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節
不知道為什么,楊中元覺得爹爹口中的“竹馬好友”以及“過界”兩個詞十分刺耳,他只覺一口氣仿佛堵在喉嚨里,好半天都沒說出話來。 周泉旭見兒子那樣子,心里多少就有了成算,他給楊中元續了一杯茶,這才慢條斯理說:“小元吶,你覺得是誰家來咱們鋪子搗亂?” 說起生意上的事情,楊中元頓時精神起來,他把剛才心里想的亂七八糟事都扔到一邊,張嘴就說:“我想了,多半是孟記那個瘦高條,米鋪老板告訴我,以前這雪塔巷里還開過兩家面鋪子,不知道咋了最后都開不下去,倒閉回了鄉下。你看如今雪塔巷里只有他們家有拉條子,他人又十分小氣,除了他沒別人了?!?/br> 周泉旭聽了他的話,想起了孟記那一家子的情況。 楊中元見爹爹認真思考起來,便也不再打擾他,從空屋里取了兩個桃子,洗干凈后一人一個啃了起來。 七月的水蜜桃非常甜,一口咬下去,滿嘴都是桃子甜蜜的味道。周泉旭瞇著眼睛啃桃子,沉吟片刻道:“我記得孟條從他父親手里接下生意后,孟記生意才好起來的?” 楊中元點點頭:“我問過這邊的老住戶,早先雪塔巷和藍鶴巷人都不多,這幾年大梁越發繁榮,許多附近的村人也搬來城里居住,這地方人氣才旺起來。說是孟記生意從那時候好起來,其實也不盡然,應該是從那時候雪塔巷所有鋪子生意都好?!?/br> 周泉旭了然點點頭,然后笑著問兒子:“你本來想了什么法子?!?/br> 說到這個,楊中元不由有些窘迫,他這幾日十分擔憂程維哲安危,對鋪子里的生意就不太上心,現在爹爹問了,他才含糊答一句:“我原本想著,他既然用流言趕走了我們的客人,我們也可以用流言趕走他的??晌覈L過他家的拉條子以后,我就不那么想了?!?/br> “哦,你什么時候吃的?”周泉旭很詫異兒子吃過孟記的吃食,自打搬來雪塔巷,他們父子同吃同住,楊中元可沒有哪頓不是在家吃的。 “我……”楊中元有些窘迫地看了一眼爹爹,然后小聲道,“那天那個孟條來店里吃我做的面,說話不太好聽,我怕他動什么歪主意,就找了個小子幫我也買了碗拉條子回來,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嘛?!?/br> 周泉旭可不知道孟條曾經來過,此刻見兒子忐忑的表情,便覺得十分好笑。 “你啊,什么事都藏心里,讓爹也替你分擔一二吧?!敝苋衩念^,許多年了,他一個人跪坐在佛像前,手里捻著一顆顆冰冷佛珠,想的卻是兒子毛茸茸小腦袋。 雖然如今兒子已經長成高高大大的青年,但在他心里,那個可愛頑皮的傻小子,依舊不會消失。 楊中元抬頭沖他爹笑笑,然后道:“其實咱們在這雪塔巷待不長,我也懶得分心去對付他,可別人都欺負到咱們頭上來了,是個泥人也要生氣。爹,論做飯的手藝,他真比不上我,現在他生意好,不過占著吃食種類多,鋪子時間長的優勢,如果我不怕費事,多家那么幾樣點心,生意肯定會比以前好??墒堑?,難道我們就一輩子開小食攤嗎?” 他說著,抬起頭望了望院外的天。丹洛位于大梁北部,夏日不及南方炎熱,少雨多風,冬日卻比南方寒冷,多雪少雨。這里的天比帝京更藍更高也更蒼茫。 “爹,你有什么夢想嗎?”楊中元問。 周泉旭見兒子一臉認真,跟著笑出聲來:“我???你爹我是農戶出身,小時候家里吃不飽飯,我那時候就想將來長大了掙了錢,我買上它一百畝好田,請人給我種地。十來歲……我去了楊家,一開始我想著,等以后攢夠了月銀,我就來這里開個小鋪子,然后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后來,我有了你,我每天每天都盼望著,你能長成一個好孩子?!?/br> 他身體仍舊沒有好起來,聲音輕輕慢慢,卻仿佛夏日里的甘泉,流進了楊中元的心田。 “你看,你現在長成了好孩子,我們也有了屬于自己的家。小元,爹已經沒有其他的夢想了,我現在唯一盼望的,就是你自己過得幸福,你高興了,爹就高興?!?/br> 他這一席話,說得楊中元眼眶都濕潤起來,他有些哽咽道:“爹……我高興,我現在每天都高興,等你治好了病,我們就離開這里,天高水長,哪里都能成為故鄉?!?/br> 是的,當曾經的家園不想歸去,那不如自己給自己找一個故鄉。 楊中元打一開始從宮中出來,就已經有了這個想法,現在他自己靠手藝活吃飯,又有程維哲答應與他一同創造事業,他曾經藏在心底的朦朧想法,也漸漸成為了他的夢想。 “爹,我見過這世間最奢華的一切,”楊中元輕聲說著,他嗓音沒有多少懷念,更多的,則是對那些極致的富有與權力的向往,“爹,以后我帶你去永安宮瞧瞧,進了那個地方,我才知道楊家祖宅有多么小,我才知道丹洛其實不過是一個北方城市?!?/br> 年幼的時候,楊中元以為丹洛是世間最富饒的城,他從小錦衣玉食,也總認為楊家是世間數一數二的富有。 可是一遭進宮,卻徹底改變了他的眼界。原來,大梁幅員這樣遼闊,原來,皇宮那樣富麗堂皇,更原來,世間有那么多大商賈,他們寶馬香車,他們金玉滿身。 于是,曾經故鄉丹洛的那個小小的楊家,仿佛只是一個小城里的暴發戶,它困于丹洛,也只能在丹洛偏安一隅。 “爹,楊家太小了,他容不下我,我也看不上他?!睏钪性袊@道。 “爹,這個小小的食攤,也只是我重歸外世的一個嘗試。宮里生活久了,外面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是那么陌生,你瞧我,連開張要放鞭炮都不知道,還多虧阿哲幫我記著?!?/br> “爹,你說我開一個全大梁最好的酒樓好不好?”最后,楊中元扭頭看著周泉旭道。 周泉旭面帶笑容聽著兒子一聲一聲說著,仿佛他說的所有夢想,都能成真一般。 “小元,你相信自己能行,你就能行?!?/br> 這一個下午,楊中元終于打開了心扉,他斷斷續續,給爹爹講了許多宮里的事情。 這里面有艱難,也有喜悅,他認識了新的朋友,有了受人尊重的師傅,更學到了許多人一輩子也學不到的東西,看到了這世間的最極致的繁華。 那十四年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仿佛一本厚重的史冊,他自己偶爾翻看,仿若仍舊身處夢中。 到了晚飯時候,鋪子里人依舊不算太多,但也并不是太少,楊中元一邊忙著做面,一邊洗干凈一個桃子去殼,然后用淘米水悶在陶罐里煮起來。 桃子有股非常美妙的香味,這個味道跟雞湯的鮮美不同,更多的是甜。 不一會兒那個小陶罐就發出水果特有的甜香,有的食客聞到,便好奇問楊中元:“小老板,您這是做什么呢?” 楊中元對于這些依舊會來他鋪子里的食客態度更是好上幾分,聽罷忙笑道:“這個啊,我在做蟠桃飯?!?/br> 說罷,他也不等食客詢問,便徑直說了下去:“夏日食桃清肺,蟠桃飯做法也很簡單,桃子蒸熟之后,便煮粥飯,等粥飯煮沸上涌,便把桃子放入一起悶熟就可以了。最近我爹有些咳嗽,我做給他食的?!?/br> 那食客聽了,忙豎起大拇指,贊道:“小老板對吃可真用心,還這么孝順,當贊,當贊啊?!?/br> 說話的功夫,桃子便熟了,楊中元換了粳米來煮,等到煮沸,便加入桃子蓋上蓋子悶了起來。 頃刻間,夾雜著桃子甜味的飯香便撲鼻而來,店里其他食客聞到了,紛紛道:“回家我也試試?!?/br> 楊中元笑彎了眼睛,一面收著面錢,一面還不忘囑咐:“切記不要多食,桃子性熱,食多容易生內火,隔三差五吃個一次嘗鮮便是了?!?/br> 客人們得了他的好意,道著感謝走了,一時間偌大的鋪子人聲消散,只剩桃香陪著他。 就在這時,一把熟悉的醇厚嗓音從楊中元身后響起:“哎呦,我幾天沒來,今兒個又做什么好吃的?” 聽到這個聲音,楊中元眼睛一亮,扭頭便喊:“阿哲?!” ☆、039心聲 這個時候到面鋪子的人,正是已經消失九天不見的程維哲。