子。 循著樂聲響起的方向望過去。就看見遠處巷道投下的陰影中,走出來一對迎親的人馬。四郎首先看到的是曾經有過一面之緣的番僧,他老人家依然彪悍的晾著半邊肩膀,肩膀上扛著兩個招魂幡。一馬當先的在前面開道,口中念誦著“生死道異,不得相撞”。 接著就是一列吹打的隊伍,由單鼓、單號、單嗩吶吹奏前引。吹打隊伍后面是騎著一匹高頭大馬的新郎,形貌昳麗的大管事脫去了仆人的青衣,換上一身大紅的新郎袍服,胸前還系著一朵夸張的大紅花。 新郎后面是一頂黑轎,說是轎子,卻與一般的喜轎大不相同。轎子后面跟著一列浩浩蕩蕩的隊伍,隊伍中都是些壯漢,兩人一組抬著沉甸甸的木頭箱子。 鄭家早就把家門口這條巷子封了路,這只隊伍走在黃昏的光影之中,嗩吶之聲歡快到了聲嘶力竭的地步,倒叫聽眾品出幾分凄厲來。 迎親隊伍進門后,后面的那隊壯漢抬著聘禮和嫁妝在鄭家大院里環繞一周,然后跟著鼓樂隊伍,吹吹打打的把箱子送到靈堂前存放。 鄭家的靈堂門窗緊掩,靈堂外頭早就搭好一個高棚。 雖然大管事又是倒插門,又是冥婚,但兩邊的嫁妝和聘禮都辦的一點不含糊。 男子的冠帶和服袍雖是冥衣,看上去幾乎與真的一般無二。除了前面的一兩口箱子裝的是紙糊的衣飾之外,剩下的十余口里頭裝的全是金銀玉器,棱羅綢緞,都是給鄭三少準備的陪葬品。 盡管三少是男人,按照習俗,鄭家依舊開箱曬了自家出的嫁妝。院子里的箱子一打開,眾人都晃花了眼——真金白銀,珍珠寶石,古玩玉器在夕陽的殘照下熠熠生輝。這些聘禮除了冥衣要焚化,余者會在今天夜里葬入三少和大管事的墓中。 見到這些箱子里果然都是真家伙,那群被雇來抬箱子的壯漢互相對了一個眼色。這些人都是犯過事的亡命之徒。因為看到白喜這一行有利可圖,就聚集在一塊,獨霸這個行當,不許其他同行接汴京城中的白喜事。當然,壟斷滋生,獨霸了汴京城中的白喜事之后,為了來錢更快,這群人也時不時做些偷人葬儀挖人新墳的勾當。 因為亡命之徒身上煞氣夠重,而且也有幾分手段,一般的男女祥鬼被他們貪污了陪葬后哭訴無門,最后只能無可奈何的作罷,故而他們雖然行事猖狂,卻一直沒出過什么大事。也因此把這群人的膽子養的越來越肥。如今居然把注意打到了鄭氏冥婚的陪葬上頭。 隨著黑色的花轎在靈堂外面停穩,只聽“吱嘎”一聲,靈堂終年緊閉的大門打開了半扇。浮塵在那束射入靈堂的光線里頭跳躍。鄭二少抱著一個牌位從打開的半扇門內出來。牌位上面捆著一朵大紅花,下面綴著一條緞帶。四郎看到鄭三少爺打著呵欠不情不愿的跟在他哥身后。 鄭家不愿意打開靈堂,只肯在靈堂外面搭高棚設喜宴。雖然是臨時搭起來的,棚子里的陳設也一應俱全,并不顯得倉皇寒磣。高棚的北邊角落備著香案。上面擺著蘋果、白囍餅,各色喜果若干盤,此外還有“鵝籠”、“酒?!焙陀屯敉舻呢i肘子。香案前頭停著那頂黑色的轎子。離得近了,四郎就看出來那壓根不是什么轎子,而是一口烏七八黑的棺材板,板子用的是素面柏木。 番僧把肩上扛著的小幡立在棺材板后面。兩個小幡長約一尺有余。此時正在吹北風,但是魂幡卻古怪的紋絲不動。 鄭二少帶著族人,把弟弟的神主牌位遞到番僧手中。 番僧接過來后,焚香大聲念道:“今年十二月廿五日,月吉日良,星得歲對,宿得天倉……冢前交車,作舍作廬”到這里,他停下來把牌位交到跪在棺材旁邊的新郎手中。 番僧一邊抬手示意新郎把牌位放到棺木中,一邊繼續祝禱:“共上蒼天,共作衣裳,共作氈被,共作食飲,共上車,共臥共起,共向冢,共向宅,共取薪,共取水,共產兒女,共使千秋萬歲不得犯害家人?!甭牭竭@一句時,站在一旁的鄭三少就對著四郎做個鬼臉,然后慢騰騰的爬進棺木中仰天躺好。 他躺著也不老實,估計是心中有些不憤,躺了一陣子就詐尸起來抓前頭香案上擺的白囍餅吃。 四郎旁邊站著的白家小伙計看到盤子里的喜餅無端端的不斷減少,被這種詭異的氛圍嚇得直哆嗦。 番僧停了停,看鄭三少進了棺木后,提高了聲音念了最后一句“穆穆雍雍,兩家合同,雍雍穆穆,兩家受福。焚此誓約~~~~~”話音剛落,他手上的那張紙就無火自燃起來,而一直凝立不動的兩個魂幡也微微飄動,末梢在空中交纏糾葛,最后結成一個死結。 因為是倒插門,冥婚禮成后,新郎和棺木還要去一趟鄭家的祠堂,然后才能移柩下葬。而鄭璞便帶著在場的族人先去開宗祠。 院子里擺開了冥宴。大管事穿著大紅的新郎服,挨桌敬了一回酒。遇到那桌桌面上沒有客人,大管事就把酒潑在腳下的地面上。敬了一圈酒,他也匆匆趕去祠堂。 四郎悄悄問身旁的饕餮殿下:“這就算是冥婚禮成了?” 殿下搖頭:“沒有人殉,如何禮成?” “人……人殉?”可是人殉不是西周時候搞出來的殉葬之禮嗎?聽說已經廢棄很久了。 饕餮殿下仿佛看出四郎內心的疑惑,示意他去看那群抬箱子的壯漢。 鄭家在靈堂前面的高棚里點上兒臂粗的蠟燭,擺了八十一桌宴席以饗賓客。因為要給冥席倒騰地方,鄭家的仆人就過來叫他們把陪葬(陪嫁)箱子抬到另一邊的空地上擺放。 眼看著主家都去了祠堂,靈堂前面擺的這十幾口箱子反倒沒人看管。抬箱子的男人們互相使了一個眼色。在挪動鄭家出的嫁妝時,其中一個人故意使個巧勁,把手中的那口箱子打翻在地,一箱子的珍珠寶石滾了滿院子都是。在燭光的照射下發出迷人的光彩,晃得人眼花心跳。鄭家的仆人見狀驚慌失措的跑過去收拾,抬箱子的幾個漢子也趕忙彎腰去撿。只是他們都不約而同的偷偷在袖子里頭掖上了那么幾顆。 天色已經漸漸轉暗。鄭家的花草樹木都染上了暮色,變得冷寂起來。 鄭家就有仆人過來請這些人也去廚房喝幾口熱湯。橫財到手,這群亡命之徒心下暗暗得意,他們干這一行有些時日了,怪事見得不少,并不把鄭家冥婚發生的異事放在心上。做人的時候他們或許還怕什么鄭氏嫡子,如今做了鬼,若有冤魂來糾纏,有的是辦法叫它灰飛煙滅。于這些陰損之事上頭,這群壯漢都算的上是個中老手,此時都不以為意地跟著那個仆人走出院子。 四郎從頭看到了尾,注視著這些人大搖大擺的背影,不由暗暗嘆口氣。 也許在這些壯漢的眼睛里,鄭家雖然排了整整八十一桌的冥席。席位上卻只有零零散散的坐了幾個客人。而鄭家的仆人只顧著來來回回送菜,黑燈瞎火里面也看不清他們的動作。卻不知道院子里其實擠滿了觀禮的客人。冥席旁邊圍滿了各種鬼怪,在暮色中伸出黑黢黢的手在撕扯什么。 而他們打翻箱子,四處尋找的動靜吸引了不少鬼怪,此時,這些鬼怪都一個接一個跟在他們身后走出了院子。怪道老人家常說做人要慎獨,只因有些事縱然人類看不到,身旁鬼神終究不可欺。 不過,四郎依舊沒有明白饕餮殿下叫他看這群壯漢的意思。難道他們就是這次冥婚的殉葬品? 饕餮殿下獨自霸占一張桌子,看四郎的眼睛就知他心中所想,于是殿下肯定的點點頭:“大管事的身份決定了這場冥婚與眾不同。這些壯漢身強體壯又心術不正,正是人殉最好的材料?!?/br> 不作死就不會死,這群人實在手賤,居然偷到了從地府重返人間的怨靈頭上,四郎默默地收回了目光。 他和饕餮獨自坐一桌?;贝蠛突倍⒃谒麄兩砗?。攝于饕餮的威勢,周圍匍匐的餓鬼都不敢到這一桌來。雖然四郎是掌廚,也不可能一個人作出上百桌席面來。他只負責做幾樣糕點和供在香案上的肘子,其他的菜品,都是白家的伙計和廚子幫忙做的。桌子上的菜色十分豐盛,白家果然擅長冥席。不過,由于冬天天氣太冷,rou菜從廚房端過來之后,面上凝了一層浮油,吃到口中冷冰冰油膩膩的,餓鬼也許不在乎這個,生人卻有些受不了。四郎嘗了一口飯菜就不肯再吃,饕餮殿下更是筷子都沒有動過。 好容易快熬到散席,四郎忽然聽到東南邊亂作一團,有鄭家的仆人高聲呼喊:“走水啦,走水啦,大廚房又走水啦?!薄盁廊肆?,快!快去救火?!?/br> 四郎和饕餮對視一眼,就跟著救火的仆人一同前去查看。 廚房這次是真的著了大火,火光把東南邊的天空映的紅彤彤,配合著祠堂那邊傳來的吹打聲,倒顯出幾分詭異的喜慶來。 四郎從外邊透過燃燒的門窗看過去,火苗扭曲了光線,廚房里頭的情景也被映的扭曲起來。盡管如此,任然可以看到那群抬箱子的壯漢在火中呼喊掙扎,卻似乎被什么東西緊緊抓住了腳腕,怎么都跑不出來。地上還躺了幾個死人,渾身被燒的黑兮兮的,發出一股rou烤焦了的臭味。門外也有男仆提著水桶水罐在滅火,可門窗上的火苗看著不大,卻很難澆滅。估計是因為廚房常年煙熏火燎,日久天長,門檻上都沁了油水,著了火之后,遇水反而燒的更旺。 很快大火就吞噬了這間廚房。 白老爺子帶著幾個白家的伙計站在廚房外面,看到四郎趕忙過來打招呼。 四郎就問他:“白老爺子,這是怎么回事?” 白老爺子長長地嘆口氣:“那幾個男人不知被誰領到廚房。他們來了之后只顧著大吃大喝,估計是搶了廚中那些東西的口糧,后頭不知怎么回事廚房就忽然著了火。因為這地方本來有些不對勁,我一直提著心,后來果然出了事……我們這些沾手過白囍餅的人好歹逃了出來,那幾個廚子和過來歇腳的壯漢們都被永遠地留在了里面?!闭f著他心有余悸的對著四郎拜了一拜:“若不是胡小哥你出手相助,只怕我老頭子也會被困在這間廚房里,做個火中冤魂?!?/br> 說完他又對著火光飛快的念了幾句往生咒,逃也似的帶著自家人告辭離去。 既然鄭家發生了這種事,賓客都不好多留。四郎覺得反正冥席也做完了,冥婚儀式也結束了,再不走難道還要跟著去看鄭三少下葬嗎?饕餮殿下這次前來鄭家,想看到的都看到了,終于確定了心中的猜測,所以也打算回有味齋去。 二人商議好后,槐二便去向管事的告辭。 如今鄭家亂做一團地滅火,主子們又都在祠堂忙冥婚之事,此時聽槐二過來告辭,管事的并不虛留。因為這兩位是主家親自吩咐要好生招待的貴客,管事的還親自把二人送到大門口。 門口,送鄭三少下葬的隊伍正在往外走。這是要去完成冥婚的最后一步——移柩。把鄭三少的遺體送去鄭氏在汴京的墓園里安葬。他少年夭折,原是入不得祖墳,尸體才一直停在靈堂中。如今成了家,合該入土為安。 四郎仔細一看,葬身火海的那群壯漢和幾個廚子都在送葬隊伍里,渾身被燒的皮rou翻卷,跟在柏木板的棺材轎子后頭,被一條繩子鎖著往前走。 番僧依然走在最前面,口里唱著一首古怪的小調。 四郎和饕餮與他們相背而行,走出很遠,依然能聽到那種奇異而蒼涼的歌聲: “生死異路,城郭何處?生人遍地,巫人入土;生人富貴,巫人逐于野;生人綿延,巫人日遠。自今相配合,千秋萬歲后復返?!?/br> ☆、42·臘八蒜1 南門口施藥的鄭大夫和他的藥童小黑住在平康坊附近一座大院里。這座大院是京中鼎鼎有名的“鬼宅”。前幾任住戶住進去一個晚上都莫名其妙地死了,如今已經空置了很長時間。久而久之,街坊都傳言這里曾經吊死過一個女人,會用頭發勒死住進去的活人,還有的說是井里有冤魂,會把生人拉下去作伴……傳說五花八門,各個活靈活現?,F在的屋主只求能夠把宅子轉手,故而這么大一座宅院標價五兩銀子,幾乎等于白送。 小黑貪圖便宜,硬吵著要住這里。鄭大夫被他鬧的頭疼,最后只得答允,不答允也沒辦法,他樂善好施,一個南醫棚幾乎耗光了他的老婆本。 一聽他們要搬進這座有名的鬼宅,下仆都過來請辭。如今偌大的宅院里頭就住了兩個人。說來也怪,他二人在這座號稱汴京十兇之一的鬼宅里頭也住大幾個月,一直沒有發生過什么異事。喜得小黑如同在路上撿到金元寶,還屢次三番的強調厲鬼是畏懼他才不敢作祟的。 這天,藥童小黑請假去探望自家在京中做買賣的表弟。鄭大夫獨自一人從南醫棚回了住處。 夜幕降臨,天上下起了綿綿小雨,雨中又夾著細雪。院子里黑燈瞎火,安靜的叫人心慌。沒有小黑的聒噪聲,鄭大夫有些不大習慣。 他點燃微弱的油燈,看了幾頁醫書后,忽然感到什么毛茸茸的東西在自己脖子和頭頂一塊蹭來蹭去。他以為是小黑回來了,就隨手薅了一把,裝作不在意的隨口問道:“不是說探望表弟,今晚不回來了嗎?”沒有人回應。 鄭大夫忽然感到頭上被滴了一點水跡。難道是屋頂漏水?他抬頭向上看。房子里一燈如豆,光線昏暗,鄭大夫看的不很清楚。這時,又有一滴水滴到了他的臉頰上,他抬手一摸,摸到一手的暗紅。 鄭大夫終于覺察出有點不對勁,立馬把油燈舉高了些。這次他看清楚了,頭頂房梁上趴著一個白衣服的女鬼。淋漓的血水順著屋梁往下流,已經在書桌上匯成了一個小洼。烏黑濃密的長發垂落下來,仿佛有生命一般在他脖子邊打轉。 他立馬向后退去,那頭發如同條烏鞘蛇一般緊追不舍,很快把他纏在了里面,妄圖從他的耳朵,嘴巴和眼睛里鉆進去。 鄭大夫慌忙從兜里摸出小黑給他的符篆,高聲喝道:“符厭蜚兇流尸,急急如律令!”然后把幾張符篆一股腦兒都貼了上去。 他一張開口,就感到腥臭的鬼發往他喉嚨里鉆。好在小黑人不靠譜,給的符篆卻很靠譜。一貼上去,鄭大夫就感到緊纏著他脖子的頭發卸了力道。 他趕忙把那些頭發從自己的耳朵和嘴巴里拉出來,那些黑發末端還連著一小塊皮rou,仿佛有生命一般,在符篆下面扭動幾下就化為了灰燼。 鄭大夫和小黑廝混了這么久,膽識還是有的。雖然剛才一時大意,差點著了屋中厲鬼的道,但是他自覺平生沒有做過虧心事,如今又有符篆在手,倒并不怎么害怕。此時他不退反進,不慌不忙的走到剛才女鬼趴著的地方檢查了一番:書桌邊只留了一灘血跡,屋梁上的女鬼早已不知去向。 鄭大夫想了想,拿出紙和筆,用杯子盛滿酒倒在地上,然后舉起酒杯說:“我一到這兒,就聽人家說此屋有厲鬼作祟。人和鬼,本來是兩條道上的人,理當各安其所。你一直徘徊在這里是想要做什么呢?前幾任住戶和你無冤無仇,你卻讓別人無端橫死,可見你已經成了一個厲鬼。就算你身負奇冤,你現在的作為和那些害你的人又有什么區別呢?如果你有冤屈就請寫在紙上講給我聽,我雖然一無是處,也愿意盡力為你伸冤?!编嵀[說完又用酒澆在地上三遍。 他這么一說,空中漸漸浮現出一個秀氣文雅的白衣少女,她的一頭烏發生的特別好,猶如一縷縷云霞??v然沒有十分美貌,氣質自有出眾之處。觀其周身風度,倒像是個士族嬌女。 白衣少女對著鄭大夫衽身行禮,說道:“君是人,奴是鬼,本不該傷害無辜者?!鄙酝S终f:“我是個不祥之物。父母親人在我沒成年時就死絕了。后來我被惡人騙去作小妾,主母將我當做奴婢使喚。有一天我不小心打碎了她心愛的玉梳,遭她虐打致死,填進了宅院的古井里。他們家做賊心虛,偷偷引了別的人家進來住。我很多事情都記不太清楚了,只知道自己似乎有莫大的冤屈,一定要殺了住在院子里的人。如今被先生的符篆驚醒,才恢復了一些神智。今日,我有幸遇到你這樣開明的善人,我的冤屈終算有了出頭之日。只求您能以仁慈的胸懷將我的尸身從后院被封住的井里起出來,安置在郊外大佛寺山腳下。我也好從此日夜念經祈禱,洗刷此生罪孽?!闭f到這兒,女鬼已經泣不成聲。片刻,鄭璠又聽女鬼說:“十年來,我日夜想著報仇,卻連仇人是誰都忘記了。那幾個住戶雖然為我所殺,可是我從來沒有過害人之心啊?!?/br> 鄭璠是個宅心仁厚的大夫,聽了這話就答應重新安葬她。 女鬼又說:“馬上就是臘月里的佛祖成道日了,希望能夠趕在那一天之前入土為安?!闭f著告辭即去。 因為明日就是臘月初八,鄭大夫是個誠信君子,就扛著把鋤頭連夜挖開被封住的枯井,里頭果然有一具尸骸。這尸骸被繩子縛住,上面密密麻麻的貼滿了符文。鄭大夫正猶豫要不要揭去那些符文。黑胡同從外面回來了。 他一看這情景立馬沖過去把鄭大夫拉到身邊,生氣地說道:“我不過離開一天,哪來的野妖精把你的陽氣搓弄的這么弱的?” 鄭大夫見他終于回來了,就把昨晚的事情講給他聽,末了還問他:“這些符文是怎么回事?” 黑胡同簡直被他氣死,他一腳把女尸踢進枯井中,氣道:“那女鬼狡詐的緊,前幾日看我在家中,不知道躲在什么地方,連我也騙過去了。她吸了不少陽氣和生魂,已經練成了厲鬼,只是不知為何被束縛在這間宅子里頭,不能出去害人。你把封她的古井一挖開,她就跑出去報仇了。什么日夜念經洗刷罪孽?她要那么放得下還會成為厲鬼嗎?” 說著他又數落鄭璠:“我原以為胡恪已經夠傻了,你怎么比他還傻?半點心機都沒有。連個不入流的女鬼也能把你騙的團團轉?,F在世道越來越亂,只要我離開片刻,你就會被啃得骨頭都不剩!”這么一說他自己又得意起來。 鄭大夫從后頭摟住他,暗暗的笑了一下。不過他并沒有讓小黑看見,反而撒嬌一般說:“是啊,那你以后可片刻都不能離開我了?!?/br> 黑胡同堅定的點點頭,深感自己責任重大。然后他忽然嗅了嗅鄭大夫,說道:“啊,真臭!你撞到這種東西,必須好生去去穢氣?!闭f完就拉著鄭大夫出了門。 雖然今年年景不太好,到了臘月里頭,京中也有了些喜氣。從臘月初一日起,南北坊市開始販置年節雜貨,包括各種珍禽野味、干鮮果雜等,真是門類齊全,應有盡有,供城中居民挑著購買享用。 臘月初三的時候,朝中天子在五郊蠟祭勸農之神。這種祭禮在巫人混居的年代十分興盛,直到周朝依然盛行,只是隨著后來佛教的傳入,蠟祭逐漸被臘八節所取代。聽說這次是朝中的幾個世家聯名上書,希望天子能夠重興古禮,在歲末舉行蠟祭儀式,以酬諸神,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蠟祭結束后,朝廷下撥了一批物資,由右仆射崔玄微大人親自運往南郊,賑濟災民。京中原本緊張的局勢似乎有所緩和。 有味齋門口這幾日,總有一撥撥挑著擔子推著小車的小商販,沿街叫賣著核桃、柿餅、干菱角、腌臘rou和鐵雀兒。走的累了便在有味齋里歇腳。因此,這幾日店中倒是客來客往,不比前幾日冷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