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然而,過端午誰不包粽子?況且,把親奶叫來的話,還有一個人能夠多多盯著不聽話的親娘。 這么一想后,劉昱陽反而是樂意道:“好,等會兒我幫妳問一問?!?/br> 陸秋沒聽到反駁,她滿意地點了點頭,道:“那你趕緊送去吧,我會幫你留湯的。還有,你們兩個也別干看著,喝一喝這老母雞湯,這里頭我可是放了不少新鮮山貨,這喝起來可鮮著呢?!?/br> 劉昱硯還來不及拍上馬屁,劉昱豐這個最喜歡四嬸嬸手藝的人,他是已經出口夸道:“四嬸嬸的手藝一直都很好,我雖然還沒喝上一口,但也能夠知道這味道肯定很好!” “那你可得多喝一點?!?/br> 陸秋的眉眼立刻一彎,趕緊給特別捧場的侄子,一大碗的鮮雞湯,二兒子都得落到后頭慢慢等。 劉昱硯:“……” 第51章 親事 陸秋不曉得的是,劉大丫的付出不…… 端午節一直算的上是大節慶。 包粽子的粽葉,是兩個兒子去竹林邊摘的。 幾摞子的長形葉子,一被摘回家里,劉昱陽兄弟倒是挺有自覺地去水井旁邊,直接就撈水清洗干凈。 一點都不想要再讓親娘過手。 劉昱洵也被放假了。 村里好多人家都開始忙活,上學的孩子,誰不喜歡過節慶? 一個個都像是屁股長蟲似的,一見到這情形,教書的族叔也干脆就把假給放了,反正這一群小崽子也都讀不進去,那就別浪費他的時間。 小崽子喜歡端午節的原因,其實并不難理解,因為在這個節慶里,平時就是再摳嗖的人家,都得吃上幾粒的粽子。村里的小孩,除了玩之外,最快樂的事情,無非是能吃上平日吃不到的好東西。吃粽子的日子,一年也就這么一次,別說是小孩了,大人嘴饞的時候,不也在望眼欲穿地等日子? 劉昱洵有記憶以來,家里的伙食就不差。 這個小兒子,可比上頭的兩個哥哥還幸福,一點都沒有吃糠咽菜的記憶。 曾經還住在老宅的時候,可不是天天都有油水能吃的,雞蛋也是隔三差五才能吃到的。 古代養雞禽是很容易生瘟病死的,甚至再多說一句實在話,那就是養任何的牲畜,養死的概率都比養活的概率高。陸秋不怕這問題,自然是有底氣在身,同時也大約明白原因為何,古代的鄉土人家,對于這一些牲畜的衛生,可沒有一個好的概念。 好多人家養雞禽的環境,總是布滿著骯臟惡臭,這人住久了都會生病,這一些雞禽能有例外?豬牛羊,就更別提了,吃多味大,這人若是不勤勞,病死的速度只會快不會慢。尤其,這一養下去,又不是像雞禽一樣,幾個月就能出籠宰殺,兢兢業業一整年,這一得豬瘟病死,付出的心血就先別提,光是買豬崽的銀子,都能讓人捶胸頓足。 夫妻倆的魄力,真不是什么人都敢有。 不過,多虧有一堵墻圍著,村里人只知道一家子養了不少雞禽,具體數目卻無人知道。有時候沒有直觀一見,就不太會引起旁人的貪念。 劉昱洵打小就不缺rou蛋,親娘又有一手的好廚藝,小兒子的嬰兒肥是極為明顯的,rou嘟嘟的胖模樣,陸秋有時候都想掐上一把。 倘若,不是這孩子也加入親哥們的行列,這臉上的rou恐怕只會多不會少。 小兒子的性格,不像爹也不像娘,倒是有幾分他外公那一邊的影子,是一個特別正直的孩子。大兒子是三觀正沒錯,但為人處事可不會一板一眼的。這小兒子真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偏偏人家腦子可不是憨,而是有一套條理清晰的規則。 此時,劉昱洵就頂著嬰兒肥的胖臉,一本正經地訓起話來:“娘,我記得妳曾經和我說,如果人只隨著自己的心意快活,那天下不就要大亂?妳還說過人要將心比心,妳現在懷了孩子,弟弟meimei都還在肚子里頭,妳就算還顧慮不到他們,可是我們的心情……” 噼哩叭啦的小話嘮,把親娘的臉色念叨到都要變青了。 陸秋:“……”這小兒子到底是怎么教成這副德性的? 當初,她怕小兒子不太會說話,拼命想方設法地讓他多多開口,哪里能想得到會有這么一天。 難不成,這就是所謂的物極必反? 陸秋的眼角余光,清晰可見正在偷笑的兩個大兒子,心里暗暗記上一筆。 兩個兒子好樣的,竟然膽敢坑親娘! 這小兒子肯定是被上頭的兩個哥哥給煳弄的。 講起條條道理,小兒子可不輸大人的嘴。 陸秋的腦門是疼得一抽一抽的,幾乎是立馬同情還不見影子的小兒媳婦。 唯一慶幸外頭正好響起敲門聲,耳邊的魔音這才總算愿意停止,小短腿已經蹬蹬蹬地跑去開門,動作上頭是特別地自動自發。 撇除話嘮的缺點,小兒子其實還是極其懂事。 陸秋松上了一口氣,她以前所未有的熱情迎接來人:“娘,我可等妳和二嫂好久,妳們可算是人來了!” 劉三婆子瞄了瞄兒媳婦的肚子,一張老臉也不好嚴肅板著,就怕嚇著肚子里的乖孫。所有的兒媳婦中,老太太現在最滿意的就是老四媳婦,不只是孝順,還是最有福氣。小兒媳婦其實也不算太差,就是好像被教傻了,規矩是忒多,處著處著都覺得有滿心地別扭。 老兒子上京,劉三婆子既是擔心沒錯,但同時也是悄悄地松上一口氣。 一瞥見陸秋的肚子,劉三婆子的憂愁都能少上一大半,語氣還聽得出開心:“妳的肚子可有不舒服的?” 陸秋偷偷瞪了大兒子一眼,旋即才笑著回道:“娘,我前頭都生了這么多的孩子,妳又不是不知道我的身體多好,連孕吐都是極少,味口更是好的很?!?/br> 聞言,老太太不只是樂了,還能重提舊事地打趣道:“這倒是,不過以前妳是沒病想裝病,可惜總被我的火眼金睛給戳破?!?/br> 陸秋也有記憶,本來就是關照老太太的心情,她倒也不介意揭丑道:“可不是,那時候的娘是真厲害,一舉一動,幾乎都被妳老人家瞧得明明白白,虧我們這一些潑皮猴子總是自以為聰明,孰不知沒有一個人,能逃得過妳老人家的手掌心中?!?/br> 幾個兒媳婦,也就老四媳婦最會說話湊趣,老太太許久沒聽見好話,心情都被哄得愉悅不已。 不過,劉三婆子也不忘正事,特別有自信道:“既然妳都有孕,事情還是別想搶著做。還有,聽說石妹子也來了?這可不能讓人等太久,別看我歲數大了,現在還是老當益壯一個,包粽子的小事,還是讓我來吧。乖孫,帶奶去找你們石婆婆一起包粽子!” 親奶一吩咐,劉昱陽立刻是照辦,絲毫都不拖泥帶水的,劉三婆子見親孫子沒白疼,馬上是一臉樂呵地走進灶房那一頭。 婆母已經進去了,陸秋見到二房只有朱梅春和劉昱豐,目光訝然道:“你們也太客氣了,不是說可以多來幾個人嗎?” 沒錯,陸秋嫌無聊,連二嫂子朱梅春都邀來一起包粽子了。有時候,朱梅春的嘴碎是有好處的,那就是不用特意出外打探消息,都能夠得到村子里的大半八卦。在鄉下的日子久了,陸秋從原先的沒興趣,到后來倒是聽出不少趣味來。 自從兩房都搬出老宅,或許是彼此小輩最有交集,二房和四房的感情反倒是變得最好。至于,其它的兩房,陸秋真的是一點想走動的意思都沒有,對方顯然也是如此。 幾年下來,雙方說話的次數,是屈指可數。 二房和其它兩房的關系,同樣也稱不上有多好。 一來,朱梅春怕被腦子不清的給纏上,躲大房都來不及,哪里還會上趕著自找麻煩;三房是誰都瞧不上,這又沒啥好處可拿,朱梅春也就不是喜歡貼冷臉的。 早年,針鋒對麥芒的較勁心態,隨著雙方不住在一處,朱梅春倒是漸漸沒了。尤其,陸秋看在與兒子一起長大的昱豐份上,偶爾都會讓他帶一些好吃的回家。所謂拿人手短吃人嘴軟,朱梅春再見到陸秋這妯娌,大多都是堆笑居多,再也不是曾經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后來,劉醒這四叔子,能耐人的名聲愈發響亮,朱梅春對待陸秋的態度,就再也沒有勉為其難過。除了劉華不算,四房早就是最出息的,底下擁有的田地,都不再只有劉老三當初給的。二房和三房,這幾年也就多爭上不到五畝的地,當然若是和大房這種敗家子比較,朱梅春還是挺自豪的。 只是,這股自豪,在每次來到四房的屋子,朱梅春就被打擊到不剩下多少。 二嫂子滿心滿眼都是羨慕之情。 陸秋的熱情態度,只能說錯有錯著,一下子就挽回二嫂子的不少自信,腰背都挺直了不少。 兩房哪怕已經差距不小,但人家這是還看的起她! 朱梅春難免愈瞧陸秋就愈是順眼,以前咋沒看出四妯娌原來是節cao品性這么好的人? 朱梅春同樣回以熱情,半點也不客套道:“真不是客氣,是孩子還小,兩個閨女剛好一人顧一個,省得吵架說不公平。昨天聽昱豐這孩子說的,說妳找人一起包粽子,那孩子cao心妳懷孕,都比cao心我懷孕來的要多,我被那孩子煩的,這不得把事情放下,趕緊過來陪妳一起!” 劉昱豐被說的,窘了一臉,或許是常被這兒子坑的,朱梅春也來一個借機報仇。 話又說回來,在老宅的時候,朱梅春還嫌棄大兒子整天都想往四房跑,現在卻覺得這兒子是傻人有傻福,四房現在多有出息啊,旁人都是巴結不到。 小叔子也是出息的,但這人離得遠,族里又盯得緊,除了名聲好聽一些,再大的好處都沾不上,這不是白搭嗎? 尤其,四妯娌當真是大度的,每年的布料不說,偶爾為了她兒子,還送魚送rou的,一副怕缺了她兒子的吃穿。甚至,讀書的紙墨,每年都以過節的名義送上不少。二房現在的宣紙,就算是小兒子想要讀書,都是不成問題的。 朱梅春再缺心眼,都算是看明白,四房一家子,還真把她大兒子當成自己人。 劉貴這當爹的,一瞧有人這么疼自家兒子,都還特意過來警告她,叫她不要故意找事來得罪人。 朱梅春又不是蠢的,當下都想和自家男人干上一架,她又不是李招娣那樣黑心爛腸的親娘! 提到李招娣,朱梅春就有滿肚子憋不住的壞話可講,正好婆母也不在眼前,她也就不用顧慮罵道:“妳說這女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我閨女要是有劉大丫一半的孝順懂事,我就是做夢都會笑出聲的。這樣孝順的閨女都看不到,這女人的眼睛是怎么長的?敢情多年來的貼心貼肺,全都是貼到狗肚子上頭不成?為了得到多一點的銀子,竟然就這么地把大閨女嫁給一個病秧子!而且,還瞞著咱們這一邊的所有人,這到底是嫁閨女,還是賣閨女?” “咱們的小叔還是舉人,今年更是上京趕考,運氣好一點的話,說不定都能搖身一變,成了當官的人物。她一聲不響地干出這樣的事情,這是埋汰誰?最初要求分家的,是他們兩房,現在成了兩家人,一看這是沾不上光,所以反倒臉大地怪起別人?我就算再貪小便宜,也不敢這么厚顏無恥,況且當初還有李家的忘恩負義在先,我們可都還記在心里沒忘?!?/br> 李招娣把大閨女留到十八歲,本來還以為是舍不得人,畢竟打從及笄過后,陸陸續續就有不少的媒婆上門,哪里知道人家是待價而沽,見不到一個價錢好的,自然是舍不得把閨女輕易許人。 朱梅春是自家的大閨女太挑剔,不然早就把人給送出門去。 先前總喊著恨嫁,沒想到媒婆真的一上門,反倒是挑三撿四,挑得她和當家的臉皮子都感到害臊。 朱梅春也重男輕女,但閨女的親事,她真沒打算利用,頂多嫁妝沒有太多,但這聘金卻是打算讓閨女全部帶走。 李招娣的為人,朱梅春其實多少知道一二,卻沒想到這女人的心,其實比想象中地更狠。 劉大丫作為長孫女,有二老地護著,本來是不用這么辛苦的。 但這姑娘打小是真的孝順。 不到五歲的年紀,就怕李招娣辛苦,顧前顧后地做了不少事。長大以后,大房的大半家務活計,也都是這勤快的大姑娘一手包辦。 朱梅春雖然只會護著自己閨女,但對于劉大丫的孝順,可不是沒有半點動容。 陸秋微微一嘆:“可不是,先前我和當家的,還特意找上大丫嫁得那戶人家,這孩子卻只說了:『這生恩養恩,她是該還的?!灰痪涓改傅膲脑?,都沒有說出口,還叫我們把這事情放下別管。這孩子是真正的好姑娘,她為大房的付出……難不成就沒人看在眼里嗎?” 然而,陸秋不曉得的是,劉大丫的付出不是沒人看見,只是唯一看見的人,人微言輕。 劉五丫眸色沉沉地盯著沉睡中的劉三丫,她的雙手正緩緩對著對方的脖子前去,繃緊的手臂顯然像是在克制什么。 就在她的雙手即將掐上人時,一道響亮地哭喊聲,好死不死地讓沉睡中的人清醒過來!劉三丫才一睜眼,就驚見meimei猙獰的面孔,以及憤恨的目光,她幾乎是不可控制地失聲叫道:“妳、妳要干什么?” 第52章 哭 朱梅春真是恨不得把劉五丫叫來一下…… 劉五丫的眸底褪去所有的殘溫,早就不見往日的姐妹溫情,這個大房最不起眼的姑娘,甫一出生得到地全是父母的不喜。 李招娣嫌棄這小閨女,奪了她生兒子的氣運;劉富這親爹,本來也冀望這一胎,能夠一舉奪得劉家長孫的位置。尤其,身為一名長子,得到過來自老爺子的特殊待遇劉富平時別看宛若一個焉巴貨,心里總有不小的算計在琢磨著。 只可惜,大房和二房爭了那么多年,最后卻讓后頭的四房后來居上。 也因為如此,大房夫妻是有致一同地對劉五丫這閨女,生不出絲毫地喜愛之情。倘若,不是在老宅的時候,有老人家盯著,大房夫妻又得到了好名聲的甜頭。 當初,李招娣是真的連喂閨女吃奶,都嫌棄浪費她的精血。 這位的心中,真是巴不得這閨女餓死算了。 整個大房的閨女,最認清楚李招娣與劉富的真面目,莫屬于劉五丫。 小時候,李招娣的修養還沒有這么好的時候,劉五丫總被時不時地掐扭著身上的軟rou,沒人知道大房的這個閨女,被粗衣麻布遮掩下的淤青,總是好了一處又多一處。 因為愈是害怕親娘,劉五丫的性格就愈是沉悶,直到活成了一個小透明。這樣的做法顯然奏效,李招娣彷佛真忘掉這個閨女,再也不像幼時一樣,時不時地就把人抓過來出氣。 劉五丫話少安份的程度,就連老宅的長輩都沒有多少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