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節
說來也是幸運,雖說大過年的這條街上只得一家天虹食府做生意,可也有許多店家就住在鋪子后屋。他們不開鋪子,卻總要開門走親訪友,便也給了程維哲跟楊中元方便,能窺見萬溪這里鋪子的裝飾擺設。 雖說是陪著老小逛街,但其實楊中元和程維哲卻沒閑著。 他們不僅要看這些鋪子的裝潢與鋪陳,也要認真研究人家的名頭招牌,就算一條街都沒得店鋪開門,楊中元跟程維哲也還是一邊看一邊竊竊私語。 一地有一地的風俗,丹洛位于帝京以北,雖說離上虞還非常遙遠,但建筑風格也偏于粗獷。而萬溪臨近帝京,所以整條商街看上去富麗堂皇,十分得精致細膩。 楊中元跟程維哲都沒有去過衢州,卻也大約知道那里是大梁最繁華的商業中心,南來北往的車輛都要在那里匯集,成就了衢州非常復雜的環境與風俗。 他們之所以選擇衢州落戶,便是因為這個原因。 衢州外地人眾多,大凡有些能力的都會去那里闖蕩,所以他們一家即使去了,也并不扎眼,很快就能融入進去。 等他們一家把這條街都逛完了,又回到天虹食府門口,剛好到了午膳時分。 門口的小二有眼力見得很,見到他們在食府門口站定,忙上前招呼:“幾位客官,過年好啊,里面請里面請?!?/br> 程維哲笑著點點頭,讓兩位長輩先行進了大堂里面,這才領著徐小天跟楊中元并肩而入。 剛一走近屋里,便感到一陣暖意迎面拂來,程維哲四下打量,只見大堂四周放了好幾個銅質暖爐,無味無煙的銀絲碳正在里面安靜地燃著。 楊中元碰了碰程維哲的胳膊,示意他往桌子上看。天虹食府的大堂中央都是六人到八人的圓桌,四周臨街的位置卻都是四人方桌,時值寒冬,每一桌正中央都插著一支紅梅,素白的梅瓶體態修長,顯露出不一樣的美麗與淡雅。 程維哲點了點頭,同楊中元對視一眼,不約而同說了一個“妙”字。 這天虹食府的當家,倒也算是用盡心思。 他們來的早了些,此刻大廳里沒多少人,楊中元粗粗看去,卻也有些衣著普通的食客們拖家帶口,圍著圓桌滿面笑意。 想起客棧老板說這里年飯比較貴的話,楊中元便問那小二:“小二,我們是來萬溪游玩的,請問你們家這年飯,是怎么個吃法?” 那小二十分有眼色,楊中元一家人穿得都是錦緞,每個人的氣派也很足,看起來就不像是一般人家,因此態度更客氣了些。 “這位客官,您可問對人啦。我們天虹食府的年飯分好幾種包桌,最便宜的五兩銀子一桌,都只能在大廳這里吃,過年這幾日后廚的師傅不夠,所以坐滿就算完,要是沒有等到位置,明個得請早了?!?/br> 這倒是有意思,包桌就意味著菜色是定好的,就算有的掌勺不在,也能把菜品很快做好呈上,店里定食材方便,大廚好做,上菜也快。食客們吃得高興,自然也就早早離席,雖說年節時小二和大廚們的工錢比平時高,店家也是不少掙錢的。 程維哲聽了這個,頓時來了興致,他很快便把這里面的門道都猜了個七七八八,便接著問那小二:“那樓上呢?” 小二聽他們說要上二樓,頓時笑彎了眼睛:“二樓自然都是我們店的招牌菜了,二樓大廳的是十兩銀子一桌,而雅間里的,就要二十兩了。不知幾位客官意下如何?” 程維哲跟楊中元對視一眼,不約而同道:“就雅間吧?!?/br> 吃一頓飯便要二十兩銀子,頂上許多人家一月的營生了。小二得了吩咐,高興大喊一聲:“二樓雅間五位,大吉大利好彩頭?!?/br> 他倒是會說話,徐小天被他逗笑,然后跟著長輩們一同上了二樓。 如果說天虹食府的一樓看起來走的是素雅大方的路子,那二樓就十分精致典雅了。 二樓臨街前后都是雅間,中間大堂只擺了六個圓桌,每一個上面都鋪著暗紅的桌布,看起來十分華貴。 因為有些暗,所以四周的暖爐上還擺著油燈,瑩瑩燈火把整個大堂點綴得燈火通明。 這里的雅間都是用鏤空木雕做骨,白娟做面,對開八扇門扉格成小小的單間,看起來倒有幾分別致。 小二領著他們走到其中一個雅間,剛一推開門,里面便馬上迎出來一個略有些年長的侍者:“幾位,新年好,我是天字三號的小二,快里邊請坐,小的剛燒好了熱水,不知要喝什么茶?” 這間雅間剛好是六人座的,他們一家人坐正合適,等到程維哲他們都坐定了,楊中元這才道:“不知你家食府有什么特別的茶品?” 這小二年紀略微大一些,已經算是個青年了,他面容看起來干干凈凈,態度也不過分巴結,卻麻利得恰到好處。 聽了楊中元的話,他忙說:“不瞞您說,萬溪這里沒有自己的茶。不過南茶北茶卻一樣不少,我們家這里,點得最多的要數南茶崇嶺雪芽,如果您平時也喜品茶,應當知道這個便是前年的貢茶。聽聞圣上相當喜愛?!?/br> 在座幾位,對茶最有研究的自然是韓世謙了,他笑道:“崇嶺雪芽倒是很香,不過前年的貢茶,應當是用崇嶺雪芽做的茶餅,名叫千重雪,那個里面加了金散一起炒制,去了苦澀之味,多了甘甜之香?!?/br> 小二聽到他幾句話便把貢茶的特點講了七七八八,也十分驚訝:“哎呀老先生,您可是真懂茶。小的只知道崇嶺雪芽,鋪子里也只有這個,您說的千重雪,我們老板也去定了,就是不知今年的新茶定到沒有?!?/br> 韓世謙雖說避世已久,可他到底放不下茶之一字,平時如果出門,去得最多的也都是茶館。這些消息,也就是在那些地方聽來的。 千重雪他喝過嗎?那是自然沒有的,但只要知道里面加了金散,他就能大致推測出味道與口感。雖然其他的輔料外人不會知道,但總體來講不會有太大偏差。 所以他聽小二說崇嶺雪芽,便真的想叫了千重雪品味一番。他畢生研究茶葉,只有每種每樣都喝過,才能讓自己不至于失去對茶的敏銳與熟稔。 “沒有就罷了,我們不如就喝雪芽吧。不過這個前味苦,小二,有沒有給小孩子喝的東西?”韓世謙摸了摸徐小天的頭,問小二。 小二忙答:“有的有的,有早起新榨的豆漿,跟我們家特制的梅露,您幾位是第一次來萬溪吧?不如小的給小客人上一杯豆漿,再給您幾位加一壺梅露如何?這個比較甜,加了蜂蜜的?!?/br> 這小二倒是真有一手,因為他們包桌,所以茶品飲品都是隨便喝的,看著楊中元他們是第一次來萬溪,對自家鋪子不熟悉,于是便把特色的東西都一一講出來,根本不怕費錢。 那倒是,一桌二十兩的銀子,就算是鮑魚人參,也能敞開吃了。 他做派自然大方,程維哲和楊中元對他頗有些好感,覺得以后自己鋪子要是能請到這么得力的小二就好了,于是程維哲眼睛一轉,佯裝打趣問他:“小二哥態度真是太好,你在你們鋪子里口碑一定是最好的,不知老板一個月給你開多少個銅板???” 小二也不是第一次被客人夸了,聽了只是擺手:“哪里哪里,客官您真是太可氣了。我們老板人好,我們一個月的工錢,自然比別家的要多一些,不過也沒高多少。但是老板總是很和氣,我們做得也舒心不是?!?/br> 楊中元和程維哲了然點頭,這一點,他們兩個都能做到。 目送他出去取茶品,韓世謙這才沖程維哲道:“維哲,待會兒走到時候問一下,這家店賣不賣成茶。我們對丹洛的茶熟悉,可別地的品種繁多,如果不每一種都了然于心,是做不出好茶餅的?!?/br> 程維哲忙站起來沖他行個禮,道:“師父說的是,我們此去衢州,還要路過涼州,到時也都買一些,安穩下來一樣樣品嘗?!?/br> 韓世謙笑笑,伸手招呼他:“好了,我又不是那嚴厲師父,你不用事事都行禮?!?/br> 他說完,還不等程維哲回答,到時周泉旭插話:“你嘴上說得好,平時還不是想罵就罵他?!?/br> 對他,韓世謙總是覺得十分有趣,他們兩個年紀大了,個性也很迥異,卻非常奇怪地能一起拌嘴逗趣。平時孩子們忙,他們兩個湊在一起一個念書一個縫縫補補,倒也能把日子慢悠悠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