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節
許多商賈雖然年年都見他,卻還是有些怕他,因此衢州的商人們都老老實實按照張祥榮指的位置坐了,顯得異常沉默寡言。 那男子一直都沒什么表情動作,一直到他瞧見楊中元,一向平靜無波的眼中也泛起漣漪。 可他那一瞬間的表情變化太快了,旁人都沒有察覺,只有楊中元認真看著他,對他比了一個口型。 他說:“年哥,別來無恙?!?/br> ☆、155再會 蒼年到底沉穩得多,他雖然時隔兩載之后再遇楊中元,卻并沒有當場表現出來。 他只是輕輕沖楊中元點點頭,然后便把目光錯了開來。 等到偏殿里人都坐齊了,蒼年才緩緩往前動了兩步,然后便定定站在青金地磚上,目光沉靜地看著下面的商賈們。 “今上仁厚愛民,廣納良言,凡茶酒之大能者,皆可于殿前比斗選拔,最終之極品,當年定為御供,廣告天下?!?/br> 這話其實是套話,每年都要說那么一兩句,不過在座三十幾位大小商人們,還是著實激動了一把,幻想著被昭告天下的美好未來,不由更是期待。 蒼年淡淡掃了他們一眼,又說:“今上不喜動怒,屆時殿前面圣,請諸位務必謹言慎行,切莫煩擾圣聽?!?/br> 他這話倒是說得樸實,無非就是到時候大家能閉嘴就閉嘴,皇上脾氣好,但也不能不懂事擾他不愉快。 在場諸位都不是傻子,聽了立馬點頭道:“諾?!?/br> 蒼年如今已經是永安宮的御前總管事了,他的這個職位特殊,整個永安宮只有他一個,位比七品??伤退阒挥衅咂?,從一品尚書見了他,也要客氣禮讓三分,更何況是他們這些平頭百姓了。 之后,蒼年又簡單叮囑兩句,便讓張祥榮繼續說了。 同他相比,張祥榮的態度堪稱和藹,他語氣溫和,很快便把所有事情又重復一遍,然后才道:“待會兒請所有茶商酒商隨我去正殿熟悉茶器酒器,然后便回到偏殿開宴,大概未時正陛下們才會過來,到時請諸位一定要按照小的剛才說的做,否則……” 后面的話他沒說,只是一臉意味深長,商賈們咽咽口水,越發忐忑起來。 不過,就算他們再忐忑不安,卻也知道如今的兩位陛下都是好說的人,不會毫無緣由便處罰臣子,也不會隨隨便便就砍人腦袋。 穆琛雖然有些面冷,可卻是個相當有原則的人,有時候大臣犯了欺壓百姓貪贓枉法的大事,那肯定要砍頭抄家沒商量??伤@樣,換來的只有百姓的稱贊與擁戴。 他也從來不標榜自己是個明君,不像他的父皇,自說自話那么多年,最后只一個景泰之亂,便把他前頭幾十年的鋪墊粉碎。 穆琛并未讓史官重寫史書,當史官來問他的時候,他也只淡淡道:“如是而言?!?/br> 這一段事情,也被大梁百姓口口相傳,作為他的子民,在場的商賈心里都很清楚。 于是,之后的一個時辰便是張祥榮帶著各位商賈熟悉茶器酒器。 斗茶一般是分兩種,御供并不只限于茶餅,質地上好的散茶也要比斗一番,最后定下幾個品種,分各家來供。 這一次楊家所帶的散茶,除了連青紫筍,還有煙朧白庭跟金針銀葉。這三種里,前兩種都是福滿樓賣的最好的茶品,而第三種也是紅茶,卻是今年剛剛從新茶園里栽種的新品種。 這一個品種的金針銀葉剛成樹一年,是在金散的主干上嫁接了銀葉所得,程維哲一開始只是讓老孫嘗試一下,結果沒想到榮華還沒養活,倒是這個養活了一畝地。 等到春日里采摘下來最嫩的雀舌,烘焙炒制之后味道相當獨特。 既有金散的厚重感,又帶著銀葉的溫補,金散的味道不重,卻偏偏壓了壓銀針的甜味,反倒有一種難以形容的清冽。 剛做出第一批茶的程維哲,只消煮了小半壺,便知道這茶樹是種對了。 所以這一次,他們把最好的雀舌都采摘下來,做了不過五斤茶葉。并且全部都帶來帝京,無非是想試試運氣。 先不說他們帶的茶葉,倒是熟悉茶器的時候,張榮祥慢悠悠蹭過來給他介紹了幾句。 楊中元好笑看了他一眼,趁著旁人不注意拍了拍他的頭:“你小子,如今當上管事啦,恭喜?!?/br> 張榮祥臉上微紅,看起來整個人越發漂亮,倒是性格相當溫和:“楊哥,你這兩年,過得好嗎?” 他一對比名單,便知道楊中元這次進京是來斗茶的,因此也沒問他茶葉的事來,只想知道他過得如何。 楊中元是個相當能忍的人,他在御膳房那么多年,同他一起去的還在做著大宮人,他便已經憑借出色的手藝當到了總管。就算旁人不服,也沒話好講,畢竟技不如人,再沒臉的人也不會去鬧。 他當上總管之后,對以往的朋友態度依舊,且相當照顧,他跟沈奚靖的情分宮里誰人不知,但是那段過去畢竟不光彩,所以也無人在沈奚靖面前提及,卻會私下里多多巴結楊中元。 楊中元對那些人從來都冷言冷語不假辭色,但是朋友托他辦點事,卻是義不容辭。 他對別人好,別人也自然投桃報李,所以久別經年之后,張榮祥再見他,也不過問一聲過得好不好。 這已經足夠了。 楊中元一時間覺得心潮澎湃,舊日往事仿如潮水紛至沓來,可身邊的程維哲卻一直輕輕拍著他的后背,安撫他激動的心緒。 楊中元扭頭看了一眼程維哲,再回首時,面色已經冷靜下來:“我很好,這是我的伴侶,如今落戶于衢州?!?/br> 張榮祥倒是沒想到他這樣快便找了伴侶,不過看到程維哲對楊中元那股體貼勁,他心里也是相當歡喜。 這會兒其他人都在瞧著手里的茶具,只有楊中元年他們躲在正殿一角,小聲敘話。 “楊哥,見你過得好,我心里也高興。等到來年,我也要離宮,”張榮祥說著,臉上露出小小的梨渦,“我家便是衢州的,到時候我回去,找不到差事做,你可要收留我?!?/br> 他比楊中元小三歲,明年年節時剛好到了年歲,雖說已經做到了管事,可他還是想出宮。 畢竟,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總比在這深宮之中孤身一人要好得多。 “好,到時候你可要叫我一聲老板?!睏钪性π?,心情越是明媚起來。 張榮祥知道不好跟楊中元長談,他只得嘆了口氣,同楊中元點了點頭,這才轉身離去。 一旁的程維哲已經端詳完了茶具,見他走了,便又湊回楊中元身邊,還偷偷握住楊中元的手,在他耳邊道:“我看那小伙子對你依依不舍的,怎么,來年還要去找你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